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電極

半導體電極

半導體電極是指半導體材料與適當電解液構成的電極體系成為半導體電極。當半導體與電解液接觸時,其剩餘電荷在電極表面層中分布,形成類似於溶液中離子雙電層的空間電荷層。半導體電極受光照激發所產生的空穴與電子分別具有極強的氧化性還原性,可與電解質溶液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同時空穴與電子在空間電荷區被分離,產生電動勢,與對電極形成迴路,構成光電化學電池。

基本介紹

半導體電化學行為,特點,分類,穩定性,

半導體電化學行為

已知許多硫化物、氧化物是半導體,因此,許多不溶性陽極具有半導體性質。在有色金屬冶金過程中,因為主要的礦物原料為硫化物和氧化物,故這些物質或多或少都具有半導體性質。眾所周知,半導體中的載流子為電子和正孔(空穴)。依靠電子導電的半導體叫n-型半導體;反之,由正孔傳導的則叫p-型半導體。
半導體的比電導在金屬和絕緣體之間,其值為10-10~10-1歐姆-1·厘米-1,比電導的溫度係數大幹零是半導體的特徵之一。金屬的比電導>102歐姆-1·厘米-1,而絕緣體或離子晶體的比電導在10-10~10-22歐姆-1·厘米-1範圍內。
電子在固體中的轉移現象可用能帶理論解釋。能量最高的是價電子填充的帶叫價帶或滿帶;能量最低的叫導帶,其問的間隔叫禁帶。禁頻寬度愈小,電子從價帶到導帶的相互轉移就愈容易。金屬、半導體和絕緣體之間的區別在於,金屬的導帶與價帶相互重疊,半導體的禁頻寬約有一電子伏特,而絕緣體的禁帶則很寬。半導體電極的電化學行為與電解質溶液性質很相似,當半導體中的價電子受激發而從價帶進入導帶時,表現為抗拒晶格中鍵的束縛,出現電子-正孔。

特點

半導體電極與導體電極比較,有許多差別,這些差別決定了半導體電極反應的一系列特點,或荷電粒子在半導體/溶液界面遷移的動力學過程的特點。這些差別主要表現於:
①半導體中載流子的濃度比金屬中低得多,而且很容易發生濃度的變化。金屬導體本體內電子濃度為1028/m3,電極表面剩餘電荷數量級為1018~1019/m3,比本體內少得多,而半導體中自由電子濃度為1021/m3左右,在電極上存在剩餘電荷時,對金屬來說,這部分剩餘電荷全部集中在電極表面,但半導體的剩餘電荷則分散在空間電荷層中。
②由於上面的特點,半導體與溶液界面的電位差,將有很大一部分落在空間電荷層,溶液中緊密層的電位,在界面區整個電位差中所占比例很小),而且導致接近電極表面的能帶發生彎曲。

分類

N型半導體用作光陽極,進行氧化反應;P型半導體用作光陰極,進行還原反應。半導體電極還可用於其他光電合成,如將氮固定為氨、光分解硫化氫、光還原二氧化碳為醇和其他有機物等。常用的半導體電極的半導體材料有Ga、Ge、CdS、 CASe、 CdTe、 GaAs、 MoSe2、WSe2、InP、TiO2、GaP等。研究半導體在電解質溶液中的電化學行為稱為半導體電化學。主要用作各種光電化學電池的光敏功能電極,把光能轉變為電能或化學能。

穩定性

在光照下,具有較小的禁頻寬度的電極的溶解尤為顯著,其速度有可能超過溶液中的目標反應的速度,這種現象稱為半導體電極的光分解。這使得太陽能電池不能長期穩定工作。除了半導體電極在導帶電子和價帶空穴作用下發生分解反應外,溶液中的氧化還原對O/R(包括溶劑)也能影響電極材料的穩定性。它們能與半導體電極競相捕獲載流子,而競爭反應的效率則決定於他們的Fermin能級在能量坐標上的相對位置及動力學參數。當O或R或溶劑分子能比半導體電極更有效的俘獲光生載流子時,它們即能夠起到抑制電極分解而穩定電極的作用。實際上半導體電極是否發生分解,在很大程度上還決定於反應動力學性質,如果分解反應的某一步活化能足夠高,而使熱力學不穩定的半導體電極也可能表現為相當穩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