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尾鷗

黑尾鷗

黑尾鷗(學名:Larus crassirostris),中型水禽,體長43-51厘米。夏羽兩性相似。頭、頸、腰和尾上覆羽以及整個下體全為白色;背和兩翅暗灰色。翅上初級覆羽黑色,其餘覆羽暗灰色,大覆羽具灰白色先端。冬羽和夏羽相似,但頭頂至後頸有灰褐色斑。常成群活動。成天在海面上空飛翔或伴隨船隻覓食。也常群集於沿海漁場活動和覓食。主要在海面上捕食上層魚類為食。通常營巢於人跡罕至的海岸懸崖峭壁的岩石平台上,也營巢於海邊小島和海岸附近內陸湖泊和沼澤地中的土丘上。巢呈淺碟狀,由枯草構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黑尾鷗
  • 拉丁學名:Larus crassirostri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鴴形目
  • 鷗科
  • 鷗屬
  • :黑尾鷗
  • 命名人及時間:Vieillot, 1818
  • 英文名:Black-tailed Gull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分布範圍,生活習性,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夏羽兩性相似。頭、頸、腰和尾上覆羽以及整個下體全為白色;背和兩翅暗灰色。翅上初級覆羽黑色,其餘覆羽暗灰色,大覆羽具灰白色先端。外側初級飛羽黑色,從第3枚起微具白色先端,內側初級飛羽灰黑色,先端白色,次級飛羽暗灰色,尖端白色,形成翅上白色後緣。尾基部白色,端部黑色,並具白色端緣。
冬羽和夏羽相似,但頭頂至後頸有灰褐色斑。
當年幼鳥通體褐色,具灰色羽緣,尾羽黑褐色;第2年幼鳥頭、頸白色而沾灰色,尾近端黑斑寬達60-90毫米,最外側尾羽僅基部兩側白色,飛羽從第6枚起至三級飛羽灰褐色,先端白色。翅上覆羽灰褐色。從第三年起完全變為成鳥羽毛。
虹膜淡黃色,眼瞼朱紅色;嘴黃色,先端紅色,次端斑黑色;腳綠黃色。爪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雄性 425-675克,雌性400-633克;體長雄性433-510毫米,雌性435-460毫米;嘴峰雄性42-51毫米,雌性43-49毫米;翅長雄性 351-390毫米,雌性355-382毫米;尾雄性128-150毫米,雌性125-144毫米;跗跖雄性47-59毫米,雌性49-58毫米。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沿海海岸沙灘、懸岩、草地以及鄰近的湖泊、河流和沼澤地帶。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日本、朝鮮、韓國、越南。
分布圖分布圖
旅鳥:澳大利亞、加拿大、墨西哥、泰國、美國。

生活習性

常成群活動。成天在海面上空飛翔或伴隨船隻覓食。也常群集於沿海漁場活動和覓食。有時也到河口、江河下游和附近水厙與沼澤地帶。
主要在海面上捕食上層魚類為食,也吃蝦、軟體動物和水生昆蟲等。

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4-7月。常成小群集群營巢。在好的營巢地,也集成數十對的大群營巢。通常營巢於人跡罕至的海岸懸崖峭壁的岩石平台上,也營巢於海邊小島和海岸附近內陸湖泊和沼澤地中的土丘上。巢呈淺碟狀,由枯草構成。巢的大小直徑為外徑15-25厘米,內徑10-13厘米,深1.5-2.2厘米。巢間距最近為0.75米。最早於4月下旬開始產卵。每窩產卵通常2枚,偶爾多至3枚。卵的顏色為藍灰色。灰褐色或赭綠色,密被大小不一的黑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56-74×39-49毫米,重57-68克。卵的形狀為卵圓形或梨形。雌雄輪流孵卵。孵化期為25-27天。雛鳥孵出後全身被有灰褐色絨羽,嘴先端具紅斑。雌雄親鳥共同育雛。育雛食物主要為魚和昆蟲。雌性期主要由親鳥半消化後再吐出餵養。大約經過30-45天的餵養,幼鳥即能飛翔。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非常大,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