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曲

北京小曲

北京小曲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曲藝。從明、清流行的一些唱本,從《北平俗曲略》等一些有關的資料,可以見到明清時期在北京流行的時調小曲名目繁多、色彩各異,而且流傳深入到社會各層。一些晉京的崑曲、亂彈演員,除擅長南北曲外,有的也兼工小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小曲
  • 流行:明、清
  • 唱本:《北京俗曲略》
  • 形式:以時調小曲進行演出的藝人
起源,形式,

起源

從明、清流行的一些唱本,從《北平俗曲略》等一些有關的資料,可以見到明清時期在北京流行的時調小曲名目繁多、色彩各異,而且流傳深入到社會各層。一些晉京的崑曲、亂彈演員,除擅長南北曲外,有的也兼工小曲。這樣名目繁多的時調小曲在北京流傳,從流布的分野和前後的對比來看,大體可分為如下情況: 作為原已在廣大百姓中流傳的民歌如:《茉莉花》、《繡荷包》、《四季相思》、《二十四糊塗》等等,仍然以民歌的形態在民間流傳。當然曲藝藝人也有的把這些民歌吸收為自己的曲目,音樂上仍按民歌的曲調或者略有變化來演唱。

形式

時調小曲作為曲目進行演出的藝人,或從事其他營業兼唱小曲的人、在社會上又分為幾種情況:
在青樓妓院彈唱小曲邀客酬賓者,則屬青樓歌妓。豪門富商蓄養的少年歌童扮作京中婦女以歌舞奉客酬賓者,謂之明僮或曰“像姑”。明僮、像姑在清朝後期及民國初年已陸續被取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青樓妓院已被查封,窯調也被禁止。
作為曲藝藝人進行小曲演出的,串街走巷自彈自唱的多是盲藝人或賣唱的小女子(歷史上稱為路歧人)。北京的盲藝人如姜蘭田、劉藎臣等,他們的曲目很多如《喜榮歸》、《妓女告狀》、《正對花》、《反對花》等,以及馬頭調的《白猿偷桃》等都很受市民特別是婦女們的歡迎,他(她)們也常常被延請到庭院內為人們演出。
在茶園中、舞台上、廟會上以時調小曲進行獨立的藝術演出的,是專業的小曲唱家。清末民初北京有名的唱家中,女演員有郭筱霞、宋大紅等,男演員有蕭玉清、尹福來、趙俊良等。像尹福來的《大五更》、《小五更》、《探清水河》的演唱,趙俊良的《十二重樓》、《繡麒麟》等,都紅極一時。
時調小曲雖然是一個曲種,但要梳理出小曲的各種曲牌流傳延續的脈絡則是一個浩大的工程。因為歷代的小曲新作極多,曲牌的名稱和唱段的名目更迭頻繁,從各種唱本曲集標目檢索,明、清在北京最流行的、流傳得最長久的時調小曲是:《西曲》、《岔曲》、《山坡羊》、《駐雲飛》、《耍孩兒》、《銀紐絲》、《寄生草》、《打棗桿》等。這些小曲有些仍在流傳,有些已改了名目,有些則已從舞台上消失了,還有些則已成為某種戲曲音樂的組成部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