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戀基因

同性戀基因

同性戀基因是影響人和動物性取向的基因之一,Xq28、FucM基因 、Wnt-4基因、Sphinx基因是目前已發現的幾種同性戀基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同性戀基因
  • 外文名:gay genes
  • 實質:人和動物性取向的基因
  • 提出者:迪恩·哈默
介紹,研究,

介紹

據資料記載將近500種動物中存在著同性戀,這種性取向是動物與生俱來的。
加拿大生物學家布魯斯·貝哲米1999年發表了一份有關檢閱接近1500個動物物種同性戀的文獻,涉及物種從靈長目棘頭動物門,對其中500個物種又有更詳細的著墨。
對於同性戀,研究人員早就從生物醫學、社會學、文化民俗和心理學等角度對其開展深入的調查和研究。許多人在較早的時候就得出了比較一致的看法:同性戀存在著深厚的生物醫學基礎。所以,當社會和公眾還普遍對同性戀表示譴責和不屑時,美國心理學協會和精神病學協會就在1974年發表了聲明稱:同性戀不是疾病,也不是一種病態,這是一種只占少數的性取向,性取向無法改變,不必對同性戀進行“矯治”。
雖然美國心理學協會和精神病學協會發表了聲明稱:同性戀不是疾病或精神類疾病,並且不能被“矯正”。但是,西方宗教界依然認為同性戀是一種錯誤的“行為”。

研究

迪恩·哈默
上世紀90年代美國遺傳學家迪恩·哈默首次提出並引起全球關注的“同性戀基因”理論,最近被一項新研究證實。
美國同志媒體Queerty報導,哈默在1993年7月發表的研究報告中稱人類性取向受基因影響,他認為該基因位於X染色體上,由母親遺傳。哈默的研究為同性戀並非後天選擇提供了理論依據,但20年來其他一些研究曾得出相矛盾的結果,使得愚忠於聖經和恐同的人士對哈默的研究予以否定或嘲諷。2014年6月5日,《華盛頓郵報》報導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哈默是對的,確實存在同性戀基因,而且這樣的基因有兩個,甚至更多。
人類基因組計畫
人類基因組計畫的研究人員對若干同性戀兄弟進行研究,參與研究的美國西北大學學者麥可·貝利說:“性取向與後天選擇沒有任何關係。我們的研究表明性取向可能受基因控制,已經有證據可以證明,有兩組基因會影響男性的性取向。”
研究人員抽取了409對同性戀兄弟及其異性戀家屬的血液,分析確認X染色體上的某個區域確實對性取向有影響,也確認了8號染色體上一些DNA會影響男性的性取向。X性染色體長臂頂端區域有一個叫做Xq28的基因,Xq28基因除了是同性戀基因外,也與高度近視有關,它增大了胎兒顱骨雙徑頂,增加了顱內壓力,改變了眼底壓,增大了近視率。
愛男基因和愛女基因
在同性戀基因上,有關專家認為這是一種愛男基因和愛女基因。愛男基因的主要用途是讓有這些基因的女性在性方面更早熟,因此能夠生更多的孩子,從而具備進化優勢,其代價是如果男性有了這些基因就會變成同性戀。
這個理論有證據支持,在義大利進行的研究發現:男同性戀者的女性親屬生的孩子數量是其他婦女的1.3倍,這在選擇上是一個巨大的優勢。相比之下,獲得的益處大於弊端,因此被進化篩選出來,一代一代地通過X染色體遺傳下來。
同理,男性也有愛女基因,這種基因在男性身上是進化優勢,會較早、較常的尋找配偶,並且生更多的孩子。但在女性身上就是女同性戀者,也同樣益處大於弊端,得以遺傳下來。
如果愛男基因在男性身上占支配地位,就是男同性戀。愛女基因在女性身上占支配地位,就是女同性戀。
孕酮激素
英國朴茨茅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Portsmouth)黛安娜·弗萊施曼博士的一項科學研究的調查結果表明,女性體內的孕酮激素高低對性取向有直接影響。對女性來說,體內孕酮激素水平較高的話,其是同性戀者的幾率就越大,對同性的關注度也越高。
據悉,女性的孕酮激素形成於卵巢,孕酮激素和雌性激素是女性最重要的兩大女性激素,它能導致男性女性化,女性更加女性化。雌性激素的作用主要是促使女性第二性徵發育成熟,而孕酮激素則是在雌性激素作用的基礎上,進一步促進第二性徵的發育成熟,兩者之間有協同作用。
同時,弗萊施曼博士又指出:後天補充孕酮激素並沒有對性取向造成任何影響,即使因為藥物、保健品等因素導致孕酮激素水平增高,也沒有顯示同性戀者的比例有所上升。
荷爾蒙
據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的研究小組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的文章表明,同性戀者與異性戀者的大腦對性激素的反應有明顯的區別,女同性戀者的大腦對性激素的反應跟女異性戀者的反應是不同的。研究也表明,男同性戀者與男異性戀者大腦的反應也不同,而且差別更明顯。女同性戀者的大腦雖然大部分都和女異性戀者相同,但在氣味處理部分與男異性戀者的大腦反應相似。
這項研究為某種理論增加了證據,那就是同性戀不是後天學習來的行為。斯德哥爾摩大腦協會的專家伊凡卡·薩維奇領導了這一小組,他們讓參與研究的志願者聞一聞來自男女兩性的性激素雄性激素雌性激素),簡單來說就是含有兩性荷爾蒙的體味,它會直接引起人類大腦的反應,產生性衝動
研究人員發現,男同性戀者的大腦和男異性戀者不太一樣,而更像是女異性戀者的大腦。只不過,女同性戀者和女異性戀者的大腦差異沒有男同性戀者與男異性戀者的大腦差異那么明顯,只在荷爾蒙處理部分上有些許差異。女異性戀者對男性荷爾蒙和女性荷爾蒙感到同樣的高興,而男異性戀者和女同性戀者對女性荷爾蒙更有興趣。另外,男性荷爾蒙對男同性戀者和女異性戀者都會產生相同的刺激,但對男異性戀者和女同性戀者卻不起任何作用。
當這些志願者在聞男性荷爾蒙和女性荷爾蒙以及四種普通的氣味時,都接受了腦部掃描,所有的志願者都在大腦的氣味處理區處理普通氣味,異性戀者在氣味區處理同性荷爾蒙,在視丘下部處理異性荷爾蒙,這一區域與性刺激有關。而同性戀者則截然相反的在氣味區處理異性荷爾蒙,在視丘下部處理同性荷爾蒙。
許多人會以為,荷爾蒙吸引的原理是雄性激素雌性激素之間相互吸引,但其實激素和激素之間是不會產生化學反應的,對荷爾蒙做出反應的是大腦內的受體。受體是對雄性激素產生反應,還是對雌性激素產生反應,則是因人而異的。會對雄性激素產生反應的受體不是女性專屬,對雌性激素產生反應的受體也不是男性專屬,受體之所以不同的原因也和性別無關。
研究還發現:同性戀者多為同性戀者的體味所吸引,當把男同性戀者與女同性戀者的荷爾蒙放在一起比較時,異性戀者無論男女都更喜歡女同性戀者的,而男同性戀者則更喜歡男同性戀者的。維索茨基博士說:這個發現證明,男同性戀者更喜歡男同性戀者的體味,而女同性戀者和女異性戀者對荷爾蒙的反應各不相同。也就是說,人們對氣味的喜好和憎惡不僅與氣味的來源有關,而且也與個人的性取向有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