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之於味,有同嗜焉

《口之於味,有同嗜焉》出自《孟子》的《告子章句上》。口對於味道,有相同的嗜好。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口之於味,有同嗜焉
  • 創作年代:戰國
  • 作品出處:《孟子》
  • 文學體裁:語錄體散文
  • 作者:孟子及其學生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譯文,作品讀解,作品出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之於味,有同嗜焉
孟子曰:“富歲,子弟多賴(1);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爾殊(2)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今夫麰麥(3),播種而耰(4)之,其地同,樹(5)之時又同,浡然(6)而生,至於日至(7)之時,皆熟矣。雖有不同,則地有肥磽(8),雨露之養、人事之不齊也。故凡同類者,舉相似也,何獨至於人而疑之?聖人,與我同類者。故龍子(9)曰: 不知足而為履,我知其不為蕢(10)也。’屨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 口之於味,有同耆也。易牙(11)先得我口之所喜者也。如使口之於味也,其性與人殊(13),若犬馬之與我不同類也,則天下何耆皆從易牙之於味也?至於味,天下期於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惟(14)耳亦然。至於聲,天下期於師曠,是天下之耳相似也。惟目亦然。至於子都(15),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無目者也。故曰, 口之於味也,有同耆焉;耳之於聲也,有同聽焉;目之於色也,有同美焉。至於心,獨無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謂理也,義也。聖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義之悅我心,猶芻豢(16)之悅我口。”

作品注釋

⑴賴:同“懶”。
⑵爾:這樣,如此。殊:不同。
⑶麰(mou)麥: 大麥。
⑷耰(you):本為農具名,此處作動詞,指用土覆蓋種子。
⑸樹:動詞,種植。
(6)浡(b6):旺盛。
(7)日至:即夏至。
(8) 磽(qiao):土地貧瘠,不肥沃。
(9)龍子:古代的賢人。
(10)蕢(kui): 筐、籃。
(11)耆(Sh i):通“嗜”。
(12)易牙:春秋時齊國最擅烹調的人, 齊桓公的寵臣。
(13)與人殊:即“人與人殊”之意。
(14)惟:此處為語 首詞,無義。
(15)子都:春秋時代美男子。
(16)芻豢(huan):泛指家畜。 食草家畜如牛羊稱芻;食谷家畜如獵狗稱豢。

作品譯文

孟子說:“豐收年成,少年子弟多半懶惰;災荒年成,少年子 弟多半橫暴,不是天生資質這樣不同,而是由於外部環境使他們 的心有所陷溺。以大麥而論,播種後用土把種子覆蓋好,同樣的 土地,同樣的播種時間,蓬勃地生長,到了夏至時,全都成 熟了。雖然有收穫多少的不同,但那是土地有肥瘠,雨水有 多少,人工有勤惰而造成的。所以凡是同類事物,其主要方 面都相似,為什麼一說到人就發生疑問了呢?聖人,與論 是同類人嘛。所以龍子說:‘不用知道腳的長短去編一雙鞋, 我也知道是絕不會編成一個筐子的。’草鞋的相近,是因為天下人 的腳都大致相同。口對於味道,有相同的嗜好,易牙就是先掌握 了我們共同嗜好的人。假如口對於味道,每個人都根本不同,就 像狗、馬與我們完全不同類一樣,那么天下的人怎么會都喜歡易 牙烹調出來的味道呢?一說到口味,天下人都期望做到易牙那 樣,這說明天下人的口味都相近。對耳朵來說也是這樣,一 提到音樂,天下的人都期望做到師曠那樣,這說明天下人的聽覺 都是相近的。對眼睛來說也是這樣,一提到子都,天下人都 認為他美。認為子都不美,是沒有眼睛的人。所以說,口 對於味道,有相同嗜好;耳朵對於聲音,有相同聽覺;眼睛 。對於顏色,有相同美感。一說到心,難道就偏偏沒有相同地 方了嗎?心相同的地方在哪裡?在理,在義。聖人不過就是先掌 握了我們內心相同的東西罷了。所以理義使我的心高興,就像豬 狗牛羊肉使我覺得味美一樣。”

作品讀解

我們都有共同的人性。
物質享受如此,精神享受也如此。
說到底,還是“人之初,性本善”觀點的發揮。
孟子這段話,成為二十世紀中葉理論界討論“共同人性”。 ‘共同美”的主要依據之一。這恐怕是孟子本人怎么也不會想到的 罷。 孟子本人則只知道芻拳悅口,理義悅心,說得親切生動,有 滋有味, 令人真想親口嘗一嘗那理義到底是什麼滋味。
然而,美苦眾生,凡夫俗子又有幾人真能像聖人那樣親切體 味到理義之樂如口福之樂一樣呢?
因為,理義之樂與口福之樂的確是有所不同的。“理義之悅我 心”所涉及的,實際上是道德判斷的方面,是精神滿足的問題;而 “芻豢之悅我。”所涉及的,實際上是感官知覺的方面,是物慾滿 足的問題。前者是抽象的精神的,後者是具體的物質的,是兩個 不同領域的問題,不能混為一談。這大概正是孟子所疏忽的地方 罷。
當然,說他有所疏忽,並不意味著他所說的一切都沒有了道 理。事實上,只要不推到極端,不說得那么絕對,共同的人性也 罷,共同的審美感覺也罷,都的確是存在的。至於說共同的口味, 共同的聽覺,共同的對於美人的欣賞和喜愛,那更是人之常倩,無 可辯駁的了。關鍵是我們在承認這些共同性的同時,也要承認個 體的差異,承認同中有異,異中有同,這樣才相於把自助。 沒有退路的被動位置上,把有道理的說法都變成沒有道理的了。

作品出處

《口之於味,有同嗜焉》出自《孟子》的《告子章句上》。
《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再傳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貴君輕)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週遊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孟子》有七篇傳世:《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

作者簡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邏輯嚴密,尖銳機智,代表著傳統散文寫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即“人之初,性本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