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蘭灰霉病

分布與為害:世界各地均有發生。為低溫高濕性病害。症狀:花上發病。初在花瓣及莖片上生水浸狀小斑點,一般情況下斑點停止發展,但在高濕度時病斑逐漸擴展,嚴重時發生水浸狀褐色腐爛,在溫室內可在病部生灰色霉層。  病原:為灰葡萄孢霉BotrytiscinereaPer.
傳染途徑:本病原菌喜低溫高溫,生育適溫15~23℃。腐生繁殖性強,易在其它病蟲害危害的莖、葉、花及動物死體上增殖,形成大量的孢子,在空氣中傳染。通常情況下,附著在花瓣上的病菌孢子侵入組織內引起發病,但付著在健葉及假面具莖的孢子侵入組織內引起發病,但付著在健葉及假莖的孢子雖可萌發,但不能侵入組織內,所以在蘭科植物中,主要以花受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