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麂列島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

南麂列島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

南麂列島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隸屬於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位於溫州市東南海域,總面積201.06平方公里,其中陸域面積為11.13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為189.93平方公里。區內有面積大於500平方米的島嶼52個,主島—南麂島面積為7.64平方公里,西距大陸最近點約30海里。2005年,被《中國地理雜誌》等中國二十三家媒體評為中國最美十大海島之一。南麂列島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是以海洋貝藻類、海洋性鳥類、野生水仙花及名貴海洋魚類為主要保護對象的海洋生態系統保護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麂列島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
  • 地理位置:浙江省溫州市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景點級別:國家級
  • 陸域面積:11.13平方公里
  • 海域面積:189.93平方公里
  • 類型:海洋生態系統類型
  • 保護對象:貝藻類、海洋性鳥類、野生水仙花
  • 批准時間:1990年9月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海洋環境,功能分區,保護目標,保護對象,植物,動物,保護措施,機構職能,分級保護措施,旅遊景點,保護意義,

歷史沿革

1990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南麂列島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成為中國首批5個國家級海洋類型自然保護區之一。
1998年,成為中國最早納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路的海洋類型自然保護區。
南麂列島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南麂列島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
1999年,南麂保護區管理局被國土資源部國家林業局、國家環保總局、國家科委等4部委評為中國自然保護區工作先進集體。
2004年,經國家海洋局批准,保護區主要從以往單一的貝藻類保護,拓展到海洋性鳥類和野生水仙花以及名貴海洋魚類等多物種保護。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南麂列島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位於浙江溫州市平陽縣東南海域,北緯27°24′30″至北緯27°30′00″,東經120°56′30″至東經121°08′30″,總面積201.06平方公里,陸域面積11.3平方公里,距平陽縣鰲江港56公里,離台灣省約150公里。由大於500平方米的52個島嶼,數十個明、暗礁及周圍海域所組成。其中最大的島嶼為南麂島,面積7.64平方公里,因形似麂而得名。
南麂列島地理位置

地形地貌

南麂島為南麂列島的主島,外形似麂,頭朝西北,尾向東南,面積7平方公里,海岸線曲折,計長24.8公里,周圍有龍嘴頭等5個呷角和國姓懊、馬祖澳、火昆澳3個海灣及港灣南麂港。

海洋環境

洋流
南麂列島海域即是黑潮支流——台灣暖流和東海沿岸流的相互作用區,又是江浙沿岸水、台灣海峽水和台灣暖流水三種水團相互互動的海區,流系複雜,鋒面發達。由於海島區礁星棋布,受地形影響,局部渦流亦十分發達,水體交換良好。該海區夏季在台灣暖流水的控制之下,冬季則受江浙沿海水的支配。
南麂列島南麂列島
潮汐
南麂列島海域的潮汐為正規半日潮,年平均潮位3.2米,平均潮差為3.74米,最大潮差可達6.76米,一般大潮時的潮差為6.0米左右,為中國主要強潮地區之一。最大漲、落潮流速分別為1.7千牛和1.6千牛,全潮平均流速在0.6千牛以上。
風浪
南麂列島海域常年波浪較大,全年平均波高在1.0米左右。夏、秋季在熱帶氣旋的作用下時常出現強風浪,波高可達6.0米以上,實測最大波高為10.0米。而春、冬季波浪相對小一些,最大波高一般在4.0米以下,但冬季的寒潮大風也會引起大浪。
水溫
南麂列島海域表層水溫年平均為18.7°C,月平均水溫8月份最高,為27.8°C,2月份最低,為9.6°C,年較差達18°C之多,極端最高水溫32.1°C,極端最低水溫5.7°C。表層海水鹽度變化範圍在28.8(11月份)——33.5(7—8月份)之間,年平均鹽度為30.5。海域水體終年清澈,懸浮物含量低,平均透明度大於2米,最大可達7米。
化學成分
南麂列島海域海水PH值春季較高,平均值超過8.40,秋、冬季PH值下降,變化範圍為8.26—8.29,屬正常海水範圍。水體溶解氧含量較高,全年均在4.4以上,陽高可達9.36,超過海洋漁業和海水養殖溶解氧含量的需要標準,氧飽和度因劇烈的海水運動常處於100%狀態。化學耗氧量冬季為0.28—1.70,平均0.69,符合一類海水水質要求:夏季為0.42—4.58,平均1.48,平均值在一類海水標準範圍內。表層水的含量為0.271—0.463,平均為0.367;深層水的含量分布均勻,平均為0.022。

功能分區

南麂列島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實行三級分區管理,劃分為:核心保護區、緩衝區、試驗區。
南麂列島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功能分區南麂列島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功能分區
核心區面積8.04平方公里,緩衝區面積34.04平方公里,試驗區面積158.98平方公里。
南麂列島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以保護貝藻類為主,其中核心保護區中的大擂島以保護水仙花為主,下馬鞍以保護鳥類為主。

保護目標

保護對象

南麂列島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以海洋貝藻類、海洋性鳥類、野生水仙花及名貴海洋魚類為主要保護對象。

植物

南麂列島的陸生植物,有種子植物89科253屬317種。其中裸子植物3科7屬7種,被子植物86科246屬310種,雙子葉植物72科178屬222種,單子葉植物14科68屬84種。在317種種子植物中,有木本植物69種,草本植物206種,各類藤本植物42種。
水仙花水仙花
南麂列島的竹嶼、大擂島盛產水仙花,範圍廣、密度高、芬香濃、體態美。較之別處的水仙花,南麂水仙在具有多倍體型特徵。

動物

南麂列島是海洋鳥類棲息處和越冬繁殖場。據鳥類專家調查,已紀錄和鳥類共40種,以雀形目和鷗形目鳥類為主,其中留鳥18種,夏候鳥12種,冬候鳥和旅鳥共9種,不僅種類可觀,而且數量甚多,下馬鞍島曾一次記錄到2000餘只,其中以黑尾鷗白鷺等屬國家級保護的鳥類為主。
黑尾鷗黑尾鷗
南麂列島原與大陸相連,島上所有陸生脊椎動物與大陸所共有,後因海陸變遷而形成島嶼,動物留居島上。出鳥類外,其他動物渡海上島的可能性較小。

保護措施

機構職能

南麂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是經省、市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准建立隸屬於平陽縣人民政府的副縣級機構,負責南麂列島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的保護、建設、規劃和管理,業務上接受國家海洋局、省海洋局的指導。

分級保護措施

①一級保護區(核心區)由保護區監察隊實行封閉式管理,禁止除《條例》規定許可的事項之外的一切活動;②二、三級保護區實行保護區監察隊和當地民眾保護管理相結合的保護管理方式;③保護區管理局負責組織、指導二、三級保護區內的民眾保護管理隊伍。民眾保護管理隊伍由保護區管理局批准聘任的義務監察隊員組成,沒有行政處罰權;④保護區管理局負責義務監察隊的培訓工作,經過培訓考核合格後,由管理局發給義務監察隊員證書,憑證書上崗管理和保護。

旅遊景點

山秀、石奇、灘美、草綠、海藍、空遠,是南麂自然景觀的主要特色,以金沙碧海、奇峰異石、神工奇畫、天然草坪和野生水仙花等名稱著稱。
三盤美景
大沙岙天然浴場大沙岙天然浴場
三盤尾景區,形似串珠狀。地形為低丘台地,其中頭嶼與二嶼,二嶼與小虎嶼之間的二嶼門、三嶼門位置很低,亂石相接,高潮位時海水淹沒低處,小船可自由通行,各山岩便形成了獨立的島嶼,好像三個“綠盤”漂浮在海面上,故有“三盤”之稱。
大沙岙天然浴場
大沙岙景區是南麂列島的中心區,位於主島西南部,屬旅遊開發的核心地帶,各賓館、文化設施等均設在該景區。大沙岙在南麂本島的西南部,面對東海,三面環山,長達800餘米,縱深達600餘米,呈新月形。
虎嶼
虎嶼虎嶼
大沙岙口就是南麂港,海港中有一個島嶼外形像一頭老虎,於是稱虎嶼。虎嶼後面,靠近海岸這邊有一黑色礁石,叫“虎子”或“虎糞礁”。此自然景觀的特點是“海中有島,島中有港,港中又有島”,在國內實屬罕見。
美齡居
昔日宋美齡在南麂島的寓所,又名“棲風居”。位在大沙澳東北面山坳里,背山西海,有公路相通,離台灣基隆港只140海里,十分隱蔽,便於防禦退卻。美齡居建於1954年,當時南麂島大陳島都駐有國民黨殘部,宋美齡率歌舞團來兩島慰問,寓所就是專為宋氏到來特建。採用大石塊、鋼筋、水泥結構。三間平房,約80平方米,中堂作會客室、活動室,兩邊是臥室,屋後兩廂一為衛生間,一為廚房間。
美齡居美齡居

保護意義

南麂列島國家級海洋保護區處於台灣暖流和江浙沿岸流的交匯處,生態環境獨特,生物種類多樣,生物區系複雜以及由此構成的生態系統完整性決定了該保護區具有全球意義的保護價值。南麂列島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的建立,有利於對海洋貝藻類群落、海洋性鳥類及名貴海洋魚類等海洋生物棲息地的保護。南麂列島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的建立,有利於保護當地自然和人文景觀,有利於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