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漢字)

劫(漢字)

劫,漢字,讀音為jié。劫字為動詞,會意。從力,去聲。本義:以強力使對方欲去而不得。

“劫”是梵語“劫波”(Kalpa)的音略。劫是不能用年數來計算的漫長的時間概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劫
  • 拼音:jié
  • 注音:ㄐㄧㄝˊ
  • 部首:力
  • 筆畫:7
  • 五筆:FCLN 
  • 倉頡:GIKS
  • 鄭碼:BZYM
  • 四角號碼:44727
  • 筆順編號:1215453
韻部,解釋,方言集匯,相關詞語,古籍解釋,

韻部

【平水韻】:屬入聲十七洽部。【中華新韻】:屬三皆(二聲)部。【詞林正韻】:屬第十九部十五合十七洽通用。【詞韻簡編】:屬十九部,與詞林正韻同。參考:百度或下載均可。

解釋

道家謂天地一成一毀為一劫。術數家亦指命中注定的厄運,大難,大限。是古代道家的巨觀時間概念之一。古代道家傳說宇宙經歷若干萬年會歸元復始一次,重新再開始。道家以先天三萬六千歳為一劫;後天三千年為一劫。《抱朴子枕中書》元始君經一劫,乃一施太玄母,生天皇十三頭,治三萬六千歳。《三十六部尊經注》凡諸世界三千年一大劫,五百年一小劫。
無獨有偶古印度婆羅門教傳說中也認為宇宙經歷若干萬年會毀滅一次,重新再開始,這樣一個周期叫做一“劫”。劫有小劫、中劫、大劫三種,用以描述我們所處世界的具體時間位置。
我們現在所處大劫的名稱是賢劫,前一個大劫名叫“莊嚴劫”,下一個大劫名稱叫“星宿劫”。平均人壽最短的時候十歲。平均人壽十歲時,每一百年加一歲,加到平均人壽八萬四千歲,再從平均人壽八萬四千歲,每一百年減一歲,又減到平均人壽十歲,為一小劫,時間這樣一增一減歷時各為8,399,000年,合起來就是16,798,000年。現在是賢劫的住劫階段第九個小劫、人均壽命100歲之每100年減1歲的減劫時期。釋迦牟尼佛出世那個時代,我們娑婆世界的居民平均年齡100歲,目前這個世間平均年齡大概是七十歲。一個中劫由20個小劫組成,一個中劫時間就是20×16,798,000年,為335,960,000年。
《法苑珠林》卷三:“世間成時二十別劫,住時二十別劫,壞時二十別劫,空時二十別劫。此中以住合成,以空合壞,故各四十別劫,總此成壞合有八十別劫為一大劫。”
《雲笈七籤》卷二:“天地改易,謂之大劫。”
古印度瑜伽師地論卷二(大三○·二八五下)∶「又此世間,二十中劫壞,二十中劫壞已空,二十中劫成,二十中劫成已住。」也就是說,一個大劫由四個中劫組成,代表娑婆世界成、住、壞、空四個階段,即生滅一次的時間。這樣一個大劫時間為4×335,960,000年,為1,343,840,000年。後人藉以泛指天災人禍。
唐·皮日休《開元寺佛缽詩》:“乳糜味斷中天覺,麥麨香銷大劫知。” 清·無名氏 《陸沉痛》楔子:“遍地腥羶,直弄得江翻海擾,鼠偷狗盜,大劫何日了?”
郭沫若《黑貓》二:“兵變不僅限於成都 ,在四川省內凡是有營防駐紮的地方,四處都回響了。嘉定城是有營防駐紮的,當然也免不了遭受一次大劫。道家以三千六百周為小劫,見雲笈七籤。
劫,圍棋術語。打劫的簡稱,也稱“劫爭”、“爭劫”。對局雙方從開劫提劫、找劫、應劫、再提劫,直至劫最後解消的整個過程,均可概括稱為“打劫”。
詳細解釋
【動】
(會意。從力,去聲。本義:以強力使對方欲去而不得)
威脅;威逼。
劫,人慾去,以力脅止,曰劫。——《說文》
劫之以眾。——《禮記·儒行》
已珉欲以齊秦劫魏。——《戰國策·秦策》
故口可劫而使墨雲。——《荀子·解蔽》
不可劫以死生。——《淮南子·精神》
因以劫眾。——《漢書·高帝紀》
積威所劫。——宋·蘇洵《六國論》
又如:劫殺(劫持並加以殺害);劫略(以威力脅迫於人);劫盟(以暴力逼人締結盟約);劫質(挾持人質,藉此勒索)
災難;大難
如:劫後餘生
搶奪;強取。
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戰國策·燕策》
謀劫單于母。——《漢書·李廣蘇建傳》
行劫縛者。——唐·柳宗元《童區寄傳》
又如:劫擄(搶劫擄掠);劫鞘(搶劫鞘銀);劫磷(劫難;災難。磷:薄;損傷);劫剞(搶劫掠奪);打劫(搶劫);行劫(進行搶劫)
盜賊,劫匪。如:劫人(強盜);劫帥(盜賊的首領);劫盜(強盜;劫賊);劫賊(強盜;土匪)
圍棋術語,爭奪某一從屬未定的棋眼。
陳木南正在暗歡喜,又被他生出一個劫來,打個不清,陳木南又要輸了。——《儒林外史》

方言集匯

◎粵語:gip3
客家話:[沙頭角腔] giap7 [海陸豐腔] giap7 [梅州腔] giap7 [東莞腔] giap7 [客英字典] giap7 [台灣四縣腔] giap7 [客語拼音字彙] giab5 [寶安腔] giap7 [陸豐腔] giap7
潮州話:giab1 (kiap)「澄海」giag4

相關詞語

劫掠、洗劫、劫道、劫富濟貧。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居怯切《集韻》《韻會》訖業切,𠀤音衱。《說文》欲去以力脅止曰劫。一曰以力去曰劫。《徐曰》會意。《玉篇》強取也。《正韻》奪也,勢脅也。《禮·儒行》劫之以眾。
《韻會》劫劫,猶汲汲也。《韓文》人皆劫劫。
《傅毅·舞賦》形態和神意協,從容得志不劫。《注》言雍容不相廹也。
浩劫,宮殿大階級也。《杜甫·玉台觀詩》浩劫因王造,平台訪古游。《韻會》通作刧。亦通作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