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廂(法國雷諾瓦名畫)

包廂(法國雷諾瓦名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包廂》是法國印象主義畫家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瓦1874年創作的布面油畫,現收藏於倫敦科陶德學院美術館。

這幅畫並未實現印象派“無黑色”的主張,以黑色條紋帶出鮮明的對比變化,是在印象派的畫展中,唯一讓藝評人口下留情的作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包廂
  • 創作年代:1874年
  • 作者:雷諾瓦
  • 現收藏地:倫敦科陶德學院美術館
  • 規格:80cm×63cm
  • 材質:布、油彩
畫作內容,藝術鑑賞,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包廂

藝術鑑賞

畫家依據在劇院裡得到的印象,創作了包廂中的盛裝女性。有趣的是,這是在室內完成的印象派繪畫。畫家成功地表現了劇院中包廂里的氣氛,雖然只畫了兩個人,但畫家明顯地突出了那個貴婦人的形象,化了妝的貴婦人與身後的紳士形成鮮明對比。《包廂》的色調是溫馨的,它由玫瑰、黑、白三色組成,貴婦人身上黑條紋衣服非常醒目,粗闊的黑條與白色相間的淺色,使她顯得光彩照人。以細小的筆觸體現黑色,產生了一種豐富、渾厚的層次,使畫面增加了視覺美感。
雷諾瓦把人體美作為他表現的重點他沉醉於描繪女性人體潤澤而有彈性的美,沉醉於表現生活的歡樂氣氛。他的一些表現人體的畫雖有一定的色情味,但基調是健康的,給觀眾的審美享受和藝術創造的啟發是主要的,他的藝術具有優雅的特色,《包廂》一畫時他在1874年印象派畫展中的作品,它標誌另外雷諾瓦風格的成熟。這是畫家根據在劇場的感受,回到畫室根據模特畫的,模擬了包廂的場景。由於其構圖與色彩的成功,有一種自然逼真感。構圖截取包廂一角,省略了人物以外的背景,以年輕夫人的形象為主,男人的形象暗隱在背後做陪襯,主題鮮明突出。舞台上的燈光照過來,使包廂呈現溫暖柔和金紅色調,增強了少婦面容的光艷和柔美。少婦那黑色眼睛和紅的嘴唇的對比,使這用筆簡潔的面容楚楚動人。雷諾瓦在表現女性面容時善用高調手法,用重色突出其雙眼,其餘則用肉色淺淡描繪,少婦那圓潤的形象及那似乎帶點兒輕佻的活潑的性格得到極好的體現。畫家還別出心裁、恰倒好處地運用“黑色”魅力。畫中的青春少婦在那撩撥人心的樂聲中顯露了她單純而又平凡的內在素質,與其說她是在觀賞劇情,還不如說她在憑藉觀眾的眼睛自我欣賞,這也是雷諾瓦筆下所有女性的特點。

作者簡介

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1841-1919)印象派重要畫家。少年時的雷諾瓦被送到瓷器廠去學習手藝。但畫瓷器和畫屏風這項工作使他產生了對繪畫的興趣。而後出於對繪畫的興趣,雷諾瓦便到美術學校學習繪畫,同時又在格萊爾的畫室里補習素描。在那裡,他結識了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巴齊依和阿爾弗萊德·西斯萊(Alfred Sisley,1839-1899),從此便走上印象主義的道路。雷諾瓦以畫人物出名,這之中又以畫甜美,悠閒的氣氛還有豐滿,明亮的臉和手最為經典。印象派中雷諾瓦的特色在於描繪迷人的感覺,從他的畫作中你很少感覺到苦痛或是宗教情懷,但常常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如母親或是長姐般的笑容。雷諾瓦認為繪畫並非科學性的分析光線,也並非巧心的安排布局,繪畫是要帶給觀者愉悅,讓繪畫掛置的環境充滿了畫家想要的感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