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昆

北昆

北昆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戲曲劇種,作為北京市和河北省中部各縣的崑曲藝術流派,北昆多在農村里演唱。農村的野台子,劇場不擾音,更因為受高腔的影響,所以北昆在表演上,那種“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粗獷氣派很濃重。另外,北昆演員多是冀中人,在吐字發音上,不可避免地帶有河北農村語音,這也是北昆的一個特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昆
  • 指代:河北省中部各縣的崑曲藝術流派
  • 流行於北京市河北省各地
  • 歷史:一百餘年
簡介,歷史發展,發展前期,發展後期,昆弋班社簡介,北方崑曲劇院簡介,現狀,

簡介

北昆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戲曲劇種,流行於北京市河北省各地。約有一百餘年歷史。它與南昆同源而異流,是崑曲在北京的支派之一。清代中葉,崑曲北京衰落後,部分流落到冀中地區的昆弋班演員和當地弋腔(高腔)班社相結合,在演出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北方崑曲的藝術特點,北昆的唱、白基本上用北方語音,由於長期在鄉鎮與弋腔同台演出,形成了開朗、豪邁、粗獷的藝術風格。過去藝人多為河北高陽、安新一帶人。故又稱“高陽崑腔”,1917年由王益友韓世昌侯益隆陶顯庭等組成“榮慶社”到北京演出。效果極佳。1934年“榮慶社”分裂,許多演員改唱京劇,解放後經積極扶持、搶救、於1957年成立北方崑曲劇院,並編演了一批新戲,如《紅霞》 、 《晴雯》等。 清末民初,昆弋在冀中各縣流行極廣。農民不但愛看崑曲,還在農閒和過年過節的時候,或者遇到接親送友、過壽曰、辦滿月、娶媳聘女、買房置地、鄰里解和、求神還願等等,動不動就唱幾台戲。有時請來專業班社,更多的是請票會或子弟會。 清末崑曲從宮廷流入農村,冀中各縣昆班崛起。清乾隆皇帝下江南,網羅了一批南昆老藝人到北京,進入宮廷,一方面演唱,一方面組織科班。崑曲的形成,原來是來自民間,有著深厚的民間基礎。但自從進入宮廷之後,便成為“雅部”,在一百多年前的光緒初年,北京宮廷和王公府邸,仍存有五十多個崑曲班社。如醇王府創立的恩慶社昆班,有演員胡慶和、胡慶元等,後該班改為小恩榮科班,演員有老生陳榮會、旦角黃榮達、丑角張榮秀、紅淨郭榮仁、花臉吳榮英和裴榮慶等。醇王逝去後,小恩榮科班解散。此時北京城里的崑曲、高腔己被新興起的皮黃代替,許多昆、弋(高腔)藝人為謀生計紛紛走出北京,轉入京南和京東的直隸(今河北省)中部一帶,巡迴各縣鎮演出。據老前輩說,清光緒宣統年間在冀中方圓四、五百里地之內,存在著幾十個昆弋班社,他們既演崑曲,又唱高腔,稱之為昆、弋‘兩下鍋’。這些在冀中各縣崛起的班社由於流行農村,受當地生活習俗、風土人情和民間藝術的影響,形成了北方崑曲的特色。在演出中散發著樸實、粗獷、濃郁的鄉土氣息,受到廣大農民民眾的歡迎。冀中平原是北方崑曲藝術的搖籃。當時巡迴各縣演戲,一般都以四天裡一個"台口",四天裡演出四個“帽兒戲”。頭一天是《天官賜福》,第二天是《文昌點魁》,第三天是《八仙慶壽》,第四天是《六國封相》,全是含有喜慶吉利味的群戲,占用的人較多,藉此亮亮行頭,亮亮角色。幔帳也一天一換。帽戲唱完了才開演"正戲"。戲碼都是很硬的,如全部《白蛇傳》《玉簪記》《玉杯記》《琵琶記》《烏盆記》《千里駒》《西樓記》《爛柯山》《長生殿》《桃花扇》《漁家樂》《鐵冠圖》《棋盤會》《五人義》等等,全是成本大套的戲,從前在農村很受歡迎。
北昆北昆
北昆北昆
北昆北昆

歷史發展

發展前期

北方崑曲簡稱“北昆”,是我國古老戲曲聲腔崑山腔的一個分支。主要流行於北京、天津及河北中部、東部一帶。 因長期與弋腔(高腔)聯合演出,故稱“昆弋腔”。辛亥革命後,曾有人稱其為“高陽崑曲”,建國後改今稱。
 崑腔於明萬曆年間(1573-1620)已流傳到北方。清初,江蘇的崑曲班社和藝人不斷北上獻技,清政府曾把崑曲稱為“雅部”,搬演於內廷。乾隆、嘉慶(1736-1820)以後,被稱為“花部”的秦腔、徽調、漢調相繼進京,崑曲便逐漸衰落下來; 至道光年間(1821-1850),民間已無。
北昆
純粹的崑曲班社,藝人中一部分返回南方,一部分依附於徽班,與皮黃藝人合作,後來發展成為京劇中的“京昆”一派;另一部分則採取昆、弋(高腔)同班兼演的方式,向冀中、冀東一帶發展,與當地民間藝人合流,逐漸形成北方崑曲這一支派。
同治(1862-1874)初年,醇親王奕還,在府邸設立了一個兼唱昆、弋兩腔的王府家班安慶班(後改名恩榮班)。光緒十六年(1890)醇親王去世,恩榮班解散,大部分藝人回到故鄉,在家鄉活動,並傳授了大批青年子弟。
原恩榮班崑曲藝人徐廷璧,在離開醇親王府後,到了京東灤州稻地鎮與耿兆隆合組同慶社,在農村進行演出。後來玉田縣也辦起了益合科班,培養了不少著名演員,如霸縣的子弟會,獲鹿的和粹班等。這一時期北京城內的崑曲活動又有所恢復,宣統元年(1909),肅親王善又招徐廷璧、王益友等復組安慶社昆弋班,演出於東安市場東,徐廷璧率班赴京東一帶演出。辛亥革命後,因受北京政局變化影響,活動逐漸減少。有些班社因經濟收入不足,難以維持,而先後解散,只剩下少數班社,偶爾在節日或廟會期間演出。 民國初期,雖然政局混亂,但北方崑曲亦有極大的發展。
北昆北昆

發展後期

當時著名崑曲演員有王益友、朱益錚、郝振基等,仍然兼演昆弋兩種劇目,但崑曲劇目已較弋腔為多。1917年,著名崑曲藝人侯益隆、馬鳳采、韓世昌等,組成榮慶社到京演出。演員中還有郭蓬萊、陶顯庭、陳榮惠、朱小義等。以後王益友、郝振基、白雲生、侯玉山、魏慶林等加入,陣容比較整齊。而且因榮慶社是專門演出崑曲,又受到曲學名家、北京大學教授吳梅、趙子敬等人的輔助,加以新聞界的宣傳介紹,在社會上造成很大影響,韓世昌也獲得很高的聲譽。
1919年“五四運動”發生後,榮慶社曾南下到上海等地演出。之後,他們又以榮慶社和祥慶社的名義,間或在京、津、滬、寧,以及全國大中城市巡迴演出
1924年,日本因天皇加冕,特邀韓世昌等率榮慶社部分人員赴東京等地演出,隨去的除原有人員外,又增加了侯永奎、馬祥麟等青年演員。同年,白雲生組成慶生社,在北京、天津、保定等地演出,曾得到京劇界的支持,與京劇藝術進行交流,擴大了崑曲的影響。
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國內動亂,北方崑曲也一再遭受衝擊,特別是1938年,天津發生大水災,許多著名藝人如陶顯庭、侯益隆等相繼病死,使北方崑曲遭受嚴重損失。抗日戰爭勝利後,白雲生約韓世昌、侯永奎、馬祥麟、侯玉山、魏慶林、白玉珍、李鳳雲、侯丙武等到北京,再次組成慶生社,在吉祥、華樂等戲園演出,後因觀眾寥寥,生活無著,又被迫分散,有的轉業另謀生路,有的與京劇合作演出,但終難挽回衰落的厄運,至建國前夕,北昆已奄奄一息。

昆弋班社簡介

當時在農村組織的昆弋班社,徐廷壁在京東玉田創辦益和社。演員有唐益貴、李益重、李益廣、侯益才(侯永奎父親)、侯益太(侯永奎叔父)、王益榮、王益龍等。
豐翠合班,是和豐、和翠兩個班社合演時用的名字,主辦人為無極縣孤莊村劉老東,演員有化起鳳、郭蓬萊等。
元慶社,是文安縣北斗李村任義禮和他兒子任鐵莊創辦的。任義禮有錢,有功名,文安境內無人不怕他,綽號“活閻王”。他兒子叫“小閻王”。元慶社被稱為“閻王班”。侯玉山二十五歲時在此班擔任主角,紅極一時。
祥慶社,是束鹿縣人王鄉創立的。主要演員有白建橋、白玉田、吳祥珍、孟祥生、王祥寅等。
慶長社,是高陽河西村財主侯家創辦的,由化起鳳、侯成章承辦一切事務。演員有花臉張子久、武旦兼武淨邵老墨、旦角侯益才、紅臉化起鳳、武旦侯瑞春、刀馬旦馬彩鳳(馬祥麟之父)、武生侯炳武、武丑韓子峰、花旦侯海雲等。當時民間流傳著這樣的話:‘寧肯挨冷受涷,也得看花臉老墨’;‘景州、易州、保全州,誰人不識張子久’。可見邵老墨和張子久的劇藝當時在民眾中很有影響。
榮慶社,成立於1911年(宣統三年),是大夥湊錢買了鐃陽縣常家一份戲箱,共分九股,有侯瑞春、侯益隆、郭鳳翔、侯益才、趙德純、侯海雲、馬鳳彩等,後來韓世昌、陶顯庭、郝振基、侯益太、白雲生和我全參加了這個社。1935年分裂,把班牌分給了侯益隆。有我和侯永奎管事。

北方崑曲劇院簡介

北方崑曲劇院成立於1957年6月22日,地處中國北京,是中國專業崑曲表演藝術團體之一。
50年來,劇院以保護、繼承、發展、革新崑曲藝術為根本宗旨;以古今相因、革故鼎新為藝術創作思路;以弘揚北昆之豪放,取法南昆之綿長為藝術特色,傳承,整理、改編、移植、新創了一大批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優秀的傳統戲、新編歷史戲和現代題材的劇目,培養了一批在海內外有影響的優秀專業崑曲。演員,能夠承擔各類崑曲劇目的創作和演出。

現狀

北昆:戲曲劇種。流行於北京市和河北省各地。約有一百餘年歷史。它與南昆同源而異流,是崑曲在北京的支派之一。清代中葉,崑曲在北京衰落後,部分流落到冀中地區的昆弋班演員和當地弋腔(高腔)班社相結合,在演出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北方崑曲的藝術特點,北昆的唱、白基本上用北方語音,由於長期在鄉鎮與弋腔同台演出,形成了開朗、豪邁、粗獷的藝術風格。過去藝人多為河北高陽、安新一帶人。故又稱“高陽崑腔”,1917年由王益友,韓世昌、侯益隆、陶顯庭等組成“榮慶社”到北京演出。效果極佳。1934年“榮慶社”分裂,許多演員改唱京劇,解放後經積極扶持、搶救、於1957年成立北方崑曲劇院,並編演了一批新戲,如《紅霞》、《晴雯》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