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東胡林遺址

北京東胡林遺址

東胡林人遺址位於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東胡林村西,永定河支流清水河北岸的二級階地的馬蘭黃土上,高出河床29米。這處遺址是1966年北京大學地質地理系同學在門頭溝區實習期間發現的。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所進行了清理,初步認為是一座新石器時代的墓葬。墓內人骨有輕微石化,屬於三個個體,一個為16歲左右的少女,另兩個為成年男性個體。他們被命名為“東胡林人”。因墓葬位於全新世黃土底部、馬蘭黃土頂部,故研究者將其定為新石器時代早期。1985年東胡林人遺址被公布為門頭溝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東胡林遺址
  • 外文名:Beijing East Forest Site
  • 距今歷史:15000年--9000年
  • 年代:新石器時代早期
  • 地址:北京門頭溝區
  • 發現時間:1966年
  • 發現者:北京大學地質地理系學生
  • 考古隊:北大和北京文研所聯合考古隊
  • 發掘時間:2001、2003、2005、2006年
東胡林遺址,東胡林人遺址的考古發現,地層堆積狀況,遺蹟與遺物,東胡林人的年代及生活環境分析,年代測定,孢粉分析,蝸牛分析,結論,

東胡林遺址

華北新石器時代的先行者――北京門頭溝區東胡林史前遺址。東胡林遺址位於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東胡林村西側清水河北岸的三級階地上,是一處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年代距今10000年前後。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和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聯合組成的考古隊,在2001年和2003年兩次對該遺址進行發掘時已取得很大收穫。2005年對該遺址進行了第三次發掘,揭露面積共80餘平方米,發掘清理了灰坑、火塘、墓葬、房址等遺蹟,出土一批重要的文化遺物,並浮選出豐富的動植物遺存,同時還發現一座新石器時代早期屈肢墓葬。
北京東胡林人製造的石器北京東胡林人製造的石器
東胡林遺址的發現,為進一步探討華地區諸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之間的關係及其發展演變提供了新的重要資料。兩座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時代早期墓葬,不僅豐富了對東胡林人埋葬習俗的認識,也為北京乃至華北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人類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科學依據。同時,在遺址的下部堆積中發現了時代更早的燒火遺蹟及打制石器等,為尋找時代更早的古人類及其文化遺存提供了重要線索。

東胡林人遺址的考古發現

東胡林人遺址位於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東胡林村西,永定河支流清水河北岸的二級階地的馬蘭黃土上,高出河床29米。這處遺址是1966年北京大學地質地理系同學在門頭溝區實習期間發現的。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所進行了清理,初步認為是一座新石器時代的墓葬。墓內人骨有輕微石化,屬於三個個體,一個為16歲左右的少女,另兩個為成年男性個體。他們被命名為“東胡林人”。因墓葬位於全新世黃土底部、馬蘭黃土頂部,故研究者將其定為新石器時代早期。1985年東胡林遺址被公布為門頭溝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見彩二)。
北京東胡林村北京東胡林村
1995年春,北京大學地質系師生在調查時又在遺址斷面發現一具人骨,並採集有螺殼項鍊和石製品等。為了進一步搞清遺址的文化堆積狀況,對該遺址有比較全面的了解。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和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聯合組成考古隊,在多次調查的基礎上,於2001年7~8月和2003年9~10月進行了兩次發掘。在發掘過程中,我們依土質土色劃分地層,儘可能記錄每件細小遺物的座標,觀察遺物、遺蹟的分布情況,有的地層堆積內含遺物比較豐富,我們再分小層揭露,逐層記錄、照像,發現重要碳跡時按層位提取樣品,為了獲取肉眼不易見的小遺物,我們收集土樣,採用浮洗法,獲取更多的信息。總之,通過發掘,新發現了一批重要的新石器時代遺蹟和遺物(見彩二)。並對其中部分遺蹟和遺物作了初步整理和研究。

地層堆積狀況

因修建梯田,遺址所在階地被分割修整成為幾個台地。我們在條子堰、二大堰等幾個台地上分別布5×5平方米探方7個(T1~T7),5×8平方米探方1個(T8),2×5平方米探溝2個(TG1~TG2)。經擴方實際發掘面積200平方米。以下以T3為例,說明遺址的地層堆積,依土質土色,T3自上而下可分7層:
北京東胡林遺址北京東胡林遺址
①層:淺灰色,土質鬆散,多植物根系,厚5~20cm,為現代耕土層。
②層:灰黃色土,土質疏鬆,厚15~35cm,據當地農民講,此層是1960年前後挖白薯窖時堆積而成。
③層:灰褐色土,土質鬆散,厚0~35cm,包含物有青花瓷片、石塊、碳屑、紅燒土顆粒等,年代約為明清時期。
④層:淺黃色沙質土,分布於探方西半部,厚0~75cm,包含物有動物骨、螺殼、石片等。
⑤層:黃色細沙質土,較為緻密,分布於探方西半部,厚15~50cm,包含物有石塊、蚌殼及動物骨骼等。
⑥層:灰黃色細沙質土,土質較⑤層緻密,夾雜白色斑點,厚10~30cm,包含物有石片、石塊、動物骨骼等。
⑦層:灰褐色土,土質堅硬,距地表95~105cm,包含物有石片、石塊、動物骨骼等;另在本層發現灰堆遺蹟5處。
④、⑤、⑥層是沖積層。⑦層因發現東胡林人時期的重要遺蹟現象,為了全面了解東胡林人居住及生活情況,本次發掘即到此層為止,對已發現的遺蹟予以保護,並對個別灰堆做了解剖,其他堆積留今後繼續工作(見彩二)。

遺蹟與遺物

通過發掘發現的遺蹟有灰坑3個,灰堆8處,石器製作場1處,墓葬2座。其中灰堆的發現是遺址發掘的重要收穫。8處灰堆遺蹟堆積狀況大致相似。
位於T3的東北部,形狀不甚規則,範圍約為80×60平方厘米,中心區域有大量的黑色灰燼,包含物為數量較多的有燒烤痕跡的礫石塊、有打制疤痕的石核和動物骨骼(可辨識的主要是鹿骨)等,堆積底部較平,其下為馬蘭黃土。該遺蹟自上至下都發現有石塊,上部的石塊堆積較亂,底部的石塊則大致堆如環狀,排列比較整齊,應該是有意為之。據遺蹟整體情況來看,似以底部的地面為基礎,用較大的石塊圍成近圓圈狀,而且石塊堆積有一定高度。因後來廢棄不用,上部的石塊倒塌,故堆積顯得凌亂(見彩二)。
北京東胡林遺址北京東胡林遺址
前文述及1966年和1995年曾在此遺址發現兩座墓葬共有四具人骨,但未發現有墓壙。本次在2001年T1東隔梁外亦發現比較集中的一堆人骨,但明顯經過擾動,也未發現有墓壙。2003年在T8⑧層下發現一座保存完好的墓葬,仰身直肢,墓壙清楚。墓向北偏西70度,墓口距地表150cm,墓坑長220cm,寬42~48cm,深52~76cm。墓內填黃褐色花土。隨葬一件磨製而成棍狀玉石製品(初步鑑定為方解石類)。該隨葬品位於人骨鼻與口間(見彩三)。
遺址出土的遺物主要有石製品、骨製品、陶片、動物骨骼和果殼等。以石製品為大宗,包括有打制的石核、石片、砍砸器、石錘、刮削器、尖狀器和細石葉、石片、石屑等(見彩三),還有琢磨而成的石磨盤、石磨棒等(見彩三);骨製品有尖狀器、骨錐、骨笄等(見彩四);陶器僅見少量殘片,多為器物腹片及底片,偶有口沿殘片。陶片多為紅褐色,均為夾砂陶,質地疏鬆,火候不均,有的陶片外表紅褐色,內壁則為黑色;除個別有附加堆紋外,均為素麵陶(見彩四)。從斷面觀察,有的陶片內外成片脫落,似為泥片貼築法製成。整體來看,多為罐類器物殘片。
動物骨骼數量較多。多為鹿類動物的肢骨及顎骨、牙齒等(見彩四),也發現有豬的遺骸。另發現大量的蚌殼、螺殼和蝸牛等。其中極少蚌殼有鑽孔和磨痕,應為裝飾品。

東胡林人的年代及生活環境分析

年代測定

我們對在遺址地層中採集的木炭、人骨、貝殼、蝸牛及陶片樣品分別在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年代學實驗室及美國加州大學Lawrence Livermore加速器質譜實驗室進行了測定。目前測定的14C年代已有10個,其中用人骨標本測定的14C年代有4個,測定年代在8720±170~8450±70之間,校正後的年代大致在BC8160~BC7540之間。用木炭標本測定的14C年代6個,校正後的年代在BC8350~BC7960之間,根據14C測年結果可知,東胡林人活動的年代大致在距今1萬年前後。

孢粉分析

全新世早期(約100~82KaBP),木本植物花粉明顯增多,高達55%,包括喜溫的松(Pinuas)、杉(Taxodium)、雲杉(Picea)、鐵杉(Tsuga)(有個別發現,現生活在亞熱帶)、櫟屬(Quercus)、胡桃(Juglans)等,與晚更新世相比,草本植物明顯減少;組合表明氣溫大幅上升,環境有了明顯改變,人類活動明顯。依草本植物組合的變化及木本植物組合的特徵,大體可分為上下兩段:下段(約100~90KaBP),喜乾的蒿屬(Artemisia)占有較高的比例,個別樣品可達30%;另外,藜科(Chenopodiaceae)、莎草(Cyperax)、豆科(Leguminosea),木本中杉(Taxodium)和樺屬(Betula)含量較高。上段(90~82KaBP),蒿屬及莎草在組合中的比例明顯減少,禾本科(Gramineae)有所上升,木本中出現個別鐵杉(Tsuga)。下段的孢粉特徵顯示了溫暖偏乾的氣候,上段為溫暖濕潤。

蝸牛分析

在早全新世(約100~82kaBP)東胡林人生活地域內蝸牛突然繁盛,在文化層中採集到豐富的蝸牛個體,經鑑定共包括11種:滑槲果螺(Cochlicopa lubrica)、小粉華蝸牛(Cathaica pulreraticula)、條紋華蝸牛(Cathaica fassida)、條紋鑽螺(Opeas striatissimum)、大隱齒蛹螺(Pupillacryptodon grandis)、小恰里螺未定種(Kaliella sp)、肋瓦婁蝸牛(Valloniacostata)、灰巴蝸牛(Bradybaena ravida)、薄唇瓦婁蝸牛(Valloniatenuilabria)、淺圓盤蝸牛(Discus pauper)、達氏巨盾蛞蝓(Macrochlamysdavidi)等。基本上以北方廣適性類型為主;代表暖濕的類型僅為條紋鑽螺,該種自下而上逐漸增多;代表較為冷乾的類型可能為灰巴蝸牛,該種發現的數量很少。
紫游螺(NeritinaViolacea)的發現。在1966年的清理工作和1995年的調查中,均發現了同人骨架保存在一起的用螺殼串成的項鍊。經古生物學家鑑定,螺殼屬紫游螺僅出現在亞熱帶氣候環境下,而在中國現今僅見於浙江沿岸。
孢粉分析與蝸牛分析的初步結果表明:在全新世早期(100-82KaBP)東胡林人生活的時期,北京的氣候明顯轉暖,當地是針闊混交林的植被類型,存在著胡桃屬和鐵杉等相對溫濕的樹種。草本中豆科、莎草科的集中出現反映出山地草甸植被的存在。同時期北京地區的年平均氣溫可能與現時在接近或略偏高。

結論

通過二次發掘,我們對東胡林遺址的情況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已基本搞清楚整個遺址的地層堆積狀況。以前只知道東胡林人的墓葬,這次在遺址中發現的燒火遺蹟,從多種跡象分析來看,應是當時人類使用的火塘,這是人類在此活動的重要證據;大量的石製品、骨製品、獸骨、燒火遺蹟及石器製造場的發現,也從一個方面反映出東胡林人當時的生活狀況,說明在距今1萬年前後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東胡林人的經濟活動仍以採集狩獵為主,狩獵對象主要為鹿類動物。至於此時的東胡林人是否已發明了農業,尚待進一步研究。
北京東胡林遺址北京東胡林遺址
學術界對於從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的研究十分重視,迄今在華北地區發現的距今1萬年前後的遺址已有北京懷柔轉年、河北徐水南莊頭以及陽原於家溝等為數不多的幾處,但是其中既發現有燒火灶址,又見石器、陶器、骨器、蚌器及墓葬的僅東胡林一處。因此,此次東胡林遺址的發掘為研究華北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及其文化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資料。東胡林人的發現也填補了自山頂洞人(距今約3萬年)以來華北地區人類發展的空白。
在遺址發掘中揭露的自更新世以來的連續地層剖面,既有古人類活動的文化堆積,又有自然形成的地層堆積,對於研究華北地區環境變遷及人地關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孢粉分析及蝸牛分析表明東胡林人生活的全新世早期(約10.0~8.2kaBP),北京地區的年平均氣溫可能與現時接近或略偏高。而紫游螺項鍊的發現,不僅表明東胡林人具有較好的審美意識,也表明東胡林人進行貿易交換活動的範圍可能已經到達渤海灣地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