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板藍根

南板藍根

南板藍根,中藥名。為爵床科植物馬藍的乾燥根和根莖,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四川中藥志》:“清熱解毒,避疫殺蟲。入肝、胃經。治傷寒發斑,丹毒,瘟疫發頤及大頭瘟。”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南板藍根
  • 別稱:土板藍根、藍靛根、板藍根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管狀花目
  • :爵床科
  • :板藍屬
  • :馬藍
  • 分布區域:主產福建、四川,雲南、湖南、江西、貴州、廣東、廣西亦產
  • 採收時間:夏、秋二季
  • 用量:9~15g
  • 毒性:無毒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炮製方法,生理特性,產地,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爵床科植物馬藍的乾燥根和根莖。

性味

苦,寒。

歸經

歸心、胃經。

功效

清熱解毒,涼血消斑。

主治

溫疫時毒,發熱咽痛,溫毒發斑,丹毒。

用法用量

9~15g。

使用注意

脾胃虛寒、無實火熱毒者慎服。

炮製方法

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
本品呈類圓形的厚片。外表皮灰棕色或暗棕色。切面灰藍色至淡黃褐色,中央有類白色或灰藍色海綿狀的髓。氣微,味淡。

生理特性

馬藍,多年生草本,高30~1750px。乾時莖葉呈藍色或黑綠色。根莖粗壯,斷面呈藍色。地上莖基部稍木質化,略帶方形,稍分枝,節膨大,幼時被褐色微毛。葉對生;葉柄長1~100px;葉片倒卵狀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6~375px,寬4~200px;先端急尖,微鈍頭,基部漸狹細,邊緣有淺鋸齒或波狀齒或全緣,上面無毛,有稠密狹細的鐘乳線條,下面幼時脈上稍生褐色微軟毛,側脈5~6對。花無梗,成疏生的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苞片葉狀,狹倒卵形,早落;花萼裂片5,條形,長1~35px,通常一片較大,呈匙形,無毛;花冠漏斗狀,淡紫色,長4.5~137.5px,5裂近相等,長6~7mm,先端微凹;雄蕊4,2強,花粉橢圓形,有帶條,帶條上具兩條波形的脊;子房上位,花柱細長。蒴果為稍狹的匙形,長1.5~50px。種子4顆,有微毛。花期6~10月,果期7~11月。

產地

主產福建、四川,雲南、湖南、江西、貴州、廣東、廣西等地。

相關論述

1《本草經集注》:“此即今染(糹禁)碧所用者,至解毒人卒不能得生籃汁,乃烷,(糹禁)布汁以解之亦善。以葉塗五心,又止煩悶。尖葉者為勝。”
2《新修本草》:“陶氏所引乃是菘藍,其汁抨(普更切)為淀者。菘藍為淀惟堪染者。”
3《本草圖經》:“有菘藍,可以為淀者,亦名馬藍,《爾雅》所謂‘箴;馬藍'是也。又福州一種馬藍,四時俱有,葉類苦益菜。”
4《本草衍義》:“藍實即大藍實也。謂之蓼藍實者,非是。《爾雅》所說是解諸藥等毒,不可闕也。實與葉兩用。注不解實,只解藍葉,為未盡。《經》所說盡矣。藍一本而有數色,刮竹青、綠雲、碧青、藍黃,豈非青出於藍而青於藍者也。生葉汁解藥毒,此即大葉藍,又非蓼藍也。”
5《本草綱目》:“菘藍,葉如白菘;馬藍,葉如苦賣,即郭璞所謂大葉冬藍,俗中所謂板藍者。二藍花子並如蓼藍。蘇恭以馬藍為木藍,蘇頌以菘藍為馬藍,宗爽以藍實為大葉藍之實,皆非矣。”
6《三農紀》:“枝藍形如蓼藍,不花實。間有花,紅靛色。無實。以枝栽上中,即生葉,比蓼藍大而皺拗,色深青而圓。秸赤有節,節間發葉,葉可出淀,味辛,不堪食。”
7《植物名實圖考》:“藍,《本經》上品,李時珍分別五種,極確晰。為淀則一,而花葉全別,今俗所種多是蓼藍、菘藍,馬藍即板藍,其吳地種之木藍,俗謂之瑰葉藍,亦間種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