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背龍科

叉背龍科

叉背龍科屬於梁龍超科,最大的屬叉背龍12到20米長,而最小的短頸潘龍不到10米。叉背龍科有叉背龍、阿馬加龍、短頸潘龍三個主要屬。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簡介,種類,

基本信息

總目:
恐龍總目Dinosauria
目:
蜥臀目Saurischia
亞目:
蜥腳形亞目Sauropodomorpha
下目:
蜥腳下目Sauropoda
總科:
梁龍超科 Diplodocoidea
Marsh, 1884
[注]:叉背龍科Dicraeosauridae屬於梁龍超科Diplodocoidea
我們都知道蜥腳類是巨大的,有長脖子的動物,但是它們裡面也有一類長得很奇怪,脖子越來越短,個子越來越小,這就是我要說的叉背龍科Dicraeosauridae。

簡介

叉背龍科Dicraeosauridae屬於梁龍超科Diplodocoidea,和巨大的梁龍Diplodocus有關係,但是和27米到30米長的梁龍不同,叉背龍科最大的屬叉背龍Dicraeosaurus也只有12到20米長,而最小的短頸潘龍Brachytrachelopan只有不到10米,可以說是很小的了,而且一般的梁龍超科的脖子都很長,比如重龍Barosaurus的脖子有8米長,而叉背龍科的脖子一般都很短,只有1到2米,最多也不超過3米。
不過體型小不代表不成功,叉背龍科可以說是梁龍超科裡面比較成功的一類,在它們那滅大個子的北美洲近親滅絕以後,叉背龍科成功地活過了晚侏羅世,生存到白堊紀,和雷巴齊斯龍科Rebbachisauridae一起成為梁龍超科里最晚滅絕的一類。
叉背龍科
叉背龍科之所以能生存到白堊紀有幾個原因,一個是叉背龍科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這裡不像北美洲那樣有大量進步的鳥臀目恐龍的競爭,另一個是叉背龍科獨特的結構,叉背龍科和雷巴齊斯龍科一樣,選擇了脖子變短,體型變小,吃地面上各種植物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和體型巨大的腕龍科,巨龍類的競爭,比如雷巴齊斯龍科最著名的就是“吸塵器恐龍”尼日龍Nigersaurus,它用那張吸塵器可以隨便把地面上的植物吃乾淨。

種類

叉背龍科的種類不多,有三個主要屬。
叉背龍Dicraeosaurus
阿馬加龍Amargasaurus
短頸潘龍Brachytrachelopan
叉背龍發現在坦尚尼亞,體長12到20米,生活在晚侏羅世,是比較早期的一類叉背龍科,叉背龍的特點就是頸椎和前部背椎的神經棘分叉,所以叫做叉背龍。
阿馬加龍生活在早白堊世的阿根廷,體長10到12米,和它們的前輩叉背龍相比,阿馬加龍的神經棘分叉更加嚴重,而且神經棘也更長,達到65厘米,有人推測在阿馬加龍的神經棘上有皮膚,可以調節體溫。
短頸潘龍生活在晚侏羅世的阿根廷,體長不到10米,從它們很短的脖子就可以明白短頸潘龍的名字是怎么來的,短頸潘龍的命名者Oliver Rauhut先生認為短頸潘龍表明叉背龍科專門食用1到2米高的植物,和大型的蜥腳類不同.
短頸潘龍(Brachytrachelopan)是一屬非常短頸的叉龍科恐龍,生活於晚侏羅紀提通階的阿根廷。完模標本是唯一已知的標本(MPEF-PV 1716),是從阿根廷內烏肯省的一個河流砂岩的侵蝕表面中發掘出來。雖然該標本是不完整,但發現時關節仍然是連線的,這些骨骼包括了8節頸部、12節背部及3節薦骨的脊骨,另外亦有後頸部肋骨的近端部份、左大腿骨的遠端部份、左脛骨的近端部份及右腸骨。標本的大部份可能在發現前因侵蝕已經失去。模式種的命名是為紀念丹尼爾·梅薩(Daniel Mesa),他是當地的牧羊人在尋找失羊時發現這個標本的。屬名的“潘”是希臘神話的薩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