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涵體病

包涵體病(Inclusion body disease 簡稱 IBD)是由包涵體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性疾病,這種病毒會在呼吸道與消化道上皮細胞中產生包涵體,同時引發二次細菌感染,主要症狀為視網膜組織、腦組織、脊髓組織、末端神經組織以及器官組織出現異常變化。尚無有效治療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包涵體病
  • 外文名:Inclusion body disease
  • 簡稱:IBD
  • 表現:器官組織出現異常變化
概述,症狀,傳播途徑,診斷,活體診斷,屍檢,治療方法,預防控制方法,相關研究,

概述

包涵體病(Inclusion body disease ,簡稱 IBD)是一種病毒性疾病,病原體是一種變性病毒(和愛滋病一樣)。這種病毒會在呼吸道與消化道上皮細胞中產生包涵體,還會在肝臟、胰臟、脾臟、腎、卵巢、睪丸、骨髓和神經細胞中產生包涵體, 會導致視網膜組織、腦組織、脊髓組織、末端神經組織以及器官組織出現異常變化。

症狀

包涵體病(IBD)會出現變化或漸進性的症狀,因此很難與其他疾病區別。大部分的病例也很難知道是何時接觸到病原。
急性期的臨床症狀包括輕微的神經症狀(例如:頭部震顫、凝視呆然和肌肉無力癱瘓等)或活動力降低。
疾病感染的後期,通常會有二次性的細菌感染,因而造成呼吸道方面的疾病、口炎及皮膚炎,此外IBD感染的病例也有伴隨皮下腫瘤及白血病的報告。
在疾病末期,感染的蚺蛇普遍出現厭食、脫水及嚴重的神經症狀,供濟失調,無法保持正常的軀體姿勢。
蟒科,最常出現急性的神經症狀,包括失去正向反射及失去平衡。蟒科感染的病程一般來說比蚺科快。如果有感染髮生時,臨床症狀可能在幾周內出現,IBD感染沒有復原良好的報告病例,感染的蛇類通常會死亡。

傳播途徑

1、蛇蟎是包涵體病蔓延的主要原因。
2、寄生動物傳播。一種寄生動物在已患病的蛇身上寄生,更換宿主後,就會傳播包涵體病。
3、通過體液傳播,尤其是排泄物(糞便、尿)、口腔分泌物(唾液、黏液)和交配時的體液。

診斷

活體診斷

1、詳細的記錄必須包含蛇類的來源及可能暴露於其他蚺科蛇類的接觸史。任何新進的蛇類,包括蚺科及非蚺科的蛇類,必須於病歷資料中註明,若有檢疫過程的資料也需記錄。
2、臨床狀出現的時間及過程和蛇類的種別都必須記錄。
3、完整的理學檢查,包括神經學檢查。
4、靜脈血液樣本並進行全血球計數,包含計數及血液生化檢驗,感染的蛇類可能出現白血球增多症(30 000 個細胞/ml)並出現淋巴球增多症,在疾病感染增強時期,可能出現白血球減少症(WBC<5000 個細胞/ml),血液生化可能出現器官功能受損(如肝、腎)。
5、靜脈血的血液抹片使用H&E、Diff-Quik或Wright's Giemsa 染色,在白血球的細胞質,特別是淋巴球,可能出現包涵體。
6、身體檢查為診斷IBD最有效的技術,可收集不同的器官,並置於10%的福馬林中,進行組織學檢查。
假使上述的檢驗無法確診,則建議作更多的診斷測試及繼續的隔離病蛇,特別是蟒科的蛇類,因為一般無法在內臟發現包涵體。

屍檢

IBD只能以組織病理學、電子顯微鏡,病毒分離來發現典型的包涵體,或是發現分離的病毒來確診。病毒分離為檢查IBD感染最有效的技術。
1、在任何懷疑是IBD感染的蛇類,應該要進行完整的屍體解剖及收集各個主要臟器的樣本,包括腦和脊髓。樣本需置於10%的中性福馬林,進行組織病理學評估。此外需收集部分各個主要臟器(肺、肝、腎、胰、脾)並貯存於-70℃,以進行病毒分離。
2、腦、肝、腎、胰可進行電子顯微鏡檢查,觀察是否有包涵體及病毒顆粒。

治療方法

在疑似或確定為IBD感染的病例應以支持治療,包括給予脫水的病蛇輸液,營養補充以及使用抗生素治療二次性細菌感染,但無法改變疾病的進程,因此在確診的病例通常建議安樂死來防止感染的散布。
雖然單一個體可以給予支持治療,但在群體方面重點應防止此疾病在蚺蛇族群的爆發。

預防控制方法

(1)每條蛇都應單獨飼養,不得混養。
(2)每條蛇應有專用飼養工具(鏟子、鑷子、蛇鉤等)。
(3)清除蛇蟎。
(4)不要把某條蛇吐出來的食物餵給其它蛇。
(5) 對已確認(如果該確認得到驗證)患有包涵體病的蛇進行安樂死
(6)應非常注意衛生,並且所有工具應定期消毒。
(7)在觸摸每隻個體動物之後及之間並在觸摸下一隻個體動物之前要洗手。
(8)曾圈養過患有包涵體病蛇的飼養箱在仔細消毒之後可再次使用。 必須使用具有殺除愛滋病病毒效用的消毒劑。

相關研究

2012年8月,科學家揭開了導致蟒蛇將自己身體打成結狀的神秘“瘋蛇病”的真正原因,就是被稱為包含體病病毒感染,包含體病常發生在圈養的蟒蛇身上,導致它們做出各種怪異的行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