台北城市規劃

台北城市規劃

台北城市規劃是對台北市的規劃和建設,包括道路交通,土地使用以及未來的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台北城市規劃
  • 外文名:Taipei city planning
正文,

正文

台北市是台灣首府,全省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該市位於台北盆地中央,四面環,境內有淡水河基隆河大漢溪新店溪。1967年7月,鄰近的景美內湖南港士林木柵北投等六個鄉鎮併入台北市。劃為16個區,其中松山大安古亭、雙園、龍山、城中、建成、延平大同中山等10個區為市區(即原市區),景美內湖南港士林木柵北投等六個區為郊區(即新市區)。1982年城市總人口232.76萬人。
沿革台北市從淡水河東岸艋舺小集市形成起,至今已有 260年左右的歷史。中國朝政府1875年在台北設府治,1885年,把台灣劃為一個行省,台北為省會。1879年修築了台北城,格局近方形,城內採用東西與南北正交的棋盤式道路系統,但城牆線與道路不正交。城設五門,其中僅麗正門(大南門)對準正南,全城背靠大屯山,面向新店溪。城的主軸北起天后宮(今台灣省立博物館),南至麗正門,東西城牆則交會於大屯山主峰──七星山,城的北門至今保存完整。
日本侵占台灣的50年間(1895~1945),1905年首次制定“台北市區計畫”,規劃的人口為15萬人。1932年制定容納60萬人的“台北都市計畫”。這一時期,台北城牆被拆除,闢為城市幹道;原有彎曲、狹窄的街道被取直拓寬;鋪設上下水道;在城的西門外填地,擴大市區;調整街道系統,在原有棋盤式道路的基礎上開闢放射狀道路,在西門、東門、北門和大南門設定圓環道口,另外在大道埕東邊建圓環道口,作為放射狀道路的中心。1935年前後實施市區土地使用分區制。這些規劃和建設,使台北市形成現代城市的基本骨架。
1945年10月,中國正式恢復在台灣的主權。40年來,台北市的規劃和建設有很大發展。
城市發展現狀分述如下:
人口和職業結構 台北市人口增長很快。1950年為50萬人,1963年為100萬人。1967年擴大市區後,人口超過150萬人,1979年為219.62萬人,1982年為232.76萬人。現有人口中約67%集中在原市區, 33%分布在新市區。80年代以來,原市區某些早期發展的區如龍山、建成、延平、城中和大同等區,人口逐漸減少;新市區的人口正在增加;原市區的松山大安中山、雙園、古亭等區的人口也在增加。
全市從事商業運輸業金融服務業等第三產業的人員占城市就業總人數60%;從事採礦業製造業電力煤氣和城市供等第二產業的人占35%;從事農業林業漁業等第一產業的人占5%。
土地使用 城市總面積27214公頃,其中10683公頃為城市發展用地,約占40%;其餘16531公頃為非城市發展用地,包括農業用地、保護區和河川地等。在城市發展用地中,住宅用地占79.2%,商業用地占8.8%,工業用地占4.6%,其他占7.4%。
幾十年來,土地使用的最大特點是商業用地和住宅用地混雜在一起。住宅區沿街處處是商店,鄰里商業區和沿街商業帶相結合,十分方便地為居民提供日常必需品。另一方面,商業用地和住宅用地混雜使用,造成噪聲等環境污染問題。在已開發區,住宅區的人口淨密度為每公頃1500~2000人,因此,公共綠地在城市用地中的比例偏低。現在收入高的居民階層紛紛在市郊山坡地購置住宅。為促進城市合理髮展,台北市政府於1961年底配合修訂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計畫,草擬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劃,並於1983年4月公布實施。
道路交通 台北市的交通運輸依靠棋盤式道路系統、少量的高架道路和一些郊區鐵路。台北同省內其他地區的交通聯繫,主要依靠南北超高速公路和沿台灣西海岸的電氣化鐵路。1980年,全市出行量70%由3000多輛公共汽車出租汽車26000多輛承擔。出行量 30%靠私人交通工具,據1980年7月登記的小汽車為174594輛,機車為325329輛。
未來的發展台北市的城市規劃分主要計畫和土地使用分區計畫兩個階段進行。在制訂都市發展的主要計畫之前,先編制綱要計畫。1968年曾制訂台北市綱要計畫,以指導台北市都市計畫的修訂工作,內容包括計畫地區範圍、計畫原則、計畫課題與建議、計畫構想及建議事項等。1979年批准的台灣北部區域計畫,是指導台北大城市未來發展的準則。台北大城市發展計畫,已把台北中心城市同相鄰的20~25個城鎮結合起來,作為一個整體考慮。到2000年,台北市規劃的人口規模以350萬人為限。為此,要實施更新原市區和開發新市區的計畫,在新市區適當地利用山坡地。
1930~1980年,台北是一個單中心結構的城市,今後要建立多中心結構的城市。80年代初,一個副中心正在建設中,它位於原台北市以東8公里處,占地153公頃,新的市政廳和台灣世界貿易中心大樓在1981年動工。將來採取許多措施(如設定步行區,預留公共綠地、高架通道、人行天橋等),創造一個優美的工作、居住和商業中心,人們要靠步行方可進入中心。
為了創造良好的交通條件,按照城市規劃,在市區和郊區繼續建設幹線道路和次要街道。為解決市區現有鐵路與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引起的交通問題,將建設更多的立體交叉路口。為了排除行人與機動車之間的衝突,在現有33座人行天橋和25條人行地下道的基礎上,再建一批人行天橋和地下道。為適應台北市向大城市地區發展的需要,計畫建設大運量快速運輸系統和高速公路網(包括內環、中心環和外環),以加快當地交通和過境交通的通行速度。
台北市1979年末有公園113座,總面積 242.8公頃。(見彩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