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島湖大橋

千島湖大橋

千島湖大橋(Qiandaohu Bridge),是中國浙江省杭州市境內的過湖通道,位於千島湖之上,是淳安縣交通規劃“內成環,外疏口”公路網建設中的關鍵工程。

千島湖大橋於2002年9月28日動工興建;於2005年8月16日完成主橋合龍工程,大橋全線貫通;於2005年9月20日通車運營。

千島湖大橋西起陽光路,上跨千島湖水道,東至集賢路;線路全長1258米,主橋長928米;橋面為雙向四車一級公路,設計速度40千米/小時;項目總投資1.38億元人民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千島湖大橋
  • 外文名:Qiandaohu Bridge
  • 始建日期:2002年9月28日
  • 投用日期:2005年9月20日
  • 所屬地區:中國浙江省杭州市
  • 類型剛構橋公路橋特大橋
  • 長度:1258.1米
  • 寬度:18米
  • 車道設定:雙向四車道
  • 設計速度:40千米/小時
  • 起止位置:陽光路、集賢路
  • 途經線路:淳安—開化高速公路
  • 管理機構:淳安縣交通運輸局
建設歷程,橋樑位置,建築設計,建築結構,設計參數,運營情況,建設成果,技術難題,榮譽表彰,文化特色,價值意義,

建設歷程

2001年9月5日,浙江省交通運輸廳對淳安縣人民政府《淳安縣千島湖大橋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作出批覆,同意建設千島湖大橋。
2002年4月12日,浙江省交通廳關於淳安縣政府《浙江省淳安縣千島湖大橋工程初步設計》作出批覆,同意工程設計方案;9月28日,千島湖大橋動工興建,並舉行奠基儀式。
2003年2月18日,千島湖大橋進行第一根樁基的鑽孔工作;4月20日,千島湖大橋完成大橋鑽孔工作。10月7日,千島湖大橋完成第一個承台施工建設工作。
2004年2月16日,千島湖大橋完成第一個V型墩施工建設工作;11月28日,千島湖大橋完成下部建設工程。
2005年8月16日,千島湖大橋完成主橋合龍工程,大橋全線貫通;9月15日,千島湖大橋工程竣工;9月18日,千島湖大橋通過杭州市交通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總站驗收;9月20日,千島湖大橋通車運營。

橋樑位置

千島湖大橋位於中國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城北約3千米的千島湖中心區東北部,西起陽光路,上跨千島湖水道,東至集賢路,途經該橋線路為淳安—開化高速公路。
千島湖大橋位於中國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千島湖大橋位於中國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

建築設計

建築結構

  • 整體布局
千島湖大橋分別由主橋、引橋、V形橋墩及立交匝道組成;主橋路段呈東南至西北方向布置。
千島湖大橋全景千島湖大橋全景
  • 設計理念
千島湖大橋採用V形墩連續剛構橋設計方案;多跨V形墩連續剛構橋具有結構新穎輕巧、外形美觀勻稱,如飛鳥雙翼與周圍山水相融,是力與美的有機結合,給人們增添美的享受。
千島湖大橋採用剛構橋設計方案千島湖大橋採用剛構橋設計方案
  • 設計特點
千島湖大橋主橋採用多孔長聯V形墩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的設計方案;主梁採用單箱單室斜腹板截面,箱梁為縱向、橫向及豎向預應力體系;箱梁縱向預應力鋼束採用三類鋼絞線箱梁頂板橫向預應力束采一類鋼絞線。V形墩斜腿頂部至合龍段梁底按圓曲線過渡。主墩均採用高樁承台鑽孔樁基礎,每墩設四根鋼管混凝土嵌岩樁,採用水下C35混凝土,V形墩斜腿為板式鋼筋混凝土結構,斜腿軸線與墩中心線上下固結。墩座為普通鋼筋混凝土結構。
千島湖大橋橋墩為V形墩千島湖大橋橋墩為V形墩

設計參數

千島湖大橋線路全長1258.1米,寬18米,其中主橋長928米,採用(70+7×105+70+40)米的跨徑布置,引橋長330米,採用(5×60)米的跨徑布置。V形墩頂上的箱梁梁高4.2米,長29米,合龍段及邊跨直線段梁高2.7米;主梁箱梁頂板寬18.0米,兩翼懸臂長4.15米,全橋頂板厚0.25米(箱梁中心線處),腹板厚0.5米,底板厚由斜腿處的0.5米,按圓曲線變化至合龍段的0.25米;箱梁共設橫隔牆19道, 厚均為1.0米。V形墩斜腿軸線與墩中心線交角為45度,斜腿長為13.8至16.5米,橫向寬7.5米;斜腿根部厚2.0米,與箱梁固結處厚1.03至1.21米。墩座順橋向5.328米,橫橋向寬7.8米,高4.0米;1號、2號 、7號、8號墩鋼管壁厚24毫米,3至6號墩鋼管壁厚22毫米。
千島湖大橋橋面千島湖大橋橋面
技術標準
公路等級
一級公路
設計速度
40千米/小時
車道設定
雙向四車道
荷載標準
汽—20,掛—100;人群荷載:3.5千牛/平方米
航道等級
5級
抗震等級
按7度設防
參考資料:

運營情況

  • 票價票制
截至2019年10月,千島湖大橋不實施收費制度。
千島湖大橋夜景千島湖大橋夜景

建設成果

技術難題

  • 施工技術
千島湖大橋主要採用的施工技術為:
千島湖大橋橋頭獅千島湖大橋橋頭獅
1、超長聯多跨V形墩剛構;
2、鋼管混凝土樁的套用;
3、深水栽樁技術;
4、複合的浮式鑽孔樁施工平台;
5、深水柔性基礎上的 V 形墩施工;
6、長聯多跨 V 形墩剛構梁的施工監控。
  • 技術創新
千島湖大橋的技術創新主要為:
1、長聯多跨V形墩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橋型的使用既是千島湖大橋鮮明的工程特點,也是該橋技術創新點之一。為實現大橋的主體設計意圖,結合橋位自然及工程條件,在大橋基礎設計大規模選用鋼管混凝土樁,並配套地開發了深水栽樁技術,使得鋼管混凝土樁基礎的使用從設計到施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程技術;該技術的成功使用,豐富並拓寬了橋樑基礎的設計和施工,特別是對於解決深水高樁承台鑽孔樁基礎中,如何經濟地回收和通過永臨結合的方式充分利用鋼護筒的工程難題,具有創新性的現實意義,有較大實用參考價值。
2、組合的浮式鑽孔樁施工平台的開發使用是千島湖大橋另一個主要的技術創新點;浮式平台是依靠水的浮力來支撐平台結構及其上施工設備重量的,受水位變化、水流流速 、波浪、風力及施工船舶幫靠等多因素的影響,即使是在庫區也無法通過錨碇使平台平面位置的固定達到固定式平台能夠直接滿足鋼護筒長期穩定定位的要求;鑽孔樁的鋼護筒下端是必須剛性地嵌固在河床上的,但如果鋼護筒頂口直接與平台聯結,則浮體較大的擺動有可能造成護筒的毀壞或影響到成孔、成樁的質量;以往橋樑施工所用浮式平台的實例中,大多是通過加強錨碇並頻繁調整錨繩鬆緊來保證護筒頂口位置的;這樣的方式工作量大、要求高且存在一定的風險,對於樁數較少的施工作業尚有可能,但不宜作為成熟技術加以推廣,而千島湖大橋針對以上浮式平台的問題,創造性的提出了將鋼護筒的定位與浮式作業平台相互分離,通過護筒頂口特殊的定位裝置,將衝擊反循環鑽機鑽頭提升鋼絲繩平面位置始終固定在護筒頂口中心,既避免了浮體在常規的晃動時對護筒的影響,又克服了鑽機隨同浮體擺動時對成孔質量的影響,改進後的平台技術和工藝可靠, 因浮體與護筒之間留有適當的間隙,一般情況下不必頻繁的調整錨繩,使工作量相對大大減少,成孔成樁質量也不受影響,因此,該項創新具有很高的推廣價值。

榮譽表彰

項目名稱
所獲獎項
千島湖大橋
2006年度“火車頭”優質工程一等獎
參考資料:

文化特色

  • 國際公路腳踏車賽
2019年10月,2019中國·杭州第十三屆環千島湖國際公路腳踏車賽在淳安縣千島湖秀水廣場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賽選手們在美麗的千島湖畔展開了速度與激情的比拼,其比賽線路更是途經千島湖大橋,展現淳安縣之美。

價值意義

千島湖大橋的建成,實現了杭州經淳安至安徽黃山的全天候陸路通道,並將極大地最佳化和改善淳安縣域內的公路交通網,對淳安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杭州市人民政府 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