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絲綢發展

絲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代絲綢發展
  • 追溯到:5000年前
  • 最早:新石器時代
  • 傳說始祖:元妃嫘祖
絲綢起源,絲綢發展,

絲綢起源

中國古代文化-中國紡織印刷-古代中國絲綢發展
絲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傳說中西陵氏之女,黃帝的元妃嫘祖是中國第一個種桑養蠶的
古代絲綢發展人。據《通鑑綱目外記》載,嫘祖"始教民育蠶,治絲繭以供衣服,而天下無皴瘃之患,後世祀為先蠶"。商周時期,已出現羅、綺、錦、繡等品種。秦漢以後,絲綢生產形成了完備的技術體系。唐宋之際,隨著中外文化的交流和經濟重心的南移,絲綢工藝技術和生產區域都產生了重大變化。明清兩代,絲綢生產趨於專業化,織物品種更為豐富,圖案更加絢麗多姿。
古代絲綢發展古代絲綢發展
我國有著許多關於絲綢起源的古老傳說,甲骨文中也出現了蠶桑絲帛的文字。河南、浙江等地出土的有關文物證實:早在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開始利用蠶繭抽絲、並用原始腰機織出各種織物。
春秋至中唐的二千多年是我國絲綢生產古典體系的成熟時期。此時,生產重心位於黃河中下游,絹帛成為政府賦稅的重要內容。斜織機和提花機廣泛套用於絲織生產,各種織物應運而生,印花技術臻於完備,圖案主題神秘並富有裝飾性。中國絲綢及其生產技術主要通過陸上絲綢之路向西方輸出。到了西漢時期,張騫出使西域,開通了著名的絲綢之路,建立了通往中東和歐洲的通道。中國的絲綢和蠶桑養殖技術也逐漸隨著絲綢之路傳到了其他國家。中國的絲綢在古羅馬時期就受到了高度的評價,而今,中國的絲綢仍然以其高質量而聞名於世。
唐中葉至明清近一千年間,我國絲綢生產在融匯了西方紡織文化的基礎上形成了新的技術體系。束綜提花機被廣泛套用,緞、絨織物的出現使絲織品種更為豐富,圖案風格趨於寫實並富有吉祥寓意。絲綢業中心逐漸移至江南地區,生產呈現專業化趨勢。海上“絲綢之路”成為絲綢貿易的主要通道。
關於桑葉和蠶
桑葉是家蠶的主要食物。桑屬蕁麻目桑科(Moraceae),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其主要品種有魯桑、白桑、桑葉廣東桑等。
桑葉

古代絲綢發展古代絲綢發展
桑葉
桑樹的栽培方法有許多種。最古老的是播種法,就是直接播種,等種子發芽後再移栽;還有扦插法,是將桑枝剪下插於土中成活;壓條法是將桑枝壓在泥土裡,讓它生根後再剪斷與母樹的連線;還有一種嫁接法,是將葉質優良的桑枝嫁接到生命力強的桑根上。
家蠶屬鱗翅目蠶蛾科(Bombyx mori),一生經歷卵、幼蟲(蠶)、蛹、成蟲(蛾)四個階段。蠶卵孵化出蟻蠶,經過3-4次的蛻皮,約30天后長成熟蠶,吐絲結繭,同時成蛹,一周后化蛾,鑽出繭殼,雌雄交配,產卵後死去。
蠶的發生期一般從桑樹發芽時開始,蠶子發生時稱為催青期、要在空氣流通,溫、濕度適當的室內保護12-13天。使蠶子孵化、孵化出來的蟻蠶只有3mm長,0.5mg重,經過桑葉飼養25-28天,蠶成熟前長7.5-9cm。重約4-5g,在整個育蠶期中,對於濕度通氣、飼葉、清除蠶所排泄的蠶沙和碎葉,到蠶熟後上簇作繭,是一系列較細緻的工序。
蠶熟上簇作繭之後,下一步就是繞絲。為避免蠶繭在貯存期間活蛹化蛾,簡單的烘繭殺蛹設備會利用熱能殺死鮮繭繭腔中的活蛹,並除去適量水分。繅絲的方法很多,按繅絲蠶繭沉浮的不同,可分為浮繅、半浮繅、沉繅三種,蠶繭的浮沉主要取決於煮繭後繭腔內吸水量的多少。將煮熟繭繅成生絲,要經過索緒、理緒、集緒、捻鞘、絡交??後,便進入了絲織階段。
一條蠶短短的一生吐出的絲卻有1000米長,做一條領帶需要111個蠶繭,而做一件女士上衣則需要630個蠶繭。
絲綢織造工藝流程
將生絲作為經絲、緯絲,交織製成絲織品的過程,就是絲織工藝。
繅絲
絲由蠶繭中抽出,成為織綢的原料。一顆蠶繭可抽出約1000米長的繭絲,若干根繭絲合併成為生絲。

絲綢發展

古代絲綢發展古代絲綢發展
織造
生絲經加工後分成經線和緯線,並按一定的組織規律相互交織形成絲織物,就是織造工藝。各類絲織品的生產過程不盡相同,大體可分為生織和熟織兩類。
生織,就是經緯絲不經煉染先製成織物,稱之為坯綢,然後再將坯綢煉染成成品。這種生產方式成本低、過程短,是目前絲織生產中運用的主要方式。
熟織,就是指經緯絲在織造前先染色,織成後的坯綢不需再經煉染即成成品。這種方式多用於高級絲織物的生產,如織錦緞、塔夫綢等。
在織造前,還需做好準備工作,如使絲膠軟化的浸漬、能改善產品性能的並絲和拈絲,還有整經、卷緯等。同時,由於蠶絲吸濕性強,還要做好防潮工作。目前絲織生產使用的自動化織機主要有:用於生產合成纖維長絲織物的噴水織機和於生產多色緯提花織物的劍桿織機。
染整
印花工序在絲綢的生產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為只有運用染整技術,才能隨心所欲地將我們喜愛的花色及圖案完美無缺地再現在白坯上,從而使織物更加富有藝術性。該工藝主要包括生絲及織物的精煉、染色、印花和整理四道工序。
(1)精煉
蠶絲由兩根單絲組成,其主體為絲朊,外層包裹絲膠。大部分的色素、油脂、蠟質和無機鹽等都存在於絲膠中。這些雜質對印染的效果有很大影響,所以,必須在染色前將其去除。人們在長期實踐中,掌握了絲膠受化學劑或酶的作用易溶解於熱水的特性,並利用絲膠這一弱點,將坯綢或生絲放入裝有肥皂(或合成洗滌劑)與純鹼(碳酸鈉)的混合溶液內進行加熱,絲膠加熱後進行水解。經過這樣的精煉,脫除絲膠而保存絲朊,並去除了色素、脂、蠟等雜質,從而取得色澤潔白的絲製品。脫膠後的生絲,稱為熟絲。生絲脫膠的程度須根據生產要求而定。
(2)染色
色澤潔白的坯綢經精煉之後,便進入染色階段。染色就是使染料和蠶、坯綢等發生化學反應,讓坯綢染上各種色彩的工藝。由於蠶絲屬蛋白質纖維,不耐鹼,染色宜在酸性或接近中性的染液中進行。目前用於絲織物染料的主要是:酸性染料、活性染料、直接染料與還原染料等。用酸性染料染上的顏色比較鮮艷,染後用陽離子固色劑處理,可提高產品的水洗牢度。活性染料染在蠶絲上有良好的水洗牢度。織物的染色方法隨織物的品種而異,如縐、紗類織物用繩狀染色或溢流噴射染色,紡、綢、緞類織物則用平幅掛染或卷染。
(3)印花
一種色彩畢竟單調,除染色外,人們還採用印花技術使絲綢變得五彩繽紛。印花是指將染料按照設計好的花色印絲綢印花在織物上的一種工藝。常用的印花工藝有直印、拔印、防染。
古代絲綢發展古代絲綢發展
絲綢印花
直接印花指色漿直接通過篩網印花版印在絲織品上,是的基本印花方法之一,可用多種染料共同印製。
拔染印花,也稱雕板印花,是一種使用雕白劑拔染的工藝,印染前先用具有偶氮結構的酸性染料和活性染料將絲織品染色,再在色綢上按花樣需要印上含有破壞色素的雕白劑製成的雕印(拔染)漿,經汽蒸後,印漿部位的地色便呈現白色,叫做“雕白”。
防染印花,就是將絲織品按花樣印上“防白”漿或“色防”漿,待乾燥後再行染色。由於花樣部位有“防白”漿或“色防”漿中的防染劑,不會染色,而其餘部分則全部上色。
(4) 整理
絲織品經過精練、染色、印花後,便可以對織物進行最後的整理工作。整理工藝主要解決前幾道工序遺留的潮濕、皺摺、門幅參差不齊等問題,突出絲織物本身柔軟的特性並增加其服用功能,主要採用的是機械整理和化學整理兩種方法。
機械整理有拉幅整緯整理,汽熨整理,軋光等方法;化學整理主要是添加化學藥劑,如柔軟劑、抗靜電劑、防火劑、由純鹼及磷酸三鈉組成的砂洗劑等,從而達到防皺、防縮、柔軟、厚實的效果。處理過的面料不僅更適合穿著,絲綢的消費領域也由此而拓寬。當印花綢製成之後,便可開始製作精美的工藝品與高貴華美、極具東方神韻的服飾了。
絲綢織物從圖案紋樣上可分為簡單的素織和複雜的花織物兩種。
素織物
"素"顧名思義,就是不"花",指沒有經過任何化妝修飾。由基原組織構成的表面素潔、無花紋的織物叫做素織物。以基原組織為基礎,在一個經組織點或一個緯組織點上,沿縱向或橫向或同時增加相同經緯的組織點,使其成為變化組織,這樣構成的織物也稱為素織物。
平紋變化組織包括經重平、緯重平、方平、變化重平、變化方平,仍保持著平紋組織的特徵;斜紋變化組織包括加強斜紋、複合斜紋、山形斜紋、破斜紋、急斜紋、緩斜紋和陰影斜紋,其表面仍保持著斜紋組織的特徵;緞紋變化組織則包括加強緞紋、變則緞紋、陰影緞紋。
提花織物
提花織物也稱花織物。花織物分為??用及聯合組織所構成的織提花織物物,在織物表面呈現細小花紋或條格。變化組織,就是指在三原組織上的經組織點任意添加組織點形成的組織。而聯合組織就是指聯合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基原組織或變化組織而構成的新組織。
古代絲綢發展古代絲綢發展
提花織物
大花紋織物簡稱紋織物,是套用某種組織為地,在其上表現出一種或多種不同組織、不同色彩、不同原料的花紋。紋織物一個花紋循環的經緯線數很多,可以是幾百根甚至數千根,因此,只能在提花織機上制織。
絢麗多彩的絲綢是精緻的染整工藝的結晶。印花工序在絲綢的生產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只有運用染整技術,才能隨心所欲地將我們喜愛的花色及圖案完美無缺地再現在白坯上,從而使織物更加富於藝術氣息。該工藝主要包括生絲及織物的精煉、染色、印花和整理四道加工工序。
織錦
織錦工藝產生在2000年前的西周時代。成都的織錦業早在漢代就很發達。朝廷還設定錦官來管理。所以成都又稱錦官城。本世紀20年代初,浙江人都錦生在織錦工藝方面,從設計到織造均有創新。他根據風景特點,改用新的設計方法,採用30多種畫法,終於將風景的層次、遠近、陰陽面都生動地表現出來了。由都錦生絲織廠發展起來的杭州織錦廠,目前能生產花色品種達1000多種,是我國最大的織錦廠。
都錦生織錦
都錦生織錦自古繁華,也是絲綢之府。宋朝時,杭州城裡便是一派"都市民女,羅綺如雲"的景象,當時稱的"宋錦"就是織錦。織錦是指有花紋圖案的絲織品,成品富麗華貴、色彩斑斕,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現代杭州織錦集古代杭錦的明秀、蜀錦的古樸﹑蘇錦的文雅和雲錦的豪放於一體,並採用了科學的緯起花工藝,自成一派,獨具風格,富有濃郁的東方民族特色。杭州織錦中的"五彩織錦"由至少5種以上的染色絲線織成,主要為"風景織錦"和"裝飾織錦";而"黑白像景"則是由黑白二色織成,具有黑白照片的效果;"彩色像景"則是在"黑白像景"的基礎上由手工著色而成的。織錦畫卷細膩逼真,惟妙惟肖。在這絲絲縷縷的交織中,變幻出一個美不勝收的大千世界。
用織錦做衣料被面、裝飾面料,雍容華貴,富麗堂皇,雲蒸霞蔚。濃郁的民族傳統氣息撲面而來,真可謂"天上取樣人間織"。杭州織錦被當今世界稱為"神奇的東方之花"。
都錦生絲織廠,創建於1922年的中國最大的織錦工廠,產品五彩絲織中國畫、五彩風景織錦,早在1926年的美國費城國際博覽會上,就獲得過金獎。今日的花色品種已達到千種以上,西湖風景、桂林山水皆可織入畫面,珍禽異獸栩栩如生,名人書畫可以再現。
產地南京,因錦紋如雲,故名雲錦。雲錦和蜀錦、宋錦並譽為三大名錦。雲錦的花紋圖案,富有民族風格和地方雲錦色彩,如各種飛禽走獸,花卉魚蟲,象徵吉祥幸福的"八仙"、萬壽等是雲錦的題材。由於雲錦使用大量的金線裝飾,因此織品明麗輝煌,光彩奪目。
古代絲綢發展古代絲綢發展
傣錦主要是傣族婦女織成的手工藝品,產地在雲南傣族地區。其特點是線條寬容錯落,形體誇張簡練,圖案規律化,具有明顯的地方風格。由傣錦做成的簡帕,是雲南傣族人民的必需品,簡帕又是傣族青年男女表達愛情的信物。
壯錦
壯錦是壯族婦女精心織成的手工藝品。它以構圖新穎、色彩艷麗、經久耐用和富於濃厚的民族色彩等特點而聞名於世。主要產品在廣西賓陽縣一帶。壯錦有精美的花、鳥、魚、蟲等圖案,目前不僅深受國內各族人民喜愛,而且遠銷到東南亞、日本和西歐,受到這些國家人民的青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