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比倫王國(古巴比倫)

古巴比倫王國

古巴比倫一般指本詞條

古巴比倫王國(約公元前3500年左右-公元前729年)位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大致在當今的伊拉克共和國版圖內。距今約5000年左右,這裡的人們建立了人類最早的奴隸制國家,並有先進的鑄造技術。到公元前18世紀,這裡建立了古巴比倫王國。在這平原上發展了當時世界上少有的幾個城市,流傳最早的史詩、神話、藥典、農人曆書等。

歷史概況:公元前21世紀下半葉,埃蘭人滅烏爾第三王朝前,來自馬瑞的阿卡德將軍伊什比埃拉,被派往伊辛(Isin)購買穀物,他就在那裡建都並宣布獨立。公元前2003年,埃蘭攻占烏爾城,烏爾第三王朝滅亡。烏爾城被毀,國王伊比蘇恩被綁縛埃蘭安善城。公元前1996年伊什比埃拉趕走了埃蘭人占領了烏爾城,建立伊辛第一王朝掌握了南美索不達米亞的霸權。隨後阿摩利人的拉爾沙從伊辛獨立出去,伊辛和拉爾沙對峙多年 。公元前19世紀初 ,阿摩利人的阿姆納努姆部落在巴比倫 擺脫伊新的控制, 其首領蘇木阿布( 前1894~前1881在位 )建立巴比倫王國,又稱古巴比倫第一王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巴比倫王國
  • 外文名:Babylonia
  • 建立民族阿摩利人
  • 距今時間:5000年左右
  • 現所屬國家:伊拉克
簡介,歷史概況,位置,環境,政治制度,

簡介

古代西亞的兩河流域國家。由阿摩利人建立,公元前16世紀初為西臺人所滅。古巴比倫王國時期,大奴隸制經濟形式瓦解,青銅工具普遍使用,生產有較大發展;在此基礎上,各城邦均制定法典;神廟地位下降,兩河流域普遍閃米特化,蘇美爾人已融合於閃米特人。
古巴比倫王國是“四大文明古國”(“四大文明古國”分別是: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中國)。三大古國文明的意義並不在於時間的先後,而在於它們是人類文明的起源地。古巴比倫文明是兩河流域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兩河流域文明還包括蘇美爾文明、阿卡德文明、亞述等重要組成部分。
它的首都位於今伊拉克境內巴格達以南幼發拉底河畔。東經44°25',北緯32°33'。巴比倫王國有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的“巴比倫空中花園”。
漢謨拉比與古巴比倫國王(公元前1792—1750年在位)
公元前18世紀初,古巴比倫王國崛起。在漢謨拉比領導下,一躍成為囊括整個兩河流域的帝國。
為了強化統治,漢謨拉比制訂了世界上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漢謨拉比法典》。他還利用宗教來鞏固自己的政治,稱自己是神寵愛的人。
由於其位於兩河流域商路的樞紐地區,境內水源豐富,土地肥沃,政治和經濟力量不斷增強。第六代國王漢穆拉比在位時期,先後征服伊辛、烏魯克、拉爾沙等國,並占據亞述南部,建立起從波斯灣至地中海沿岸的中央集權制奴隸制帝國,自稱世界四方之王。但漢穆拉比的統治並不鞏固,其繼承者薩姆蘇伊盧納在位時,先後遭埃蘭和加喜特的侵襲,內部也發生反債務奴役鬥爭,導致了巴比倫第一王朝的衰微。公元前1595年,西臺統治者穆爾西里斯一世最後將其滅亡。

漢謨拉比是巴比侖城邦的第六任國王。巴比侖城邦位於幼發拉底河中游,曾一度向北方的亞述稱臣,後利用其地理條件的優勢,逐漸發展壯大,但直到漢謨拉比繼位之後,巴比侖才成為一個強國。漢謨拉比十分勤政,他興修水利,獎勵商業,並建立了一支常備軍。他制訂了雄心勃勃的征服計畫,並以百分之百的信心和決心使藍圖變成現實。從公元前1787年起,開始了統一兩河流域之路,採取靈活務實外交,一個時期集中力量攻滅一國,先後滅了伊新、拉爾薩、馬里等城邦。征服活動大約進行了35年,耗盡了漢謨拉比的生命,除了北方強悍尚武的亞述和它庇護下埃什嫩之外,兩河流域已基本統一在漢謨拉比的鐵腕下。後來,巴比侖被等同於兩河流域南部,其文明也稱為“古巴比倫文明”。
相傳,那時古巴比倫的國王娶了一個妻子,那個妻子生活的地方很美,她十分想念的故鄉,但是不能經常出去。國王十分疼愛那個妻子,便命人在王宮建造一個空中花園。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就不見了,所以,至今沒人看到過那個“空中花園”,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所以只能用“相傳”兩個字。
其中由列利開創的時期,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是《漢謨拉比法典》頒布,雖然它的根本是維護奴隸主的利益,但是依然推動社會的發展。《漢謨拉比法典》建立在兩個最著名的原則基礎上,此即“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和“讓買方小心提防”。
除此之外,鑄造技術和冶金技術也同時高度發達,並擁有了自己的學院,巴比倫在這個時期進入了鐵器時代,鐵犁、貨車及戰車被先後發明,這一時期是巴比倫文明的鼎盛時期。古巴比倫經歷了相對平淡的由亞述人創建的第三階段後,在公元前6世紀,巴比倫文明再次進入了鼎盛時期。這一時期是由迦勒底人開創的,代表是“空中花園”,由巴比倫國王為王后所建。花園由當時全國各地的能工巧匠共同參與。

歷史概況

公元前21世紀下半葉,埃蘭人滅烏爾第三王朝前,來自馬瑞的阿卡德將軍伊什比埃拉,被派往伊辛(Isin)購買穀物,他就在那裡建都並宣布獨立。
公元前2003年,埃蘭攻占烏爾城,烏爾第三王朝滅亡。烏爾城被毀,國王伊比蘇恩被綁縛埃蘭安善城。
公元前1996年伊什比埃拉趕走了埃蘭人占領了烏爾城,掌握了南美索不達米亞的霸權。隨後拉爾沙從伊辛獨立出去,伊辛和拉爾沙對峙多年 。
公元前19世紀初 ,阿摩利人的阿姆納努姆部落在巴比倫 擺脫伊新的控制, 其首領蘇木阿布( 前1894~前1881在位 )建立巴比倫王國,又稱古巴比倫第一王朝。由於其位於兩河流域商路的樞紐地區,境內水源豐富,土地肥沃,政治和經濟力量不斷增強。第六代國王漢穆拉比在位時期,先後征服伊辛、烏魯克、拉爾沙等國,並占據亞述南部,建立起從波斯灣至地中海沿岸的中央集權制奴隸制帝國,自稱世界四方之王。但漢穆拉比的統治並不鞏固,其繼承者薩姆蘇伊盧納在位時,先後遭埃蘭和加喜特的侵襲,內部也發生反債務奴役鬥爭,導致了巴比倫第一王朝的衰微。
公元前1595年,西臺統治者穆爾西里斯一世最後將其滅亡。

位置

世界最早的文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古巴比倫地圖又稱兩河文明)發源於底格里斯河(Tigris)和幼發拉底河(Euphrates)之間的流域——蘇美爾地區。美索不達米亞是古巴比倫(Babylon)的所在,在今伊拉克共和國境內。
古巴比倫,位於亞洲西部,今天的伊拉克,伊朗,敘利亞一帶,美索不達米亞(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的土地)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發源地之一,而巴比倫王國就座落在美索不達米亞地區。
公元前3500年後,蘇美爾人先後在這裡建立了很多奴隸制城邦,其間不斷地出現政權更迭,使國家一直處於無序狀態,最後蘇美爾很快地衰落。公元前18世紀,漢謨拉比繼承了巴比倫城邦的王位,他自稱是“月神的後裔”。並發動了大規模的戰爭,最終統一了美索不達米亞。

環境

在猶太人和希臘人的筆下,美索不達米亞是一個人人嚮往的天堂,《聖經》中的伊甸園就在這裡。不過,在今天的兩河流域,氣候和自然條件顯然已經和猶太人和希臘人的描述大相逕庭。這裡氣候乾燥,土壤裸露,沙丘遍野,而且像所有的荒漠地區一樣,降水稀少且溫差較大。比如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全年降水量為156毫米,六月至九月為零;夏季氣溫高達攝氏49度,而冬季氣溫可下降到攝氏零下9度。即使到傳說中的“伊甸園”庫爾拉去,你也一定會大失所望。如今這裡是一個孤零零的地帶,離河岸不到一公里,除了一種結節荊棘(據說是傳說中的“善惡知識樹”)還存在,映入眼帘的只是荒涼和沙礫。
“天堂”美索不達米亞“天堂”美索不達米亞
但是地質學以及環境變遷的研究者們提出了創見性的論斷:在距今6000年至4000年時,兩河流域存在著濕潤而不是乾旱的氣候。地理學家拉姆認為,在冰河後期最暖的時段,地中海附近大部分地區是氣候乾旱的,但是,由於這一時期西南季風的擴張和季風雨的滋潤,在北緯34度到35度的伊拉克北部卻存在著濕潤的氣候。
考古學家在這一地區的發掘工作也證實了拉姆的結論。基什、尼尼微等遺址的考古發掘表明,在公元前四千至兩千年間,由於幾次洪水的泛濫,造成了土層層理上的間斷現象。而且從這些遺址出土的泥版文獻中有關大洪水的記載以及蘇美爾人如何建築堤壩的描述,也是這一時期氣候特別滋潤的有力佐證。地質學家還通過放射性碳年代測定、胺基酸差位異構分析以及花粉分析等一系列科學手段,確認了距今6000年至4000年前兩河流域濕潤氣候的存在。因此,美索不達米亞在歷史上是“天堂”。這裡的地理環境和氣候非常好。
上述成果無可辯駁地證明了,兩河流域曾經存在特別濕潤的氣候。那時,亞美尼亞山區豐沛的降水源源不斷的注入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兩河流域的又滋潤著平原肥沃的土地。因此可以肯定,在公元前4000到前2000年左右,在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創立的關鍵時期,自然條件是適宜的。就是說,恰恰是在這個氣候濕潤的關鍵時期,古代美索不達米亞人創造了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文明。我們確實無法想像,如果沒有兩河流域充沛的流量,美索不達米亞人如何提取足夠的水去灌溉農田;如果沒有季風雨沒必要那么多的惠澤,在乾旱荒蕪的土地上是不會有這些文明的。
歷史學家通過大量的研究證實,那時在兩河平原上曾經是一片林木繁茂、壟畝青青的綠野;也曾經溝渠縱橫、河網密布、人煙稠密。猶太人和希臘人把這裡稱為“天堂”並非妄言。
由於這裡乾旱少雨,河水水量又不穩定,所以兩河沿岸的農業更多地依靠人們修建的灌溉系統。
古巴比倫是人們已知的歷史最悠久的古代東方國家之一。巴比倫文明是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兩河)流域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最早的奴隸制國家約於公元前3500年產生於這裡,據推測約在公元前4000年前,居住這一代的蘇美爾人不僅發明了文字,而且發明了用於書寫方字的《泥板書》。古巴比倫城垣雄偉,宮殿壯麗,充分顯示了古代兩河流域的建築水平。尼布甲尼二世對巴比倫城的大規的建設,使其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之一。

政治制度

漢穆拉比統一後,王國建立中央集權的專制制度。國王獨攬政治、軍事、外交、司法和宗教等權力,直接任命中央和地方官吏。大行政區設總督,在較大的城市中任命被稱為沙卡那庫的官員,小城市則任命被稱為拉比亞努姆的官員治理。
階級關係與土地制度 古巴比倫社會分為3個等級:①阿維魯,為全權自由民,上層是統治階級,下層多是納稅、服兵役和徭役的自耕農和士兵。②穆什欽努,為依附於王室土地的無權自由民。③瓦爾都(男奴)和阿姆圖(女奴)是奴隸階級。
古巴比倫時代土地制度較為複雜。漢穆拉比時期王室占有的土地分為3類:供養(維持)宮廷之田;以供職為條件所授份地;以納賦稅(納貢)為條件所授份地。以供職為條件領有份地者包括士兵、官吏、塔木卡(商業代理人、高利貸者)等。除王室土地外,古巴比倫社會還存在神廟土地、城市土地及私人土地。高利貸業甚為活躍,神廟和酒店同時經營高利貸業。高利貸業的活躍促進債務奴役制的發展。債奴被稱為基薩圖。在家庭和婚姻關係方面,還保存父權和夫權的家長制殘餘。父家長可將其妻或子女賣為奴隸或使之變為債奴,子女須為其父家長殺害的他人子女抵命。債務奴役制的發展導致債務人的反抗。這也是古巴比倫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
文化 古巴比倫人使用楔形文字。人們已經能區分恆星和五大行星,觀測出黃道,以後又區分出黃道上的12個星座,繪製出黃道12宮的圖形。而且還掌握四則運算、平方、立方和求立方根、平方根的法則,能解有3個未知數的方程 。他們求出的圓周率為3, 並得出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弦的定理。在建築和雕刻方面,古巴比倫人也有所發展。《漢謨拉比法典》石柱柱頭浮雕技法已經比較熟練,線條樸實有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