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同性戀和基因有關

據我們所知,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通過基因表達合成蛋白質從而控制生物性狀。最近研究表明,動物同性戀和基因有關。

動物的同性戀是指成年的同性動物之間發生的求偶行為或性行為。科學研究表明,不僅在人類社會中存在著同性戀現象,至少在130種脊椎動物中也都存在著同性戀行為或者是同性性行為。
據最新出版的美國《內分泌學》雜誌上刊登的一項研究結果稱,研究者發現在羊群中存在著同性戀公羊,而且這些同性戀羊腦部控制性生活的區域比異性戀羊的要小。這是否就說明了動物的同性戀行為是天生的呢?
專家認為,動物界中同性戀行為是廣泛存在的,可以說是很正常的。
奧地利動物行為學家康納德。洛倫茲曾經觀察過一群大雁,在雁群中經常有兩隻雄性的大雁關係特別好,它們經常待在一起,互相理毛,互相纏繞著脖子,交嘴(接吻),發展到最後就會互相爬跨。在一個籠子裡,一隻雄斑鳩會對另一隻雄斑鳩點頭哈腰,做出一系列的求偶行為。
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專門從事動物行為研究的李春旺說,在動物界中,從鳥類到哺乳類都有同性戀行為的發現,他們一般稱之為“同性接觸”或者是“同性爬跨”。
李春旺認為,動物的這種“同性爬跨”行為,受先天因素的影響。動物一般都有季節性發情期,這個時候動物個體已經發育成熟,能量的積蓄過程已經完成,受到體內性激素的刺激,會產生衝動,表現出求偶行為和交配行為。
但是在一些雌少雄多的種群里或是等級序列非常嚴格的種群里,優秀的雄性動物往往更能博得雌性動物的青睞,比如,到了交配季節,鹿群中雄鹿就要比較誰的蹄子大,誰的體格強壯;野雞就會看誰的羽毛更漂亮;山雀則比較誰的叫聲更悅耳動聽……
雌性動物選擇了那些優秀的雄性個體與之交配,剩餘的“單身漢”找不到配偶,沒有資格參與到繁殖群體中去,只能是發生同性爬跨行為,來釋放體內積累的能量。
“同性爬跨”也是一種社會行為,受到後天環境的影響。只要創造一個合適的環境,往往就可以誘導同性戀行為發生。
有研究人員利用斑鳩做過這樣的實驗,雄斑鳩到了發情季節,就會對籠子裡的雌斑鳩表現出發情行為,如果你把雌斑鳩移走,放進一隻母雞,很快它就會對母雞表現出求偶行為。如果連母雞也沒有,它甚至會對一堆抹布求偶。由此可以看出,雄斑鳩在沒有求偶對象時,對另一隻雄斑鳩求偶就是可以理解的事了。
李春旺也提到了,動物園中人工飼養的鴕鳥,到了繁殖期,對身邊的鴕鳥不理不睬,反而把飼養員當做求愛對象。這都說明動物的性行為具有明顯的社會性,動物同性戀行為不僅僅是天生的,也有社會環境的影響。
李春旺說,動物的同性戀選擇大部分是臨時的,當身邊有異性個體出現時,它們會立刻扔下同性去追逐異性。
但是也有一些動物形成同性戀伴侶後,即使異性出現了也不會改變初衷。
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裡,養著兩隻雌性的紅嘴相思鳥,它們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時間,相互為對方細心地梳理羽毛,投餵黃粉蟲時,其中的一隻常常最先飛抵食槽,用它的喙啄起小蟲,但並不急於吃下,而是咕咕咕地招呼著另一隻前來共享,儼然一對恩恩愛愛的小情侶。
後來為了讓它們繁殖後代,放進了一隻雄性紅嘴相思鳥,不料竟然遭到這對姐妹合力痛擊,被打得縮在角落求饒,最後只好將其移走了事。
動物的同性戀行為對物種繁衍沒有好處,但是它的存在也有一定的生物學和動物社會學意義。
李春旺解釋說,動物的同性性行為有的時候只是一種學習行為。比如年幼的靈長類動物在遊戲時有時會發生一些爬跨行為。這時候它們還只是亞成體,還未成熟,沒有發育成熟的性器官,也沒有足夠的性激素的刺激,它們之間的爬跨不是一種性行為,只是小動物們在模仿成年動物之間的一種行為。但是這種學習對於動物以後的繁殖行為是十分有用的。
還有的同性性行為是為了緩解社群壓力,相互之間表示友好。社群動物中的個體常常發生對抗性衝突,尤其是同性動物之間,例如倭黑猩猩就是一種容易激動的動物,經常為了一些小事而爭鬥,可是它們爭鬥平息的速度似乎比發生的還快,其途徑之一就是通過性行為。
兩隻同性間互相摩擦生殖器,而異性間則發生真正的交配行為,它們以這種行為來示好、平息爭鬥,以減少家族和自己的損失。由此可以看出,同性性行為有著維持動物種群穩定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