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術附湯(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加味術附湯,中醫方劑名。出自《世醫得效方》卷二。主治中濕。症見脈沉而微緩,腹膜脹,倦怠,四肢關節疼痛而煩,或一身重著,久則浮腫喘滿,昏不知人,挾風頭暈嘔噦,兼寒則攣拳掣痛。

基本介紹

  • 名稱:加味術附湯
  • 出處:《世醫得效方》卷二
  • 組成:白朮、甘草、附子、赤茯苓
  • 功用:祛濕散寒
  • 主治:中濕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運用,加減化裁,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白朮(去蘆) 、甘草(炒)、赤茯苓各一兩,附子(炮)一兩半。

用法用量

上銼散。每服五錢,加生薑七片,大棗二枚煎,一日三次。才見身痹又三服,當如冒狀,勿怪,蓋術、附並行皮中逐水氣故爾。

功用

祛濕散寒。

主治

中濕。

運用

診斷要點為脈沉而微緩,腹膜脹,倦怠,四肢關節疼痛而煩,或一身重著,久則浮腫喘滿,昏不知人,挾風頭暈嘔噦,兼寒則攣拳掣痛。
臨床常用於中濕。

加減化裁

如有冒狀,加桂一兩,大便堅,小便利則勿加。

重要文獻摘要

原方選錄
1.《東醫寶鑑》:“加味術附湯治中濕諸證。附子炮二錢,白朮、赤茯苓、甘草炒各一錢半。上銼,作一貼,入姜七棗二,水煎服,日再。才見身痹三服後,則當如冒狀,勿怪。蓋術、附並行皮中,逐水氣故爾。《得效》”。
2.《醫方類聚》:“加味術附湯,治中濕脈沉而微緩,濕喜歸脾,流於關節,中之多使人腹策脹,倦怠,四肢關節疼痛而煩,或一身重著,久則浮腫喘滿,昏不知人。挾風眩暈嘔噦;兼寒則攣拳掣痛。治之不得猛發汗、灼艾、通泄,惟利小便為佳,此方主之,及治大小便皆自利。白朮(去蘆),甘草(炒)乙兩,附子(炮)乙兩半,赤茯苓乙兩。右銼散,每服五錢,姜七片,棗二枚煎,日三服,才見身痹又三服,當如冒狀,勿怪,蓋術附並行皮中,逐水氣故爾,法合加桂一兩,大便堅小便利則勿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