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海底構造下冊

區域海底構造下冊

《區域海底構造下冊》是2018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三忠。

基本介紹

  • 書名:區域海底構造下冊
  • 作者:李三忠
  • ISBN:9787030592903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11-0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區域海底構造是介于海洋地質學、大地構造學和地史學之間的一門針對海底構造演化史的交叉學科。《區域海底構造 下冊》以地球系統科學思想為指導,首先重點介紹板塊構造理論中的威爾遜旋迴,進而拓展至超大陸旋迴,再從系統論的角度,由表及里,遵循讀者的認知規律,循序漸進地講授海底各圈層之間的相互作用,是一本既有基礎知識,又有研究前沿成果的教科書。《區域海底構造 下冊》從大洋盆地演化和洋底多圈層相互作用出發,條理化、凝練性介紹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構造單元劃分、典型構造分析及洋盆演化過程。

圖書目錄

目錄
第1章 特提斯洋演化 1
1.1 原特提斯演化 11
1.1.1 全球早古生代造山帶:碰撞型造山 13
1.1.2 全球早古生代造山帶:俯衝-增生型造山 31
1.1.3 全球早古生代造山帶:華南陸內造山 59
1.2 古特提斯演化 76
1.2.1 古特提斯與縫合線 79
1.2.2 古特提斯與多島洋 88
1.2.3 古特提斯與青藏演化 94
1.2.4 古特提斯與匈奴地體群 98
1.2.5 古特提斯與潘吉亞超大陸聚合 103
1.2.6 Pangea聚散動力機制與構造-氣候模式 107
1.3 新特提斯演化 114
1.3.1 新特提斯域的構造單元劃分 114
1.3.2 新特提斯洋的板塊重建與構造演化 123
1.3.3 特提斯構造帶的油氣聚集與礦產資源 139
1.3.4 爭論與前沿科學問題 142
第2章 古亞洲洋演化 144
2.1 古亞洲洋構造域地質單元劃分 147
2.1.1 哈薩克斯坦構造域 148
2.1.2 圖瓦—蒙古構造域 161
2.1.3 塔里木—華北北緣構造域 183
2.2 古亞洲洋構造域微板塊、地塊的構造親緣性 187
2.2.1 圖瓦—蒙古構造域 189
2.2.2 哈薩克斯坦構造域 193
2.3 古亞洲洋構造域縫合線 204
2.3.1 額爾齊斯—達拉布特—北天山縫合帶 204
2.3.2 索倫—西拉木倫—長春—延吉縫合帶 205
2.3.3 賀根山—黑河—謝列姆扎河縫合帶 207
2.4 古亞洲洋演化歷史 207
2.4.1 古亞洲洋的最早打開—中元古代 208
2.4.2 古亞洲洋新元古代—古生代演化 211
2.4.3 古亞洲洋的剪刀式閉合 223
第3章 古太平洋演化 230
3.1 依澤奈崎板塊 231
3.2 法拉隆板塊 234
3.3 庫拉板塊 237
3.4 納茲卡和科科斯板塊 238
3.5 菲尼克斯板塊 240
3.6 全球板塊重建 242
第4章 超大洋與超大陸 257
4.1 Columbia(哥倫比亞) 257
4.1.1 Columbia超大陸的提出 258
4.1.2 華北兩條陸陸碰撞造山帶的厘定 261
4.1.3 Columbia超大陸重建 264
4.2 Rodinia(羅迪尼亞) 270
4.2.1 Rodinia形成 271
4.2.2 Rodinia裂解 279
4.2.3 雪球地球與生物大爆發 281
4.3 Proto-Pangea(原潘吉亞) 285
4.3.1 早古生代主要造山帶的全球分布 286
4.3.2 早古生代造山事件群 289
4.3.3 原潘吉亞超大陸:南美和北美板塊拼合 296
4.4 Pangea(潘吉亞)和Panthalassa(泛大洋) 301
4.4.1 Pangea的提出 301
4.4.2 Pangea的形成 301
4.4.3 Pangea的裂解 306
4.5 Amasia(亞美) 308
參考文獻 312
附錄一 370
附錄二 371
後記 37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