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彩裝飾

古彩裝飾。用紅、綠、黃、青、藍多種顏色作彩料,運用平塗技法在白瓷上進行彩繪的,稱為古彩。這種裝飾形式,始創於清康熙時期。古彩的色彩明淨晶瑩,色調對比強烈,形象概括 誇張,線條剛勁有力,具有濃厚的民族藝術風格。畫線、洗礬紅和填色是古彩裝飾的主要手法。由於裝飾中的一切形象主要靠線條來體現,因此它特彆強調線的筆力。紋飾中的黑色線條一般用珠明料來畫,紅色線一般用光明紅來畫,線條須畫得挺拔有力。古彩的填色除礬紅要洗出光 暗之外,其餘色料均用平塗的方法來進行。礬紅的洗法是,先將礬紅用剛溶化的濃牛膠水調好,在碟中作成壩狀,再在壩的—邊注入稀牛膠水用於作標。洗時用兩支筆,—支為礬紅筆,用它在畫面上塗礬紅料;另—支為洗筆,洗刷的方法是,先將筆蘸足清水,然後捏擠筆鋒,把筆中的水分擠去一部分,並將筆 鋒擠扁,使之齊整,再在已上好硯紅料的紋樣上一筆一筆地輕輕刷洗,由深而漸淡,洗至深淡適宜為止。其它如大綠、苦綠等水顏色均採用平填法,方法大致與粉彩相同,但標水須比粉彩濃些,並須填得厚些。對畫面的黑底,可先用料榻出,等於後再用大綠或 雪白蓋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