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陸學

南宋陸學

《南宋陸學》是現代崔大華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南宋陸學
  • 創作年代:現代
  • 作者:崔大華
  • 類別:哲學
內容簡介,出版信息,

內容簡介

該書比較系統地論述了陸九淵的思想和朱陸異同及其爭論,介紹了陸九淵及門弟子的思想面貌,並評價了南宋陸學的性質和意義。
在論及朱陸異同及爭論時,作者認為,朱陸異同及爭論在整箇中國思想史上並沒有很重要的地位,因為它比先秦儒、墨、道、法的異同及爭論,漢魏唐宋以來玄學、佛學和儒學的異同及爭論,明清以來理學、漢學和新學的異同及爭論等這些主要思潮之間的較量來說,只是一個插曲,但在理學處於統治地位的明清時期,它在思想學術領域內卻顯得非常重要,它不僅是一個思想歷史問題,一個數百年未了的大公案,而且一直是理學陣營中兩派對立的分界線。作者指出,朱陸之同主要表現在:(1)兩者具有共同的政治立場,他們都非常自覺地把自己學說的根本目標和維護封建的倫理及政治制度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他們有著一致的政治感受和相同的政治實踐。(2)兩者哲學世界觀具有共同的出發點:第一,在朱陸的思想體系里,最高的、核心的哲學範疇都是“理”(即“道”),並且,他們都是把它理解為世界終極性的根源、既是自然界的規律,又是社會倫理原則。第二,對於人的哲學性質的認識,他們都認為人具有合於倫理的、善的天然本性。而朱陸的分岐和爭端則是由於對當時理學思潮中的主要哲學概念或範疇的理解不同而產生的。(1)對“理”的不同理解:陸九淵從發揮儒學傳統的“天人合一”觀點的途徑,認為“心即理”,得出主觀唯心主義的結論:萬物皆自心發。朱熹則從發揮來自華嚴宗的“體用一源”觀點的途徑,認為“理兼體用”,得出客觀唯心主義的結論:萬物皆是“理”的體現。(2)對“氣”的不同理解:在朱熹的思想體系中,“氣”是一個和“理”相對立的哲學範疇,首先是指宇宙萬物形成的基礎,構成萬物的物質材料;其次,朱熹的“氣”還指形成人、物之別,賢,愚之殊的內在因素。而在陸九淵的思想體系里,“氣質”只是一個生理、心理的概念,它的哲學意義是作為造成“心散”的外界原因之一而已。(3)對“心”的不同理解:朱熹所理解的心,是人的知覺認識能力,是入的行為主宰。而陸九淵所理解的心,是人的倫理本能,是人的本質所在。

出版信息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5月第1版,14.6萬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