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衛星衛星

反衛星衛星(antisatellite satellite):亦稱截擊衛星或攔截衛星。用於攔截、攻擊、破壞、摧毀敵方在軌衛星或使其工作能力的軍用衛星。它和空間觀測網、地面發射-監控系統組成反衛星武器系統。這個系統在接到命令後,將反衛星衛星發射到預定軌道上,根據目標衛星的運行軌道,起動變軌發動機,做變軌機動去接近目標衛星,採用橢圓軌道法、圓軌道法或急升軌道法,用飛彈、雷射武器、高能粒子束武器、自身爆炸和碰撞等殺傷手段將其摧毀,或用無線電干擾方法使其電路中斷,失去工作能力。
從1957年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以來,通信、偵察、導航、海洋監視、飛彈預警等軍用衛星充斥空間,外層空間已在軍事上具有戰略地位。因此,研製反衛星衛星已成為一項重要戰略措施。反衛星作戰過程大致如下:由空間觀測網對敵方各種衛星進行不間斷的觀測,編存目標參數,判定其性質(軍用或民用的),在適當時機將反衛星衛星發射到預定軌道上,不斷監視目標衛星的運行情況;必要時由反衛星衛星上的自動控制系統發出指令,起動變軌發動機,進行變軌機動去接近目標衛星並將其摧毀。最後,由地面發射 -監控系統判斷其效果。反衛星衛星的攻擊方法有:
①橢圓軌道法。將反衛星衛星發射到一條橢圓軌道上,遠地點接近目標的軌道高度,多用於攔截高軌道的衛星;②圓軌道法。反衛星衛星的圓軌道與目標衛星的軌道共面,這樣可以較容易地進行變軌機動去接近目標衛星,並可節省推進劑;③急升軌道法。將反衛星衛星發射到一條低軌道上,並在一圈內進行變軌機動,快速攔截目標衛星使其來不及採取防禦措施,但需要消耗較多的推進劑。
在一般情況下,對較高軌道的目標衛星使用前兩種攻擊方法,但反衛星衛星要運行數圈才能完成攔截任務。對軌道高度為500公里以下的目標衛星,通常採用後一種攻擊方法。
70年代以來,國外對反衛星衛星已做過多次試驗,其中一種試驗裝置的總重量約3000千克(含變軌機動用的推進劑約500千克),用兩級液體火箭發射入軌,具有改變軌道面傾角5°~10°的能力,使用非核戰鬥部或無控火箭,能攔截運行高度為150~1500公里的衛星。80年代初反衛星武器系統仍處於試驗階段。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反衛星衛星將具有攔截多個目標的能力,並使用雷射武器或高能粒子束武器摧毀目標衛星。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具有雙重性。我國古人曰:有矛就有盾,既然有人研製出了太空間諜,利用衛星進行軍事行動,那么就一定有人去研製一種克制它的方法,因此反衛星衛星就出現了。當然目前發展的還不那么快,用的也不那么多,但是它畢竟出現了。因為衛星飛得很高,速度又快,用地面炮火摧毀它是鞭長莫及的,只有用衛星或者再擴大一點的話用空間飛行器去對付它。目前用於反衛星的手段可以有多種多樣:一是在反衛星上裝有殺傷性武器,如飛彈、雷射,甚至是一個大鐵塊,把對方的衛星操作、摧毀,使其失去作用。另一種方法就是利用無線電干擾的辦法,有人稱為電子對抗,就是衛星不斷地發射強大的無線電波,用於干擾對方的通信,使它的指揮失靈,線路中斷。還有一種辦法就是擒拿,首先知道(計算出)對方衛星的軌道,然後反衛星進行變軌,跟蹤並接近被擒衛星,然後用機械手把衛星擒住,並裝入容器,甚至可以帶回地面。美國曾用太空梭把一顆已經出故障的衛星從軌道上抓回,在地面修復後,以發射上去。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反衛星技術肯定還會有新的突破。但是我們希望這一技術的發展,不是用於作為攻擊對方的武器,否則那不但是天下大亂,而豈不成天上大亂了嗎?而是把它做為修復故障衛星、清除空間垃圾的有效手段。
除了上述的幾種用途外,衛星在軍事上還有許多用途,如國防通信、國防氣象等多方面。我們再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大家可能還記得1991年的海灣戰爭,在那次戰爭中,從一個側面分析,實際上是一個現代化武器的大展示,一場現代化海、陸、空、天戰爭的大演習。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動用了各種現代化的武器,別的我們且不談,只拿衛星為例,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調用了12個種類的數十顆衛星,為部隊的導航、快速通信、偵察情況、攔截對方的飛彈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他們使用了一種稱為“鎖眼”的偵察衛星,這種衛星已經不是象前面介紹的利用回收膠捲的照相偵察衛星,對於瞬息萬變的戰場回收衛星顯然是太慢了,而是採用已經發展了的所謂傳輸型的偵察衛星。這種衛星上裝有高解析度的探測器。如攝像機和數字成象儀等,衛星的軌道高度一般在300公里以下,它隨時對戰場情況進行拍攝,然後變成無線電信號傳送到地面接收站,經過處理就變成了圖象,就象我們坐在家裡看電視一樣就掌握了交戰雙方的情況。這種衛星重達13噸,地面解析度達0.1米。它可以分辨坦克的類型,甚至可以確定帳篷的數量。在戰爭之前的幾個月,美國已經利用偵察衛星詳細的掌握了伊拉克的情況。同時套用了一種稱為“長曲棍球”雷達偵察衛星,利用無線電微波技術識別目標。它不但白天而且黑夜可以工作。而且具有很強的穿透能力,能夠發現隱蔽在樹林內部的炮群和坦克群。預警衛星在1分鐘之內就可以把信息傳送到指揮部,在發現和成功的攔截飛毛腿飛彈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速度之快,令人咋舌。除此之外,美國人還使用了如國防通信衛星、艦隊通信衛星、英國的天網通信衛星、電子偵察衛星、海洋監視衛星、全球定位衛星、國防氣象衛星等。從以上這些例子也可以盾出人造進球衛星在軍事套用方面的作用。人造地球衛星在民用方面的用途更是廣泛,幾乎可以套用於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
1975年,蘇聯進行了一次損壞或摧毀太空(外層空間)運行衛星的武器試驗,試圖有朝一日,能將大空對手消滅掉。幾個星期後,蘇聯又進行了另一次試驗。一顆衛星從蘇聯哈薩克斯但的丘拉坦基地發射,進入軌道後就追趕另一個在太空運行著的蘇聯衛星。經過一陣追逐之後,後發射的衛星靠近並“停”下來觀察它的“獵物”,然後,離開一定距離,自身爆炸。這次不動聲色的演習說明,“獵者”可以根據地面指令來“獲取”它的“獵物”。
類似這樣的試驗,蘇聯進行了幾十次,而美國,也在進行研究和試驗。這些試驗中的“獵者”就是被人們稱為太空“殲擊機”的截擊衛星。
眾所周知,在現代戰爭中,要想掌握戰爭主動權,必須設法發揮自己衛星的“千里眼”和“順風耳”的作用;同時,為了使敵人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又要想方設法使對方成為“瞎子”和“聾子”。因此,敵對雙方都千方百計設法消滅對方的軍用衛星,保護自己,這樣,就促使反衛星武器的發展。太空“殲擊機”——截擊衛星(反衛星衛星)就是消火“敵人”的有效大空武器之一。
一物降一物。對於活躍在太空的“間諜”,敵對國不會袖手旁觀,必然尋找反“間諜”的對策,從而促使反衛星武器的發展。如今不論太空“間諜”如何詭計多端,也難逃出反衛星武器之“手”,這是矛與盾發展的必然。
1980年4月18 日,在蘇聯領土上空,蘇聯的“宇宙”1174號衛星,以僅8公里之差的距離,超過了兩個星期前發射的“宇宙”1171號衛星。這兩顆衛星在浩瀚太空幾乎碰撞了,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來“宇宙”1174號衛星是蘇聯的截擊衛星,而半個月前發射的“宇宙”1171號,則是蘇聯的特製靶星。由於制導系統的一點點錯誤,致使這次撞擊沒有完全成功。在幾百公里的太空,這兩個“宇宙”號衛星的軌道之差不應該是8公里,而只能是幾百米甚至是幾十米。這是蘇聯從1968年以來的第17次截擊衛星摧毀目標(靶星)的試驗。實際上,蘇聯一直進行截擊衛星試驗,僅1968年10月和1970年10月,就進行了四次截擊衛星的試驗。
1968年10月19日,蘇聯從列寧格勒附近的普列謝茨克基地發射了作為目標的“宇宙”248號衛星,次日從中亞的丘拉坦基地發射了截擊衛星“宇宙”249號,進入一個橢圓軌道。而後,由地面出無線電控制指令,“宇宙”249號開始作軌道機動,去接近“宇宙”248號,要求“宇宙”249號接近到248號100米至200米內。然後,249號又自動離開248號。在適當距離時,它的戰鬥部爆炸,而由“宇宙”248號上的各種儀器記錄和拍攝戰鬥部爆炸的試驗結果。據報導,“宇宙”249號爆炸後,分裂成25塊碎片。 11月1日蘇聯又發射了截擊衛星接近“宇宙”252號,試驗情況與“宇宙”249號類似。
兩年之後,蘇聯又進行了截擊衛星的試驗,1970年10月20日發射了作為目標的“宇宙”373號衛星,10月23日發射了截擊衛星“宇宙”374號。374號入軌後第二圈,開始機動變軌去接近373號。這次試驗與上次不同的是,在373號上裝有類似“空對空”的無控火箭武器,當374號接近到一定距離時,從373號發射火箭武器,摧毀“宇宙”374號。
這幾次試驗都是在同一軌道面內進行軌道機動,去接近目標的。這種截擊衛星在同一個平面內所完成的機動,稱為共面機動。當然,這種特殊情況在實戰中是少有的。
試驗中使用的是常規武器,而不是核武器。把武器放在目標衛星上,可以使一個截擊衛星多次進行攔截試驗。
從1971年起,蘇聯對反衛星武器開始了第二階段的試驗,採用了追逐方法,去接近目標、擊毀目標。
1971年2月9日,蘇聯發射了目標——電子監聽衛星“宇宙”394號(它既擔負電子監聽使命,又當作被攻擊的目標),半個月之後,又發射了截擊衛星“宇宙”397號。爾後,根據地面指揮控制中心發出的指令,“宇宙”397號開始機動變軌,去接近“宇宙”394號。機動變軌除軌道高度變化外,還不斷地改變軌道傾角,從初始的62度變化至65.8度,進入“宇宙”394號的軌道面,並與之相遇,這時,從“宇宙”397號發射火箭武器,摧毀了“宇宙”394號。這可以說是蘇聯反衛星武器的首次綜合性的試驗。
3月19日蘇聯又發射了目標——電子監聽衛星“宇宙”400號,4月l日發射了截擊衛星“宇宙”402號,它進入了一條較低的橢圓軌道。然後,“宇宙”402號向上作軌道機動,進入了一條與“宇宙”400號很相近的近圓軌道。4月9日蘇聯又發射了截擊衛星“宇宙”404號,入軌後向上作機動,去接近“宇宙”400號,最終進入了一條與“宇宙”400號很相近的軌道。不久,進行戰鬥部試驗,“宇宙”402號被分裂成許多碎片。
12月初,蘇聯又進行了另一次綜合性的攔截試驗。
這四次試驗表明,蘇聯試圖使“間諜”衛星具有保衛自己和摧毀敵方空間目標的能力。
試驗中,進行軌道的空間機動,即改變軌道的高度,也作軌道傾角的改變。這種綜合機動,首先是改變軌道平面,然後接著機動到目標的軌道上。軌道傾角變化在5一10度範圍內,表明蘇聯截擊衛星具有較大的軌道機動能力,而且試驗中採用由一個截擊衛星完成所有的截擊任務,即從軌道機動接近目標,直到發射火箭武器去摧毀目標,都由截擊衛星完成的。要實現這一點,就要嚴格控制截擊衛星的速度增量(速度改變數)。
1971年前的試驗,截擊衛星的主要攻擊對象是軌道較低的各種偵察衛星及軌道較高的導航衛星和通信衛星,由於所帶的燃料限制,只能夠攔截一個目標。對於3萬多公里高度的地球同步軌道衛星,蘇聯還不具被攔截能力。
從1976年初至1977年10月,蘇聯又進行了七次攔截衛星的試驗,其試驗過程大致是,發射一個“宇宙”號衛星作目標在軌道上運行,取得準確軌道參數,過幾天,發射另一個“宇宙”號衛星——截擊衛星,然後控制截擊衛星變軌機動去追擊目標,把它擊毀。
從多次試驗結果表明,蘇聯的反衛星武器系統正在走上實用階段,性能在不斷提高,已達到具有攔截地球同步軌道(高度約為3.6萬公里)衛星的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