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氧芽胞梭菌

厭氧芽胞梭菌,是一群革蘭陽性,能形成芽胞的大桿菌,芽胞直徑大於菌體.芽胞抵抗力強大,主要分布於土壤,人和動物腸道,多數為腐生菌,少數為致病性,如破傷風梭菌,產氣莢膜梭菌,肉毒梭菌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厭氧芽胞梭菌
  • 外文名:Anaerobic bacillus clostridium
  • 物種:細菌
  • 生活方式:厭氧型 多數營腐生
  • 致病類型:破傷風梭菌、肉毒梭菌
破傷風梭菌,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學檢查,防治原則,

破傷風梭菌

破傷風的病原菌,為外源性感染.

生物學性狀

菌體細長,革蘭陽性,有周鞭毛和芽胞(圓形,大,位於頂端),似鼓槌.
嚴格厭氧,在血平板上48h後形成薄膜狀爬行生長物,有β溶血.
芽胞抵抗力極強,易引起創傷感染,繁殖體對青黴素敏感.

致病性免疫性

(1)感染的重要條件 有傷口和傷口厭氧微環境形成(傷口深,狹窄,混有泥土雜物,有組織壞死,伴有需氧菌感染),有利於破傷風梭菌的繁殖產毒而致病.
(2)致病物質
破傷風溶素 在功能和抗原性方面與SLO相似,但在致破傷風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破傷風痙攣毒素 屬神經毒,對脊髓前角細胞和腦幹神經細胞有高度親和力.為外毒素,蛋白質性質,不耐熱,對蛋白酶敏感,毒性極強,僅次於肉毒毒素.組成有:
1)A鏈(輕鏈) 為毒性部分.阻止抑制性神經介質釋放(γ-氨基丁酸),使肌肉活動的興奮與抑制失調,導致曲肌,伸肌同時強烈收縮,骨骼肌出現強烈痙攣.
2)B鏈(重鏈) 識別神經肌肉結合點處運動神經元外胞質膜上的受體並結合,促使毒素進入細胞膜形成的小泡中.
A鏈與B鏈間由二硫鍵聯結在一起,才顯毒性.
(3)所致疾病 破傷風(外傷,新生兒).
本菌無侵襲力,僅在傷口中繁殖,產生的痙攣毒素被局部神經吸收或經淋巴,血流到達中樞神經系統,特別是脊髓前角運動神經細胞和腦幹神經細胞,封閉了脊髓抑制性突觸,中斷了傳遞抑制衝動的介質釋放,破壞了正常的抑制性調節功能,導致肌肉強直性痙攣(咀嚼肌,頸及背肌,四肢,呼吸肌),表現牙關緊閉,苦笑面容,角弓反張,呼吸急促甚至窒息死亡.
(4)免疫性 病後不易獲得牢固免疫力.

微生物學檢查

必要時才做.

防治原則

(1)一般預防 正確處理傷口,清創擴創.
(2)特異預防 破傷風類毒素或白百破三聯疫苗.
(3)緊急預防 破傷風抗毒素(TAT),同時注射類毒素.
(4)治療
1)破傷風抗毒素:注意早期,足量,防過敏.
2)抗生素:四環素,紅黴素等.
生物特性菌體細長,革蘭陽性,有周鞭毛芽胞
病理特性A鏈與B鏈 聯結在一起,顯毒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