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匯縣誌

南匯縣誌

新修《南匯縣誌》,為書38卷,兼有卷首一帙,凡一百二十餘萬字。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以可讀、可信、可用為原則,於內容以求實為本,自古及今,權輕衡重,詳今略古,以解放後為重點。述舊社會黑暗腐敗之歷史,不忘志士仁人之奮鬥業績;記新時代革命建設之歷程,不諱前進當中之缺點挫折,實事求是,當書則記。於形式以實用為目的,既繼承舊志之傳統手法,分門別類,橫排豎寫,保持方誌特性;又為了讀者而大膽創新,訂條立目,展卷可得,方便查檢。設定多有創新,卷首《總述》為綱,鉤玄纂要,縱然未讀全志,覽總述已瞭然大體。

基本介紹

  • 書名:南匯縣誌
  • 作者: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 類別:地方志
  • 字數:一百二十餘萬字
  • 原則:可讀、可信、可用
  • 章節:38卷
序言,凡例,總述,本縣概況,本縣人民,古代鹽業,農業特點,本縣工業,本縣文化,城鄉建設,

序言

序一
南匯地處海隅,東濱海,西枕江,為祖國之前哨,上海市之屏障。境內地勢平坦,河流縱橫,地靈人傑,資源豐富。然在舊時代,由於政治腐敗,境內有識之士難伸其志,人民民眾創業精神反遭壓迫,民意不暢,戰亂頻繁,匪霸逞威,小蟲肆虐,民不堪苦,城鎮少有電燈,鄉村多見餓殍,一片苦難景象。解放以後,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團結一致,銳意建設,百廢俱新,政通人和。尤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舉縣上下,龍騰虎躍,竭智盡力,共赴四化,數載之間,面貌一新,農、工、副齊頭並進,科、教、文全面發展,城鎮建設配套,鄉村樓房林立,縣富聞名於外,民殷藏財於內,大地展笑顏,河川放歌喉。撫今追昔,豈不令人感慨而振奮!
盛世修志,以資政教化,乃中華之傳統;千餘年來,竟積帙如山,為世界之偉觀。適逢新時期,中共南匯縣委、縣府毅然定策,撥付專款,調集專才,重修縣誌,溯古及今,追述前代之興廢,記錄當代之得失,揚馬列理論之天聲,鑄社會主義之豐碑,鑑往知來,堅定信念,振奮人心,共圖大業,此誠一遠見卓識之舉也。
舊時修志,往往由主政者邀集地方士紳文人,少數人為之。或為速求聲名,計日程功;或以主政者易任,時修時輟。今以修志為大事,務以質量為首要。即以南匯新縣誌修纂為例,始由縣委、縣府認真研究,訂立規劃;繼則成立機構,專司其事,全縣發動,廣徵資料,制定綱目,分口撰寫,專人分編,主筆統攝,歷時6年,始成草稿。於是印發各方,廣徵意見;各級領導,各界人士,凡有批評,無不傾聽,再行修改,方為初稿。爾後復由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邀集幾十位領導和專家,對志稿“評議——審定——驗收”,四易其稿,三關通過,方可付梓,可謂反覆修改,磨鍊再三,確非舊時修志可比。
新修南匯縣誌,為書38卷,兼有卷首一帙,凡一百二十餘萬字。設定多有創新,卷首《總述》為綱,鉤玄纂要,縱然未讀全志,覽總述已瞭然大體。《大事記》為經,採用編年與紀事本末相結合;既貫通古今,又首尾完備。以下各編為緯,分類記述政治、經濟、文化等,以使綱舉目張,經緯相濟,渾然一體。不似舊志連篇累牘記述職官、名勝、人物、藝文,而以農業、工業、財貿、文教為重心。克服舊志行文故作深奧之陋習,樹立語言力求通俗之新風。尤以人物傳記獨具匠心,克服面面俱到、主次不分的通病,而著眼於各人物之特點,重點記述,使人有個性,文有特色,生動感人。至於《專記》、《補遺》等編,都為創新之屬,各賦特色。凡此均可見修志者經緯功力之深和匠心之苦。
學海回淵,如此巨著,難免有所不足之處,但瑕不掩瑜,總觀全書,《南匯縣誌》確是一部有特色、有成就的新縣誌。值此新志出版問世之際,欣然命筆;用抒慶賀之意,是為序。
序二
南匯縣縣長、縣誌編纂委員會主任 陳文泉
南匯是上海市九個郊縣之一。位於黃浦江東岸,東海之濱,屬長江下游沖積平原的一部分。縣西端下沙、周浦一線成陸於唐以前,距今已逾千年。日轉月移,陸唇不斷向東南延伸,滄海先後變成陸地,宋元時為鹽場,明代設哨所,清代始建縣。人民勤勞勇敢,修築海塘,改造荒灘,創業歷盡艱辛;抵禦外侮,反抗壓迫,戰鬥百折不撓;人才濟濟,英雄輩出,業績可歌可泣。全國解放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沿著社會主義道路,昂首闊步,意氣風發,奮勇向前。農、工、副、商全面發展,教、科、文、衛齊頭並進,人民生活年年改善,城鄉建設日新月異,政通人和,民殷縣富。1988年工農業產值為1949年的41.5倍,城鄉居民收入為1949年的10倍。
南匯縣修志始於建縣之初的雍正年間,後來,乾隆、光緒年間及民國初年先後續修3次。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路線指引下,1982年底,縣委、縣政府決定建立縣誌編纂委員會及其辦公室,籌措編纂新的南匯縣誌。我於1987年來南匯任職,這時,縣誌正處於纂寫初稿階段。我每翻閱志稿,深為南匯人民創業之精神所感動,自覺肩負責任之重大,從中亦見編史修志之重要,乃是上對古人下對子孫的百年大計。志稿經有關領導和專家兩次評審,三易其稿,前後經歷八個春秋,於今正式付印出版,內心由衷欣慰。
新的《南匯縣誌》統合古今,立足當代,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按方誌體例,系統地、科學地、實事求是地記述南匯有史以來的自然和社會的狀況。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發展,特別是解放以後南匯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建設社會主義的艱苦歷程和偉大業績。這是一部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社會主義新志。志書門類齊全,貫通古今,是一個綜合性的縣情資料庫。對於人民民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來說,《南匯縣誌》是一部良好的鄉土教材,志書中所記載的南匯人民反對外來侵略、反對封建剝削和壓迫的鬥爭,尤其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所發生的歷史性變革,以此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教育,激發全縣人民建設南匯、振興家鄉的積極性。對於客居國外、港澳台地區及其他省市的南匯籍專家學者和其他家鄉兒女來說,是一座溝通信息、加強聯繫的橋樑,有助於加深對故鄉的悠悠思念之情,為振興桑梓貢獻力量;對於曾在南匯這塊土地上戰鬥和工作過的革命老前輩,從中可重溫昔日的崢嶸歲月,激起美好的回憶和對南匯人民的深切懷念。
在《南匯縣誌》的編寫過程中,市有關部門的領導及專家、學者、同行、社會賢達給予熱情關懷和幫助,曾在南匯工作過的老同志積極為之提供史料,前任領導曾為之精心籌劃,我謹此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全體修志人員特別是縣誌辦公室的同志為編寫縣誌傾注心血,辛勤勞動,我藉此致以親切的慰問和謝意。
歷史在前進,社會在發展,我衷心祝願勤勞勇敢的南匯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建設中,把南匯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讓未來為南匯譜寫出更加光輝的新篇章。

凡例

一、本志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遵循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原則,力求全面、準確地表述歷史。語言力求通俗、簡潔,做到“可信、可用、可讀”。
二、本志是一縣的“百科全書”,各門類力求全面記述。繼承“橫排豎寫,縱橫結合”的傳統修志原則,採用“條目式”記述方法。“條”與“目”均編入目錄,以便查檢。
三、本志上限不限,根據現有的資料,能追溯到何時即從何時寫起,下限至1985年。以1919年以後,特別是解放以後為重點。1986年至本書付印期間,本縣的重要史料收入“補遺”編。
四、本志設總述、大事記於卷首。總述為全志之綱,大事記為全志之經,然後設各編,以達綱舉目張、經緯相濟之目的。
五、本志以圖(包括照片)、述、表、傳、錄、記為主要表述形式,照片集中與分散相結合,圖、表隨文設定。
六、本志對解放後的歷次政治運動的記述,貫徹“宜粗不宜細”原則,不單獨設編,分散於大事記及其他有關各編之中。
七、本志人物編,不為在世人立傳、立表。對歷代縣誌中立傳的人物,按照“古為今用”的原則,選擇一部分在本志中重新立傳。革命烈士除立傳外,另設“革命烈士名錄”,收錄全部烈士英名。
八、本志對縣境內市屬單位情況,依據其行業性質,歸併於有關編。
九、本志一律採用公元紀年,歷朝年號用括弧加注。日月,民國前用農曆,民國後用公曆。

總述

本縣概況

黃浦江東岸,杭州灣畔。西與上海縣接壤,北與川沙縣毗鄰,西南與奉賢縣交界,東南兩側臨東海。海岸線長45公里。縣治惠南鎮,西北距上海市區人民廣場48公里。
本縣是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的一部分,是上海市郊成陸較晚的地區。據《舊唐書》記載,公元713年(唐開元元年)重築走經本縣西端的下沙、周浦一帶的古捍海塘,可以推斷本縣下沙以西地段,當成陸於唐以前。隨著時間的推移,陸地逐漸向東南延伸,滄海變桑田,宋、元間,惠南一帶已成陸。因“大海環其東南,揚子江水出海後受海潮頂托,折旋而南,與錢塘江水在此交匯”,故稱南匯嘴。1386年(明洪武十九年),明政府為防倭寇,在南匯嘴(今惠南鎮)築城,設守御南匯嘴中後千戶民。1726年(清雍正四年)從上海縣劃出長人鄉建立新縣,因縣治設在原守御所南匯嘴,故縣名“南匯”。
境內地勢平坦,西部略低,中部略高,東部又略低。東南端突出於東海之中,東西長,南北狹,呈犁形。
氣候溫濕,冬夏長,春秋短。春季溫涼多雨,夏季炎熱濕潤,秋季乾濕相間,冬季寒冷乾燥。一年四季分明。全年極端最高氣溫為37.8℃,極端最低氣溫為―9.6℃,年平均氣溫為15.5℃。年平均無霜期為224天。年平均降雨量為1061.9毫米。
1985年全縣設26個鄉、計347個村,4個縣屬鎮、計39個居民委員會,境內有3個市屬農場。全縣有人口67.26萬(其中市屬農場人口1.3萬),全境面積681.38平方公里(其中市屬農場面積34.5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3.5萬市畝。

本縣人民

富有愛國主義和革命鬥爭的光榮傳統。
明代中葉,倭寇從海上侵入本縣,入侵者見物就搶,見人就殺,村莊被焚毀,婦女被侮辱。本縣人民奮起抵抗,自組民兵,實行人自為戰,村自為戰。抗擊倭寇。哨官李府,為了保衛縣城,與侄李忝先後壯烈犧牲。喬鏜、潘元孝、盛際時3名太學生,傾家財,募鄉兵,組建勇猛善戰的“喬家兵”、“潘家兵”、“盛家兵”,屢挫倭寇,忠烈感人。清代統治時期,本縣人民不堪封建統治和地主階級壓迫,多次起義反抗。1853年(清鹹豐三年),上海小刀會起義,本縣人紛紛成立會黨回響,百龍黨人沈紹、祝月廉、趙茂貞等率眾攻入縣城。
1911年(清宣統三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本縣人民立即回響,清政府知縣捲逃,本縣人民自選民政長,於10月16日即成立縣政權。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本縣周浦、新場、惠南等地學生立即罷課回響,上街進行愛國宣傳,發動民眾實行罷工、罷市、罷課,聲援北京青年學生愛國運動。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本縣人民的革命鬥爭更是如火如荼。1926年,本縣人汪裕先在上海加入中國共產黨,之後,周大根、沈千祥、趙天鵬等相繼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在1928年建立中共南匯縣委員會。1930年,泥城鄉人沈千祥領導的泥城暴動,影響所及,震動江浙,是上海郊縣著名的6次農民暴動之一。1937年日軍侵入後,周大根和連柏生分別於1937年底和1938年初籌建了南匯縣保衛團第二中隊和南匯縣保衛團第四中隊,在中共浦東工委領導下,開展抗日游擊戰爭。1938年12月周大根指揮的泥城匯角之戰,是浦東地區抗日戰爭初期規模最大的一次戰鬥,周大根等28名健兒壯烈犧牲,為浦東抗日鬥爭史寫下光輝的一頁。抗日戰爭8年中,本縣始終是抗日游擊隊的活動中心,大小戰鬥百餘次,殲滅、俘獲和策反起義的日偽軍2000餘人。170多名中華優秀兒女,鮮血灑在本縣的大地上,湧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反動派發動內戰。為反抗國民黨反動政府的腐朽統治,在中共浦東工委的領導下,再舉義旗,籌建浦東人民解放總隊,開展敵後武裝鬥爭,騷擾駐敵,支援解放戰爭的正面戰場。在解放上海前夕,積極蒐集敵特情報,發動民眾護廠護路,籌集軍糧1305噸,為解放浦東和大上海作出應有的貢獻。
本縣人民在長期的艱苦奮鬥中培育了改天換地、自力更生的創造精神。在歷史上,本縣水災、旱災、蟲災、瘟疫幾乎連年不斷.特別是海溢危害尤深,每逢嚴重海溢,總有成百的村莊被毀,上萬居民被淹,災後田園荒蕪,餓殍遍地。像這樣嚴重的海溢,據史書記載,從1472年(明成化八年)到1949年的477年中,就發生過25次。但是,本縣人民並沒有被災害所嚇倒,而是英勇地和災害作鬥爭,頑強地在這塊土地上繁衍、創業。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古捍海塘、里護塘、欽公塘、李公塘、彭公塘等,就是本縣人民和災害作鬥爭的歷史見證和改天換地的紀念碑。
1949年5月16日,本縣全境解放,歷史揭開新的一頁。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本縣人民的革命鬥爭傳統得到進一步的發揚。1950年,美國發動侵朝戰爭,把戰火燒到祖國大門口。為了保家衛國,本縣和全國各地一樣,掀起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熱潮。工農商學兵,同仇敵愾,意氣風發,一年內集資捐獻戰鬥機4架,捐款45萬元。青年們爭先報名參加志願軍,數百名本縣健兒,跨過鴨綠江,對美國侵略軍英勇作戰,有197名本縣優秀兒女,為了保衛祖國,為了朝鮮人民的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長眠於異國他鄉,他們是祖國的驕傲,也是南匯的驕傲。60年代,美國又在越南挑起侵略戰爭,本縣人民再次捐款獻物,支援越南人民的解放事業。70年代末,越南在中越邊境挑起事端,企圖侵占我國領土,在反擊越軍入侵的鬥爭中,本縣應徵入伍的青年,有20多名立功受獎,有4名獻出寶貴生命,為捍衛祖國的神聖領土,本縣人民又一次作出貢獻。從1949年解放至1985年,在歷次參軍和徵兵中,先後參軍的志願兵3974名,義務兵23071名,體現出本縣人民的愛國主義和革命鬥爭傳統,在新中國得到進一步的發揚和光大。
本縣人民的戰天鬥地改造自然的精神,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出巨大的威力。從1949年至1985年,全縣人民年年利用冬春農閒,平整農田,興修水利,先後修築海塘5條,疏浚和開挖大小河港1167條(段)。全縣各類水利工程共挖土方13765萬立方米,從根本上消除了水旱災害,這是歷史上任何朝代所不能比擬的!

古代鹽業

本縣地處海隅,古以鹽業為最。宋代,地處本縣的下沙鹽場,是我國當時東南沿海34個大鹽場之一。元人陳椿所著《熬波圖》,詳細記述下砂(今下沙)鹽場的煮鹽方法和技術,從中可窺當時鹽業的盛況。隨著海岸東移,鹽場亦隨之東遷,由下沙而新場,由新場而大團。清代,鹽業衰落而農業和手工業興起。清康熙年間,境內有鹽灶237座,至1726年(清雍正四年)建縣時,尚存149座,而田地(含盪田)已經有70.9萬畝。當年田賦實征本色米5296噸。1810年(清嘉慶十五年)2個團、10個圖劃歸川沙撫民廳之後,尚有田盪65.7萬畝,實征本色米4857.4噸,足見當時農業在全縣經濟中已占主要地位。清末民初,本縣一些知識分子受新思潮影響,在縣內辦起農場、棉場10餘處,推廣新技術和新品種,使農業取得進一步發展。1949年全縣耕地118萬畝,糧食常年畝產232公斤,皮棉和油菜籽畝產分別為12公斤、41公斤,農業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84%。
隨著農業的發展,圍繞農業的家庭手工業也發展起來,首先出現的是為開河造塘服務的木竹業和家用衣著的土布紡織業。1830年(清道光十年)本縣大團鎮出現過2家木器店:沈洪興船場、沈宏茂腳車店。幾乎家家皆織土布。直至解放,木竹業和土布紡織業是本縣農民的主要副業。清末,糧食加工業在本縣發展起來,1880年(清光緒六年),下沙人建立同豐油坊,雇員30餘人;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胡明甫在周浦建南昌碾米廠,備有軋機40台。辛亥革命後,近代工業在本縣出現。1912年,坦直人胡簋銘從日本購回日式襪機6台,開辦了第一家針織襪廠。1917年,本縣人黃友林等合資開辦和記電氣公司,用柴油引擎發直流電。1929年,周浦人創辦大陸鐵工廠,開創機器修配業。1930年大中華火柴股份有限公司在周浦創辦大中華火柴廠。1933年,沈彬儒等人創辦的大中磚瓦廠,國內外頗具盛名。但是,由於軍閥混戰,加之後來日軍入侵,至40年代,本縣工業已奄奄一息。至1949年,全縣工農業產值7676萬元,其中工業僅占15.6%,本縣仍然是個貧窮落後的農業縣。
解放後,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首先沒收了官僚資本的工廠、銀行、郵電和有關國計民生的重要公共設施,建立起社會主義國營經濟;同時,在農村進行了土地改革,沒收地主的土地,分給無田和少地的農民。遭受戰爭破壞的經濟迅速得到恢復,生產很快向前發展。到1952年,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為11538萬元,比剛解放時增長50.3%,工業占工農業總產值的比例由15.6%增至22.2%。1953年,在有計畫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同時,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到1956年,基本完成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生產資料所有制的變革,進一步解放了生產力。到1957年全縣工農業生產總值達到16140萬元,比1952年增長39.9%,工業產值在工農業總產值的比例由1952年的22.2%增至31.8%。1958年本縣劃歸上海市,一方面為大城市服務,副業生產獲得較快的發展,生豬飼養量從1957年的24.48萬頭增至1965年的39.39萬頭;另一方面,在市區的支持下,工業發展很快。在生產資料所有制改造基本完成後到“文化大革命”前夕,期間雖然遭到各種挫折,但是,全縣的經濟建設仍然取得較大成就。1966年工農業總產值達到24059萬元,比1957年增長49.06%,其中工業產值占工農業總值的比例,由1957年的31.8%增至43.28%。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使黨、國家和人民遭受到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但是,由於黨和人民民眾對林彪、“四人幫”進行了有效的鬥爭,即使在“文化大革命”的10年裡,全縣的經濟同樣得到發展。1976年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為45528萬元,比1966年增長89.23%,其中工業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比例,由1966年的43.28%增至64.57%。粉碎“四人幫”以後,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本縣的經濟發展迅猛。1980年,全縣工農業總產值達到83369萬元。比1976年增長83.11%,其中工業產值為64849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77.78%,比1976年提高13.21個百分點。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貫徹,至1985年底,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為185801萬元,比1980年增長122.8%,其中工業總產值為160532萬元,為1980年的2.47倍,占工農業總產值的86.39%,比1980年提高8.61個百分點。

農業特點

農業的特點是種植業和養殖業並重。養殖業發展迅猛。
種植業原以糧、棉、油為大宗。建縣初,本縣主要以種植雜糧和棉花為主,故舊縣誌上有“宜棉不宜稻”之說。隨著農田水利的進步,土質改良,清末民初,本縣中西部地區以種植水稻為主,東部地區仍為棉花和雜糧。民國以後,東部地區開始種植水稻,但為數很少。解放後,由於大興農田水利,東部地區實現旱改水,糧食作物也以稻米為主。1964年本縣實現糧食自給有餘,改變了歷史上長期缺糧的局面。本縣的棉花和油菜生產,不僅在上海郊縣領先,而且是全國著名的棉花和油菜豐產縣。1985年糧食常年畝產為890.5公斤,皮棉和油菜籽畝產分別為65.5公斤、292.5公斤。蔬菜栽培在本縣西部地區有百年以上的歷史,計有33個種類、160多個品種,春夏秋冬,四季不斷,年產蔬菜9萬餘噸。70年代以來,本縣果樹業在東部地區發展很快。全縣有28處果園,占地2.6萬畝,占上海市郊果樹總面積的50%左右。品種有桃、梨、蘋果、柑桔、葡萄、草莓等,水果年總產量2萬餘噸,是上海市的主要水果基地之一。尤其是桃,品種多,質地好,產量大,每年上市量占全市銷售量的50%以上。西、甜瓜,從1983年以來,每年種植2.8萬畝。在上海市兩次西瓜評選中,本縣西瓜獲得“特優”、“優質”,年上市量4萬餘噸,成為上海市主要的西瓜生產基地。食用菌在本縣多數鄉村有種植,品種有蘑菇、草菇、香菇、平菇、滑菇、鳳尾菇、金針菇等,年產量2880餘噸。所產食用菌、蘆筍、水蜜桃等已成批出口,遠銷海外。
本縣養殖業本來僅限於普通的家禽家畜,所產浦東白豬和浦東三黃雞是國內名品。解放以後,特別是劃歸上海市後,貫徹為城市服務的方針,畜牧業發展很快,先後辦起機械化養雞場31個。1985年,生豬上市量31.5萬頭,雞鴨299.1萬隻,鮮蛋7948噸。1978年以來,養殖的種類不斷擴大。禽畜除原來的家禽家畜外,增加了兔、貂、鴿、鵪鶉、蜂等的養殖;水產養殖除青、白、鯽等魚類外,增加了珠蚌、龜鱉、河蟹.黃鱔.對蝦等水生動物的養殖,1985年,產兔毛480噸,貂皮16860張,蜂蜜71.6噸,水產品5007.3噸,其中魚類4938噸,蝦蟹類67噸(含捕撈)。所產水貂皮、黃貂皮、兔毛、對蝦、鰻魚苗、瘦肉型豬、三黃雞、珍珠、龜鱉、金魚、河蟹等大量出口,暢銷國外。

本縣工業

的特點是鄉鎮工業發達,工業門類較多。據1985年統計,工業總產值160532萬元。鄉鎮工業總產值118820萬元,占工業總產值的74%,占工農業總產值的63.95%。工業門類多,按統一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的15個工業大類中,本縣就占有12個,在538個小行業中,本縣占有374個,這為城市大工業的擴散提供了最廣闊的基地。1979年,和上海毛麻紡織工業公司合資經營了2家毛紡廠以後,多種工農聯合企業相繼產生,至1985年,全縣工農聯營企業已有33家。縫紉業是本縣的傳統工業,全縣從業人員2.9萬餘人。據各類服裝廠產值計算,1985年產值為12373.1萬元。建築業也是本縣的傳統產業,全縣有40個建築單位,具有相當的設計能力和較高的施工水平,從業人員2.4萬多人(不含臨時建築隊和零散工)。出口的工業產品有紡織品、真絲繡衣、絲綢服裝、五金機械、儀器儀表、電子元件、電工器材、建築五金、紅木家具、玉器雕刻、工藝美術品等百餘種,占全縣出口交貨值90%以上,而其中90%以上是鄉鎮工業出口產品。木螺釘出口為全國第一,出口交貨值占全國木螺釘外銷量的70%;服裝出口為全市郊縣第一。
本縣商業起源較早。在宋、元鹽場鼎盛的時候,下沙、周浦和新場已形成集鎮,尤以新場為盛,“歌樓酒肆,商賈輻輳”有“賽蘇州”之譽。清代以後,尤其是上海闢為商埠後,本縣商業日趨興盛。到抗日戰爭前夕,本縣已有大小商店4150戶,行業80餘種。商戶在百家以上的城鎮有新場、惠南、大團、周浦等16個,其中周浦鎮擁有400多戶商家,是浦東地區糧棉集散地,有“小上海”之稱。日本入侵後,本縣商業遭到嚴重摧殘,至1948年,本縣商店僅2800戶,都處於奄奄一息狀態。解放後,人民政府貫徹“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方針,發展商業經濟,經過對私營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形成了統一的社會主義商業市場。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搞活”方針的貫徹,本縣形成以國營和供銷合作社商業為主導的多種經濟成份,多種流通渠道並存的商品流通體系。據1985年統計,全縣商業戶已達6048戶(個體商業戶4249),1985年總零售額達52109萬元。
本縣水陸交通發達。全縣主要航道26條,通航里程為269.14公里,1985年全縣水運周轉量為36262.48萬噸公里;全縣有公路241.94公里,公路密度為0.355公里/平方公里,客貨運都很便利。
解放後郵政電信發展較快。1985年農村投遞郵路總長2879公里,是1952年建立縣郵電局時的10倍,長途電話電路從3條增至55條,是1952年的18.3倍。1984年全縣電話改磁石式交換機為共電機,總容量發展到5700門,是1952年的13.3倍。

本縣文化

淵源流長。北宋末年,由於金兵入侵,北方士族隨宋室南遷,定居於本縣者甚多。北宋文學家秦少游之孫秦知柔率家遷居本縣的閘港,詩人儲泳定居於本縣周浦等,一時文人學士雲集,周浦、鶴沙成了他們雅集之場所,中原文化對本縣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元、明兩代,本縣產生了一批有影響的文化人。明代的中醫李中梓、秦昌遇名噪一時,尤以李中梓為最,所著《醫宗必讀》等,至今仍是學醫者的必讀書。閘港人秦裕伯,官至太子侍讀、京畿大主考,乃一代名儒。新場人葉映榴,詩名一時,大學問家朱彝尊為其詩集作序。清代的顧成天、張文虎都著作等身,為當時著名文人。當代著名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馬列主義理論家張聞天原為本縣祝橋鄉人。周浦人傅雷更是海內聞名的文學翻譯家。大團人吳仲超任故宮博物院院長20餘年,對祖國的文物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本縣書畫歷史悠久,據《光緒南匯縣誌》記載,明代畫家董其昌曾寓居本縣。載入《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的本縣人有65名。本縣還是江南絲竹的發源地之一,浦東派琵琶祖師鞠士林是本縣邑城人,其弟子陳子敬被清廷賜號“天下第一琵琶”。
本縣至18世紀初始建學宮,自宋至清,全縣考中進士31人,其中武進土6人。由於本縣靠近上海,接觸新思潮早,近代教育事業發展較快。1899年(清光緒二十五年)創辦肇興實用學堂,至清末,全縣已有各類國小堂105所。辛亥革命後,新學發展尤快。1928年,全縣有國小、國中、師範共275所。至解放時,全縣有中國小447所,在校學生6萬餘名。解放後,教育事業發展更快,1985年,全縣有中學56所,計619班,在校學生30088名;國小315所,計1925班,在校學生為64696名,國小完全普及。
本縣中醫學歷史悠久,明代著名的中醫學家李中梓是本縣惠南鎮人。但在解放前,由於政治腐敗,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緩慢,至解放時,全縣有公、私立醫院10所,共有床位40張,全縣醫務人員414人,平均12500人才有1名醫務人員。解放以後,醫療衛生事業得到迅速發展,至1985年,全縣有縣級醫院6所,鄉衛生院25所,村合作醫療衛生室343處,全縣設有病床2213張,觀察床230張,平均每千人有病床3.36張。全縣醫技人員2906人,平均每千人有醫技人員3.47人。
文化事業也得到極大的發展。據1985年統計,全縣設有文化館(站)31個,圖書館(室)31個,電影放映隊37個,滬劇、越劇、曲藝專業劇團3個。文化設施有:影劇院25所,茶樓書場14處,農村文化宮21個,青少年宮6個,新華書店及代銷店34個。從1978年到1985年,本縣業餘作者在省市級報刊上發表的文藝作品3900餘篇(首、幅),有170幅畫參加國際性展出,其中3幅獲國際金獎,2幅獲國際銀獎,3幅獲優秀獎。
本縣的科學技術在解放前比較落後,僅農、醫、教育界的一些有志之士,結合本職從事著述,成果甚微。解放後,科技事業得到重視,縣、鄉設立專門管理機構,大力普及科技知識,培養科技人材,開展科研活動。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科技事業得到較大的發展。從1977年到1985年,本縣共獲科技成果獎439項,其中國家級和部級9項,市級32項,縣級398項。發表各種科學論文300餘篇。

城鄉建設

本縣原為海隅偏僻農村,城鄉建設落後,人民生活貧困。截至1949年,全縣僅周浦、新場、惠南、大團4個縣屬鎮的人口在千人以上,其餘農村集鎮都在千人以下,有的只是較大的村落而已。交通僅滬南線,每天有4至6班定班汽車,廣大農村全靠步行和小木船。電照明僅4個縣屬鎮比較正常,農村全靠煤油燈。住房條件很差,西部以瓦屋為主,中部半瓦半草,東部以草房為主。飲水全靠河浜天然水,水井極少。人民生活貧困。1949年城鎮職工平均年收入118.7元。農民在解放前生活更苦,冬春之交,斷炊之戶時有所見,若遇災荒,餓死人是常有的事。
解放以後,隨著經濟的發展,城鄉建設發展很快,人民生活有顯著提高。至1985年,4個縣屬鎮中,周浦鎮和惠南鎮的人口已近3萬,新場鎮和大團鎮已接近1萬。原有的街道都得到拓寬,還建設了很多新街道。在農村已形成千人以上的集鎮25個,其中規模較大的已超過解放初的縣屬鎮水平。城鄉公用設施更非解放前可比,鄉鄉村村都有公路,腳踏車和汽車成為人們主要的交通工具;家家戶戶都用電燈照明,煤油燈已成為歷史陳跡;4個縣屬鎮和25個農村集鎮都設有自來水廠,農民都飲用井水;民眾住房得到改善。據統計,從解放至1985年,4個縣屬鎮新建公房365842平方米,私房278741平方米。農民住房變化尤為顯著,解放初的草房已不復存在。據統計,1979年到1985年,全縣有92412戶農民建新房,建造樓房15.4萬間,平房2.8萬間,建房總面積1009萬平方米。60%的農戶住進新居,農村人均擁有住房27.9平方米。當地農民說:“50年代蓋草房,60年代造瓦房,70年代瓦房加走廊,80年代建樓房。”人民收入水平得到顯著提高。據1985年統計,城鎮居民年人均收入508元,農村年人均收入659元,分別為解放初的3倍以上。民眾溫飽有餘,開始追求營養和美服,一些高檔生活用品,開始進入民眾家庭。據1985年調查統計,在50戶城鎮居民家中有:沙發32對、電風扇50台、洗衣機17台、電冰櫃17台、電視機42台(彩電5台)、錄音機18台、照相機6架、手錶120塊。100戶農民家中有:腳踏車33輛、鐘錶22隻、電風扇32台、沙發6個、收音機4台、電視機23台(彩電4台)、收錄機1台。這是解放前所不敢想的。
本縣地處全國經濟中心上海市的郊區,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人力資源充足,農副業生產有著雄厚的基礎,工業生產門類眾多,這些都是把本縣建成為大城市的副食品基地、工業擴散基地、出口創匯基地的有利條件。但是,由於本縣地處海隅,東、南兩側為大海,西有黃浦江橫臥本縣與上海市區之間,影響本縣與上海市區及內地各省市之間的聯繫,給本縣的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帶來不利因素。隨著國家對浦東地區的開發,黃浦江上交通設施的改善,這個不利因素將逐步被克服,本縣發展前景仍是光輝燦爛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