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區

北碚區

北碚區是重慶市下屬區縣,又隸屬於重慶主城區範圍,重慶大都市區之一,位於重慶主城區西北方向,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事先規劃逐步按計畫建設經濟開發區。因有巨石伸入嘉陵江中,曰碚,又因在渝州之北,故名北碚。北碚區背靠縉雲山嘉陵江環城而過,以濃郁的文化氛圍、著名的風景名勝、雄厚的科技實力、秀麗的花園城區而名揚四方。

北碚區東接渝北區,南連沙坪壩區,西接璧山區,北鄰合川區幅員面積755 k㎡,管轄9個街道、8個鎮,是重慶兩江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北碚區有118 平方公里被納入重慶兩江新區範圍)。2016年末城市建成區面積58.31平方公里,全區常住人口超80萬人。

北碚區環境十分優美,空氣環境質量已連續12年居重慶主城首位,Ⅱ級以上優良空氣品質天數長期保持在338天以上。北碚全區森林覆蓋率達48.68%,素有“嘉陵江畔明珠”、“重慶都市花園”的美譽。北碚是全國首批風景名勝區、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區、國家衛生區、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區、國家生態示範區森林城市標準化示範區、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國家科普示範區、全國先進文化區、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被聯合國人居環境署授予“杜拜國際人居環境良好範例獎”,被市委、市政府確定為民營經濟綜合改革示範試點。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氣候,地質,地貌,交通,航空,陸路,軌道交通,水路,人口,經濟發展,農業,工業,資源,土地,礦產,水力,生物,領導,教育,社會事業,衛生,科研,文化,藝術,旅遊,自然景觀,人文景觀,陪都遺址,

歷史沿革

北碚原名白碚,其名始於清初。因場鎮建於嘉陵江畔,有白石自江岸橫亘江心稱“碚石”而得名。
據史料記載:夏商至春秋前期,為濮人居住區。春秋中後期至戰國中期為巴國地。戰國中後期為楚國地。戰國後期為秦巴郡地。南齊時曾設東陽郡,清代為巴縣之白碚鎮。清乾隆年間因白碚地處巴縣縣境之北,改名北碚鎮。
民國五年(1916年)設立江巴璧合特組峽防營。民國十二年(1923年)改設峽防團務局。1927年,著名民族實業家盧作孚出任峽防團務局局長,一方面繼續加強地方治安秩序,一方面積極開展鄉村建設,在他的主持下,先後建成了嘉陵江溫泉公園(北溫泉公園)、平民公園(北碚公園)、民眾體育場(北碚體育場)、兼善中學、中國西部科學院(中國西部地區成立的第一家科學院)、北川鐵路(四川省修建的第一條鐵路)、三峽染織工廠,天府煤礦(四川省最大的煤礦)等。並整修街道,發展貿易,治理險灘,疏通航道,到1936年北碚嘉陵江鄉村建設實驗區署成立時,北碚已發展成為一個擁有一定經濟實力,教育文化相對發達的西部小城鎮。盧作孚也成為建設北碚的奠基人,發展北碚的開拓者。
盧作孚1893-1952盧作孚1893-1952
民國二十五年(1936)劃江北、璧山、巴縣的2鎮3鄉成立嘉陵江三峽鄉村建設實驗區,為一等縣設定。抗戰時期,國民政府明定重慶為陪都,由於北碚風景優美,距市區僅數十公里,並有嘉陵江水路和碚青公路可通,很快被確定為重要的遷建區。一時間,在北碚及其附近鄉鎮,遷入上百的政府機關、科研機構、大專院校、文化單位,雲集了上千的政治家、科學家、教育家、文學藝術家。北碚從此聞名遐邇,被人們稱之為“陪都之陪都”、“小陪都”,北碚也成為大後方重要的文化區,當時北碚的夏壩,與市區的沙坪壩、江津的白沙壩及成都的華西壩並稱為大後方的“文化四壩”。據1940年人口普查統計,實驗區共有人口97349人,比1936年淨增32065人。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為適應戰時北碚的發展形勢,四川省政府報經國民政府行政院批准,將嘉陵江三峽鄉村建設實驗區改設為北碚管理局,“照一等縣設定,組織和權責與一般縣政府相同”,隸屬四川省政府領導,受第三區專員公署監督,至此,北碚列為正式行政區,管理許可權進一步擴大。隨著人口的增加和城鎮管理的加強,城市建設也加快了速度,進行了大規模的填溝防洪、修建改建下水道,擴寬道路,陸續建成了中山、中正、林森等新路,市區面積不斷擴大,城鎮面貌大為改觀,逐步發展成為一個具有一定市政基礎、公共設施較為齊全、城市環境較為優美的衛星城鎮,成為民國時期西部地區城鎮發展的一個典範。
20世紀40年代的北碚城區20世紀40年代的北碚城區
抗日戰爭時期的北碚,不僅是大後方重要的文化區,而且也是陪都重慶的重要能源基地、紡織工業基地和一些重要事業的試驗基地。據1945年統計,北碚有天府、寶源、華鎣、全濟、復興隆、三才生等大大小小60多座煤礦,專用煤碼頭7個,儲煤坪130多座,煤炭從業人員2萬多人,年產原煤70多萬噸。北碚生產的煤炭,通過嘉陵江“黃金水道”,上達南充、達縣、遂寧等地,下抵重慶並經長江可達江津、瀘州、宜賓、樂山等地,主要保證重慶地區兵工、紡織、機械、冶煉、航運、電力等1228家企業的70%的工業燃煤和近100萬市民的民用煤的供應,是大後方最重要的煤炭生產基地。抗日戰爭爆發後,1930年建立的北碚三峽染織廠與內遷常州大成織布廠、漢口隆昌染廠合併,組成大明染織股份有限公司,占地32000平方米,廠房182間,設備230多台,其獨自開發生產的大明藍布,質優價廉,暢銷西南。此外,還有西南麻織廠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工廠、私立協興染織廠、重慶蜀華布廠北碚分廠、北碚黃桷棉織社等。抗戰時期,北碚還被確定為國民政府地籍整理實驗區、扶持自耕農示範區和榮譽軍人自治實驗區等。
鄧小平舊居鄧小平舊居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2月2日,北碚解放。1950年2月設立重慶北碚行政管理處。
1951年,川東人民行政公署移駐北碚,北碚劃歸川東行署區,改名為川東人民行政公署北碚行政管理處。7月5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設立川東區北碚市。為川東人民行政公署首府,為中共中央西南局夏季辦公地點。
1952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恢復四川省,川東區撤銷,北碚劃歸重慶市管理。1953年3月北碚撤市改區,為重慶市第六區,為一等區。1955年,定名為重慶市北碚區。
1995年,原江北縣水土鎮、靜觀鎮等6鎮2鄉劃入北碚。2004年,將原北溫泉鎮、龍鳳橋鎮、東陽鎮改為北溫泉街道、龍鳳橋街道、東陽街道。2005年又將原金刀峽鎮和偏岩鎮合併為金刀峽鎮,三聖鎮和石壩鎮合併為三聖鎮。2017年5月9日,重慶市人民政府正式簽發《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撤銷北碚區蔡家崗鎮設立蔡家崗街道的批覆》(渝府〔2017〕16號),同意撤銷蔡家崗鎮,設立蔡家崗街道。蔡家崗街道行政區域為原蔡家崗鎮行政區域,街道辦事處駐鳳棲路8號(原蔡家崗鎮人民政府駐地)。2018年1月2日,重慶市人民政府正式簽發《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撤銷北碚區歇馬鎮、水土鎮、復興鎮設立歇馬街道、水土街道、復興街道的批覆》(渝府〔2018〕1號),同意撤銷歇馬鎮,設立歇馬街道。歇馬街道行政區域為原歇馬鎮行政區域,街道辦事處駐歇馬街8號(原歇馬鎮人民政府駐地)。同意撤銷水土鎮,設立水土街道。水土街道行政區域為原水土鎮行政區域,街道辦事處駐九龍正街74號(原水土鎮人民政府駐地)。同意撤銷復興鎮,設立復興街道。復興街道行政區域為原復興鎮行政區域,街道辦事處駐復興東街61號(原復興鎮人民政府駐地)。調整後,北碚區轄9個街道、8個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初,北碚區管轄9個街道(天生街道朝陽街道北溫泉街道龍鳳橋街道東陽街道蔡家崗街道歇馬街道水土街道復興街道)、8個鎮(金刀峽鎮、三聖鎮、施家梁鎮、童家溪鎮、柳蔭鎮、澄江鎮、靜觀鎮、天府鎮)。
天生街道
天生街道位於城區中心。轄新星路、泉外園、西南大學北、天生橋、西南大學南、碚峽路、龍溪路、荷花池、奔月路9個社區。
北碚區人民政府北碚區人民政府
朝陽街道
朝陽街道轄新房子、大明、解放路、天津路、蘆溝橋、牌坊灣、河嘉村7個社區。
龍鳳橋街道
龍鳳橋街道位於城區南2千米,嘉陵江西岸。轄兼善、燎原、龍鳳3個社區,群興、長灘、龍車、鳳凰4個行政村。國道212線、襄渝鐵路過境。
北溫泉街道
北溫泉街道位於城區西北2千米,嘉陵江西岸。轄雨台花園、城北新區、郭家沱、北泉、新天花園、華光、縉雲、雲清路8個社區,金剛、人民、梅花3個行政村。國道212線貫穿鎮東部,省道碚青公路過境。有縉雲山、北溫泉等風景旅遊區。
東陽街道
北碚城市遠眺圖北碚城市遠眺圖
東陽街道位於城區東北2千米,嘉陵江東岸。轄黃桷、大新、磨心坡、大沱口、丹陽、天府民居南、天府民居北7個社區,先鋒、磨心坡、上橋、勝利、東陽、桃花山、西山坪7個行政村。襄渝鐵路、高速公路、北嶽公路過境,嘉陵江設碼頭。
蔡家崗街道
蔡家崗街道位於北碚區南部,嘉陵江西岸,距城區15千米。轄燈塔街、蔡家街、三溪口、汪家堡、兩江名居北、兩江名居南、中庚7個社區,三溪、燈塔、天印、雙碑、太平5個行政村。212國道過境。屬於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兩江新區蔡家新區。
建設中的兩江蔡家新區建設中的兩江蔡家新區
歇馬街道
歇馬街道位於北碚區西南部,距城區9.5千米。轄華偉、解放台、紅岩、小磨灘、狀元碑、三元溪、欣和7個社區,永遠、虎頭、農榮、東風、衛星、小灣、石盤、天馬、文鳳、人和10個行政村。北(碚)青(木關)公路、襄渝鐵路過境。
復興街道
復興街道位於北碚區東部,距城區11.7千米。轄復興街道、和源2個社區,歇馬、龍王、山柳、雙龍、長溝、太山、三樹、梔子8個行政村。水(土)兩(路)公路過境。海底溝地下水庫位於鎮東北部。
水土街道
水土街道位於北碚區東南部,嘉陵江東岸。曾為江北縣縣城。轄陵江、九龍、和欣家園、萬壽4個社區,屋基、飛馬、三元橋、興仁、挑燈、大地、萬壽橋7個行政村。
金刀峽鎮
金刀峽鎮位於北碚區東北部,距城區28.7千米。轄偏岩1個社區,小塘、七星洞、五馬、勝天湖、小華瑩、永安、石寨、響水8個行政村。
三聖鎮
三聖鎮位於北碚區東部,距城區18.5千米,距江北機場15千米。三興公路縱橫貫鎮境。轄興聖、石壩2個社區,古佛、亮石、德龍、春柳、茅庵、衛東、德聖、樓房、是平、天宮10個行政村。
施家梁鎮
施家梁鎮位於北碚區東南部,距城區5千米。轄施家1個社區,施家、獅子、三勝、桂花4個行政村。嘉陵江流經鎮東部,國道212線貫穿全鎮。
童家溪鎮
童家溪鎮位於北碚區南部,嘉陵江西岸,距城區22千米。轄蘇家灣、馬山埡、天成3個社區,建設、同興2個行政村。國道212過境。
北碚區鳥瞰北碚區鳥瞰
柳蔭鎮
柳蔭鎮位於北碚區東北部,距城區21.5千米。轄柳蔭1個社區,東升、明通、西河、永興、合興、麻柳河、柳蔭7個行政村。水(土)偏(岩)公路穿鎮。
澄江鎮
澄江鎮位於北碚區西北部,嘉陵江西岸,距城區6千米。轄澄江路、運河2個社區,縉雲、北泉、澄江、中石盤、運河、柏林、五一、轉龍、史家、民權、上馬台11個行政村。國道212線過境。
靜觀鎮
靜觀鎮位於北碚區東北部,距城區13.7千米,距江北國際機場20千米。轄志達、興城2個社區,素心、萬全、天星、九堰、雙塘、大坪、金堂、花園、塔坪、羅坪、集真、陡梯、和睦、吉安、中華15個行政村。水(土)偏(岩)公路過境。
天府鎮
天府鎮位於北碚區中部,嘉陵江東岸,距城區8千米。轄天府1個社區,中心、五新、文星、工農、代家、大田、石佛、石家8個行政村。北(碚)岳(池)公路,襄渝鐵路過境。

地理環境

位置

北碚區位於東經106°18′14″至106°56′ 53″、北緯29°30′41″至30°11′21″,幅員面積754.21k㎡,東接渝北區,南連沙坪壩區,西界璧山區,北鄰合川區

氣候

北碚區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雨量充沛,有春早、夏熱、秋短、冬遲特徵。最高氣溫44.3℃。最低氣溫-3.1℃,年平均氣溫18.2℃。

地質

北碚區屬西南坳褶帶,華鎣山隔擋式復背斜帚狀弧形構造區重慶弧一部分。牛鼻峽、溫湯峽、觀音峽三個背斜與轉龍、歇馬、靜觀三個向斜,自東南向西南相間平行排列,嘉陵江從西北向東南橫流而過。境內由低山槽、山麓裸丘、淺丘和沿江河谷構成,海拔最高1312m,最低175m。

地貌

北碚區代家溝老龍洞生物礁為上二疊統長興組礁灰岩,位於區東北天府煤礦地區,構造上屬於揚子準地台四川台坳川東坳褶帶西緣的觀音峽背斜,於1983年4月發現。此生物礁帶發育完美,對於研究二疊紀生物大滅絕以及川東地區具有重要意義。
白廟子飛仙關組下段剖面位於觀音峽嘉陵江邊白廟子至富皇水泥廠,剖面完整,各種相標誌明顯。由於江水的原因,底部未出露,被淹沒。
金剛碑自流井群地質剖面位於嘉陵江邊,出露地層侏羅系自流井群,發育有罕見的淡水相生物碎屑灰岩,反映處於早侏羅世晚期至中侏羅世早期的淺湖-濱湖且湖底開始抬升的沉積環境,沉積物的顏色自下而上呈紫紅色-黃褐色-灰色,反映出一個乾燥-半乾燥-溫濕的氣候環境。
瓦店子姚家溝嘉陵江組第一、二段沉積相剖面,沉積相代表了嘉陵江組時期的又一次海侵沉積,周邊地區成為淺水海洋。海水初始侵入飛仙關時期,西部古陸有相當多的陸源物質供應,與之臨近的川南和川西主要發育泥質沉積 ,本地屬於局限台地和蒸發台地沉積。

交通

北碚區毗鄰重慶市中心,交通發達,是重慶進出川北的咽喉要地,已形成了水、陸、空綜合聯運的獨特優勢和快捷的物流體系。

航空

北碚區城區距離重慶江北國際機場27公里。可乘坐北碚—機場專線大巴抵達機場。

陸路

2016年末,全區公路里程達1519.56公里(含農村公路)。其中,高速公路57.82公里,一級公路48.83公里,二級公路62.70公里。行政村通客車率100%。
蘭海高速(G75)、重慶繞城高速、渝廣高速穿越全境。重慶繞城高速公路西段起於北碚區,與蘭海高速公路交叉形成北碚樞紐互通。國道212、中環快速、悅復大道等城市幹道快速聯通主城核心區。碚東大橋、北碚嘉陵江大橋、朝陽橋、繞城高速水土大橋、嘉悅大橋、馬鞍石大橋、水土嘉陵江大橋(在建)、蔡家嘉陵江大橋(在建)、禮嘉嘉陵江大橋(在建)等9座跨嘉陵江大橋連線區內區外。
襄渝鐵路遂渝鐵路蘭渝鐵路橫穿南北。襄渝鐵路在北碚區龍鳳一村設有北碚火車站。

軌道交通

重慶軌道交通6號線由北碚通往南岸區茶園,在境內共25公里,建有車站7個,現已全部開通,分別是北碚站、天生站、狀元碑站、龍鳳溪站、向家崗站、蔡家站、曹家灣站,交通便捷。
重慶軌道交通國博線(軌道交通6號線支線)二期工程悅來站(已建,渝北區)-沙河壩站(北碚區),線路全長13.987千米,設站7座,其中地下站5座,高架站2座,換乘站2座,分別與軌道10號線、14號線和16號線換乘。途經站點:王家莊站(與10號線、13號線換乘)—清溪河站—劉家院子站—思源站—復興站(與16號線換乘) —紅岩坪站—沙河壩站。該項目已於2016年10月開建。
重慶市北碚區軌道交通現狀及規劃情況
線路名稱起止站點當前狀況區內主要站點車站數(個)
軌道交通6號線
北碚-茶園
已通車(2013年)
北碚、天生、狀元碑(換乘7號線【暫未開通】)、龍鳳溪、向家崗(換乘16號線【暫未開通】)、蔡家(換乘13號線【暫未開通】)、曹家灣
7
軌道交通國博線
悅來-沙河壩
在建
青溪河、劉家院子、思源、復興(換乘16號線)、紅岩坪、沙河壩
6
軌道交通7號線
雙福-狀元碑
規劃中
永遠村、歇馬、曹家壩、科技園、狀元碑(換乘6號線)
5
軌道交通13號線
虎溪-悅來
規劃中
同興(換乘15號線)、童家溪、斷碑、蔡家(換乘6號線)、團石堡、天印、石龍
7
軌道交通14號線
水土-御臨
規劃中
水土(換乘16號線)、王家橋、草家灣
3
軌道交通15號線
雙碑-方元壩
規劃中
同興站(換乘13號線)
1
軌道交通16號線
向家崗-復興
規劃中
向家崗(換乘6號線)、桂花灣、水土(換乘16號線)、水土北、雨台山西、、復興(換乘國博線)
6

水路

北碚區通航河流航道里程48.62公里,港口和碼頭共34個,北碚朝陽正碼頭、澄江碼頭等碼頭、渡口已具規模。

人口

2018年全年出生人口5361人,人口出生率為6.62‰,人口自然增長率0.53‰。年末戶籍總人口63.57萬人,其中城鎮人口67.78萬人,鄉村人口13.32萬人。常住人口81.10萬人,同比增長1.3%,城鎮化率83.6%。

經濟發展

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827122億元,年均增長6.9%;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970億元,年均增長15.3%;五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614億元,年均增長14.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65億元,年均增長12.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34億元,年均增長8.2%;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2680元和15940元,年均增長9.3%和11.4%。全區發展穩定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得到增強。
2017年前三季度北碚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79.86億元,同比增長10.0%,領先全國3.1個百分點,增速居主城第3。工業增長值207.20億元,居主城第4,增速居主城第1。規上工業總產值842.62億元,居主城第5,增速居主城第1。全區實現社會銷費品零售總額126.26億元,同比增長9.2%,增速居主城第4。全區完成全社會固定投資額490.31億,同比增長10.7%,居主城第4,增速居主城第3。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34元,同比增長8.3%,居主城第6位。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86元,同比增長9.6%,居主城第6位,增速居主城第2。
統籌推進“五區四帶”建設。按照全市五大功能區域戰略部署,圍繞都市功能拓展區發展定位,制定“五區四帶”建設實施方案和近、中、遠期工作計畫。出台並實施分類扶持和差別約束政策,最佳化資源配置,促進各板塊協調發展。2015年北碚中心城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0億元,完成征地1140畝,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兩江蔡家新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6.5億元,完成征地4360畝,產城融合發展步伐加快。兩江水土高新技術產業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5.4億元,完成征地6365畝,基礎設施加快建設,高新產業加快集聚。澄江生態休閒旅遊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4.6億元,完成征地350畝,旅遊開發穩步推進。柳蔭都市現代農業發展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6億元,完成征地1078畝,休閒觀光農業穩步發展。“四帶”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有序實施,特色產業適度發展,生態保護得以加強。
蔡家國際新城總體鳥瞰圖蔡家國際新城總體鳥瞰圖
推動產業發展和轉型升級。新引進中國浪潮、斐訊數據、首鋼武中汽車零部件等18個重點項目,新開工德國佐治、日本住友、韓國東進、橫河川儀等27個重點項目,新投產法國液化空氣、華能燃機、幹細胞、川儀儀器儀表(一期)等30個重點項目。川儀股份成功上市,三聖特種建材通過上市發行審核。兩江科創中心建成投用。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8家,新建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高新技術產品產值達到395.8億元、增長12%,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55.3%。完成《北碚區休閒旅遊產業發展綱要》《縉雲山—北溫泉旅遊度假區規劃》編制。兩江雲頂酒店對外營業。承辦首屆中國溫泉旅遊推廣季活動。接待過夜遊客20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5億元。渝商投資集團等5家企業入駐重慶市中小企業創業孵化基地,紅星美凱龍落戶北碚,佳程商業綜合體主體基本竣工。新培育限額以上商貿企業18家。加強商旅聯動、節會行銷,激活大眾消費,完成商品銷售總額328億元。新開工商品房337.49萬平方米,竣工241.61萬平方米,銷售169.45萬平方米。保利、融創等10個重點項目開工建設,金科、上善等38個重點項目有序推進。
加快城市開發建設。全面啟動規劃編制全覆蓋工作,北碚組團、蔡家組團、溫泉城共41.1平方公里控規修編、新編方案獲市政府批准。完成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期評估。城市建成區增加3.7平方公里。新開工城市道路26.5公里,建成20.3公里。悅復大道南段、竹溪河路中段、繞城高速公路跨線橋建成投用,渝廣高速公路北碚段、雲漢大道靜觀段、快速路一橫線中梁山歇馬隧道加快建設。軌道交通六號線天生、向家崗站開通。澄江變電站等5座變電站建成投運。建成人行天橋2座、地下通道3座。新(改)建公廁16座,新增公共停車位3552個,安裝路燈4500盞、紅綠燈38組。加強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完成6個城區老舊社區改造,取締學堂堡等4個臨時市場。拆除違法建築12.9萬平方米。實施環保“五大行動”。關停磨心坡火力發電廠,完成一批燃煤鍋爐、工業項目廢氣治理,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1417輛,PM2.5平均濃度下降13.8%,空氣品質綜合指數主城第一。城區湖庫治理紮實推進。水土污水處理廠主體完工。嘉陵江北碚段穩定保持Ⅱ類水質。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率分別達到97.1%和100%。新(改)建城市公園5個,新增綠地97萬平方米,人均公園綠地達到27平方米。
重慶水土高新園鳥瞰圖重慶水土高新園鳥瞰圖

農業

加強“三農”工作。實現農業總產值20.57億元,花木、蔬菜、休閒觀光等特色效益農業產值比重達75%。建成全國休閒農業示範點1個、標準化產業示範基地35個,新發展農村新型股份合作社5個,“三品一標”認證產品達到92個。統籌推進小城鎮建設,中心鎮輻射能力不斷增強,農村居民生活環境不斷改善。新(改)建集中式供水工程30處、分散式供水工程10處,完成996口山坪塘整治。新解決3.77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建成農村公路81公里,行政村通客車率達93%。新建農民新村1個,改造農村危房400戶。完成20個行政村環境連片整治。

工業

工業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實現了由粗放型向低碳生態型的轉型。先後引進工業項目180餘個,萬元GDP能耗降至0.76噸標煤/萬元。
2014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15.77億元,是“十一五”期末的1.69倍。工業增加值232.5億元,是“十一五”期末的1.98倍。工業占全區GDP的比重達56%,比“十一五”期末提高6個百分點。

資源

土地

北碚區境內多山地丘陵,少平壩,呈現“六分丘陵、三分山地,一分平壩”的自然特徵。土地面積為1131294.6畝,其中耕地面積為畝,林地面積為27779.1畝,水域面積53658.2畝。

礦產

北碚區境內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煤、磷鐵、硫鐵、石灰石、石膏、天青石、方解石、白雲石、矽石、石英砂、耐火粘土等。尤其非金屬礦,品位高、儲量大。其中,石灰石20億噸,石膏10億噸、煤上億噸。
北碚區礦產資源種類比較豐富,礦種25種(含亞礦種),占全市發現礦種(68種)的36.8%,查明資源儲量的有18種。其中煤炭資源的開發具有悠久的歷史,石膏、地熱和灰岩為優勢礦種。已發現礦種有煤、天然氣、煤層氣、地熱、鐵礦(赤鐵礦、菱鐵礦)、鍶(天青石)、金(砂金)、石膏、灰岩(水泥、建築用、制灰)、白雲岩、含鉀凝灰岩、硫鐵礦、滑石、耐火粘土、高嶺土、膨潤土、矽石、砂岩(水泥配料用)、磚瓦用頁岩、飾面用板岩、建築用砂、礦泉水等。已發現各類礦產地(礦床、礦點、礦化點)共108處,其中礦床29處,礦點41處,礦化點38處。29處礦床中,大型礦床5處,中型礦床8處,小型礦床16處;其中勘查程度為勘探的10處,占34.5%;詳查的5處,占17.2%;普查的14處,占48.3%。區內礦產資源的總體特點是:區內均為沉積礦產;非金屬礦產種類和資源多;共、伴生礦產多;礦產資源主要分布於背斜軸部及其兩翼。分布區域主要為區內的東北和西南部的低山丘陵地帶,集中在天府鎮、三聖鎮、金刀峽鎮、柳蔭鎮和靜觀鎮,其中天府鎮最為集中,以煤和建材礦產為主,三聖鎮石膏礦最為集中;北碚區西南部,嘉陵江以南蘊藏石灰石、白雲石、含鉀岩石、煤以及冶金、玻璃、建築用砂岩等礦產資源,以石灰岩礦最為豐富,主要集中在龍鳳橋街道槽上地區。

水力

北碚區地處嘉陵江下游,嘉陵江由北而南縱貫全境。除嘉陵江外,還有黑水灘河、後河、璧北河、梁灘河馬鞍溪、明家溪、車盤溪、底洞溝、馬桑溪、山王溝等大小河流20餘條。
北碚區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41028.7萬立方米,其中地下水總儲量為8002.03萬立方米,可開採量為5201.32萬立方米。蓄水總量為2848萬立方米。年平均過境水量為657.7億立方米。

生物

北碚區共記載陸生野生動物234種,隸屬於26目,63科,159屬。其中,兩棲類12種(1目,4科,8屬)。爬行類24種(2目,8科,16屬)。鳥類163種(16目,35科,106屬),獸類35種(7目,15科,29屬)。
境內自然條件複雜,植被層次豐富,種類繁多。天然生長的森林植被有7個植被型。維管束植物有198 科,776屬,1422種。本區特有植物有:縉雲四照花、縉雲黃嶺、縉雲瓊楠、縉雲紫金牛、北碚槭、北碚土密樹、北碚花椒、縉雲密花樹、四川白蘭花等,珍稀植物有珙桐、水杉、柳杉、南方紅豆杉(美麗紅豆杉)、香果樹、中華觀音蓮座、松葉蕨等,是重慶市植物獨特資源種類最多的地區之一。在栽培植物中,糧油作物品種有200多個,蔬菜品種180多個,果樹30餘種,品種和品系250個,桑樹品種27個,茶葉5種,中藥材45種。

領導

區委領導
書記:周旭
副書記:黃宗華高洪波
區政府領導
區長:何慶;
常務副區長:徐遠征;
副區長:徐運征、劉 永(女) 、趙小農趙 祺劉小輝陳德川
區人大領導
主任、黨組書記:彭燁
區政協領導
主席、黨組書記:周繼超
副主席:韓燕秦遠好梁萍袁宏、李靜、張奕、胡昌華、李航;
秘書長:方艷

教育

北碚教育源遠流長、持續發展,得益於幾代教育人士的潛心耕耘、無私奉獻。20世紀3、40年代,陶行知晏陽初梁漱溟吳宓等在此躬耕育人、興教報國,為北碚留下了寶貴的教育理念;候光炯袁隆平向仲懷吳明珠等院士在此求學研究,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業績。這裡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教育,百姓崇尚教育,使北碚教育兩次榮獲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地區”稱號,先後評為“重慶市首批素質教育實驗區”、“國家級基礎教育課改實驗區”、“中國小德育示範區”和“全國幼兒教育先進區”。
北碚教育大、中、小、幼各層次均有在全市乃至全國處於一流辦學水平的學校,堪稱重慶市優質教育的富集地。以西南大學雙一流211工程985平台)領銜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大學為龍頭,鑄就了“特立西南、學行天下”的大學精神,涵蓋了哲、經、法、教、文、史、理、工、農、醫、管、藝等12個學科門類,積澱了深厚的人文底蘊,形成了“化西南自然人文,育實踐創新人才,富社會國計民生,融世界發展潮流”的辦學特色,取得了顯著成效。
改革開放以來,北碚基礎教育各層次學校均已形成著名品牌,辦學效益全市一流的西南大學附屬中學,愛國實業家盧作孚創辦的資深名校兼善中學,德育特色凸顯、育人成效顯著的朝陽中學,讀書環境幽雅、崇尚人文管理的江北中學,科技特色顯著、不斷奮進的王朴中學,這5市級重點中學早已聞名遐邇;被命名為第二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的重慶市北碚職業教育中心設施完備,師資雄厚,優勢學科,特立渝州;全國百年名校朝陽國小西南大學附屬國小、人民路國小、實驗國小、中山路國小交相輝映;北碚實驗幼稚園、朝陽幼稚園、西南大學附屬幼稚園3所市級示範幼稚園使北碚的全國幼兒教育先進區稱號名副其實。
2018年,北碚區全年 3 所普通高校本專科招生 1.25 萬人,在校 4.72萬人,畢業 1.16 萬人。研究生招生 0.39 萬人,在校 1.21萬人,畢業 0.36 萬人。7 所中等職業學校招生 0.86 萬人,在校 1.99 萬人,畢業 0.54 萬人。18 所普通中學招生 1.18萬人,在校 3.36 萬人,畢業 0.94 萬人。47 所國小招生0.60 萬人,在校 3.31 萬人,畢業 0.45 萬人。

社會事業

衛生

截止2018年底,北碚區共有各級各類醫療機構446個,其中:三級甲等綜合醫院1個、三級甲等中醫醫院1個、二級甲等婦幼保健院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生計生監督執法局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個、鎮衛生院12個。全區實際開放床位4076張,每千人擁有住院床位數5.29張、執業醫師2.97人、註冊護士2.72人。
重慶市第九人民醫院住院部大樓重慶市第九人民醫院住院部大樓
北碚區衛生實力較強,是重慶市北部醫療中心重慶市醫療急救分中心救災防病分中心。2014年末北碚區擁有衛生機構61家,其中醫院19家,衛生院12家,社區衛生機構22家。衛生機構床位4076張,其中醫院床位3465張,衛生院床位581張。擁有衛生機構人員5491人,同比增長23.2%,其中執業醫師1372人,護士、護師1703人。北碚區現有三級甲等醫院兩所(重慶市第九人民醫院、重慶市北碚中醫院),近期在兩江蔡家新區擬建兩江富康醫院(三級甲等)。
北碚衛生計生事業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始終堅持以深化改革、服務民生為抓手,固本強基,開拓創新,衛生計生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市民健康保障水平顯著提升。全區擁有高級職稱醫護人員278人;擁有國家級重點、特色專科(建設項目)7個,市級重點、特色專(學)科14個,區級重點專科(學科)12個,市九院“醫院成本控制研究室”、“重慶市兒童孤獨症康復治療中心”,區中醫院腦病科等在全市、西部地區乃至全國擁有較大影響力。先後獲得國家衛生區、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全國社區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第四階段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示範區等榮譽,湧現出全國最美鄉村醫生、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周月華等先進典型。區域醫療中心優質資源惠及轄區民眾,並向周邊區縣輻射,與我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相適應的良好健康環境、人口環境逐步形成。

科研

截止2013年北碚區有各類科研機構67個,其中部級科研機構3所,中央、市屬大中型企業科研所20家,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0000人,各類科研人員6000餘人。儀表材料、工業自動化儀表和煤礦安全儀器、水文、光學、微電子、生物技術等的技術水平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2002年經國家科技部、教育部批准,建立了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區。

文化

截止2013年北碚區已建成4個街道文化中心、15個社區文化活動室、26個農家書屋。區圖書館、區文化館和12個鎮綜合文化站、5個街道文化中心免費開放,區老幹部活動中心投入使用。大型全景音舞詩畫《兩江風韻北碚情》成功演出。

藝術

北碚區有11項非遺項目進入了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主要有北碚剪紙、北碚葉脈畫、北碚民間故事、偏岩耍鑼鼓、五穀糧食畫、復興鎮農村線描畫、靜觀鎮竹麻編扎技藝和偏岩唐門彩扎工藝等。
北碚剪紙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梁素是重慶剪紙傳承人。北碚五穀糧食畫是重慶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唐大焱是五穀糧食畫第五代傳承人。北碚葉脈畫是北碚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唐大焱是北碚葉脈畫傳承人。靜觀花木盤扎技藝傳承人聶廷學,北碚玻璃器皿成型刻花工藝傳承人鄭業全、謝文秀被確定為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旅遊

北碚區擁有豐富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旅遊資源,其“山嶽江河,溫泉峽谷,溪流瀑布,奇葩異卉,展示了巴山蜀水幽、險、雄、奇的特色。”擁有國家4A級景區5個(重慶縉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慶北溫泉風景區、金刀峽、頤尚溫泉、重慶自然博物館),國家3A級景區2個(靜觀花木生態旅遊區、西山坪苓蘢苑),國家2A級1個(金果園),有文物景點104處,其中列入省級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4處。已形成了以縉雲山、北溫泉為主的生態養生旅遊線,以金刀峽、偏岩古鎮、勝天湖為主的自然生態旅遊線等成熟旅遊線路。
區委、區政府確定了以朝陽、東陽、蔡家嘉陵江兩岸為核心打造城市濱江休閒帶,以縉雲山、溫泉城、金剛碑歷史文化街區為核心打造縉雲山溫泉度假區,以金刀峽、偏岩古鎮、生態農業園區為核心打造金刀峽生態度假區,構建“一帶兩區”旅遊發展格局。市政府第127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重慶縉雲山-北溫泉旅遊度假區總體規劃(2014—2030)》,縉雲山北溫泉旅遊度假區正式成為市級旅遊度假區。在蔡家濱江帶,爭取紅樹林休閒度假項目儘快落地,打造重慶中高端休閒度假航母級項目;積極引進復星集團、地中海俱樂部等知名企業,著力打造蔡家濱江休閒娛樂產業集群。積極協調交旅集團在景區拓展、完善配套基礎設施方面加大資金投入,支持金刀峽創建5A級景區。

自然景觀

縉雲山
縉雲山位於北碚區嘉陵江小三峽之溫塘峽西岸,距重慶市中心35公里,面積7600公頃,海拔200m——952.5m。縉雲山自然保護區成立於1979年,2001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85年成立重慶市植物園。
縉雲山林海蒼茫,奇峰聳翠,九峰崢嶸排空,素有“川東小峨眉”之稱。縉雲山有始建於南朝劉宋景平元年(公元423年)的縉雲寺,有晚唐石照壁、宋代牌坊、清代那伽窟等古代石刻,有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太虛大師創建的“世界佛學苑漢藏教理院”遺址和原中共南方局夏季辦公舊址,有重建的白雲觀道教文化園區,有風景迷人的黛湖、獅子峰、香爐峰、佛光岩、捨身岩、白雲竹海等自然景觀。
北溫泉
北溫泉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風景區,是重慶山水園林的代表和精品。
金刀峽
金刀峽位於北碚區東北部華鎣山西南麓,海拔900米,為石灰岩構成的喀斯特地貌。景區以峽谷幽壑景觀為主,岩溶地貌為輔,兼有大量的地質上稱為壺穴的深潭絕景,以峽險,山雄,水秀,瀑多,潭碧,洞幽著稱,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勝天湖
勝天湖位於北碚區華鎣山麓偏岩古鎮境內。經北碚至金刀峽公路可達。距北碚城區48公里,距偏岩古鎮4.8公里,距金刀峽上峽口11公里。
勝天湖海拔390米,湖面1.5平方公里,水深39米,總庫容1595萬立方米。湖區四面環山,山勢峻逸,湖彎曲折,湖光秀麗,以境幽、水綠、瀑高、石怪為特色,屬湖泊型自然風景旅遊景區。
磨灘瀑布
磨灘瀑布位於北碚區歇馬鎮天馬村。經北碚城區至歇馬鎮公路可達。距北碚城區10公里。屬瀑布型自然風景旅遊景區。因地處龍鳳溪盡頭高坑岩,故又名高坑岩瀑布。
天府溶洞群
天府溶洞群位於北碚區天府鎮境內。經北碚城區至天府鎮公路可達。距北碚城區10公里。屬地質公園類自然風景旅遊景區。天府溶洞群南北走向,全長10公里,是嘉陵江流域喀斯特地形上發育最為完整、景觀最好、洞距最長、品位最高的古溶洞。
海底溝地下水庫
海底溝地下水庫位於北碚區復興鎮歇馬村,是一座以農業灌溉和工業供水為主的中型水利工程,也是重慶市乃至西南地區最大的地下水庫,庫容1340萬方。

人文景觀

偏岩古鎮
偏岩古鎮座落在華鎣山脈西南面的兩支余脈之間,地處丘陵,呈東北高、西南低之勢。平均海拔為520米,最高達942.9米。清代屬江北廳禮里六甲,乾隆二十四年始在此建場為鎮。因鎮北處有一岩壁傾斜高聳,懸空陡峭,故名偏岩鎮。
偏岩古鎮偏岩古鎮
塔坪寺
塔坪寺位於北碚區靜觀鎮塔坪村。始建於宋代,原名小崑崙古藏寺,明代萬曆年間重建後更名為塔坪寺,1986年被列入為四川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灘口牌坊
灘口牌坊始建於清光緒十三年,是一座集貞節、孝道於一體的節孝坊。牌坊坐南朝北,仿木結構樓閣,以青石雕造而成。因其建造精美,造型獨特,被譽為“川東第一牌坊”。
紹龍觀
紹龍觀位於北碚區縉雲山中,前臨中國西南最大的放生湖--鑑湖,背靠祥雲翠峰,是中國西南地區最大的正一派道觀,其“道家宴”、“道家茶”、“道家酒”成縉雲三絕。

陪都遺址

復旦大學舊址
復旦大學舊址位於北碚區東陽鎮夏壩,建築為磚木結構,一樓一底,中為樓房,兩側為平房,面積605平方米。與北碚城區隔江相望,距北碚城區8公里。
2009年12月被重慶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四世同堂紀念館
老舍舊居,位於北碚區城中心,是一幢中西合璧的小別墅,兩室一廳。
梁實秋紀念館(雅舍)
文學家梁實秋於1939年4月隨國民政府教育部遷來北碚。1940年同社會學家吳景超共同在主灣購得一棟平房,命名為“雅舍”。雅舍,磚柱木架,瓦頂夾壁,有屋6間,分高低兩蹬,梁實秋住一室一廳。現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作孚園(北碚公園)
作孚園又名北碚公園,位於北碚區城中心。屬城市公園類人文風景旅遊景區。北碚公園為城市山地公園,占地面積13萬平方米,地處北碚區城中心制高點,可遠眺縉雲山、嘉陵江溫塘峽、觀音峽等山景、水景、峽景和北碚城市景觀。北碚公園始建於1930年10月12日,初定名為北碚火焰山公園,1936年4月改名為北碚平民公園。1950年更名為北碚公園。
北碚公園北碚公園
張自忠烈士陵園
張自忠烈士陵園位於北碚區梅花山。系抗日民族英雄張自忠上將墓。屬歷史文化類人文風景旅遊景區,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張自忠將軍在抗日前線殉國後,忠骸運抵北碚,安葬於雨台山麓,墓地占地3267平方米,墓塋依山而建,坐南朝北,墓以條石鑲邊,青石砌拱封頂,形成全封閉的半圓弧形。墓高2.64米,周長21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對墓園進行維修、擴建,先後兩次擴地2800平方米,建有“張自忠烈士事跡陳列館”和“張自忠將軍紀念館”各一幢。館內陳列著大量的實物和圖片,全面系統地介紹了張自忠將軍的英雄業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