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後人類模樣

千年後人類模樣

台北時間2012年10月11日訊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過去的數千年間,進化的歷程已經改變了人類的身體和面貌,這一過程仍然還在緩慢的發生著。近期一些世界頂尖的解剖學家對1000年之後我們的後代將會是什麼模樣進行了預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千年後人類模樣
  • 地點北京
  • 時間:2012年10月11日
  • 體型:人類將會變得更高
基本信息,體型,原因,種變化,進化情況,物種形式,單一人,半機器人,基因人,天文人,第三性,

基本信息

台北時間2012年10月11日訊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過去的數千年間,進化的歷程已經改變了人類的身體和面貌,這一過程仍然還在緩慢的發生著。近期一些世界頂尖的解剖學家對1000年之後我們的後代將會是什麼模樣進行了預測。

體型

一、人類將會變得更高,身高將普遍達到6~7英尺(約合182.8~213.4cm)。這首先是因為營養攝入的改善,以及更先進的醫學技術發展。居住在倫敦北部的骨骼整形醫師格雷·特瓦納(Garry Trainer)說:“現在的美國人較之他們在1960年代的身高已經長高了大約1英寸(約合2.54cm)。”
二、牙醫菲利普·斯坦默(Philip Stemmer)博士則表示,人類的腸子將會變得更短,因此我們將不再會吸收過多的脂肪和糖分,這是一種天然的避免肥胖症發生的方式。
三、如果男性生殖能力進一步下降,他們的睪丸將會變的更小。
四、人類最常用的四肢也將發生變化。手臂和手指將會變得更長以便減少長長伸出手臂的動作,而手臂上的神經末梢數量將會增加,這是由於長期使用類似iphone此類精密電子設備需要更高水平的手眼協調能力。
五、人類的大腦體積將會減小,或許這是因為計算機將會幫助我們進行很大一部分記憶和思考功能。美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克里斯·斯汀格(Chris Stringer)說:“很多科幻小說中將未來人類描述為擁有巨型大腦的模樣,然而巨型大腦其實並非最佳選項。”
六、我們將擁有更大的眼睛,而嘴巴則將變小。來自英國萊切斯特大學的克萊·庫珀(Cary Cooper)表示:“交流將通過表情和眼神實現。”
七、牙醫斯坦默同時也認為人類的牙齒會退化,牙齒的數量會下降,因為我們所咀嚼的食物將會變得更軟,不需要用力撕咬。他說:“在未來我們甚至將只食用流食或營養片,那樣的話牙齒就將變成多餘的器官。”
八、“四個下巴”。英國整形手術顧問拉傑夫·格羅夫(Rajiv Grover)相信,隨著我們吃的越來越好但是消耗量越來越小,我們會變得越來越臃腫,甚至變成十足的“四下巴”胖子。
九、未來每個人的鼻子形狀都將變得越來越相近,這是因為隨著空調和中央加熱系統的普遍使用,寬鼻子和窄鼻子之間對於天氣或氣候的不同適應性差異將被基本排除;
十、中央加熱系統和保暖的衣物將意味著我們身上的毛髮會進一步退化,然而我們的皺紋會增多;
十一、鼻形一樣,由於人類已經適應了室內空調和中央加熱系統,氣候對人類的影響也變得越來越小,所以未來社會的每個人都將擁有同樣形狀的鼻子。

原因

最後,由於臭氧層的逐漸損耗,過量的陽光照射可能會導致皮膚鬆弛,我們的眼袋和脖子上會有鬆弛下垂的皮膚。同時我們的皮膚顏色會變得更黑一些,這是因為人口的全球性流動加劇以及更加普遍的混血現象導致的結果。

種變化

根據長期調查,人的身高儘管在不斷增長,但因勞累過度和精神緊張,至2050年,人類將停止長高。本來,緊張能刺激腦垂體產生生長激素,然而過分緊張又會使我們的身體分泌更多的物質去對付緊張造成的負擔,從而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也就是說,至2050年,人的身高已達到頂點,此後就是零增長。由於“馴化效應”在所有被關養或馴養的動物中都會出現,而人猶如“馴養”在“混凝土堡壘”中的高等動物,所以人的生物變化也在繼續進行;未來人的額頭會越來越高,頭更圓更大,能為大腦提供更多的空間。隨著食品的工業化生產和加工,人的臼齒逐漸退化或乾脆不長臼齒。生存鬥爭不復存在,生活條件優裕,人體磨損減慢,人的平均壽命繼續增加,中青年活力期延長,這也是“馴養”的結果;雖然如此,能衝出120歲大關的人仍屬少數。至於手指變短變細,這是為了適應人類自己發明的器械,如人們稱之為“老鼠鋼琴”的微鍵盤和微型電腦。環境污染造成男性精子的繁殖能力大大下降,於是基因工程師們利用海豚和有袋類動物的基因,使人的生殖能力和智慧型大為提高。

進化情況

很久很久以後,在人類受到大自然的報復(濫用資源和溫室效應不斷導致災害性氣候、陸地面積越來越小、居住和飲食不斷受威脅等)以後,新的冰期終於來臨,墨西哥灣暖流消失,大陸陷入酷寒,大量的冰塊征服了陸地,人類和其他動物無法繼續生存,終於滅絕。唯一的例外是螞蟻,它們能承受長時間災難,任何時候能應付環境的惡變。經過各種突變,螞蟻進化成有高度科學文明和感官極端發達的“臨時地球主人”,它們對振動、氣味、時間、磁場等的感覺極為靈敏。作為人類的“接班人”,螞蟻完善了集體觀念、組織意識、專業分工,甚至發明了相當複雜的語言。
昌明的科學使螞蟻能解開自己的基因密碼以及許多其他生命的基因密碼,它們在考古挖掘中發現了人類文明的殘餘,發現了人體組織,最後通過克隆複製出人。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螞蟻科學家把螞蟻的基因混入了人的基因,於是出現了兼有人類和螞蟻優點的新地球人
又過了很久很久,人類——新地球人重新占領了地球,在新的人類面前,螞蟻仍是低等動物。但是新人類作出了嚴格規定:不許克隆地球人、不許濫用資源、不許污染環境、不許污染食物

物種形式

科學家們通過探究人類的昨天,把從猿到人的進化史拼圖歸於原貌時,新的疑問又開始了:人類的未來將會怎樣?對於大多數嚴謹的進化論學者來說,這是一個他們更希望能迴避的推測。但人類作為一個自然物種,進化的腳步不會停止,追尋演進的足跡,我們能否看到自己的未來?古生物學家認為,我們的祖先智人曾經有過兩個“兄弟”——身材健壯的尼安德特人和弗洛里斯小矮人。雖然他們都在進化的歷程中逐漸銷聲匿跡直至滅亡,但仍有科學家提出這樣的疑問——人類進化中的“副產品”是否可能在未來重新出現?也有人認為,人類將與機器結合成一體,使純粹的自然人成為瀕危物種。
這樣的想法聽上去是在科幻片中無數次出現的場景,但事實上,人類已經面臨著有關未來人類發展的選擇——隨著科技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從幹細胞研究到人體內植入晶片的爭論卻變得越發激烈,其根源也和關於進化論的非議一樣,涉及到宗教、政治和價值觀的分歧。
科學無法準確預測出未來一千年直至上百萬年間的環境變化,也無法知曉人類是否能適應這樣的變化,但是人類的好奇心並不會因此而平息。華盛頓大學人類學家彼得·沃特在《未來進化》一書中提到,人類正在利用自然和科技的力量讓自己永存,人類至少還能存在5億年。在未來的演進過程中,人類也會像過去一樣重現進化歷程。人類究竟會走向何方,科學家和學者們做出了5種大膽的猜測:
智人中的智人。100萬年後,全球人種融合成一種穩定的狀態,不同膚色融合到一起,種族特徵消失。

單一人

一百萬年後,高度全球化的後果導致不同人種均被同化,不同膚色融合到一起,種族特徵逐漸消失。做出這一推測的依據是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雖然進化論一直在起作用,但在過去的上萬年內,人類的基因庫不是在發散而是在收斂,而這一趨勢的加劇會最終導致單一人種的誕生。
人類進入現代社會後,隨著全球化的飛速進程,不同人種文化上的差異正在逐漸消失,這在人類語種的變化上尤為明顯。當前,全球人類擁有6500種語言。而能夠流傳到我們的下一代的語言僅剩600種。在通訊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全球人類前所未有地聯繫起來,雖然有很多個人和組織都在盡力維持少數民族正在丟失的文化遺蹟,但文化的單一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生物學家認為,一個物種的不同種群必須互相隔離才能導致這些種群朝不同的物種分化。這就是加拉帕戈斯群島出現13種不同的“達爾文雀”的原因。但問題是,如果地球上人類之間的聯繫變得越來越密切,這是否會造成人類根本沒有機會進行分化? 進化為單一人的好處顯而易見———地球上會出現從未有過的和諧的社會,人類的政治經濟發展將取得質的飛躍,實現所謂世界大同
但是,像所有的單一物種一樣,單一人也更容易受到傳染性疾病的威脅。基因上的可變性能夠在一些病毒來襲時保護基因多樣化的物種不受大規模的傷害。因此就像培育出的超級水稻一樣,雖然品種優良,同時也極易受到某種病害毀滅性的傷害。
全球環境的急劇變化也會威脅到單一人種。由於工業污染人類活動地球環境的變化可能將超過人類的適應能力。因此,短時間內單一人種的輝煌背後很可能面臨滅頂之災的危險。
全球災難後倖存下來的人。他們會有適應當地特殊環境的特徵,如對病毒免疫,或防輻射的皮膚。

半機器人

而除了改變人類自身的基因,同越來越先進的高科技機器結合也可能成為人類增強自身能力的另一種方法。
飛速發展的計算機技術創造的人工智慧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進化”,半個世紀的時間裡,人工智慧在一些領域就已經超過了人類本身。因此有科學家預測,真正具有智慧型的機器人可能在2030年誕生。這就意味著新的機器人種族的誕生。
另一方面,人類已經推開了將自己“機器人化”的大門:從人工心臟、人工視網膜到越來越智慧型化的假肢。而在未來,技術的發展能允許在大腦植入智慧型晶片,讓我們更加聰明。但問題是,在身體中加入了智慧型機器後,人類作為一個自然物種還會存在嗎? 而當機器人進化到完全超出人類的層面時,人類又面臨著新的挑戰。高智慧的機器人會同人類共存,但與過去不同的是他們的地位會高於人類,成為新一代的地球主宰。 為了適應移居外星的生活,人類的形體也會發生變化。低重力狀態下四肢無需像在地球這般發達,人類的毛髮也不再有用。

基因人

用基因和藥理學方法來強化人類事實上早已經出現——那些服用類固醇的好萊塢動作明星和運動健將就是最鮮活的例子。
社會觀察家喬爾·加羅在《激進的進化》一書中稱這些領域的發展之快可以被視作一種新形式的進化。那么這種進化導致一個新的人種的誕生需要多長時間呢?加羅給出的答案是:20年。而類固醇藥物製造的肌肉男僅僅是科學技術打造新人種的一個早期範例。
加羅認為,科技對人類身體上的強化作用最初出現在運動場和戰場上,但最終將進入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學習、工作甚至求偶。
科學家已經通過實驗,找到了讓老鼠更聰明和長壽的方法,構想一下,經過強化之後,一個人能在100歲的高齡保持最佳狀態,並且還希望他/她的後代也具有這些強化的優勢,很可能出現的狀況便是尋找將這些基因傳到自己的後代的方法,最終導致新的人種的產生。這讓人聯想到科幻影片《基因》中描繪的故事——社會等級以基因為劃分標準,只有具備優等基因的人才能身居要職。但是要製造優等基因人,還需要跨技術和道義上的障礙。
基因療法只能在個人身上奏效,也就是說不能遺傳給後代,要是其能夠遺傳,必須對種系幹細胞進行修改,而這必將引發道德上的爭議。同時,種系幹細胞修改技術雖然能夠製造新一代的超人,但由於其不確定性,也可能帶來無法預料的後果,甚至將人變成怪物。
人類同機械的結合會使身體更強大,但這種“混血兒”可能僅僅是進化過渡階段的產物。

天文人

征服太空,適者生存
如果人類延續的時間足夠長,那么一定就會向太空擴張,形成新的人種。這些新的繁衍地必須像達爾文加拉帕戈斯群島進化實驗室一樣,要與地球足夠近,以便人類能夠到達;同時又要足夠遠,使其居民不大可能與母系物種的基因混合。
誕生太空新人種的前提是人類能達到另一個恆星並定居下來。當前已知的具有行星的最近星系是天苑四,它離地球有10.5光年。即使人類宇宙飛船速度能夠達到光速的1%———每秒3千公里,也需要一千年才能達到最近的星系。
不過即使不出太陽系,我們的鄰居行星也可能就足夠了。如果人類在火星上建設家園,由於火星同地球的極大差異,在那兒出生並長大的人類就不可能適應地球的環境———地球上的重力是火星的3倍。因此在火星殖民地上,新的人種“火星人”可能僅需要幾代繁衍就能形成。
如果要走出太陽系,一種構想是修建諾亞方舟式的巨型太空飛船,將人類送到遙遠的星系,其間人類可能經歷數代繁衍。低重力狀態下四肢無需像在地球般發達。人類的毛髮也不再有用。他們還可能讓生命進入長期休眠狀態,讓機器人進行導航。當到了新的殖民地後,再重新甦醒,繁衍下一代,延續人類的存在。 但是由於太空探險的不確定性,作為地球生命的人類能否在太空極端的環境生存下來可能還是一個問題。因此,科學家還提出一種更極端的方法:把製造人的指令,而不是實體的人送到宇宙的另一個角落,機器人在某個行星上建設了基地之後,利用收到的人類指令製造出新的人類。未來人類長什麼樣?身高1米 圓圓腦袋沒有牙齒, 根據公認的正式年表,人類起源經過了四個階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科學家指出,人類的這種進化並沒有結束,現代人的外形構造還存在很多缺陷,需要進一步改進。在最近的100年間,人的外形將會起很大變化,可能出現一種能擺脫現代人所有弱點的未來人。近日,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發表文章,介紹了幾位科學家對未來人類的構想。

第三性

俄羅斯性學專家奧列格·格林丘克認為,男人作為一種物種有滅絕的可能,因為Y性染色體在持續不斷地失去基因,而男人能來到世上就是多虧了這個Y性染色體。可女性X染色體不知為什麼卻未出現變化。
據格林丘克說,數百萬年前Y基因有1500個,如今總共卻只剩下40個。為什麼Y染色體會出現“枯竭”現象,誰也說不上來。但如果這個過程不會停止,它們就有和男人一道完全消失的可能。取而代之的將是另外一種第三性人,這種人不排除既具有男性性器官,也具有女性性器官。順便說說,這樣的人今天已是越來越多,比如歐洲就已經是在每5000名新生兒中就有一個。
還有一個很不妙的徵候,地球上現有15%的男性居民將失去生育能力,而20%多的男人將患陽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