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寓意

《南歌子·寓意》是宋代文學家蘇軾所作的一首詞,約作於宋仁宗嘉佑八年(1063年)二月,上片寫作者游途中的晴雨變化,以及騎馬趕路的輕快心情。下片轉入敘事和抒情,著重寫旅途的勞頓以及對神仙之事的遐想。全詞,以清奇、流動的美感顯示出與傳統的婉約詞不同的特色。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南歌子·寓意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全宋詞》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蘇軾
  • 詞牌名:南歌子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鑑賞,名家評論,作者介紹,

作品原文

南歌子·寓意
雨暗初疑夜,風回忽報晴。淡雲斜照著山明。細草軟沙溪路、馬蹄輕。
卯酒醒還困,仙材夢不成。藍橋何處覓雲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南歌子:詞牌名。唐教坊曲。又名《南柯子》、《鳳蝶令》等。有單調、雙調兩體。雙調又有平韻、仄韻兩體。宋人多用平韻體,此詞用平韻體。
②斜照著山:斜照,夕陽,斜陽。著(zhuó)同“著”,附著,緊挨。
③卯酒:早晨所飲的酒。
④仙材:據劉尚榮校證《傅乾注坡詞》此詞注三云:“西王母日:‘劉徹好道,然形慢神穢,雖語之以至道,殆恐非仙材也。’故郭璞詩日:‘漢武非仙材。”(劉按,事詳《漢武內傳》,見《文選》卷二十一《遊仙》詩並李善注。)
藍橋何處覓雲英:晚唐裴鉶《傳奇集·裴航》載,唐穆宗長慶年間,落第秀才裴航出遊後回京途中,遇到仙女樊夫人,從她的贈詩中模糊地了解到另一仙女雲英及“神仙窟”藍橋。後經藍橋釋附近,巧遇雲英,幾經周折,終於與雲英成婚。其後裴航也得道成仙。

白話譯文

下雨了,天色暗了下來,一開始懷疑是夜色降臨。雨過後,風兒轉了向,忽然向人們報告天已放晴的好訊息。天空飄著淡淡的雲彩,殷紅的夕陽掛在山峰上,顯得一片明朗。一叢叢小草、柔軟的沙地、溪邊的山路,輕捷的馬蹄。
早上從酒中醒來,卻還感到疲睏,還得馬不停蹄,而不能歇息下來做個美夢。雖然身在藍橋,但是哪裡找得到夢中情人,只有多情的流水陪伴著人行走。

創作背景

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二月,在鳳翔通判任的蘇軾赴長安,往岐山,過寶雞,重遊終南山,游途中遇到晴雨變化,蘇軾由景生情寫下該詞。

作品鑑賞

整體鑑賞

上片寫出遊途中的晴雨變化,以及騎馬趕路的輕快心情。起筆用對句,寫出了近乎奇妙的天氣變化:“雨暗初疑夜,風回忽報晴。”一個“暗”字,從色彩與光線著筆,兼有暗淡、昏暗以至黑暗諸義,再加上“疑夜”的渲染,令人想見天低雲暗、雨意濃酣以及雨水如注的景象。一個“報”字則將風人格化了,風兒轉了向,忽然向人們報告天已放晴的好訊息。這兩句不僅寫出了大自然的一種奇觀,而且寫出了人的微妙的心理變化。開始還懷疑是夜色降臨,而雨霏天晴,只在轉瞬之間,心中仿佛也一下子亮起來。這裡不帶有對大自然神秘性的恐懼,而是對其偶然出現的奇觀的欣賞,並寫出了從憂疑(惡劣天氣對出行在外的人不利)到安詳的心態。後來蘇軾在出判杭州時寫過“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的詩句詩中的“忽”字與該詞中的“忽”字,在洞識天象、曲傳心態方面確有異曲同工之妙。
第三句緊承前句,描繪出傍晚放晴後的景象。 “明”字與首句“暗”字相呼應,又與次句隱寫心態的意思相承,進一步表現出心境的開朗。全句很像是一幅色彩鮮明、輪廓清楚的寫生畫,使人想起李商隱“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名句。它又像是影視中的一個遠鏡頭,為下文寫蘇軾自身的活動交代了白然背景。“細草軟沙溪路、馬蹄輕”一句,則像是連續推出三個近鏡頭,分別現出了一叢叢小草、柔軟的沙地、溪邊的山路。最後推出一個特寫鏡頭,輕捷的馬蹄。這裡寫草,寫沙,寫路,各具特點和美感,都是為了襯托出騎在馬背上的人在匆匆趕路(已近黃昏,天光有限),以及蘇軾的輕快的心情。這是一種借物寫人的手法。
下片轉入敘事和抒情,著重寫旅途的勞頓以及對神仙之事的遐想。“卯酒醒還困”,這是該詞中唯一的一句敘述,交代了蘇軾早晨飲酒登程,以壯行色這一有關情事,以及此刻雖從酒中醒來,卻感到疲睏的狀態,整天的鞍馬勞頓全在不言之中了。儘管如此,蘇軾還得馬不停蹄,而不能歇息下來做個美夢,“仙材夢不成”一句便是此種情境下說出的俏皮話,但蘇軾卻止不住地對神仙之事的遐想。“藍橋何處覓雲英”借唐傳奇《裴航》中的神話故事,寫蘇軾自己幽渺的情思,隱隱透露了蘇軾的遁世思想,也為作品平添了幾分超逸的情致。末句仍依此思路下筆,“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卻留有有餘不盡的韻味。因為在詞人想像中,山間流水有可能與神仙境界相溝通,陶淵明《桃花源記》中對漁人“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因而闖入桃花源的描寫,以及張旭《桃花溪》詩中“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的句子,其用意與蘇軾相近。當然,那樣的機會極為難得,所以用“只有”二字表示了輕輕地嘆惋。蘇軾在旅途中為什麼會聯想到神仙之事呢?其原因大概有兩點,一是山地清幽的環境激起了蘇軾的想像。從這個意義上說,上片的山水描寫像是一種伏筆。二是作者從少年時代起,就已經受到了道家出世思想的影響,寫該詞時雖然才28歲,而遁世觀念卻早已產生了。
這是一首雙調的詞,前、後兩段聲律完全相同。上片以寫景為主,景中有情。下句以抒情為主,情中有景。該詞是蘇軾的早期之作,以清奇、流動的美感顯示出與傳統的婉約詞不同的特色。

名家評論

於培傑、孫言誠《蘇東坡詞選》:從這首詞的藝術境界中,可以看到佛老“靜而達”的因素,卻沒有“超然玄悟”的神秘色彩。雖有夢境與幻覺,但仍然返回現實,作品的基調是積極的。
中國蘇軾研究會常務理事崔海正《東坡詞與民俗文化》:在東坡不少詞篇中,這類民俗似乎只是被順筆觸及,但卻因之加厚了詞的意蘊,成為其深層結構上一節不可或缺的鏈環,如該詞插寫傍晚雨霏天晴,溪邊行人騎馬趕路的小景,詞中“蘭橋何處覓雲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二句,因為穿插了裴航、雲英的傳說故事,使詞篇增加了特有的情趣。

作者介紹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長子。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進士。累除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穎州等。公元1080年(元豐三年)以謗新法貶謫黃州。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還。卒於常州。追諡文忠。博學多才,善文,工詩詞,書畫俱佳。於詞“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題材豐富,意境開闊,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來“詞為艷科”的傳統樊籬,以詩為詞,開創豪放清曠一派,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有《蘇軾七集》、《蘇軾詞》、《蘇軾易傳》、《蘇軾樂府》等傳世。
南歌子·寓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