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麂列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麂列島自然保護區)

南麂列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南麂列島自然保護區一般指本詞條

南麂列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浙江溫州市平陽縣東南海域,距鰲江港56千米,離台灣島約150千米。區域總面積201.06平方千米,陸域面積11.3平方千米,由大小52個島嶼組成。保護區建於1990年9月30日,是中國國務院正式批准建立的五個海洋自然保護區之一。1998年12月,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南麂列島加入聯合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路。南麂列島因其豐富的貝藻類資源而被稱作“貝藻王國”,生活在潮間帶中的貝類,是保護區的主要保護對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麂列島國家級海洋保護區
  • 外文名稱:Nanji Islands National Marine Protected Areas
  • 地理位置:浙江省平陽縣東海域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200平方千米
  • 開放時間:全天
  • 景點級別:國家級
  • 門票價格:100元
  • 著名景點大沙岙三盤尾
  • 島嶼數量:52個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地貌,氣候,自然資源,區域範圍,南麂景點,大沙岙,三盤尾,保護目標,開發利用,生態價值,

歷史沿革

南麂列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1990年9月經中國國務院批准建立的中國首批5個國家級海洋類型自然保護區之一。1998年又成為中國最早納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路的海洋類型自然保護區。
1999年,南麂保護區管理局被國土資源部、國家林業局、國家環保總局、國家科委等4部委評為全國自然保護區工作先進集體。
2005年,南麂列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中國地理雜誌》等全國二十三家媒體評為中國最美十大海島之一。南麂保護區還擁有浙江省首個國家級科技興海示範基地和國家級海釣基地等多張“國家級金名片”。同時,南麂列島還是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海珍品養殖示範基地和省級科普教育基地。

地理環境

地貌

南麂列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遠離大陸,海水清澈,含沙量低,海域底質以粉砂質粘土為主,海底地形自西向東南下傾,水深一般在15米到25米之間,南麂島東北和西南兩側為深水通道,其水深在30米以上,最深處達45米。南麂島為主島,位於列島中央,是一座優美的旅遊島嶼,以風景秀麗和海洋生物種類豐富著稱。周圍多島礁,最高點大山海拔229.1米。有大沙岙、火炬岙和馬祖岙、國姓岙4個海灣,分置於東南和西北兩個方向。

氣候

南麂列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全年氣候比較溫和,冬暖夏涼,年平均氣溫16.5℃。海域表層水溫年平均為18.7℃,月平均水溫8月份最高為27.8℃,2月份最低為9.6℃,年較差達18℃之多,極端最高水溫32.1℃,極端最低水溫5.7℃。

自然資源

根據2004年5月至2005年2月南麂列島海域的4個季節的調查數據共鑑定出浮遊動物69種,隸屬於6門12個類群,其中橈足類最多,占39.1%;可劃分為5種生態類群,暖水性廣布類群和暖溫帶近海類群為兩種主要生態類群;出現優勢種類15種,主要有中華哲水蚤、精緻真刺水蚤和肥胖箭蟲等,體現了自然保護區浮遊動物的物種組成及其多樣性。

區域範圍

南麂列島位於浙江溫州市平陽縣東南海域,距鰲江港56千米,離台灣島約150千米,區域總面積201.06平方千米,陸域面積11.3平方千米,由大小52個島嶼組成,該島面積為7.64平方千米,岸線長24.8千米。其中海域面積為189.93平方公里,由大於500平方米的52個島嶼及周邊海域組成。其中,核心面積8.04平方公里,緩衝區面積34.04平方公里,實驗區面積158.98平方公里。

南麂景點

大沙岙

大沙岙是南麂列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中心景區,位於南麂列島西南部,大沙岙景區由貝殼碎屑堆積而成的沙灘,是浙滬沿海一帶理想的海濱浴場。大沙岙面對東海,三面環山,長達800餘米,縱深達600餘米,呈新月形。海沙又細又乾淨,湛藍色的海水常年潔淨透明。起風時,海浪有節奏地拍擊沙灘,發出巨響。浴場兩旁的岬角深入海中,自然環境幽雅秀麗,浴場淡水充足,灘地寬廣,可同時容納千人游泳。
合併圖冊合併圖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