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書院

博文書院

在首義城武昌的交通要道武珞路和中南路的交匯口,有一所歷史悠久,聞名遐邇的學校——武漢市第十五中學。它的前身是英國基督教循道公會1885年創建的“Wesles College Wuchang(武昌博文書院),”迄今已有119年歷史。1954年,改名為武漢市第十五中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博文書院
  • 外文名稱:CiLang temple
  • 地理位置昌都地區
  • 著名景點:博文書院
重組,師資力量,新的辦學模式,交流互訪,教育成果,榮譽,天津博文書院,建立,發展,

重組

2001年,十五中與另外兩所百年老校——二十五中、三十三中高中部實行資源最佳化重組,由普通搞中整合為武漢市規模較大的單設高中。學校現有58個教學班,在校學生3600多人,教職員工260餘人。校園占地面積70畝,新建的綜合教學大樓,氣勢非宏,既保留了傳統風格,又具有現代氣息,建築面積達19000平方米,集教室、計算機室、多媒體聯網教室、語音室,音、美教室,學術報告廳,電子監控室,理、化、生、勞技實驗室,辦公室等為一體,形成一體三區格局,並裝有中央空調,設施齊全,設備先進,堪稱一流。學校有單獨的圖書樓,藏書近20萬冊,有學生閱覽室四個,教師閱覽室兩個。學生公寓雅靜舒適,學生食堂 整潔宜人,新建的運動場設施齊全,校園內綠樹蔥蘢,鳥語花香。每當夜幕降臨,校園廣場華燈綻放,教學大樓燈光通明,交相輝映,透出勃勃生機。

師資力量

整合後的十五中,形成優質的教師群體,學校有專任教師200餘人,其中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全國及省級優秀教師8人,省特級教師4人,市學科帶頭人和優秀青年教師40餘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五分之一;高級教師100多人,約占教師總數的一半,中青年教師占教師總數的80%,形成了一支年齡層次結構合理,整體素質較高的教師隊伍。組成了以武昌區名校校長,市==專項津貼專家徐先國同志為校長的領導集體,該集體帶領全校教職工,面對整合初期的複雜局面,勵精圖治,開拓創新,提前完成了三校整合的平穩過渡工作,為武漢市教育結構的改革和教育資源的重組,提供了一個成功的範例。短短的兩年來,在保持教學質量穩步上升的基礎上,成功地創建了市級示範高中。

新的辦學模式

整合後的十五中,既保持並發展了原三校文、理、外、藝和科研特色,並在實踐的基礎上,結合我校實際,總結提出了“實踐教育”這一先進的辦學理念以及“三體五全”的辦學指導思想,被譽為21世紀新型的辦學模式,《人民日報》和《成長》雜誌及其他報刊相繼予以報導。為探索超級大校,超大年級的管理,該校又歸納總結出“實踐教育”框架下的“兩線一點包班管理機制”的年級管理模式,運行一年多來,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得到了市、區領導的認可。先進的辦學理念和出色的科研成績,受到了同行的讚譽和社會的好評,被上級部門授予“全國100所中學實踐教育先進學校”,“湖北省教改實驗學校”以及“武漢市科研強校”等稱號。

交流互訪

為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該校堅持“文理並重,百花齊放”的辦學原則,將學生培養成“合格加特長”的有用之才。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學校開辦了校中校——“實用外語學校”後,又創辦了外語特色班,被市教育局確定為“外語特色高中”試點學校。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比利時、日本、新加坡等國際友人和學者曾來訪和講學。學校同英國、新加坡、加拿大等國的一些中學結為友好學校,並開展了一些中外學校師生互訪活動。廣泛的交流,開闊了視野,促進了學校的發展。學校還開辦美術、音樂特長班,為具有美術、音樂特長的學生提供了發展園地。經過多年的實踐,美、音特色教育取得了突出成績,每年高考上線率均為100%,其中考入清華、北大的學生13名。

教育成果

多年來,該校為社會培養了大批的合格的建設者,也造就了一批頂尖人才,其中有原中國氣象局局長,中科院院士涂長望,獲中國心理學會“終生成就獎”的中科院院士陳立,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應若福,武漢大學生物系教授,中科院院士楊宏遠,著名物理學家,第一、二、三、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張國藩,中英談判首席翻譯張若蘭,武漢市副市長殷增濤等等。98年抗洪搶險榮立一等功的舟橋旅副旅長王亞利,79年自衛反擊戰英雄盧源泉,都曾在十五中就讀。他們常常懷念在十五中學習的日子,也滿懷深情地向母校表達美好的祝願;而母校的師生,也對他們充滿敬佩之情,以他們為楷模,因他們而驕傲。

榮譽

由於辦學成果突出,學校多次受到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獎勵與表彰,多次被評為武昌區教育系統“立功單位”並被評為“湖北省德育先進學校”、“湖北省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單位”、“武昌區最佳文明單位”等。

天津博文書院

建立

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洋務派積極推行洋務運動,洋務教育是隨著洋務事業的開辦和發展而發展起來的。為了培養能使用先進的先進技術和軍事裝備並能使用機器生產的科學技術人才,李鴻章先後在天津創辦了北洋電報學堂、北洋水師學堂、北洋武備學堂、北洋醫學堂等洋務學堂。洋務學堂聘請了大量外籍教師、技師來天津任教,由於語言不通,教師與學生之間難以溝通,急需譯員,加之天津自通商開埠以來,大量外商的湧入也急需通習之外文的譯員,博文書院就是為了解決當時天津譯員不足問題,而創辦的專門培養譯員的學校。
光緒十二年(1886),天津海關稅務司德璀琳(Gustav?Von, Detring,)和津海關道周馥商妥在天津成立了“博文書院”。德璀琳在外僑和洋務官僚中捐得一筆款項作為辦校資金。在天津大營門外梁家園村建立起一片四合院式的大樓和相連的樓房、平房作為校舍。招收對象定位為高層次的中國知識分子。校名為呑納學院(Tenney College),亦稱天津“博文書院”,是天津第一所培養外語人才的學校。
校舍建成後,因周馥調任,書院未能招生,房舍抵押給德華銀行,周馥稱院址“由德國買受”(周愨慎公年譜)。這就是海河中學所在之地立校之始,由此下衍百年興學不輟,歷史證明這裡確是海河西岸的一片興學沃土!

發展

天津市海河中學之所以被眾多文史及教育專家讚譽為“興學沃土”、“教育寶地”、“歷史名校”,是因為在這塊土地上,曾經創造出許多中國近、現代教育史上的輝煌。早在1873年,這裡作為海軍教習所,為清朝北洋水師培養軍事人才。1886年,經李鴻章批准籌建“博文書院”,從此奠基了“博學治文,教育救國”的歷史文脈。1895年盛宣懷奏請朝廷批准,創辦北洋西學堂(今天津大學前身),這裡又成為中國近代第一所新式大學的發祥地。1907年,在“西學東漸”的背景下,德國政府出資派員在此成立德華中學,引進了當時世界上先進的治學理念、辦學模式和大批教學儀器設備。1919年民國政府接管後改名為大營門中學。1924年直隸全省第一所女子專門學校誕生於此,開始了長達44年的女子專門教育。 1949年,天津解放後,更名為天津市立第一女子中學,實現了新的歷史性跨越。1968年,以天津母親河命名為天津市海河中學,學校開始男女生兼收,改革開放後成為天津市首批重點中學,新世紀伊始,又被確定為天津市高中示範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