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政和

南平政和

南平政和位於福建省北部,與浙江省南部相鄰,轄區面積1735平方千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平政和
  • 所屬地區:福建省
  • 電話區號:0599 
  • 地理位置:浙江省南部相鄰
  • 面積:1735平方千米
南平政和即政和縣
圖片圖片
政和縣位於福建省北部,與浙江省南部相鄰,北緯27°03′-27°32′,東經 118°33′-119°17′。境內東西最大距離72千米,南北最大距離46千米。總面積1735平方千米。人口22萬人(2006年)。通行閩北方言建甌話。全縣轄1個街道、4個鎮、5個鄉:熊山街道、東平鎮、石屯鎮、鐵山鎮、鎮前鎮、星溪鄉、外屯鄉、楊源鄉、澄源鄉、嶺腰鄉。全境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資源豐富。郵編:353600 代碼:350725 區號:0599
拼音:Zhèng Hé Xiàn 英譯:Zhenghe County
地貌屬東南沿海丘陵區,東高西低。全境中低山面積占82.8%,丘陵占9.5%,河谷盆地占7.7%。東部為鷲峰山脈北段,河谷盆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最高峰香爐尖海拔1597米。海拔最低的谷盆位於石屯鄉王山口,海拔僅為129米。主要河流有七星溪、松溪等。
每年平均氣溫:西部18.3℃,中部17.4℃,東部14.7℃。年平均無霜期:西部262天,中部252天,東部212天。平均年降水量:中西部1609毫米,東部1926毫米。平均年日照1907小時。
政建、小浦、安嵩公路過境。有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閩東、閩北獨立師洞宮山會師處、唐黃巢屯兵處黃念山、明銀礦礦工起義舊址錦屏等紀念地。古蹟有佛子岩、寶岩。

郵編:353600 代碼:350725 區號:0599 拼音:Zhèng Hé Xiàn 英譯:Zheng he County 地貌屬東南沿海丘陵區,東高西低。全境中低山面積占82.8%,丘陵占9.5%,河谷盆地占7.7%。東部為鷲峰山脈北段,河谷盆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最高峰香爐尖海拔1597米。海拔最低的谷盆位於石屯鄉王山口,海拔僅為129米。主要河流有七星溪、松溪等。 全境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西部18.3℃,中部17.4℃,東部14.7℃。年平均無霜期:西部262天,中部252天,東部212天。平均年降水量:中西部1609毫米,東部1926毫米。平均年日照1907小時。
政建、小浦、安嵩公路過境。有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閩東、閩北獨立師洞宮山會師處、唐黃巢屯兵處黃念山、明銀礦礦工起義舊址錦屏等紀念地。古蹟有佛子岩、寶岩。
政和縣為福建省南平市下轄的一個縣,位於福建省北部,與浙江省南部相鄰,北緯27°03′-27°32′,東經 118°33′-119°17′。境內東西最大距離72千米,南北最大距離46千米。總面積1735平方千米。戶籍人口21.97萬人(2003年末),其中非農業人口3.59萬人。通行閩北方言建甌話。
政和縣人民政府駐熊山街道。全縣轄1個街道、4個鎮、5個鄉:熊山街道、東平鎮、石屯鎮、鐵山鎮、鎮前鎮、星溪鄉、外屯鄉、楊源鄉、澄源鄉、嶺腰鄉。五代永隆三年(941)劃寧德縣關隸里置關隸鎮,宋鹹平三年(1000)建關隸縣,因進貢白毫銀針茶,政和五年(1115)奉詔改政和縣。歷屬建寧軍、建寧路、建寧府、建安道。明景泰六年(1455)析出東北部置壽寧縣。1949年5月20日解放,歷屬建甌專區、建陽專區、南平專區、福安專區、南平地區、建陽專區(地區)、南平地區、南平市。1960年2月至1962年8月、1970年7月至1975年3月曾兩度與松谿縣合併為松政縣。
1990年,政和縣轄2鎮7鄉,112個行政村、4個居委會;總面積1749平方千米,總人口19590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9063人。  2000年,政和縣轄5個鎮、5個鄉:熊山鎮、東平鎮、鐵山鎮、鎮前鎮、石屯鎮、星溪鄉、外屯鄉、楊源鄉、澄源鄉、嶺腰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93169人,其中: 熊山鎮 32502、東平鎮 23392、石屯鎮 18558、鐵山鎮 19026、鎮前鎮 23838、星溪鄉 15193、外屯鄉 11368、楊源鄉 15191、澄源鄉 24640人、嶺腰鄉 9461人。現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2000年人口普查)  2003年,政和縣轄5個鎮、5個鄉:熊山鎮、東平鎮、鐵山鎮、鎮前鎮、石屯鎮、星溪鄉、外屯鄉、楊源鄉、澄源鄉、嶺腰鄉。2003年末,戶籍人口21.97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59萬人。
2006年5月26日,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撤銷政和縣熊山鎮建制設立熊山街道辦事處的批覆》(閩政文217號):同意撤銷政和縣熊山鎮建制,設立熊山街道辦事處。原熊山鎮的行政區域為熊山街道辦事處的行政區域,熊山街道辦事處駐原熊山鎮政府駐地勝利街330號。政和縣文化歷史悠久。1986年9月省文管會、省博物館普查組在政和普查結果,全縣有商周遺址36處,並發掘出土不少珍貴文物:有商周時期的石錛,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劍和印紋陶豆、罐、瓮、鼎等。從唐朝開始,佛教在政和流傳十分廣泛,民間盛行佛俗火葬,直到清道光年間火葬才漸被土葬代替。全縣有佛教寺廟200多座,其中建廟較多的朝代為:唐代33座、宋代33座,元代29座、明代24座,清代40座。古代政和民間文化活動有燈會、廟會和節慶等形式多樣,戲劇活動是其中的重要活動之一。
雖然沒有地方劇種,但京劇、越劇、贛劇,以及茶燈戲、木偶戲等,都在政和流行過。四平戲在明末清初流入政和後保留至今,楊源鄉現在還有四平戲業餘劇團。民國時期話劇和電影傳入。新中國建立後,全縣文化事業逐步發展。1990年,全縣有文化館、圖書館、書店各一個,鄉鎮文化中心和文化站8個,農村俱樂部65個,文化專業戶34戶。全縣有電影院9座,總座位8620個,農村及廠礦電影放映隊34個,個體放映戶25戶。全縣有廣播電台、電視台各1個,廣播專線1280桿公里,電視差轉台28座,衛星地面接收站10座,發射機44台,電視機1.2萬台,廣播喇叭1.3萬隻。
政和縣古代教育興盛於宋朝。宣和年間,縣尉朱松首創星溪書院和雲根書院;其子大理學家朱熹利用到政和掃墓之機,常住雲根書院講學,因而有“先賢過化之鄉”的美稱。全縣書室、社學、書院、學宮等教育體系完善,歷代共有進士17人,舉人52人。清光緒末,書院先後改辦為國小堂。民國7年(1918),全縣城鄉有國小堂25所,建東師範學校在縣城開辦。民國10年(1921),政和初級中學創辦。民國17年(1928)培淑女子國小創辦。
其後,教育經費不足,學校停停辦辦,到1949年,全縣僅有中、國小11所,教職員工30人,學生263人。新中國建立後,黨和人民政府重視發展教育事業,到1978年,全縣中、國小448所,教職員工1767人,學生33799人。1990年,全縣有幼稚園45所,129班,入園幼兒2256人,入園率36.04%,教職工183人;完全國小128所,初級國小232所,小學生23621人,教職工1490人;完全中學2所,初級中學7所,中學生7324人,教職工516人;職業中學1所,學生148人,教職工7人。全縣每萬人擁有在校學生375人,入學率99.21%,脫盲率96%,教育普及率98.58%。1977年至1990年全縣輸送大專院校新生843人,中專新生1582人。1982年,大中專函授廣播電視大學、自學考試、中專和成人中專先後開辦。1990年,電大在校生人數139人,自學考試人數301人,縣城實施9年義務教育。
政和縣古代流傳中草醫藥,醫術藥方世代相傳。清代有一些中醫集資在縣城開辦中藥鋪,光緒年間有三家。民國時期全縣中藥鋪有30多家。民國15年(1926),西醫西藥始進入政和。民國27年,縣衛生院開設西醫門診,直到解放前夕,政和西醫西藥都非常少。1949年,全縣只有一所衛生院,全院職工5名,僅有西醫師1名。
新中國建立後,全縣於1958年初步形成縣、鄉、村三級醫療網。當年,紅星人民公社草藥研究站收集民間青草藥單驗密方300多個,整理彙編成書,受到中科院的讚揚。1990年,縣有醫院、中醫院、衛生防疫站、婦幼保健所、健康教育所、計畫生育服務中心,鄉有衛生院,村有衛生所。全縣有病床388張,醫務人員487人。醫療設備有高倍顯微鏡、大型X光機、A型B型超音波、心電圖、胃鏡等。地方病、傳染病防治成效顯著,1951年鼠疫流行終止,1952年天花被消滅,1953年,霍亂斷絕,1977年血絲蟲病被基本消滅。1980年後,白喉、麻瘋、痢疾等傳染病基本上得到控制。
政和為山區小縣,歷史名人不多,但也值得稱頌。宋太學生陳朝老、明副使陳桓等,頗具憂國憂民之心,甘居貧寒,為國為民上書陳言則當仁不讓。宋國子監祭酒、龍圖閣直學士邵知柔,一生掌教國學,教授東宮,卻能清廉有節,為人們所讚嘆。元農民起義首領黃華、明抗倭二童子等,為民捐軀,視死如歸,實為古代不可多得的英才。共產黨員楊則仕、陳貴芳等革命前輩,為人民民眾翻身解放,出生入死,鞠躬盡瘁,死而後己,更為光彩照人。
政和縣屬自然災害頻繁的貧困地區,民間自古就有社倉、義倉、孤老院、育嬰堂等救助慈善機構。清代較著名的有東平社倉、城西孤貧院、城東育嬰堂等。新中國建立後,縣人民政府撥出大量資金和物資,救災扶貧,建立和健全各種社會保障組織和制度。1990年,全縣有9個鄉鎮社會福利基金會,籌集資金50萬元,用於扶貧扶優、救災濟貧和扶助殘疾人等;全縣有鄉鎮敬老院8所,村敬老院2所,縣辦福利院1所,縣辦福利廠6家。
在政和縣的發展史上,1949年新中國建立至1990年,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最快的41年。全縣人民在縣委、縣人民政府的領導下,把貧窮落後的舊政和建設成為初步繁榮昌盛的新政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