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山廟會

千佛山廟會

千佛山廟會是集祭祀、歌舞、文娛於一體的中國民俗活動,千佛山附近盛產柿子,尤以大盒柿為最著名,廟會期間,適值大盒柿成熟上市,趕廟會者,多買柿子而歸,故千佛山廟會有“柿子會”之稱。在廟會上表演雜技、馬戲、歌舞等,人流如潮,熱鬧非凡。寄託了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千佛山廟會
  • 時間:上巳節、重陽節
  • 地點:濟南
  • 分類:社會生活
歷史淵源,廟會時間,廟會活動,

歷史淵源

濟南千佛山廟會,又稱“廟市”或“節場”。這些名稱,可以說正是廟會形成過程中所留下的歷史“軌跡”。作為一種社會風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和歷史原因,而廟會風俗則與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廟觀的宗教活動有著密切的關係,同時它又是伴隨著民間信仰活動而發展、完善和普及起來的。過去濟南的廟會有大小數十餘處,惟以“千佛山”和“藥王廟”廟會規模最大,流傳最久。
千佛山廟會

廟會時間

千佛山廟會一年兩次,於春季的上巳節和秋季的重陽節期間舉行。上巳節是指農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魏晉時固定為三月初三;元成宗大德年間(1310年前後),千佛山廟會始成定例,源自漢代的習俗,三月上巳日到水邊沐浴,叫做“修禊”以除不祥。每年到了舊曆九月初九日,是所謂重陽節,是登高的好日子。

廟會活動

千佛山附近盛產柿子,尤以大盒柿為最著名,廟會期間,適值大盒柿成熟上市,趕廟會者,多買柿子而歸,故千佛山廟會有“柿子會”之稱。每年廟會期間,從山腳下到山腰興國禪寺間一公里多的山路兩旁,有固定和流動攤位1000多個,經營日用百貨、土特產、風味小吃、工藝美術品等,來自省內外的民間藝術團體在廟會上表演雜技、馬戲、歌舞等,人流如潮,熱鬧非凡。
這個節日來源很古,可能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濟南的重陽節廟會(實際上是並沒有廟,姑妄隨俗稱之)是在南圩子門外大片空地上,西邊一直到山水溝。 每年,進入夏曆九月不久,就有從全省一些地方,甚至全國一些地方來的藝人會聚此地,有馬戲團、雜技團、地方劇團、變戲法的、練武術的、說山東快書的、玩猴的、耍狗熊的等等等等,應有盡有。他們各圈地搭席棚圍起來,留一出入口,賣門票收錢。規模大小不同,席棚也就有大有小,總數至少有幾十座。在夜裡有“夜深千帳 廟會上的柿子燈”的氣派,方圓幾十里,頗有點動人的氣勢。再加上臨時趕來的,賣米粉、炸丸子和豆腐腦等的擔子,賣花生和糖果的攤子,特別顯眼的柿子攤——柿子是南山特產,個大色黃,非常吸引人——這一切混合起來,形成了一種人聲嘈雜、歌吹沸天的氣勢,仿佛能南搖千佛山,北震大明湖,聲撼濟南城了。  千佛山廟會期間,通往上山的路上,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既有踏青遊玩的青年男女,也有虔誠的信佛者去興國禪寺晉香禮佛,更有的偕妻攜兒全家出動。沿途賣山貨雜品、香燭元寶和日用百貨的攤位鱗次櫛比;賣燒餅、包子、餛飩的飯棚,高聲吆喝著招徠顧客;民間工藝品、吹糖人的、捏麵人的、賣冰糖葫蘆的、賣兒童玩具的……琳琅滿目;唱戲的、說書的、拉洋片的、玩嗚嘟嘟的,更使人流連忘返。逛千佛山廟會,成了濟南人迎春踏春的一大樂事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