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登龍橋

北流登龍橋

北流市登龍橋位於龍橋路0025號,陵城東郊,西河流向圭江的入口處。始建於宋慶元年。據民國二十四年版《北流縣誌》記載:“登龍橋在城東,初名化龍橋,宋之學前橋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流市登龍橋
  • 位置:廣西北流市龍橋路0025號
  • 又名:五舉巷
  • 技術:券拱式單拱石拱橋
  • 另外是:西河流向圭江的入口處
登龍橋位於北流市龍橋路0025號,始建於宋慶元年。據民國二十四年版《北流縣誌》記載:“登龍橋在城東,初名化龍橋,宋之學前橋也。舊有識云:金在後,水在前,學橋連出狀元。古以竹木為梁,數歲一易。宋慶元年知縣余傅始砌以石,構亭其上。明知縣陳宗文修,旋被火毀。邑人在籍御史李宏修復。妖賊李通寶毀。知縣蕭遴修復。天啟二年知縣王延學劉修已重修,易三拱為一拱,建亭二座,設大士香火,左右各建一坊,中通街衢,為邑壯觀。清嘉慶七年,邑人添建加厚,另建一座於前焉。”由此可見,登龍橋始建於宋慶元年,原名化龍橋,又稱學前橋。原是以竹木為梁,後來用石砌成,並在橋上建造一亭,幾經火毀修復,到明天啟二年,知縣王延修已重修,並把三拱改為一拱,橋上左右各建一牌坊,到清嘉慶七年,邑人再度添建加厚。
北流市登龍橋牌坊北流市登龍橋牌坊
現存的登龍橋為明天啟二年重建的,為券拱式單拱石拱橋,全長36.3米,拱跨10米,高5.5米,寬13.5米。拱頂厚0.7米,通道寬3米,橋面用青石鋪砌。橋面上分兩邊,一邊為橋的通道,中間建風雨亭,為歇山頂磚木結構。一邊建殿堂,面闊七間,青磚砌牆,青瓦覆蓋,硬山頂磚木結構,抬梁式梁架,該座建築坐西北向東南,平面呈長方形,總面積477平方米。頂部磚砌灰雕花脊,兩端飾鰲魚,中間為火球。殿內牆端繪飾古壁畫16幅,正殿用八根園木柱作頂柱,殿前為屏風門。橋東西兩端有牌坊,1958年西端牌坊被拆毀,現僅存東牌坊,門上紅石陰刻“登龍橋”三大字。登龍橋整座建築風格獨特,莊重樸實,美觀大方等具有較
北流市登龍橋背面北流市登龍橋背面
北流市登龍橋正面北流市登龍橋正面
高歷史藝術價值,“龍橋夜月”被譽為北流八景之一。
由於歷史的原因,特別是在“文革”期間,登龍橋遭到較大破壞,有的被拆除。市博物館於1992年、1993年和2011年分別對登龍橋進行了搶救性維修。
1962年,北流縣人民政府公布“登龍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登龍橋位於陵城東郊。在西河流向圭江的入口處。
清朝時,陵城東郊稱東關堡。其實東關堡是條小巷,聚居在這裡的上百戶人家,房子就沿著圭江岸邊蓋,彎彎曲曲地向下游延伸,到印塘邊,也只不過一華里。
民國初年,拆東門城牆,陵城便與東關連線起來,這條巷便叫龍橋街。這是一條用青石板鋪設的街道寬度三米,那被獨輪車碾出的三四厘米深的轍印,記錄著這條街昔日的熱鬧與繁盛。龍橋街曾經有過光榮的歷史,嘉慶年間,這條街一共出了五個舉人,所以人們又稱之為“五舉巷”。
說起登龍橋,傳說有這么一段令人尋味的故事。
從前,東關堡的人多以耕田、種菜、打魚為生,他們就是賴著這塊江邊肥沃的土地養家活口,繁衍生息,代接一代。
後來,他們並不滿足於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的小農生活,由於離城近,進城方便,接觸新鮮事物的機會也多起來。起初,一些人慢慢地學會做點小買賣,到後來,人們逐漸產生了求知慾,意識到讀書識字明禮的重要。於是東關人便稍稍地興起一股辦學熱潮,他們齊心合力,做到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人人參予,個個動手;有的張羅著選館址、聘先生;有的為子弟入學作準備,不用很長時間便辦起了好幾間啟蒙館。
之後,又建成了“經古書院”(今酒廠)。隨著入學的人數逐年增加,東關人辦學的熱情越來越高漲,那時候,東關學風之盛,實為其他地方所不及。
嘉慶年間,東關人果然學業大有長進。連續幾年考中了五個舉人,全縣為之轟動一時。從此,百姓稱東關堡為“五舉巷”。為了鼓勵青年人讀書,陵城有識之士發起倡議捐款修造一座永久性的石橋,以鼓勵、紀念考取功名的人,這樣,一則可解東關人進城涉水之難,二則可在此舉行儀式,作為歡送中舉者上京考試的出發地。建橋的訊息一傳開,霎時間各地能工巧匠雲集陵城,爭著請纓出馬。那時,凡造建工程都得事先請名師擇良時吉民,才能動工興建。根據擇日先生要求,從擇日起離動工的時間只有一個月,而備料工作還無頭緒,時間非常緊逼,加上工程總量、質量的要求難度也相當大,要求三個月內竣工,交付使用。這時,很多能工巧匠原來的滿腔熱情卻似冰般冷卻下來,都搖頭表示無法在短期內完成此一工程。
正當大家愁眉莫展、束手無策的時候,一位自稱是魯班高徒的泥水匠一口答應承領工程,並保證如期竣工,不誤慶典。這個泥水匠衣著襤摟,貌不出眾,然頗有幾分自信自得的表情。表示工程完工後才要報酬,否則分文不要。眾人見狀,啞口瞠目,不敢相信,但又無何奈何。事後,果然不出三個月,一座跨度8米的單孔石拱橋居然如期建成了。橋面還建了個風雨亭,圓圓的亭柱為質地上好的格木所做,亭頂蓋琉璃瓦,檐兒還懸著風鈴,亭內雕樑畫棟,真是別具一格。更為使人困惑不解的是全橋都是採用於砌法(不用灰砂漿),橋拱的每一塊青石磚都是按預定的規格、尺寸鑿成的,而每塊都有數百斤重,這是北流建橋史上所未有。相傳這個自稱是魯班高徒的人,從小練就一身技藝,還學會了鞭石之法術。他自承應建橋任務之後,白天鑿石備料,晚上祭祀練法。兩個月過去了,石料備了很多,但卻一石未砌。大家都替他不能如期竣工而擔心,一些人說他吹牛,自討苦吃;一些人說他似個瘋子,根本就沒本事……
總之,冷言諷語,不堪入耳。他只裝不聞,埋頭於活。一天晚上,月光全無。這個魯班高徒用一條鞭子把青石磚一下子趕到事先搭好的橋模上,三更時分,只聽得轟的一聲響,所有石磚都非常有序地靠攏在一起,建成了一座石拱橋。橋的兩頭均建有門坊,取名“登龍橋”。意思是說,這橋是皇帝賜的,讓所有過橋的人都象中舉一樣高興、榮幸與自豪。橋雖建好,但餘興未盡,總覺得缺少什麼似的。他想,登龍只是初步的,不是目的,最終目的還是要騰達。於是他又連夜把建橋剩下的材料,用同樣的方法在西河口轉彎處(登龍橋之上游)造一座石拱橋。這橋大約8米,跨度為16米,規模比登龍橋大多了。雞啼三遍,天漸亮了,橋也建好了,取名“通天橋”。取意是登龍騰達。
封建時代,皇帝稱天子,京城乃天子居住的地方,通天者,進京也。多好的意頭!過去陵城以及方圓幾十里的讀書人要上京考試都要經過通天橋,步行至武林下船直抵梧州,再溯桂江至桂林。可見通天橋的歷史意義及其作用。兩橋既已建成,此人亦不知去向。後來聽說他到了容縣,建了“真武閣”,由此說來,登龍橋、通天橋、真武閣是同出一宗,同是這個奇人之作。
上述傳說,儘管故事有著神話般的傳奇色彩(我們絕不相信世上有什麼鞭石之法),因沒有文字記載,現在再也沒法作出正確的歷史考證。但是作為民間傳說,亦不無道理之處,事實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建好的橋是千真萬確的事實,這橋的建築技巧,施工難度,在當時確是個奇蹟。事至今日,它確是陵城乃至廣西都是不可多得的古建築之傑作,堪稱陵城一絕。有極高的文物保護價值。據說,桂林的花橋與陵城的通天橋、登龍橋的建築技巧相似,同是乾砌石,所不同的是橋身承受壓力的程度。
花橋於六十年代初發現橋體下沉變形,國家出錢進行了全部翻新,按原樣重建,而登龍橋、通天橋自建成至今還未發現有任何下陷拆裂的現象。特別是通天橋,自民國16年玉容公路通車以來,它一直作為公路橋樑使用。在解放戰爭中的廣西戰役、海南島戰役和進軍大西南的運輸中,以及以後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它經受住幾十噸重的坦克和大炮、輜重車輛的輾轉和壓力,卻絲毫沒有動搖。近年來,為了減輕通天橋的負擔,在它身邊加修了一道鋼筋水泥橋,把公路橋面拓寬,這樣便成了一條青石和水泥結構並存的“父子”橋,讓它更好地為建設四個現代化服務。隨著時間的推移,究竟誰是壽星,還不得而知,現在結論未免尚早。
改革開放以後,北流建築之鄉的能工巧匠應運而生,號稱擁有十萬建築大軍,踏遍大江南北,布滿全國各地、許多高難度的工程都能—一拿下,這是文化科學技術進步的表現。
然而,我們不要忘記祖先而夜郎自大,應該明史觀今,通過回溯陵城建橋的歷史,起碼可以說明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祖先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掌握了先進的建築技術,不然今天建築之鄉就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了。
為了紀念祖先,尊重歷史,保護好文物是最好的舉動,也是後輩的義不容辭的責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