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歐洲文學

古代歐洲文學

古代歐洲文學包括兩部分:古希臘文學古羅馬文學 古希臘文學和古羅馬文學都是歐洲古代文學的代表。是古希臘和古羅馬文化的集中體現。古希臘文學在公元前8-6世紀就產生了希臘神話和史詩,在公元前5-4世紀就進入了鼎盛時期。古羅馬文學受古希臘文學的影響很大,但它不是希臘文學的簡單重複,它的文學成就雖不及古希臘文學,但是他繼往開來,成為希臘和後世歐洲文學的中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代歐洲文學
  • 外文名:Ancient European literature
  • 內容:古希臘文學、古羅馬文學。
  • 形成時間:1000多年
  • 歷史事件:特洛亞戰爭、希波戰爭等。
  • 藝術方法:浪漫主義、現實主義。
研究價值,文學體裁,文學成就,希臘文學,荷馬時期文學,奴隸制城邦文學,古典時期文學,希臘化時期文學,古羅馬文學,共和時期,黃金時期,白銀時期,中國研究,

研究價值

古代歐洲文學是指古代希臘文學和古代羅馬文學。它從公元前9世紀左右形成的荷馬史詩起,到公元5世紀西羅馬帝國滅亡時的羅馬文學止,綿延1000多年。古代歐洲文學形象地反映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兩個歷史階段的社會生活圖景;表現了古希臘、羅馬人對神秘莫測的大自然,對變幻無常的人生,對各種複雜的社會現象的原始認識。在古代幾個重大的歷史事件和社會問題上,如特洛亞戰爭、希波戰爭、伯羅奔尼撒戰爭,以及人與自然、人與命運的矛盾衝突,奴隸主民主派與專制派的鬥爭,婦女的社會地位等等,古代歐洲文學都作出了反映,表達出古人的幻想、期望、追求,以及戰勝強敵、克服困難、嚮往自由、肯定世俗人生的生命活力,體現了人類“童年時代”朝氣蓬勃、積極樂觀的時代精神,具有相當高的認識價值和思想意義。
古羅馬圓形競技場古羅馬圓形競技場

文學體裁

古代歐洲文學為後代許多重要文學體裁和藝術手法開了先河。古希臘、羅馬人創造出神話史詩抒情詩哲理詩寓言悲劇喜劇散文和小說等文學樣式。這些文學想像豐富,瑰麗多姿,純樸粗獷,生活氣息濃郁,交替使用浪漫主義、現實主義兩種基本的藝術方法,成為後代歐洲同類文學的最初範例。
手持里拉琴的音樂家手持里拉琴的音樂家
古代歐洲文學又為後代奠定了文藝理論基礎。柏拉圖的“靈感說”、亞里斯多德的“模仿說”、賀拉斯的“寓教於樂”等文藝主張,為後代的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現代主義等文學流派提供了理論前提,並深刻影響了歐美各國文學。

文學成就

古代歐洲文學的光輝成就,既是古希臘、羅馬人民社會實踐的產物,又是在吸收東方文明古國文化成果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古希臘、羅馬的文學以至哲學、宗教、科學、藝術等各個領域,都可以看到埃及、巴比倫、腓尼基等亞非國家文化的影響。當古希臘、羅馬文學繁榮興盛後,又廣泛傳播到亞非各國,形成東西文化的雙向交流,共同發展。
奧德修與獨眼巨人奧德修與獨眼巨人
古希臘文學的三個階段:
1、氏族公社制向奴隸制社會過渡時期(前11世紀—前9世紀),主要成就是神話和史詩;
2、雅典奴隸主民主制時期(前8世紀—前5世紀),主要成就是戲劇和文藝理論;
3、希臘化時期(前4世紀—前2世紀),主要成就為新喜劇。
古羅馬文學的三個階段:
1、早期(前3世紀—前2世紀),主要成就是喜劇;
2、黃金時代(前1世紀—1世紀),主要成就是詩歌,文藝理論有一定成就;
3、衰落時期(1世紀以後),興起早期基督教文學。
古希臘文學、古羅馬文學由於各自的政治、經濟、社會條件和文化基礎的不同,也存在各自的特色。希臘奴隸制主要是城邦國家,工商業、航海業比較發達,形成了工商業奴隸主階層,使奴隸主民主政治制度得以發展,有利於激發廣大自由民的創造精神,從而促進了文學、藝術、科學、哲學各個文化領域的全面發展。作家有可能對政界的弊端、社會的醜惡現象進行揭露諷刺,能夠在表現時代精神和政治傾向性的同時,注意表達個人的感情和欲望,使人物形象的個性鮮明突出。古希臘的史詩、悲劇、喜劇無不體現了這一特點。古羅馬的經濟主要是農牧業,政治體制是大一統的奴隸主國家,民主氣氛薄弱,追求政令統一、法制完備、民族利益高於一切,不允許作家諷刺朝政,反映在文學上就是強調國家集體至上,要求用理智克制個人感情,具有莊嚴、崇高、均衡、和諧的風格。維吉爾的史詩《埃涅阿斯紀》鮮明地體現了這種思想傾向。
羅馬文學是在繼承希臘文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總的成就不如希臘,但仍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在哲理詩、散文、小說和世態喜劇等領域的成就超過希臘,而且它是溝通古希臘文學與後代歐洲文學的橋樑。因此,羅馬文學跟希臘文學共同成為歐洲文學的發源地。

希臘文學

荷馬時期文學

古代希臘文學是歐洲最古老的文學,以內容豐富、形象生動,形式多樣著稱,具有很高的思想意義、認識價值和藝術成就。在21世紀仍然能夠給人們以藝術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說還是一種規範和高不可及的範本。它的發展可分為4個時期。
荷馬雕像荷馬雕像
荷馬時期文學(約公元前12世紀―約公元前9世紀),即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時期文學。它主要的文學成就是希臘神話和荷馬史詩。
希臘神話通過奇特、美麗的幻想,藝術地反映古希臘人對自然、對社會、對生活天真幼稚的看法,表達了先民解釋自然、征服自然、減輕勞動強度、戰勝毒蛇猛獸的思想願望和鬥爭精神。它由神的故事和英雄傳說兩大部分組成。
神的故事包括天地的開闢、神和人的起源、四季的成因、動植物的出現,以及以宙斯為首的俄林波斯神族成員的活動。古希臘人按照人的形象創造了神,並認為天上也和人間一樣有一個神的大家庭,因其居住在希臘北部的俄林波斯山上而稱為俄林波斯神系。主要的神有神王宙斯,神後赫拉,宙斯的哥哥冥王哈得斯、海神波塞冬,還有宙斯的兒子太陽神阿波羅、戰神阿瑞斯、工匠之神赫淮斯托斯,女兒智慧女神雅典娜、愛神和美神阿佛洛狄忒。此外,還有9個繆斯是文藝女神,3個摩伊勒是命運女神。
英雄傳說有神話化了的歷史事件,如關於特洛亞戰爭的傳說,但主要的是講述遠古時代人與自然鬥爭的故事。英雄傳說中的主人公大都是神和人結合所生的後代,具有超人的力量。其中最著名的有:為民除害、屢建奇功的英雄赫拉克勒斯和德修斯,歷盡艱險尋找稀世珍寶金羊毛的伊阿宋,善於發明創造的能工巧匠代達洛斯。英雄傳說表現了初民對為民除害的英雄人物的歌頌,對減輕勞動強度、改善生活條件的嚮往。
在古希臘人的想像中,神和英雄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的特點。他們認為神長著人一樣的外貌形相,具有人的喜怒哀樂的感情和勇敢、機智、堅強、脆弱、狡猾、忌妒等品性,也參與人世的紛爭,甚至神跟人之間還可以談情說愛、生男育女,生活氣息十分濃郁。
希臘神話想像豐富,形象優美,情節曲折,富含哲理,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和藝術魅力。它對古代希臘的史詩、悲劇、喜劇、繪畫、雕刻等各種文藝樣式,對後代的羅馬文學以及文藝復興時期以後各個歷史時期的歐美文學,都產生了難以估量的影響。
荷馬史詩包括《伊利亞特》(又譯《伊利昂紀》)和《奧德修紀》(又譯《奧德賽》)兩部史詩,取材於公元前12世紀發生的有關希臘聯軍攻打小亞細亞特洛亞城的特洛亞戰爭的歷史事件。在民間傳唱、吟誦過程中加進了許多神話故事,到了公元前9世紀左右,相傳由行吟詩人荷馬編訂成具有完整情節和統一風格的兩大口頭史詩,故名荷馬史詩。後來在公元前6世紀由學者用文字寫定下來,成為歐洲英雄史詩的典範作品。
《奧德修紀》記敘特洛亞戰爭結束後希臘將領奧德修返鄉途中在海上的漂流冒險故事。奧德修所乘的海船,多次被大風吹到荒涼的小島,妖怪、魔女居住的山洞。幾經磨難,漂泊10年,奧德修才脫險回到故鄉。他又運用巧計喬裝乞丐,用比箭的方式射死了揮霍其財產並向他妻子求婚的貴族公子,終於全家團圓。
史詩通過對奧德修海上歷險的描寫,謳歌了古代英雄在同自然力的抗爭中所體現出來的機智勇敢和戰勝一切困難的堅強意志,表達了主人公對部落集體和鄉土的眷戀之情。在人物塑造上,史詩做到形象鮮明、個性突出。作者在讚美奧德修的機智善謀、勇敢堅強、熱愛鄉土的主導性格的同時,又寫出他性格中狡猾多疑、貪財自私的一面,使人物形象豐滿多樣。《奧德修紀》的藝術成就還在於首創倒敘手法,做到布局巧妙,節奏明快,充滿浪漫主義幻想色彩,是歐洲第一部以個人的漂泊遭遇為主要內容的文學作品。
荷馬史詩具有相當高的認識價值。它真實地反映了古代希臘從原始公社制向奴隸制過渡時期的社會風貌,對當時的政治制度、部落戰爭、生產勞動、航海冒險、體育競賽、宗教儀式、殯葬習俗、家庭生活,都有生動的描寫,是認識希臘史前社會的重要文獻。

奴隸制城邦文學

奴隸制城邦形成時期文學:
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是希臘奴隸制城邦國家形成時期。這時,氏族公社逐步瓦解,私有制和國家開始出現,個體意識增強,集體觀念減弱。反映在文學上,適合於表現個人思想感情的抒情詩取代體現部落群體意識的英雄史詩而發展起來。希臘抒情詩最著名的詩人是女詩人薩福。她的詩篇大多抒發戀愛的歡樂和痛苦,友誼和母愛的可貴,風格細膩華麗,感情真摯,音樂性強。其他著名抒情詩人還有阿那克瑞翁和品達羅斯。前者所寫詩篇大多讚美自然風光和真摯愛情,詩體以清新、優美聞名;後者謳歌神和英雄,並為奧林匹克體育運動的優勝者大唱讚歌,詩風莊重崇高。
伊索寓言伊索寓言
在抒情詩發展的同時,希臘民間還口頭流傳著一種動物寓言故事。相傳為公元前6世紀時一個被釋放的奴隸伊索所作,故稱伊索寓言。流傳下來的《伊索寓言》,是由後人編撰用文字寫定下來的,總數約400則左右。這些寓言採用擬人化的手法,用一個簡短的動物故事來說明一個道理。這些道理主要反映下層平民和奴隸的思想感情和生活願望,譴責專制暴虐、殘酷壓迫,總結人們的生活經驗和教訓。《狼和小羊》、《農夫與蛇》、《說大話的人》和《龜兔賽跑》就是其中影響較大的名篇。《伊索寓言》富含哲理,短小精悍,形象生動,開歐洲寓言的先河。
除了抒情詩和寓言以外,詩人赫西俄德(公元前8世紀末―公元前7世紀初)還編寫了神話故事集《神譜》,是研究古希臘神話的重要典籍。

古典時期文學

公元前5世紀初至公元前4世紀中葉,雅典建立了奴隸主民主的城邦國家,經濟繁榮,軍事強盛,政治生活活躍,政府積極鼓勵戲劇演出,把劇場作為對市民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文化娛樂的重要場所,每年春季都要舉行盛大的戲劇比賽,給劇作家評獎。在這種社會條件下,原先單純抒發個人感情的抒情詩,已不適應時代的需要。於是,能夠表現民眾空前高漲的愛國主義、團隊精神思想情緒的悲劇和喜劇便應運而生。
希臘悲劇直接起源於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儀式。春天的酒神祭有歌隊參加表演,歌隊隊員披著山羊皮扮演半羊半人神上場,一面唱著讚美酒神的頌歌,一面跳著簡單的舞蹈,隨後歌隊隊長站出來回答歌隊的問話,講述酒神在塵世的冒險、苦難和勝利的故事,後來又加進了表演動作的演員,悲劇便由此產生。希臘悲劇主要不在於寫悲,而在於表現崇高、莊重、嚴肅的英雄主義思想。它大都採用神話傳說題材反映現實社會的生活和鬥爭,突出人跟命運的衝突,表現反專制、反壓迫、反侵略的民主精神,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
希臘喜劇起源於秋天謝神的狂歡歌舞,人們載歌載舞感謝酒神狄俄尼索斯帶來的豐收。希臘喜劇主要是政治諷刺喜劇,大多取材於當代現實生活,反映重大社會問題,諷刺抨擊違背民意的當權人物和各種醜惡現象,以濃厚的現實性、鮮明的政治性著稱。
希臘古典時期出現了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歐里庇得斯三大悲劇家和傑出的喜劇家阿里斯托芬。三大悲劇家分別代表雅典奴隸主民主國家三個不同的發展階段。
埃斯庫羅斯(約公元前525-公元前456)是雅典奴隸主民主國家形成時期的悲劇作家。他出身貴族,但擁護民主制度,反對專制僭主,還親自參加抗擊東方專制帝國波斯侵略的戰爭。他流傳下來的完整劇本有7部。其中,《俄瑞斯忒亞》三部曲表現了新的民主製法律裁判對因果報應、血緣仇殺觀念的勝利。代表作《被縛的普羅米修斯》(公元前465)取材於神話,卻曲折地反映古典時期民主派和專制派的鬥爭。主人公普羅米修斯是堅強的民主派戰士的化身,他把象徵光明和智慧的天火偷給人類,卻飽受象徵專制暴君的宙斯的迫害。但他甘願為正義事業忍受苦難,揭露暴君的罪惡,成為馬克思所讚揚的“哲學的日曆中最高尚的聖者和殉道者。”此劇主題集中,人物性格鮮明,場面宏偉,風格崇高,感情強烈,詩句雄渾,但存在著人物性格固定不變,情節簡單,缺乏戲劇性等缺陷。
埃斯庫羅斯在古希臘悲劇發展中有重大貢獻:塑造出英雄性格,首創“英雄悲劇”;把演員數目由一個增加到兩個,使演員對話取代歌舞成為主要部分;使用面具、布景、高底靴和色彩鮮艷的戲裝,豐富了表演手段。由於他在悲劇藝術上的開拓,被譽為“悲劇之父”。
索福克勒斯(約公元前496-公元前406)是雅典奴隸主民主國家全盛時期的悲劇作家。他生於雅典郊區一個工商業奴隸主家庭,政治上屬於溫和的民主派,曾參加執政官伯利克里斯領導的鎮壓反民主制的政變。相傳他一生寫了120多部悲劇,但流傳下來的只有7部。其中,《安提戈涅》反映了氏族社會遺留下來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與城邦的法制之間的衝突,謳歌安提戈涅不畏強暴、反對專制暴君的崇高精神。
歐里庇得斯(公元前485-公元前406年)是雅典奴隸主民主國家處於危機時期的悲劇作家。他雖出身貴族,但深受民主思想的薰陶,與反對命運支配一切的詭辯派哲學家交往甚密。他流傳下來的18部劇本,大多借神話傳說題材來反映現實社會問題。歐里庇得斯深受詭辨派哲學的影響,對神、對命運、對傳統倫理道德提出懷疑,肯定個人的自由意志,強調事在人為。代表作《美狄亞》(公元前431)就集中體現了這種思想。該劇的題材和人物取自希臘神話中關於英雄伊阿宋冒險盜取金羊毛的傳說。但是,傳說中深受讚揚的英雄伊阿宋,在此劇中卻變成貪圖富貴拋棄妻子另娶公主的趨炎附勢的卑鄙小人。對於棄婦美狄亞,劇作家卻深表同情,讚揚她在被丈夫拋棄、遭國王驅逐的惡劣命運下,運用自己的智慧和計謀同命運作鬥爭。美狄亞用巧計毒死國王和公主,嚴詞斥責伊阿宋的背叛和狡辯,又採用殺死自己的兒子來使丈夫因斷絕後代而永遠痛苦,然後乘龍車逃出國境。
《美狄亞》在希臘悲劇中開創了通過描寫人物內心活動塑造人物形象的先河。美狄亞復仇前反覆考慮用什麼方式復仇,特別是在決定採用殺死兒子使丈夫絕後的計畫之後,她內心展開了棄婦之恨與慈母之愛的激烈鬥爭。經過鬥爭才懷著萬分痛苦的心情實施了復仇計畫,從而完成了美狄亞這一高傲倔強而又帶原始、野蠻氣息的婦女形象的塑造,使希臘悲劇向近代戲劇跨進了一大步。歐里庇得斯的悲劇語言明晰流暢,說理性強,善於在劇中議論各種社會問題,有“舞台上的哲學家”之稱。
阿里斯托芬(約公元前445-公元前385)是古希臘和歐洲政治諷刺喜劇的創始人。他擁護民主制度,主張恢復舊日抗擊波斯侵略時代的愛國主義精神。在文藝觀點上,他認為喜劇詩人應該有嚴肅的政治目的,要以堅持正義、教育人民為己任。他流傳下來11部喜劇(如《騎士》、《雲》、《鳥》和《阿卡奈人》等),內容涉及到雅典奴隸主民主國家衰落時期的各種社會問題。代表作《阿卡奈人》(公元前425)以雅典和斯巴達為首的兩個陣營間爆發的伯羅奔尼撒戰爭為背景,通過雅典農民狄開俄波利斯與敵方斯巴達單獨媾和,以及他與主戰派將領拉馬科斯的衝突,揭示了當時正在進行的內戰給人民帶來的苦難,表達了作者和廣大農民反對內戰、要求和平的願望。
阿里斯托芬的喜劇善於用誇張的手法、荒誕的情節、漫畫式的形象來諷刺揭露當權者和各種社會醜惡現象。想像豐富,風格多樣,語言詼諧鋒利,但劇中人物愛發議論,缺乏個性和內心活動。阿里斯托芬在喜劇藝術上有很高成就,被稱為“喜劇之父”。
除戲劇外,希臘古典時期的文藝理論也很繁榮。柏拉圖(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在《理想國》、《伊安》諸篇中,提出了著名的“靈感說”。他強調文藝創作的非理性,認為詩人創作是靠靈感、天才,而不是靠技藝和生活積累。這種理論對後代歐洲唯心主義美學和浪漫主義文學乃至現代主義文學都產生重大影響。亞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的《詩學》,提出了影響深遠的“模仿說”。他認為文藝的本質是對現實生活的模仿,強調文藝比現實生活更高、更美、更真實、更帶有普遍性,因而肯定了文藝的認識價值和教育作用,奠定了歐洲現實主義文藝理論基礎。

希臘化時期文學

希臘化時代,希臘文化正是乘坐語言之舟暢行於已知的世界,“從馬塞到印度,從裏海到大瀑布”,希臘語成為當時的“國際語言”。語言大師們面對著城邦解體下的混亂,經受著內心對社會的絕望,他們的筆下再也沒有了火一般的熱情,神話和英雄成為了過往的陳跡;個人的世俗生活,閒適的田園,附庸風雅的格調是詩歌、戲劇演繹的主題。沒有人比提奧克里圖斯更懂得欣賞煙雨朦朧的美景和鄉間幽谷迷人的風韻,陽光中他情不自禁牶“唱吧,嗓音甜美的繆斯女神,唱起我的鄉村歌謠,一展我美妙的歌喉。”米南德是新喜劇的引領者,他以愛情為主題,以大團圓為結局,營造幽默的氛圍。在他的作品中,貴族青年與女僕共墜愛河,愛的路途荊棘密布,當發現女僕竟也是貴族出身時,結局皆大歡喜。可是通過喜劇笑看人間的米南德也會慨嘆牶“我知道有過那么多的人,他們並不是天生的無賴,卻由於不幸而不得不成為無賴。”希臘化所帶來的變遷,讓從前自信的希臘人無所適從,從未有過的孤獨和無助包裹了他們的心靈,希望如風中搖曳的燭光,若隱若現。。
“希臘化”的世界不但改變著人們的宇宙觀,而且也改變了人們的天下觀。活動空間的極度擴大,視野的開闊,世界意識的拓展,使古典時代希臘世界單獨的歷史概念開始被更大的“世界”觀念所替代。希臘化城市中成長起來的學者,以世界和歷史的眼光評判著社會的變遷。從今天所能見到的埃及人曼涅托、猶太人德米德里、巴比倫人貝羅蘇斯的隻字片語中,人們仍可以感受那永遠無法再現的世界的鮮活與生動。希臘人波里比烏斯沿著歷史之父希羅多德的足跡,承繼修息底德筆下戰史的遺風,成為希臘史學新時代的開拓者。他用《通史》探索羅馬的偉大,求真求實、嚴謹慎思是這位史學家不拘一格的品德。從記神事到記人事,從用虔誠的筆調記下神明的恩賜發展到用批判的精神記載人類的功業,希臘史學的遺產被一路傳承,成為“指導和鼓舞”西方史學前行的航標。。
藝術把心靈的感受定格在風格迥異的作品中,藝術家們用無聲的語言尋求思想的共鳴,勾勒出凝結美學與永久魅力的藝術珍品。“希臘化”瓦解了城邦中和諧的理想。以前簡樸的多立斯式和愛奧尼亞式的神廟,讓位給了奢華的皇宮,高貴的官邸和象徵權力與財富的豪華的公共建築及紀念碑。可是,藝術家仍在精益求精和推陳出新方面做著不懈的努力,有以激昂悲壯寄託鬥爭的渴望與激情者,亦有溫厚靜純以追求藝術之精美者,更強烈的寫實反映了更為廣闊的生活面,更華美的裝飾則適應了日趨豪富的統治上層的口味。具有著希臘風格的雕刻藝術隨亞歷山大東征潛入東方佛教聖地———犍陀羅,雕塑家藉助希臘造型藝術之手,使原本無法表現的佛陀,從人們的心靈深處走到了世人面前,佛在人間的形象與希臘的阿波羅神完全融合在一起了。歷盡12年辛苦,用青銅鑄就的“太陽神阿波羅”,雖只風光了50載,然而後世的人們卻不知疲倦地拼湊記憶的碎片,在遐想中感受它的恢弘。勝利女神矯健豐盈的體態,昂揚的姿勢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勝利的豪情,憑海臨風的女神已展開雙翅,呼喚出敬仰者的振奮和激動。只有這些蘊藏人類靈魂的作品才能夠擺脫歲月的折磨,超越時間的界限,千年百載皆無礙於人們領悟其完美。在古希臘,碑文或具銘文和格言性質的短詩是一種古老的文學形式,最先用英雄格,以後改用對句格(即第一句用六音步,第二句用五音步寫成)。羅馬人沿用了古希臘對句格創作銘文。公元1世紀,詩人馬提阿利寫作了1500多首這一類型的短詩,其中不少作品體現了拉丁銘文詩的最高成就。這一時期還產生了羅馬歷史上最傑出的諷刺詩人。尤維納利斯選詞節儉、精細,往往能用三言兩語勾勒出生動、鮮活的形象。他的諷刺詩語氣尖利,稜角分明,時而淋漓盡致地嘲笑,時而又表述辛辣感很強的幽默。德萊頓翻譯過他的作品,亞歷山大·蒲柏受過他的影響,而斯威夫特是最得尤維納利斯“真傳”的英國諷刺文學家。。
在散文方面,普魯塔克的《希臘羅馬名人傳》人物刻畫生動。阿普列尤斯的《金驢記》被看作是最早的長篇小說。作品敘述一個青年被女巫(女僕)錯變成一頭驢子,經歷了許多苦難,通過他的所見所聞,廣泛描寫了社會生活。

古羅馬文學

古羅馬文學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即共和時期、黃金時期和白銀時期。應該指出的是,共和時期是一個政治概念,而黃金時期和白銀時期則是兩個主要根據拉丁語言的發展和文體特徵定性的名稱。共和時期止於公元前30年,實際上也包含70年的黃金時期。此外,作為一個政治概念,共和時期始於前510年,但作為一個與文學發展相關的名稱,它的起始似乎應從前240年算起為宜。

共和時期

(公元前240—前30年)古羅馬文學的正式形成與一位生活在公元前3世紀的叫做利維烏斯·安德羅尼庫斯的希臘人密切相關。他是古羅馬文學的奠基人。他翻譯(或編譯)了荷馬的《奧德修紀》,譯介了古希臘抒情詩,並於公元前240年編譯了一出古希臘悲劇和一出新喜劇。利維烏斯的功績主要在於把古希臘文學中的某些精品介紹給了缺少書面文學傳統的羅馬人,把古希臘文學的某些主要形式移栽到了缺少骨幹文學類型的古羅馬。
利維烏斯·安德羅尼庫斯除了改編古希臘悲劇和新喜劇外,他亦按古希臘戲劇的格式創作取材於羅馬歷史的劇作。此外,他還寫過一部《布匿戰爭》,詩律上沿襲了《奧德修紀》的神農格,內容以描寫第一次布匿戰爭為主,穿插了某些取自神話和傳說的故事,比如對埃涅阿斯離開特洛伊的描述。《布匿戰爭》為維吉爾撰寫《埃涅阿斯紀》提供了某些有價值的參考。
早期的羅馬詩人中頗多全能性作家。古希臘三大悲劇作家都沒有寫過喜劇,阿里斯托芬也沒有作過悲劇。然而,羅馬詩人埃紐斯不僅改寫和創作過悲劇,而且還寫過喜劇和4至6卷的諷刺詩。他的史詩《編年史》追溯了羅馬的“既往”(帶有強烈的文學色彩),始於埃涅阿斯的經歷,止於作者生活年代的戰爭,洋洋18卷的篇幅,可惜已基本佚失,僅剩不到600行傳世。從文學史的角度來看,《編年史》擯棄了古老的神農格,採納了荷馬史詩所用的六音步長短短格,從而使文體與內容適應,更好地體現了作品沉穩、凝重和寬宏的詩品風格。詩人有意識地靠攏荷馬,在史詩中假借夢幻之景,聲稱他乃荷馬的再生。埃紐斯的作品立意深遠,文風灑脫、綺麗,深得西塞羅的讚賞。盧克萊修和維吉爾從他的創作中受益匪淺;他的同胞把這位卒於公元前169年的才思敏捷的詩人尊為羅馬文學之父。
普勞圖斯和自己的前輩及一些同時代的劇作家不同,在文學領域,他集中精力,只從事譯編古希臘新喜劇的工作。他的改編大刀闊斧,經常有意識地選用和“改造”某些類型的場段,以適合尚未形成高雅的欣賞習慣的羅馬觀眾的口味。他行文潑辣、果敢,用詞機警,形式多變,善用雙關語,在對格律的把握上顯示了功力。喜劇詩人泰倫斯偏好鋪排雙重的情節,比較擅長對細節的處理。與普勞圖斯相比,他似乎多一些編劇的技巧,少一些哄抬喜劇氣氛的熱情。他立意中庸,風格優雅,通過善良的主人,忠誠的奴隸,慈愛的父親,聽話的孩子,以暖色為主的生活圖案,集中和突出地表現了新喜劇的人文情調。

黃金時期

(公元前100—公元17年)“黃金時期”即為拉丁語和廣義上的拉丁文學(包括修辭、歷史和哲學)發展史上的古典或輝煌時期,涵蓋兩位著名人物的活動年代,即“西塞羅時期”(公元前70—前30年)和“奧古斯都時期”(公元前31—公元14年),利維烏斯去世的年代,即公元17年。西塞羅是公元前1世紀首屈一指的修辭學家和哲學家,利維烏斯是歷史學家,但他們強調修辭的功效,注重突出作品(即廣義上的散文)的文采,因而和這一時期的文學家們一起,共同推動著拉丁語朝著正規化、學術化和文學化的方向發展。
盧克萊修的出生年代稍晚於西塞羅。他的《論自然》是一部說教性的詩作,用六音步格寫成。《論自然》著重於闡述伊壁鳩魯的哲學思想,從而間接地介紹了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表述了物質不滅,凡人不必懼怕死亡的生活觀。維吉爾稱他知曉事物的起因,故而是個“幸福的人”。卡圖魯斯的愛好與盧克萊修不同。他仰慕薩福,和那個時代的“新詩人”一樣,喜歡從古希臘抒情詩人的作品中尋找創作的靈感。卡氏能抓住隱藏在人物心靈深處的愛的感覺,用極富情感和娓娓動聽的語言描述愛情的微妙,講說被愛情纏迷和受它牽導的事件。奧維德出生在卡圖魯斯去世後的第12個年頭,即公元前43年。儘管奧氏承認缺少寫作史詩的天分,但他的創作表明,這位愛好平鋪直敘的作家或許是羅馬歷史上最擅長編寫故事的詩人。奧維德具有奇妙的想像力;在他的六音步史詩型作品《變形記》里,詩人用流行於西方和近東地區的神話及趣聞編寫光怪陸離的故事。奧維德還寫過悲劇、愛情詩和“書信”等。薄伽丘和喬叟等後世文人均曾廣泛地得益於他的創作。
賀拉斯是奧古斯都時期傑出的抒情詩人、諷刺詩人和文藝評論家。他的早期作品《諷刺詩集》和《長短句集》嘲笑了羅馬社會吝嗇、貪婪、淫靡之風,宣揚中庸的生活哲學。《歌集》是他抒情詩的代表作,用希臘抒情詩的格律寫醇酒、愛情、詩歌、友誼等,其中“羅馬頌歌”讚美純樸、堅毅、正直、尚武、虔誠等帝國道德。《詩藝》是他文學批評的代表作。他繼承亞里斯多德的摹仿說,提出了“寓教於樂”的原則,他還主張創作要學習古典,形式要講究完美。《詩藝》在古典主義時期被視為經典。
維吉爾是古羅馬最偉大的詩人。他生長在農村,對自然之美有獨特而深刻的感受,這對他的創作產生了直接影響。他的重要作品有牧歌10章,田園詩4卷和史詩《埃涅阿斯紀》。《牧歌》中有情詩、哀歌、哲理詩,形式有牧人對歌、獨歌等,主要抒發愛情及對時政的種種感受。《農事詩》4卷,談到種莊稼、種葡萄、種橄欖樹和牧羊、養蜜蜂等,在體裁和題材上屬於農事教諭詩,它摹仿赫西俄德的《工作與時日》,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史詩《埃涅阿斯紀》是維吉爾的代表作,全詩12卷,約1萬行,是作者按照渥大維的旨意花了11年心血寫成的。史詩追述了羅馬建國的光榮歷史。主人公埃涅阿斯是特洛伊的一位英雄,戰敗後,他在母親維納斯的保護下逃出特洛伊,按神的旨意到義大利去建立一個新國家。在漂流的第7年,迦太基女王狄多愛上了他,兩人結為夫妻。後來天神命令他離開狄多,狄多因絕望而自殺。埃涅阿斯來到西西里島,由女巫帶領遊歷地府,見到了陣亡的特洛伊英雄們。亡父向他預示了未來光榮而輝煌的羅馬前景,從而使他堅定了締造羅馬帝國的決心與信心。他來到了義大利的拉丁姆地區,當地國王遵照神意要把女兒嫁給他,此事觸怒了另一求婚者魯圖利亞國王圖爾努斯,從而引發了戰爭。最後,埃涅阿斯與圖爾努斯決戰,並把他殺死。維吉爾的《埃涅阿斯紀》以荷馬史詩為範本,前6卷類似《奧德修紀》,寫主人公的漂泊生活;後6卷類似《伊利昂紀》,寫特洛伊人與拉丁姆人的戰爭。維吉爾有不少地方摹仿了荷馬史詩。例如,史詩以《伊利昂紀》英雄埃涅阿斯為主人公,採用追敘形式,使用了“荷馬式”的比喻、對比、重複等手法。但《埃涅阿斯紀》仍表現出羅馬文學的特色。如主人公除了勇敢、剛毅外,還具備了敬神、愛國、仁愛、公正等品德,而且政治目的性強,為了國家,歷經了千辛萬苦,能克制個人感情,表現出較強的理性意識、集體意識、責任觀念和自我犧牲精神,這與個體意識很強的荷馬史詩有所不同。此外,在藝術上,它沒有荷馬史詩的自然質樸的特點,缺少口頭文學的活力;它的風格哀婉嚴肅,格律嚴整,在心理刻畫上超過荷馬史詩。《埃涅阿斯紀》是歐洲文學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詩。

白銀時期

(公元17—130年)“白銀時期”也稱“白銀拉丁時期”,大致始於公元17年,止於公元130年。這一時期的文人繼續了黃金時期末年的作家們崇尚文風的花哨、新奇和濫用修辭的傾向,過多地使用了強調、對稱和警句點綴等修辭手段,使文體顯得逼擠、臃腫,給人過度雕琢的感覺。生活在這一時期的文論家昆提利安曾批評過作家們不講究實效的文風。白銀時期也產生了一些頗有造詣的詩人。在銘文詩和諷刺詩的創作方面,個別作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塞內卡興趣廣泛,頗多論述,但羅馬皇帝卡利古拉對他的哲學著作的評價是:滿是沙子,缺少粘合的成分。一般認為,他的悲劇(現存的全系改編之作)比較適合於閱讀和小範圍內的朗誦,而不十分適合於劇場裡的演出。塞內卡的侄子盧肯是那個時代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創作了繼《埃涅阿斯紀》之後最好的史詩《法薩利亞》,以共和派的筆調描寫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戰爭。

中國研究

古羅馬文學作為歐洲古典文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價值厚重,而且在整個歐洲文學發展史上具有一定的承前啟後的作用。研究古羅馬文學對於深入理解歐洲文學的底蘊和內涵具有重要意義。長期以來,中國學者對歐洲古典文學的研究一直偏重希臘,而對古羅馬文學重視不夠,缺乏一部比較系統的古羅馬文學史專著。
中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古羅馬文學史》敘述了自公元前8世紀古羅馬產生至公元5世紀後期西羅馬帝國滅亡期間整個古羅馬文學的演變發展軌跡,重點介紹和評述了古羅馬文學在不同時期的主要特點和成就。該成果指出,古羅馬文學的萌芽和初步發展具有自發的本土特點,但古羅馬尚武、重農、輕文的特點使得文學發展滯緩;古希臘文學的影響促使古羅馬文學迅速擺脫滯後狀態而興起,但這同時壓抑了原有的許多本民族因素的繼續發展;奧古斯都時期是古羅馬文學發展的黃金時期,出現了許多經典作品,但文學的政治化和過多的個人頌揚削弱了古羅馬文學的藝術感染力;古羅馬帝國後期,社會衰落和思想空泛成為文學迅速衰微的根本原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