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羊雜碎

包頭羊雜碎

包頭的羊雜碎講究三料、三湯、三味。從用料、製作和食用搭配都有嚴格的標準。

雜碎三料又分主料和副料,正宗的全羊雜碎之主料,又叫三紅,是心、肝、肺,下鍋的時候切成碎丁或薄片;三副料又叫三白,是腸、肚、頭蹄肉,下鍋時要切成細絲和長條。一碗羊雜碎,看的就是主副料全不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包頭羊雜碎
  • 主要食材:羊心,羊肝,羊肺,羊腸,羊肚,羊頭蹄肉
  • 口味:酸辣 香麻
食品原料,發展歷程,加工方法,食品吃法,

食品原料

羊雜碎是由羊的心、肝、肺、胃、腸等原料混合燴制的。製作羊雜碎還講究“三料”、“三湯”、“三味”。
“雜碎三料”又分主料和副料,正宗的全羊雜碎之主料(又叫三紅)是心、肝、肺,下鍋的時候切成碎丁或薄片;三副料(又叫三白)是腸(生油的)、肚(生味的)、頭蹄肉(架碗充數的),下鍋時要切成細絲和長條。一碗羊雜碎,看的就是主副料全不全。
“雜碎三湯”有如下說法。青城百姓,居家過日子,買上一副羊的五臟,下鍋煮好,連湯帶水地熱熱吃起來,這叫吃“原湯雜碎”,味道體現在鮮美清淡上。怕雜碎有五臟異味的人家是先將洗好羊雜碎鍋里氽一下,把湯扔掉,再將雜碎蒸熟切好,重新入鍋添水放調料煮一下,盛到碗裡,這叫吃“清湯雜碎”。由於是蒸熟的,味沒入湯,食者味道全從對雜碎的細嚼慢咽中得。街巷鋪點、車站、路口小攤上多是新的雜碎時時不斷地往一個大鍋里續,一鍋湯用文火常熬不換,甚至是這鍋湯經營者叫賣幾年就熬上幾年,湯稠如油,色釅如醬,過往食客買上一碗吃,這叫吃“老湯雜碎”。雜碎酥爛綿軟,醇美味存於湯,故經營者最不捨多給食客加湯。
“雜碎三味”說起來簡單,凡青城專賣羊雜碎的飯桌上都有這佐餐三味,即一盤春意蔥蘢的香菜末兒,一盤紅燦灼眼的辣椒麵和一盤潔白晶瑩的食鹽。這是吃羊雜碎萬萬不能少的的三味調料。食者坐下來,或愛清香爽口的,或喜辛辣熱麻,或好鹹中得味。總之,可根據自己的口味自行調兌碗中的湯。

發展歷程

老北京的羊雜鋪多由回民經營。起先回民在殺羊後並不吃羊下水,但發現這些被遺棄的下腳料常被附近饑民煮食,隨後一些頗有頭腦的回鋪掌柜加以開發,就成物美價廉的羊雜碎。
羊雜碎主要包括羊的五臟六腑及頭蹄,一般不用肺、脾,羊肝拌冷盤小腸面腸,另用。精心清洗加工後的羊雜碎也是一道名優小吃,若製做烹調技術到位,其品味不亞於牛雜割。

加工方法

加工製做方法和程式與牛雜割相似:
1、首先先擇健壯、肥嫩的綿羊,宰殺後立即掏出里物下水,割下頭蹄。及時清除胃、肚等中的污物,用流動的水反覆清洗,洗刷乾淨,以白淨,無異味為度。
2、頭蹄在旺火上燎烤,刮淨皮毛,割去耳朵,用清水反覆刮洗,以乾淨,死角無毛為度。
3、鍋中倒入清水,置入羊下水,旺火燒開,即將沸水倒出,再注入開水,改用中——小火漫煮,加足鹽,約燉煮2個半至3個小時,先撈出頭蹄及心等,再燉一會後撈出肚子。

食品吃法

羊雜碎吃法多種
1、兌湯吃
(1)把肉湯澄清,濾出雜質,再倒入鍋中,旺火燒沸,加入花椒粉、草果粉、生薑沫和味素,口嘗調料。
(2)把羊雜碎各部位都切一點,盛入碗中,舀上湯,打上香菜和蒜苗絲,即可上席。
2、把羊雜碎各部位都切一點,置入碟中,淋上油潑辣子、油潑蒜泥和陳醋,上席。
3、將炒勺在旺火上升溫,過油,放入羊雜碎,急炒,再放入調味佐料,急炒,顛翻,置入碟中,上席。
羊雜碎各部位都有不同的味道,質綿,爽口,味美,男女老幼均喜歡吃;羊雜碎分部位切成小塊或絲,拌冷盤上席,又是一道別有風味的小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