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的前身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系始建於1958年,是我國最早創建的中藥高等教育院系之一。1985年成立了中藥研究所,實行院所合一的管理體制。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設有中藥生藥系、中藥化學系、中藥藥理系、中藥製藥系、臨床中藥系、生物製藥系、基礎教學部、實踐教學部等8個系(部);中藥基礎與新藥研究中心、中藥炮製研究中心、分析測試中心等3箇中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
  • 外文名:Schoo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 創辦時間:1958年
  • 所屬地區:中國北京
  • 主要院系:中藥生藥系、中藥化學系等
  • 主要獎項:獲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1項等
  • 前身: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系
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機構設定,師資隊伍,基地建設,科學研究,專業特色,

人才培養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現已形成專科本科碩士博士多層次的教學體系, 現有中藥學、製藥工程兩個專業。中藥學專業設有中藥學、中醫學(七年制)中藥方向、中藥分析方向和中藥資源方向。製藥工程專業設有中藥製藥方向、生物製藥方向。已為國家培養各類中藥人才2500餘名。同國外10餘所大學建立了廣泛的學術交流與科研合作。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

學科建設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是中藥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單位,也是全國最早設立中藥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的單位,中藥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於2005年被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已接受15名博士進站。中藥學學科是國家重點學科,也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項目。現有中藥生藥學、中藥藥理學和臨床中藥學3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

機構設定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現設有中藥製藥系、中藥藥理系等七個系,一個基礎教學部以及一個分析測試中心等部門。
中藥學院機構設定圖中藥學院機構設定圖

師資隊伍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已形成了以知名學者為核心、中青年骨幹教師為主體、學緣和學歷結構合理的學術隊伍。中藥學院現有專任教師104名,其中教授27名、副教授35名、博士生導師、研究生導師14名;61名中青年專家具有博士學位、21名留學回國人員;現有北京市師德標兵2人、優秀教師1人。1998年以來,出版學術著作35部,主編統編教材5部、北京市精品教材8部。學院薈萃著國內外著名中藥學專家、教授和學者,著名藥用植物學家肖培根院士為中藥學院名譽院長。

基地建設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始終堅持教學、科研基地及平台建設,已建成儀器設備總值近二千萬元、實驗室面積近萬平米、能夠滿足中藥教學與科研相關領域的需要的教學、科研平台。同時,建有符合GMP標準的中藥製劑中試實驗室,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科研實驗室2個,是北京市“中藥基礎與新藥研究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教育部“中藥製藥與新藥開發工程研究中心”和教育部“高等學校中醫藥現代化網上合作研究中心”的建設單位。

科學研究

2000年以來,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主持和承擔了包括“973”、“863”、“攻關”、國家自然基金等各級各類課題130餘項,獲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1項,已受理的專利申請10餘項,獲國家發明專利8項,科技成果轉讓14項。

專業特色

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已成為規模適當、結構合理,具有良好辦學效益、特色與優勢明顯,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學院。在中藥種質資源研究、中藥複方物質基礎及藥效評價研究、臨床中藥學基礎研究、中藥新藥研發等領域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1、中藥特色明顯,教學科研體系完整
中藥學院始終堅持以中藥學為主體、多學科發展的辦學指導思想,積極探索和構建多模式、多層次人才培養的教學體系。堅持教學科研並舉,實現教學與科研的有機融合,以高水平的科研帶動高水平的教學,構成了科研教學互動、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教學模式,形成了各層面教育與研究的平台;針對學科自身的特點和發展趨勢,中藥學各二級學科優勢已基本形成。中藥製藥圍繞中藥製藥技術、藥物劑型選擇、藥物質量控制等關鍵技術環節及中藥研究、生產的科學化、規範化、產業化、現代化、經濟化等核心問題,結合中藥製藥的學科特點,形成了明確而穩定的研究方向和技術平台;中藥生藥在傳統形態、理化鑑定與質量評價的基礎上開展了中藥材GAP種植、中藥材質量與遺傳、生物效應評價與DNA分類等方面的研究,已建成了中藥質量研究平台、藥用植物生理生態研究平台、中藥生物技術套用研究平台、中藥材顯微鑑定研究平台;中藥藥理在傳統的心血管藥理、消化藥理等研究的基礎上,建立了系統的中藥防治缺血性中風、血管性痴呆、消化性潰瘍、肝硬化、肝纖維化、抑鬱症評價方法,完善了相關的中藥藥效和毒理研究的評價體系,在中藥,特別是複方安全性評價研究、中藥藥效成分體外篩選研究等領域都具有較高學術水平;中藥化學作為專業基礎學科,將新技術套用於有效成分的分離和複方化學研究領域,已取得了多項成果;臨床中藥學以中藥安全性評價及合理用藥為切入點,以中藥藥性理論和中藥複方配伍規律為研究載體,結合中藥信息學研究,採用數據挖掘等信息技術,研究中藥基本理論及合理套用的科學內涵,探討構建現代中藥學理論,研究水平居國內領先。
2、學科交叉突出,繼承創新成績顯著
中藥學院將現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等套用於中藥學研究領域,推動了中藥學同相關學科的交叉,發展了新的學科方向,在理論和技術方面取得了創新性成績。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套用現代信息技術、網路技術和資料庫技術,挖掘中藥海量資料庫內所含的科學內涵,指導現代中藥理論的構建和臨床實踐;運用複雜系統理論與計算機技術,從臨床病症的特點與需求出發,開展中藥複方再最佳化研究,為進一步的研究與臨床套用奠定基礎,為解釋中藥組方的理、法、方、藥和君、臣、佐、使等配伍原則,為科學的組方提供理論依據。套用生物技術系統研究中藥材的地道性和有效性,為中藥材質量的安全可控提供指導,現已在貴州、河北、內蒙、新疆等基地建立技術研究中心。採用光、機、電一體化技術,結合中藥生產的特點,改造傳統的中藥生產工藝,研究中藥產品生產過程的線上檢測技術和裝置,推進典型中藥產品生產過程線上檢測新技術的發展和套用。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已成為辦學方向明確,學科優勢明顯,特色突出的中藥教學、科研與新藥新技術研發基地,是國內外高層次中藥人才培養的搖籃,將為中醫藥學科發展、中醫藥的現代化、國際化發揮重要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