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登高望四海

古風·登高望四海》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作的《古風五十九首》中的第三十九首詩。此詩作於詩人初離朝廷之時,寫詩人登高望遠,看到天地廣大無邊,群物被霜而秋,從而想到光陰飛逝,榮華似水,人生短促,身世飄搖,賢愚顛倒,最後發出“行路難”、“歸去來”的悲嘆。全詩感慨朝政昏暗,賢愚顛倒,世路艱險,表現了詩人老大無成,決心歸隱的憤懣之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古風·登高望四海
  • 作品別名:古風(其三十九)
  • 創作年代盛唐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 作者:李白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古風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風飄大荒寒
榮華東流水,萬事皆波瀾
白日掩徂輝,浮雲無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棲鴛鸞
且復歸去來,劍歌行路難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四海:指天下。
②漫漫:無涯無際。
③“霜被”句:謂各種花草樹木因受霜寒而呈現出一派秋色。被:披,覆蓋。
④大荒:廣闊的原野。
⑤“榮華”二句:榮華易逝,有如東流水一去不返,人間萬事如波浪起伏,變化無常。
⑥“白日”句:即夕陽西下。徂輝:太陽落山時的餘輝。
⑦枳棘:有棘刺的灌木。“梧桐”二句意為,鴛鸞本來棲宿於梧桐,燕雀只配作巢於枳棘,現在情況正相反。謂黑白顛倒,是非錯位。喻小人居子高位,而君子不得其位。鴛鸞:即鶴雛鸞鳳之屬。
⑧歸去來:回去吧。東晉詩人陶淵明不願逢迎權勢,棄官歸鄉,並作《歸去來兮辭》。
⑨劍歌:彈劍而歌。《戰國策·齊策》記載:戰國時齊人馮諼為孟嘗君門客,最初不如意,曾三次彈劍而歌。《行路難》:樂府“雜曲歌”調名。《樂府解題》云:“《行路難》,備言世路艱難及離別悲傷之意。”行:一作“悲”。

白話譯文

登高向四海瞭望,天地之廣大何其漫漫。群物被霜而天下已秋,寒風起而大地寒涼。榮華若東流之水,一去不返;世事亦如波瀾,滔滔一去不歸。白日即將西落,浮雲出沒不定,遮掩著落日的光輝。如今是燕雀棲於梧桐之樹,而鴛鴦卻只能棲在長著刺的枳棘之上。昔日陶潛唱過《歸去來辭》辭官而去。還是回家去吧,我也學欲學馮諼,彈劍高歌,感嘆行路真難。

創作背景

詹鍈李白詩文系年》系此詩於天寶三載(744)所作。按此詩末二句與李白《行路難》之二末句“行路難,歸去來”情緒一樣。而《行路難》三首,一般認為是長安“被放之初”所作,故此詩之作年應與之同時,約當天寶三年(744)之秋,這時的他,已在長安生活了兩三年,對朝廷和社會弊端有了不少體驗。他從自身的遭遇里,看到了朝廷不合理的用人現象,憤怒而致產生歸隱之念,並發而為詩。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開頭四句“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風飄大荒寒”,乃登臨所見之秋景。茫茫天地間,但見嚴霜覆萬物,西風吹荒野,道不盡景象的浩大空洞與蒼涼蕭索。這景象,既是大自然深秋的畫面,又是社會冰冷的寫照。詩人不僅身寒而且心寒了。
第五、第六句,說明他遭遇的不順逐。他在41歲的時候,受召入長安,供奉翰林。初始心情興奮,想有一番作為,但值玄宗後期,政治日趨腐敗黑暗,賢能之士屢遭排斥、迫害。李白秉性耿直,對黑勢力不能阿諛奉承,因而遭讒言詆毀,在長安不滿2年,即被迫辭官離京,故發出以上2句詩。此2句也可看出他不艷羨榮華富貴。
第七、第八句,說明他不順逐的際遇是因“白日掩徂輝,浮雲無定端”所致。“徂輝”即落日之餘輝,這裡暗喻朝政不明。“浮雲”,喻讒毀他的惡勢力。
第九、第十句,進一步說明當時朝廷用人不當的現象。“鴛鴦”是傳說中高貴的鳥類,“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枳棘”乃兩種多刺的惡木,非“鴛鴦”所能息止。然而,“鴛鴦”竟棲身於此,與得意的“燕雀”形成多么強烈的對比。詩人以此上下錯位的現象比喻君子失所,小人得志的社會現象,同時也具體說明了本身所遭遇到的正是有才而不得善待的情況。
第十一、第十二句,說明詩人無奈及無能為力的心情。他無法改變這種現狀,只好歸隱,同時自由地吟唱《行路難》來發泄對社會不公的抗議。“歸去來”指陶淵明的《歸去來辭》;“劍歌”,指孟嘗君食客馮歡因未被重用曾彈劍而歌意欲離去事。它們已成為封建社會失意者的精神武器。詩人李白即以此為武器,準備拂袖而去了!《古風》(其三十九)與《行路難》是李白的同期之作,但風格迥異。《行路難》直率激越:憤不遇,則高喊“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有信心,則狂歌“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體現了詩人的獨特氣質和李詩的主要風格。《古風》(其三十九)則顯得含蓄婉曲,感情和緩。與此詩風格及內容最為相近的是《古風》(其五十四)皆為:憤不遇。
這首詩突出的特點是沉鬱而又奔放的感情,隱微而又顯豁的比興。詩中描寫那風霜肅殺的寒氣,“浮雲”、“徂輝”的昏暗,“燕雀”、“鴛鸞”的反常,無不籠罩著一種沉重鬱結的壓抑;而那“登高”遠望的氣概,“漫漫”天地的胸襟,“流水”、“波瀾”的感喟,慷慨悲憤的“劍歌”,仍然掩蓋不住浪漫主義“詩仙”的一腔豪氣。清人沈德潛說:“太白詩縱橫馳驟,獨《古風》二卷不矜才,不使氣,原本阮公,風格俊上……。”誠然此詩不似其它作品那樣矜才使氣,放浪恣肆,而是沉鬱之中仍帶奔放,壓抑之下不掩豪氣。通篇多用比興象徵,但又不像阮籍詠懷八十二首》那樣“文多隱蔽”,“難以猜測”,而是“微而彰”,“婉而麗”,諷刺的深意埋藏在連翩而來的物象之中,可謂深得風雅之旨。其次,此詩雖屬古風,然多用對句,如“霜被”與“風飄”二句,寫盡天地空間;“白日”與“浮雲”二句,概括昏君奸佞;“梧桐”與“枳棘”二句構成賢愚對比。雖平仄不拘,而事類頗對;雖時用典故,卻信手拈來,自然無跡。凡此,皆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不功而工”之妙。

名家點評

明朝高棅唐詩品匯》:蕭云:此篇謂君子在下,小人在上。識時之士,唯有歸去來而已。
(現代)王琦李太白全集》:即景而寓感嘆於間,以見不得不動歸來之念。意者,是時太白所投之主人,惑於辟小而不見親禮,將欲去之而作此詩。舊注以時世昏亂,陰小用事為解,專指朝政而言,恐未是。
清朝沈德潛唐詩別裁》:“白日”二語,喻讒邪惑主。“梧桐”二語,喻小人得志,君子失所。
清朝陳沆詩比興箋》:天寶亂作以後,無志用世而思遠逝之詞。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自稱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葉(唐時屬安西都護府,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少年即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博學廣覽,並好行俠。從25歲起離川,長期在各地漫遊,對社會生活多所體驗。天寶元年(742年)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視,又遭權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天寶三載(744年),在洛陽與杜甫結交。安史之亂爆發後,他懷著平亂的志願,於天寶十五載(756年)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爭奪帝位失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漂泊東南一帶,卒於當塗(今屬安徽)。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李白畫像李白畫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