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保留式複製

DNA的半保留複製。Waston和Click在提出DNA雙螺旋結構模型時曾就DNA複製過程進行過研究,他們推測,DNA在複製過程中鹼基間的氫鍵首先斷裂,雙螺旋解旋分開,每條鏈分別作模板合成新鏈,每個子代DNA的一條鏈來自親代,另一條則是新合成的,故稱之為半保留式複製(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半保留式複製
  • 外文名: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 提出人:Waston和Click
  • 驗證人:Meselson和Stahl
1958年Meselson和Stahl進行了實驗證明了DNA分子是以半保留方式進行自我複製。首先讓大腸桿菌在以15NH4Cl為唯一氮源的培養基中連續培養12代,使所有的DNA分子都被標記上15N。15N-DNA的密度比普通14N-DNA的大,在氯化銫密度梯度離心時,這兩種DNA形成位置不同的區帶。如果將有15N標記的大腸桿菌轉移到普通的培養基(含14N的氮源)中培養,經過一代之後,所有DNA的密度都介於15N-DNA和14N-DNA之間,即形成15N-14N雜合分子。兩代後,14N分子和15N-14N雜合分子等量出現。若再繼續培養,可以看到14N-DNA增多,當把15N-14N雜合分子加熱變性時,它們只形成含15N的重鏈DNA,與只含14N的輕鏈DNA(即單鏈無15N-14N雜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