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莫夫

加莫夫,美國核物理學家、宇宙學家。生於俄國。在列寧格勒大學畢業後,曾前往歐洲數所大學任教。1934年移居美國,以倡導宇宙起源於“大爆炸”的理論聞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加莫夫
  • 出生地:俄國
  • 出生日期:1904
  • 逝世日期:1968
  • 職業:美國核物理學家、宇宙學家
  • 畢業院校:列寧格勒大學
  • 代表作品:《宇宙間原子能與人類生活》《宇宙的產生》《物理學基礎與新領域》《物理學發展過程》
簡介,生平,作品,

簡介

對譯解遺傳密碼作出過貢獻。還提出了放射性量子論和原子核的“液滴”模型。同E.特勒一起確立了關於β衰變的莫伽夫—特勒理論以及紅巨星內部結構理論。其科普著作深入淺出,對抽象深奧的物理學理論的傳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生平

伽莫夫(GeorgeGamow,1904-1968)是俄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生於敖德薩一個世代軍官家庭,三個叔叔分別戰死於日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外祖父是當地的大主教,有科學家的傳統。他母親在他7歲的時候就教他讀凡爾納的小說,但母親在他9歲的時候就病逝了。1914-1920年在敖德薩師範學校學習。1924年,還在20歲的時候,因在紅十月炮兵學校教物理,因此有紅軍炮兵上校的軍銜。後來在麥卡錫時代這個軍銜還困擾了他一段時間。1926年畢業於列寧格勒大學,1928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28-1932年先後在丹麥的哥本哈根大學和英國劍橋大學師從著名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和盧瑟福從事研究工作。1931年回到列寧格勒大學任教授。1933年在巴黎居里研究所從事研究。1934年移居美國,任密執安大學講師,同年秋被聘為華盛頓大學教授,1954年任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1956年改任科羅多大學教授。是丹麥皇家科學院院士,美國物理學會、美國天文學會、美國哲學會、國際天文聯合會會員。
伽莫夫主要研究核物理學,早年提出原子核的核流體假設,對建立現代核裂變和核聚變理論起了一定影響。1928年,提出用質子代替α粒子轟擊原子核,對核物理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把核物理學用於解決恆星演化問題,1939年提出超新星的中微子理論,1942年提出紅巨星的殼模型。1940年代,伽莫夫與他的兩個學生——拉爾夫·阿爾菲和羅伯特·赫爾曼一道,將相對論引入宇宙學,提出了熱大爆炸宇宙學模型。熱大爆炸宇宙學模型認為,宇宙最初開始於高溫高密的原始物質,溫度超過幾十億度。隨著宇宙膨脹,溫度逐漸下降,形成了現在的星系等天體。他們還預言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存在。1964年美國無線電工程師阿諾·彭齊亞斯羅伯特·威爾遜偶然中發現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證實了他們的預言。1948年提出新的化學元素起源理論,認為各種元素是在中子連續俘獲過程產生的。還提出蛋白質遺傳密碼的構想:DNA雙螺旋結構中由氫鍵生成而形成空穴的4個角為4個鹼基,4個鹼基的不同排列組合就構成遺傳密碼。
他還是一位傑出的科普作家,在他一生正式出版的25部著作中,就有18部是科普作品。他的許多科普作品風靡全球,重要的有:《宇宙間原子能與人類生活》(1946)、《宇宙的產生》(1952)、《物理學基礎與新領域》(1960)、《物理學發展過程》(1961)等。《物理世界奇遇記》更是他的代表作。由於他在普及科學知識方面所作出的傑出貢獻,1956年,他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卡林伽科普獎。

作品

伽莫夫非常重視普及科學知識的工作。他移居美國以後,發現美國雖然經濟發達,但許多人對20世紀初的科學成就、特別是當時剛出現不久的相對論、量子論和原子結構理論都一無所知。因此,他決定在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之餘,動筆向普通讀者介紹這些新生事物。從1938年起,他在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的支持下,發表了一系列有點離奇的科學故事。這些故事的主人公湯普金斯先生——一個只知數字而不懂科學的銀行職員——通過聆聽科學講座和夢遊物理奇境,初步了解了相對論量子論的內容。1940年,他把第一批故事匯集成他的第一部科普著作《湯普金斯先生身歷奇境》出版;1944年又把其後的故事匯集成《湯普金斯先生探索原子世界》一書。這兩本書出版後,深受讀者歡迎。後來,為了補充介紹新的物理學進展,也為了使作品的內容更緊湊,他便把上述兩本書合併、補充、改寫重新出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