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繪畫

中國原始社會的繪畫。舊石器時代晚期,原始人已發展為具有較高智力的晚期智人,其生產技能、勞動工具和生活水平都有很大提高,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日漸豐富,為繪畫藝術的產生和初步發展,提供了必備的條件,在距今3萬年左右的山西省朔州市峙峪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出現了刻有獵人、羚羊、飛鳥等圖像的獸骨片,為已知最早的繪畫遺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原始繪畫
  • 起源:舊石器時代晚期
  • 景點:山西省峙峪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
  • 典型:仰韶文化半坡類型
發展概述,特點,

發展概述

原始繪畫
其中,仰韶文化半坡類型的彩陶上出現了以各種富有裝飾性的魚紋、人面魚紋為主要內容,並雜有人面紋、鹿紋、蛙紋、鳥紋等動物的紋飾。其中部分器物的紋飾處理上還呈現出魚和鳥相結合的形象與魚、鳥、人面複合的圖像,如鳥銜魚紋等,圖像較寫實,組合巧妙。而廟底溝類型則以自然形的鳥紋為主,其代表作如河南省臨汝縣出土的一件腹部繪有鳥含魚圖像的彩陶 罐 ,畫 面上一鸛鳥嘴叼一條大魚,右方繪一立置的長斧,魚、斧以黑線畫出,鸛鳥則用類似後來的沒骨法畫出,比例較準確,形象寫實,神態誇張、生動,堪稱原始繪畫的傑作。
在石嶺下類型的彩陶器上的紋飾圖像以鯢魚為代表,初期形象寫實,頭部似人面,後則趨於幾何形。在同期的大地灣四期遺址中,發現過一件繪有雙獸相鬥的彩陶罐,通過兩組不同的畫面,表現兩獸相鬥的情節,為中國連環畫的濫觴。表現原始人舞蹈題材的作品以青海省大通縣出土的一件馬家窯類型的舞蹈紋彩陶盆為代表,在盆的內壁上繪有3組手拉手跳 舞的人物, 巧妙地表現出了原始人的歌舞活動,是中國繪畫史上最早反映現實人物活動的繪畫作品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特點

中國原始社會繪畫的發展有自己的特點,這和中華民族的形成過程有關。中華民族是由各區域的不同部族融合而成的,因此隨著各族的不斷交融,繪畫表現的社會內容愈來愈豐富,除去寫實的表現方法外,還有運用想像的表現方法。從這特點來說,對以後中國繪畫的發展方向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