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那病毒

博那病毒

命名,分類學,分布,特點,研究,發現,

命名

博那病毒最早見於19世紀的德國,是一種在戰馬中流行的伴有神經精神症狀的腦膜腦炎,致死率較高,這種疾病首次在德國薩克森州博那鎮暴發,後以該鎮名字來命名。

分類學

在病毒分類學上,博那病毒屬於單分子負鏈RNA病毒目,博那病毒科,博那病毒屬。

分布

博那病毒的地理學分布比較廣泛,在德國、瑞士、澳大利亞、美國、日本、伊朗、以色列、土耳其和英國均有報導。

特點

博那病毒具有嚴格的嗜神經性,在感染細胞內呈低產量非溶細胞性複製。它所引起的博那病(Borna disease,BD)是一種以行為異常、腦實質和腦膜的炎性細胞浸潤以及疾病特異性的抗原在邊緣系統神經元中積聚為特徵的主要由免疫介導的神經綜合徵。
這種病毒傳染範圍包括人類在內的哺乳動物鳥類,由於它僅通過神經細胞進行傳染,因此它被科學家們視為是一種奇特的病毒,它將在宿主體大腦中建立持續性感染,病毒將在感染的細胞核內發育。
博那病毒自然感染主要發生在馬和羊,但也有報導其自然感染在美洲駝、貓、猞猁、狐狸、駝鳥、野鳥和牛中發生。實驗中,博那病毒可感染從鳥類到非人靈長類的一個廣泛的動物種屬,因而推斷它可能感染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溫血動物。

研究

博那病毒核酸長8.9kb,具有六個開放讀碼框,其中以第Ⅱ開放讀碼框最具有保守性,編碼博那病毒磷蛋白(P24)。國外常通過對博那病毒-P24基因片段的檢測來研究人類是否有博那病毒的感染。由於動物博那病的臨床表現與人類神經精神疾病非常相似,以及博那病毒的廣泛性宿主和地域分布,使人們構想博那病毒的感染可能與人類神經精神疾病的發病有關。
最早提示人類神經精神疾病與博那病毒感染有關的證據是來自1985年運用間接免疫螢光法所進行的血清學調查,該調查涉及美國的285例情感障礙病人和德國的694例精神病人以及200例健康對照,結果美國病人中有12例(4.3%),德國病人中有4例(Haase等在34例慢性MS),(17例原發慢性進展型,17例繼發進展型)病人外周血中未能檢出博那病毒—RNA。

發現

2010年1月,據美國《科學日報》報導,依據科學家一項最新研究報告,8%現代人類遺傳基因物質來源於一種病毒,而不是來自人類早期祖先。這項研究是由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生物學教授塞德瑞克·費索特負責的。
研究報告顯示人類和其他幾種哺乳動物的DNA基因來源於插入式博那病毒,這種RNA病毒能夠在細胞核內複製和轉錄。費索特稱,經病毒轉錄的DNA可能會導致諸如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礙等精神方面的疾病。
在費索特的文章中,他重要研究了該插入式病毒在基因變異進化和醫學重要性方面的顯著作用。在宿主基因中病毒序列的同化性被稱為內生化過程,該過程發生於病毒DNA結合在一個生殖細胞染色體中,它可遺傳給後代。到目前為止,逆轉錄酶病毒是唯一一種可在脊椎動物體內複製內生化過程的病毒。然而費索特稱,科學家已發現叫做博那病毒的非逆轉錄病毒可通過進化重複地在哺乳動物體內形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