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選集4

南懷瑾選集4》(精裝)講述魏晉以降,儒、佛、道三家鼎足而立,並稱顯學。它們既互相排斥,又彼此吸收,融通變易,爭雄於世,從各個方面推進了中國思想文化的發展。由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撰寫的《禪宗與道家》(原名《禪與道概論》,由台灣老古文化事業公司出版),就是以專題研究的方式,系統闡述禪宗與道家的宗旨、源流、修持和影響的著作。全書分為兩編。上編為“禪宗與佛學”,對佛教產生的歷史背景;大小乘佛教的基本教義;禪宗傳承;奠定後世禪宗思想基礎的六祖慧能的事跡;禪宗的語錄、公案、機鋒和棒喝;參禪的方法;禪學與理學的關係;禪宗對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的影響;以及聞名遐邇的叢林制度等,作了精湛的論述。下編為“道家與道教”,對隱士和方士的由來;養神、服氣、餌藥、祀禱的派分;老莊之學;齊燕之風;陰陽五行;神仙丹道;道教的形成與演化;以及道家與道教對古代天丈、歷算、地理(堪輿)、物理、化學、醫藥等自然科學的貢獻等,作了深有見地的剖析。茲徵得作者和原出版單位的同意,將《禪與道概論》1989年第十版,易為今名,改排出版,以供研究。宇宙何以生成天地萬物?人的心靈究竟具有多大的功能?修煉養生能否延年益壽?古往今來,人們一直對這些問題進行著孜孜不倦的探求。古代中國、印度、埃及出現的神秘學也莫不是以此為主題展開的。

基本介紹

  • 書名:南懷瑾選集4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頁數:648頁
  • 開本:32
  • 品牌:復旦大學出版社
  • 作者:南懷瑾 著述
  • 出版日期:2003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309037014
內容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南懷瑾選集4》(精裝)是一部從文化和醫學的角度,論述道家、密宗和東方神秘學的著作,作者是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全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論述密宗的歷史、理論和修持,尤其是身密、口密、意密"三密"的修法;第二部分,主要講解易學與中醫醫理,尤其是氣脈問題;第三部分,收錄有關的專論和序跋。茲經作者和原出版單位台灣老古文化事業公司授權,將老古1985年版校訂出版,以供研究。
"長生不老"一直是千百年來世人的嚮往與追求。究竟如何修煉,方家各有所見。為答覆學人的諮詢求教,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結合自己多年來的修習實踐,以及古今述作,撰寫了《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一書。書中著重敘述了佛、道、儒三家的靜坐修持法。內容包括:靜坐的姿勢與要點;靜坐中體內氣機的反應,與由此而引發的心理與生理的變化;佛家的七支坐法;道家的內丹靜坐法;打通任督脈、奇經八脈的方法;中醫經絡學說中的氣功;以及《太極煉丹秘法》、《菩提道次第論》等著作中的修煉法。為糾正訛傳誤修,怡生養年提供了有益的指導。
茲徵得作者和原出版單位台灣老古文化事業公司的同意,將《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台灣1989年第17版改排出版,以饗讀者。

媒體推薦

書評
南懷瑾先生是一位在海內外享有盛譽的著名學者。1918年生於浙江溫州樂清縣的一戶書香門第之家,現年85歲。他幼蒙庭訓,少習諸子百家之學。抗日戰爭爆發以後,時值青年的南懷瑾投筆從戎,躍馬於西南邊陲。爾後返蜀,執教於當時的中央軍校、金陵大學。他資稟超脫,不為物羈,每逢假日閒暇,輒以芒鞋竹杖,遍歷名山大川,訪求高僧奇士。曾隱遁於峨眉山大坪寺,閉關三年,通讀卷帙浩瀚的《大藏經》。旋走康藏,參訪密宗大德,對藏傳佛教的各派學說均有精深的研究。離藏以後,轉赴昆明,初講學於雲南大學,後任教於四川大學。抗戰勝利後,回到家鄉。不久歸隱於杭州天竺山、江西廬山,潛心治學。去台灣以後,先後受聘於文化大學、輔仁大學,以及其他大學、研究所,傳學於日本、美國和中美洲諸國。近年遷居香港,為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做了大量的工作。南懷瑾先生熟習經史子集,貫通東西文化,學識淵博,著作等身。特別是他用“經史合參”的方法,講解儒釋道三教名典,旁徵博引,拈提古今,蘊意深邃,生動幽默,在普及中國傳統文化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深受海峽兩岸各層次讀者的喜愛。
復旦大學出版社為國內最早出版南懷瑾著述的出版社,也是出版南懷瑾著述數量最多、品種最為齊全的一家出版單位。所出的南懷瑾著述總計有二十四種,基本上都是他的代表作。茲經作者和原出版單位授權,將南懷瑾先生的這些著述彙編成十卷,精裝印行,以滿足廣大讀者閱讀和收藏的需要。各卷收錄情況如下:
第一卷:《論語別裁》
第二卷:《老子他說》、《孟子旁通》
第三卷:《易經雜說》、《易經系傳別講》
第四卷:《禪宗與道家》、《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
第五卷:《禪海蠡測》、《禪話》、《中國佛教發展史略》、《中國道教發展史略》
第六卷:《歷史的經驗》、《亦新亦舊的一代》、《中國文化泛言》
第七卷:《如何修證佛法》、《藥師經的濟世觀》、《學佛者的基本信念》
第八卷:《金剛經說什麼》、《楞嚴大義今釋》
第九卷:《圓覺經略說》、《定慧初修》、《楞伽大義今釋》
第十卷:《原本大學微言》。

圖書目錄

禪宗與道家
出版說明
舉辦宗教哲學專題講演的旨趣(代序)
前言
禪宗與佛學
一、 佛學與中國文化的因緣
二、 佛學內容簡介
(一) 印度文化的背景
(二) 印度上古的形勢與國情
(三) 釋迦出家成道對於人類世界的貢獻
1. 建立師道的莊嚴
2. 破除印度傳統的階級觀念
3. 歸納印度上古傳統宗教的輪迴之說
4. 開拓宇宙觀與世界觀
5. 調和裁定形而上的本體論
(四)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
1. 小乘的思想
2. 小乘的實踐
3. 小乘的求證方法
4. 大乘的思想
5. 大乘的實踐
6. 大乘求證的方法
三、 禪宗概要
(一) 有關禪宗的史跡
1. 禪宗所謂的“教外別傳”
2. 禪宗的禪
3. 達摩大師初傳的禪宗
(二) 初唐以前禪宗開展的影響
1. 關於六祖的開悟
2. 關於“不思善,不思惡”的問題
3. 關於“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的問題
(三) 唐初禪宗興盛的大勢
(四) 研究禪宗的幾個鎖鑰
1. 時代方言的注意
2. 幾個重要術語的了解
(1) 禪宗語錄
(2) 禪宗機鋒
(3) 棒喝
3. 研讀禪宗典籍的重點
4. 必須具備禪學與文學的素養
(五) 禪宗的中心及其目的
1. 禪的目的與涅?
2. 宋元以後注重參禪的禪風
(1) 參話頭與止觀、禪那的關係
(2) 看念頭
(3) 參話頭
3. 元明以後禪宗的三關界說與參禪的境界
(六) 禪宗與理學的關係
(七) 禪宗與中國文學
1. 隋唐以後文學意境的轉變與禪宗
(1) 詩
(2) 詞曲
(3) 小說
2. 禪與文學的重要性
(1) 禪師與詩
(2) 宗教與文學
四、 禪宗叢林制度與中國文化教育的精神
(一) 佛教原始制度的簡介
(二) 禪宗叢林制度的由來
 1. 叢林的規模
2. 叢林的風規
3. 叢林以修持為中心的禪堂
4. 叢林與中國文教
結論
道家與道教
一、 道家學術思想與黃老、老莊的淵源
二、 隱士思想與道家
三、 方士的學術與道家
四、 關於道家方士學術思想的淵源
五、 道家與道教學術思想的內容
六、 漢魏以後的神仙丹道派
七、 道家與道教宗祖人物思想的略論
八、 道教
九、 道家及道教思想與中國文化的教育精神
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
出版說明
前言
第 一 部 分
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
第一章 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
第二章 密宗的神秘、神秘的密宗
第三章 密宗的神秘
——近於神人之間的龍樹
第四章 密宗理論之依據
第五章 人身的內密
第六章 聲音的奧妙
第七章 聲音對人體神妙的作用
第八章 意密與佛學理論之依據
第九章 意識的神秘之研究
第十章 從世俗到出世
——談意密與觀想
第 二 部 分
道家《易經》與中醫醫理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 三 部 分
道家學術思想與佛家密宗文化
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
出版說明
前言
附錄: 修定與參禪法要
南懷瑾先生著述目錄

文摘

2.小乘的實踐
以持戒、修定、修慧為次第三學的基礎,終於達到解脫,與解脫知見的究竟。所謂戒律,有出家的男眾與女眾,不出家在俗的男眾與女眾種種項目的差別,基本戒條,也就是人類公認的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等等的美德,是以戒律的作用,與中國文化的《禮記》精神: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極其相似;其他細節條文,有關於儀禮,以及防微杜漸的操守,又與墨子的素絲染色之嘆,與節儉其行、高尚其志,互相類似,除了其中一部分,因時因地的異同,尚有可議之外,實在是澡雪精神、砥礪操行的道德準繩。
3,小乘的求證方法
以禪那為主,梵語禪那,有譯為中文的靜慮,但靜慮是從大學的知、止、定、靜、安、慮、得的取義而來,且又稍有出入,禪那包括瑜伽與觀慧,是一種變化氣質,鍛鍊身心的方法,大乘的禪定,與後來中國佛教禪宗的禪,又有異同。禪那的方法,有從一心一德的信仰堅定人手;有從生理的安那般那(調理出入呼吸)人手;有從洗心休息人手;有從心理的觀念慧恩人手;有從念誦秘文人手,所謂方便法門,不一而足,綜合其修證工夫程式的分類,不外四禪八定,又稱為九次第定;四禪包括四定,統名為四禪八定,加上得阿羅漢極果的滅盡定,更名為九次第定。
初禪,心一境性、定生喜樂:所謂心一境性,就是指從某一種方法人手,初步到達心境寧靜,統一精神與思慮,集中一點,沒有另一紛雜的思念歧差,漸漸引發生理上生命本能的快樂——不同平常欲樂的感覺,與心理上無比的喜悅——不同平常情緒上的歡喜。由初步人手到達這個過程之中,便已經歷一般所說打通氣(生理本能的活動)脈(神經系統)的程式,才能到達心境寧一的境界。二禪,離生喜樂:再由此進修,心境的寧靜,更為凝固,喜樂的境界,更為堅定,有脫離身心壓力苦惱的覺感。三禪,離喜得樂:由前所引發心理上喜悅的經驗,已經熟悉而安謐,成為異乎平常的習慣,唯有樂境的存在。四禪,舍念清淨:以上三個禪定的過程,仍有感覺意識的作用存在,到了四禪的程度,舍除感覺而達到無比寂靜的境界,才為究竟。除了這四種禪的境界以外,有四種定境:色無邊處定,是在光景無邊的情況中,得到身心的寧靜。空無邊處定,是在空靈無際中,得到寧靜。識無邊處定,是在從未經驗的精神境界中,得到寧靜。非想非非想處定,是為超普通感覺知覺的境界中,得到寧靜;所謂非想,就是說不是意識思想的情況,非非想,是說並非絕對沒有靈感的知覺。至於最後一種阿羅漢境界的滅盡定 ……

序言

著述 《南懷瑾選集》出版緣起南懷瑾先生是一位在海內外享有盛譽的著名學者。1918年生於浙江溫州樂清縣的一戶書香門第之家,現年85歲。他幼蒙庭訓,少習諸子百家之學。抗日戰爭爆發以後,時值青年的南懷瑾投筆從戎,躍馬於西南邊陲。爾後返蜀,執教於當時的中央軍校、金陵大學。他資稟超脫,不為物羈,每逢假日閒暇,輒以芒鞋竹杖,遍歷名山大川,訪求高僧奇士。曾隱遁於峨眉山大坪寺,閉關三年,通讀卷帙浩瀚的《大藏經》。旋走康藏,參訪密宗大德,對藏傳佛教的各派學說均有精深的研究。離藏以後,轉赴昆明,初講學於雲南大學,後任教於四川大學。抗戰勝利後,回到家鄉。不久歸隱於杭州天竺山、江西廬山,潛心治學。去台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