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觀鎮

靜觀鎮

靜觀鎮,位於重慶北部,北碚區東部,嘉陵江東岸,東與三聖鎮接壤,西與天府鎮毗鄰,南與水土鎮相連,北與柳蔭鎮相接。幅員面積72.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1842畝。距市區59公里,到北碚25公里。全鎮總人口54193人,其中:城鎮人口9500人,耕地面積31842畝,人均耕地0.62畝。有5個村黨委,12個黨總支,64個黨支部,距重慶市區59公里,到北碚25公里。全鎮轄素心、萬全、天星、九埝、花園、雙塘、大坪、金堂、塔坪、羅坪、集真、和目、陡梯、吉安、中華15個行政村,志達、興城2個社區居委會,共314個村民(居民)小組,16501戶。靜觀鎮地處北碚東部的中心位置,屬淺丘地,地勢東南低西北高,屬典型的亞熱帶氣候,平均海拔300-400米,最高點是中華村中華山,海拔800米。全鎮年平均氣溫17.4℃,年均無霜期319天,年平均降雨量1070毫米。

2018年9月,靜觀鎮入選農業產業強鎮示範建設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靜觀鎮
  • 行政區類別:重慶市北碚區靜觀鎮
  • 所屬地區:重慶
  • 下轄地區:金堂村 花園村 素心村等
  • 政府駐地:北碚區靜觀鎮華渝大街111號
  • 電話區號:023
  • 郵政區碼:400717
  • 地理位置:重慶市北部
  • 面積:72.5平方公里
  • 人口:約5.6萬人
  • 方言:重慶方言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 著名景點:塔坪廟 台農園 臘梅花基地
  • 機場:重慶江北國際機場
  • 車牌代碼:渝b
  • 行政代碼:500109110
  • 身份證前6位:500109
  • 人口密度:772人/km2
行政區劃,社會事業,轄下中學,轄下國小,概況,沿革,領導班子,經濟建設,特色產業,花木之鄉,獲得榮譽,名勝古蹟,

行政區劃

全鎮轄素心、萬全、天星、九埝、花園、雙塘、大坪、金堂、塔坪、羅坪、集真、和目、陡梯、吉安、中華15個行政村,志達、興城2個社區居委會,共314個村民(居民)小組,16501戶,54033人。
地理位置圖地理位置圖

社會事業

轄下中學

靜觀鎮(圖2)靜觀鎮(圖2)

轄下國小

靜觀國小

概況

重慶市北碚區轄鎮。位於區境東北部。常住人口43674人(2010年六普)。轄2個社區、15個行政村。水(土)偏(岩)公路過境。

沿革

鎮因境內有一古廟“靜觀寺”而得名,“靜觀”二字來自佛語“萬物靜觀皆自得”。1929年置靜觀鎮,1941年改靜觀鄉,1953年改鎮,1958年改公社,1962年改鎮。1994年,撤銷集真、陡梯2鄉,併入靜觀鎮。1995年由原江北縣劃歸北碚區管轄。
1996年,面積71.3平方千米,人口5.7萬人,轄佛耳、萬全、七一、斜石、大坪、上雲、秀水、川心、雙塘、金堂、龍洞、高埡、花園、馬蘭、趙堡、水東、橋亭、中百、對山、茨溝、九堰、黃葛灘、集真、和睦、農會、梨樹、永睦、三根、紅岩、水田、塔坪、羅坪、團碾、大石、南北溝、五斗、是農、陡梯、莊灣、石澗、吉安、中華、如意43個行政村和靜觀場2個居委會。
【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500109110:~004 121志達社區 ~005 121興城社區 ~244 220素心村 ~245 220萬全村 ~246 220天星村 ~247 220九堰村 ~248 122雙塘村 ~249 220大坪村 ~250 220金堂村 ~251 220花園村 ~252 220塔坪村 ~253 220羅坪村 ~254 122集真村 ~255 220陡梯村 ~256 122和睦村 ~257 220吉安村 ~258 220中華村

領導班子

黨委書記盧本強:主持鎮黨委全面工作,分管人大、武裝和幹部工作。
黨委副書記、鎮長田河堰:主持鎮政府全面工作,分管財政、稅收工作。
黨委委員、人大主席李雪剛:主持人大全面工作,分管民政、社保工作。
靜觀鎮靜觀鎮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胡濤:負責紀檢、監察,分管信訪、計畫生育、殘聯、老齡工作。
黨委委員、副鎮長譚昌貴:負責政府日常事務,分管鄉鎮企業、招商引資、環保、重點工作,聯繫園區、商社工作。
黨委委員、副鎮長王健:分管中心城鎮建設、國土、村建、規劃、市政管理、商貿工作。
黨委委員、副鎮長裴祥明:分管農業(含山、水、田、林、路、氣),農業綜合開發,交通和技術推廣,旅遊。
黨委委員、副鎮長鄧邦中:分管政法、穩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公安、司法、調解,安全、消防、煙花爆竹,水廠等工作。
黨委委員、武裝部長劉家發:負責武裝工作,分管群團(團委、婦聯、科協、工會等)、教育、衛生、關工委。
黨委委員、組織委員王承平:分管組織、人事、黨政辦、黨校、老幹部工作。
黨委委員、宣傳委員柴羅明:分管宣傳、文化、廣播電視、體育、精神文明建設、統戰、民宗工作。
調研員聶廷樹:協助譚昌貴分管鄉鎮企業工作。
調研員楊啟元:協助裴祥明分管農業、交通和旅遊工作。
副調研員陳登中:協助鄧邦中分管公安、司法、調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穩定工作。
副調研員彭時鴻:負責城建辦公室工作,協助王健分管市政管理工作。

經濟建設

靜觀鎮地距北碚城區25公里,重慶江北國際機場32公里。全鎮社會總產值達6.1億元,其中第一產業1.4億元,第二產業3.8億元,三產業0.86億元。花卉產業是全鎮的主導產業,年收入1億元。2004年糧食總產11700餘噸,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加快,鄉鎮企業發展迅速,現有鄉鎮企業31個,以冶煉加工、建築建材、橡膠行業為主,2004年實現營業總收入3.3億元。基礎設施建設較好,現有電力11.5萬千伏安,程控電話3000餘門,日供水3000噸的自來水廠1個,農貿市場、集貿市場各1個,面積10000平方米,新建了水仙街、華渝大街和花圃街。
靜觀鎮(圖4)靜觀鎮(圖4)
靜觀花卉聞名遐邇,素有“花卉之鄉”的美稱,種花養草有500多年歷史,是全國花卉五大流派之----川派花卉藝術的發源地,以人工造型、園林藝術巧奪天工見長。全鎮現有花卉苗木20000畝,品種900餘個,花農7500戶,花卉從業人員15000餘人,年花卉總收入億元。2004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792元,鎮級可用財力900餘萬元。
重慶台灣農民創業園
重慶台灣農民創業園是農業部、國務院台辦批准設立的大陸首批四個台灣農民創業園之一,是重慶市推進渝台經貿文化合作的三大平台之一,園區地處重慶主城北碚區江東花木及旅遊農業產業帶,具有投資成本低、收益高的明顯優勢。園區毗鄰重慶空港、中心火車站、嘉陵江黃金水道,距重慶繞城高速公路僅10餘公里。核心區規劃面積4平方公里,突出台灣農業示範、風情觀光,規劃為“一線三片”,“一線”即渝颱風情觀光和綜合服務區,“三片”即農產品研發良繁示範區、農產品深加工示範區、農產品精緻種殖示範區。
靜觀鎮
西部幸福微電影拍攝基地
2015年8月重慶市北碚區的重慶愛情谷成功晉級為央視西部幸福微電影拍攝基地。中央新影集團、央視微電影頻道於8月8日與重慶愛情谷在靜觀鎮啟動百集“幸福”主題系列微電影開機儀式,並正式授予重慶愛情谷為西部幸福微電影拍攝基地。
愛情谷將於2016年春建成並對外開放。屆時,基地將面向全國打造微電影產業鏈,創建微電影生態圈企業,培養更多微電影人才以及創業團隊。整個項目建成後,將匯集超過28個行業、1.3萬個產品種類的企業廠家,帶動2.8億人婚戀生活,輻射川渝9000萬人創新創業。
靜觀鎮

特色產業

北碚區依託種花傳統優勢,在新農村建設中大做“花”文章,培育特色優勢產業,延伸產業鏈條,目前該區花木種植面積已達10.8萬畝,生產從業人員達5.8萬餘人,年產值超過5億元。日前,重慶市正式批准該區江東花木暨旅遊農業產業帶為全市統籌城鄉發展試點。 作為重慶市惟一的“中國花木之鄉”,北碚區靜觀鎮早在南宋年間就開始了花卉種植,並以其樁頭、盆景、根雕、蟠紮成為全國五大花卉藝術流派之一的川東花卉藝術的發祥地。
靜觀鎮(圖5)靜觀鎮(圖5)
如何壯大傳統花木產業規模,促使農民增收?1999年,北碚區出台相關優惠政策,引導長期駐紮在深山裡的花卉大戶向公路附近遷移,在公路沿線建起了32個花卉精品展示園。近年來該區又著力調整產品結構,精心打造產業鏈條,在傳統觀賞類花卉基礎上,大力發展花木、花草、花果及旅遊產業,形成了以靜觀鎮和重慶市生態農業科技產業示範園為中心的碚金公路沿線百里旅遊農業產業帶。通過引進怡勝園林公司等花木企業大力發展鮮切花生產加工,利用邊坡凼坎見縫插針種植優質草坪,建成了3000畝的雙塘草坪基地和8000畝的素心蠟梅花基地;同時大力扶持花果產業,先後發展了靜觀鎮述梅葡萄園、金刀峽鎮石寨村冬桃基地等花果5000多畝。
隨著西部地區路橋等基礎設施和居住小區的不斷開工建設,北碚區瞄準商機,及時擴大以綠化苗木為主的花木產銷,連續3年累計新增花木種植面積2.7萬畝。同時,在花木協會的指導下,當地花木大戶紛紛組建起了園林綠化工程公司,每年有上千經紀人奔走在全國各地,承攬各種綠化工程契約,從而徹底告別了只管栽花不問香、坐等上門收購的封閉生產格局,第一次把觸角伸向了全國大市場,真正形成了公司+基地+花農的產供銷一體化格局。靜觀鎮秀水四社是遠近聞名的花木大戶的聚集地,家家戶戶栽種花木,上百萬元資產的花木大戶就有20多戶。
花卉產業迅猛發展帶來的不僅是財富,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人氣。在靜觀鎮街頭,隨處可見來自各地的花商們坐著小車夾著支票張羅著各種與花有關的生意;前往金刀峽的遊客也不忘在這裡稍事停留,聞聞花香,嘗嘗花餐,或者挑選一些中意的花木;三三兩兩的花農聚集在花卉交易市場裡用網際網路搜尋著全國各地的花卉交易行情。
以生態花卉景觀為特色,以精品園林藝術為支撐,以豐厚的歷史人文資源為依託,農業和旅遊業在這裡找到了最佳契合點。百里碚金路,薈萃了花木、花草、花果,雲集著花農、花商、花市,連貫著金刀峽塔坪寺偏岩古鎮、灘口牌坊、三聖白鷺棲息地等旅遊景點,花影婆娑,遊人如織,成為一道最靚麗的風景線。
“以前就種點花,人要松閒一些。”水土鎮大地村花木大戶陳華說,“現在還要種草、種果,前來參觀遊玩的客人也越來越多,得做好接待服務,人是累一些了,但收入比過去高一大截。”為了提升旅遊服務水平,大地村黨委還辦起了餐飲和導遊服務培訓班,第一期開班時,附近農家樂老闆和村民一下子來了200多人,教室巷道里都坐滿了聽課的人。
據了解,該區將進一步壯大花木規模,提升花木品質,加快建設特色蠟梅、傳統樹樁盆景、艷色園林樹種、多功能草坪、適生鮮切花、食用保健花卉和容器花卉等花木,形成環境優美,青山綠水,花果飄香,景色宜人的花木暨旅遊產業帶,成為可觀、可游、可居,在重慶市乃至西南地區有影響有特色的最大花卉苗木產業基地。
靜觀花木聞名遐邇,已有530多年種植歷史,臘梅種植萬餘畝,所產素心臘梅名揚中外,是中國唯一的“中國臘梅之鄉”,重慶市民冬季賞花的理想去處。
從市區或北碚城區出發,上外環出水土出口,沿江東“百里花卉長廊”行駛,大約一刻鐘車程,滿目蒼翠,遍地詩意的靜觀古鎮便驚現眼前,沿途映入視野的是鬱鬱蔥蔥的花木園和精品臘梅園,臘梅漫山遍野,花香飄蕩四方。
靜觀賞梅,主要集中在兩個區域,步入其中,尤入仙境,芳香淳樸的特色臘梅花香將伴隨我們融入花的海洋。
位於靜觀鎮重慶農谷,中國綠色小康村——素心村,臘梅品種資源最豐富、花徑最大、花香最濃、花色最艷、花朵最密的基地。

花木之鄉

靜觀素有“花卉之鄉”的美稱,種花已有520多年的歷史,是全國花木盆景藝術五大流派之一—川派中川東花卉藝術的發祥地,以人工造型,園林藝術,巧奪天工見長,其樹樁蟠扎,在全國花卉藝術中自成體系,獨樹一幟,其特點是平枝圓盤,層次分明,既虬曲蒼勁,莊重雄健,又婀娜多姿,飄逸雋美,飽含詩情畫意。早在清朝光緒年間,胡中行在靜觀下場口培植的“淳園”,古木參天,綠蔭如蓋,奇花異草,溢香數里。幾百年來,靜觀種植花卉的能工巧匠匯集,名師高徒輩出,園藝發展迅速,其蟠扎工藝,上乘精品,國內銷至北京、上海、新疆、廣東等地,國外遠及西歐日本東南亞各地。1967年,我鎮在廣州交易會賣出的羅漢松獅子在香港被外商哄抬價格,爭相購買。位於上場口的靜觀花園,至今保存有兩株在西南地區僅有的約520多年樹齡的羅漢松古樁頭,如今已成為鎮鎮之寶,是往來客人爭相觀賞的景致。自改革開放以來,靜觀花木參加過10餘次國家級和市縣級的大型花展,不少作品還選上北京參展,並獲得《中國劉開渠根藝匯展》銀質獎和《中國’90花卉盆景》銀質獎等殊榮。
近年來, 靜觀鎮依託市區項目的支持下,緊緊抓住市場花卉苗木走俏的有利時機,精心打造靜觀花木品牌,大力發展花卉特色農業,促進了全鎮農業結構調整,增加了農民收入。全鎮花木種植面積從1998年的近3000畝發展到現在的21000畝,其中:綠化苗木10000畝,臘梅花5000畝,草坪5000畝,樁頭800畝(200餘萬盆),香(鮮)花200畝,品種900餘個。花農6500餘戶,花卉從業人員16000餘人,花卉產品銷往全國20多個省、市和地區,整個花卉產業由過去的單純種花發展為種植、行銷、園林景觀設計與建設、花卉產品加工為一體的綜合性產業。花卉產業已經成為靜觀鎮的富民產業。
2000年6月靜觀鎮被國家林業局中國花卉協會授予首批也是全市唯一“中國花木之鄉”的稱號。

獲得榮譽

2000年6月靜觀鎮被國家林業局、中國花卉協會聯合授予“中國花木之鄉”的稱號。2003年8月被重慶市確定為城鎮建設中心鎮、百強工程鎮、商貿中心鎮,2004年2月被國家建設部評為全國重點建設小城鎮,2006年被重慶市確定為新農村建設示範鎮和統籌城鄉發展試點鎮。同時被重慶命名為市級文明鎮,北碚區“六好”鎮黨委榮譽稱號。

名勝古蹟

靜觀境內擁有北宋年間的塔坪寺,區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王朴烈士陵園。
王朴烈士陵園位於北碚區靜觀鎮橋亭村,占地5畝,現建有王朴烈士墓和金永華墓、王朴烈士陳列館。王朴遺骨於1957年遷於橋亭村,1983年至1986年進行了修繕,1999年修建了歌樂山烈士陵園王朴烈士陳列館。
王朴烈士陵園屬北碚區民政局主管,現由靜觀鎮社會事務辦公室代管,聘請了1名工作人員,區民政局每年劃撥2000元的包乾經費,無門票等收入。每年清明節前夕、“11.27”紀念日,王朴身前所創建的靜觀中學和蓮華中學的師生、王朴的親屬、身前的戰友以及靜觀等王朴戰鬥過地方的黨政機關、學校師生、企事業單位人員都前往王朴烈士陵園掃墓,主要開展入黨入團入隊等活動,每年參觀人員達13000多人次。
塔坪寺位於重慶北培區靜觀鎮東約2.5公里的塔坪村小崑崙山,始建於宋紹興丙寅(1146),建成於乾道四年(1168)。明嘉靖年間,寺廟部分建築毀於火災,明萬曆四十年(1612)修補。塔坪寺原名小崑崙古藏寺,在明代萬曆年時重建後更為為塔坪寺,1986年被列入為四川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寺廟占地500平方米,為整體四合院建築,是集寺、塔、坊、表為一體的建築群體,也是我國中原地區自唐以後失傳的以塔為中心的建築實物。寺內有建於公元1167年的石塔,建於1612年的牌坊,還有清代的大雄寶殿、藏經樓、左右廂房以及鐵塔和雲愣碑(經幢)等文物。
靜觀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