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總祠

劉氏總祠

劉氏總祠,全稱開七公派狀元及第劉氏總祠,是中國目前已知占地面積最大的單姓宗祠建築物,係為紀念入粵始祖劉開七而設立,由閩、粵、贛、桂、瓊華南五省劉氏宗族合建,是劉開七2000多萬裔孫,共同尋根問祖的朝宗聖地。每日由大江南北來總祠祭祖的後裔絡繹不絕,逢每年正月十九、二十日合族聯宗祭祖,更是香菸敞日,鞭炮轟鳴,盛況空前。狀元及第劉氏總祠,金字門匾熠熠生輝,“狀元及第”四字有所專指,特指開七公裔孫、道光十五年乙未科狀元劉繹,和光緒十八年壬辰科狀元劉福姚。

劉氏總祠金碧輝煌,重檐翹角,雕龍畫鳳,美輪美奐,大量使用皇族象徵的五爪金龍做為裝飾,祠內供奉有劉邦劉秀劉備三位開國皇帝的神主牌,懸掛兩漢二十四帝畫像,因此被世人譽為龍廷帝殿。

劉氏總祠揉合了皇家、中原、閩、粵、贛、客家、潮汕等建築藝術元素,充分體現了光輝燦爛的華夏文化,以莊嚴氣派、裝飾精巧、堂皇富麗而著稱於世;集潮州之石雕、木雕、彩繪、壁畫、嵌瓷等多種傳統裝飾於一體,融合潮汕(閩南 /河洛 / 福佬 / 學佬 / 鶴佬)和客家(贛南/ 閩西/ 粵東北/ 桂南/ 台灣桃園、新竹、苗栗)二種建築風格之大成,規模宏大,建制莊嚴,布局對稱,氣勢雄偉,盡展皇家氣派。

劉氏總祠是興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華夏宗祠文化基地、華夏漢文化研究基地。劉氏總祠已成為廣東興寧的旅遊聖地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熱情歡迎劉氏宗親來祖地尋根謁祖,熱情歡迎四海賓客蒞臨參觀指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劉氏總祠
  • 地理位置廣東省興寧市黃陂鎮榕樹村
  • 占地面積:24640平方米
  • 開放時間:白天開放
  • 門票價格:免費
  • 著名景點:愛敬堂 漢文化長廊 漢高祖雕塑
  • 類別:歷史紀念建築
  • 竣工時間:1700年
  • 重建時間:2008年
  • 建築面積:6680平方米
  • 保護級別:興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廣東省興寧市
  • 適宜遊玩季節:四季皆可
  • 特點:大量借鑑潮汕建築工藝的客家祠堂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基本簡介,讚美詩詞,歷史人物,發展狀況,風水寶地,文保單位,總祠考察,文化基地,

基本簡介

劉氏開七公派狀元及第劉氏總祠,堂號“愛敬堂”,由廣東(含海南)、廣西、福建、江西四省後裔集資合建,是為紀念由閩入粵始祖劉開七而興建,是中國目前己知占地面積最大的單姓宗祠建築物。劉氏總祠寅山申向,為金蟹游江形,始建清康熙三十九年庚辰歲(1700年),位於廣東省興寧市黃陂鎮榕樹村,總占地面積24640平方米,建築面積達6680平方米,有上、中、下三堂二行一圍龍110多個房間,上廳設“愛敬堂”供奉歷代始祖的靈位牌,廳內有24條柱(喻意漢朝二十四帝),大門口有寬敞的大門坪,門坪下有半月形約一畝多大面積池塘。
劉氏總祠
劉氏總祠大量借鑑潮汕建築工藝,以裝飾精巧、堂皇富麗而著稱於世,客家半圓形圍屋之外形,三進廳堂,以大門為中軸對稱分布,以愛敬堂為中心點,背山面水,追求傳統風水理法;集潮州之石雕、木雕、彩繪、壁畫、嵌瓷等多種傳統裝飾於一體,融合潮汕(河洛 /福佬/學佬/鶴佬)和客家(贛南、閩西、粵東北、台灣桃園、新竹、苗栗)二種建築風格之大成,規模宏大,建制莊嚴,布局對稱,氣勢雄偉,劉氏總祠技術和功能上獨樹一幟,在造型上極具開拓性、融匯性、包容性,在文化內涵上蘊藏有深刻內容,具有高度文化價值,堪稱粵東傳統建築之百科全書;劉氏總祠和開七公祖墳修繕維護堪稱嶺南宗祠表率,皆賴後裔們殫精竭慮,一片赤忱的忠孝之心動天感地。
劉氏總祠(漢文化基地)於2008年3月24日開工重建,該工程分為兩期,第一期是上、中、下、三堂;第二期工程將圍龍改建成文化長廊,栩栩如生的漢文化長廊,包含了上下五千年、大漢雄風、姓氏文化、客家民系、劉氏春秋等五大部分,為觀者呈現出一幅歷史與文化交織的宏偉史詩。總祠清水磚牆體、木石結構,碧綠色琉璃瓦。總祠門坪有個極具劉氏特色的石群雕,巍然聳立著血緣聖祖堯帝、得姓始祖劉源明公、十八世祖劉累公,以及七十五世祖漢高祖劉邦公的雕塑。
劉氏總祠主祀劉源明、劉累、劉邦、劉秀、劉備、劉祺、劉祥、劉禋、劉龍、開基祖劉開七,二世祖劉廣傳,三世祖劉巨源、劉巨湶、劉巨汌、劉巨淵、劉巨海、劉巨浪、劉巨波、劉巨漣、劉巨江、劉巨淮、劉巨河、劉巨漢、劉巨浩、劉巨深,以及榕樹村原居九世祖劉洪等列祖考妣。

讚美詩詞

1.劉氏總祠頌
其一:
興寧崗背劉總祠,二十四條大石柱,
狀元及第劉氏總祠,金字門匾熠熠生輝狀元及第劉氏總祠,金字門匾熠熠生輝
條條石柱喻天子,天祿流芳他姓無。
其二:
開七總祠數百年,重建新祠耀星天,
弘揚祖德振家聲,裔孫昌盛遍全球。
威鎮九州振八方,開七總祠世讚揚,
漢室雄風傳千古,奕世流芳姓字香。
2.謁興寧漢文化研究基地
劉柏青(廣東梅州)
翬飛鳥革沛園堂,閱盡塵寰海與桑。
正字誰摛唐氣象,傳經藜照漢文章。
光爭日月風規遠,氣作河山姓字香。
春草年年車絡繹,通衢蕩漾桂蘭芳。
3.吟興寧漢文化研究基地
程立家(四川成都)
重教倡儒燦祖堂,大風南下化滄桑。
龍孫百代傳宗訓,學子千秋賦麗章。
人仰古祠春駐足,詩融漢韻墨生香。
興寧長記劉公德,一脈相承萬古芳。
4.步劉柏青韻
趙元席(安徽宿州)
翠疊龍川藜照堂,千秋風雨歷滄桑。
七公浴血開基業,胄裔聞雞續錦章。
四海三江商旅苦,八村十里桂枝香。
漢皇一脈傳薪火,岳立淵渟萬代芳。
5.興寧劉氏祖祠
劉麒子(廣東揭陽)
劉氏興寧置此堂,光宗耀祖閱滄桑。
規模可配客天下,風範長書漢史章。
後代聲名無愧德,裔孫筆墨有餘香。
欲揚文脈成基地,福澤綿綿萬世芳。

歷史人物

劉開七公,字必高,號三郎,謚仁創。劉氏由閩入粵開基祖。官授潮州都統制(潮州總鎮),夫人龔氏、黃氏,生一子:廣傳。
劉氏入粵開基始祖、潮州都統制劉開七公劉氏入粵開基始祖、潮州都統制劉開七公
南宋時人,原籍福建汀州寧化石壁村,任職於粵,眷屬從福建遷廣東潮州、嘉應州立業。
後率兵在興寧平黃彥章之亂,不幸卒於行營,子孫將其葬在廣東嘉應州興寧縣北廂(即今興寧市黃陂鎮崗背)高車頭黃峰嶂下,行山象形,巽山乾向。
祖墳案外乾峰獨秀,崗背河水長流,雄偉壯觀,八百餘年,實為得之不易的吉穴佳陵。
在距祖墳五里許,建狀元及第劉氏總祠一座,是為紀念入粵始祖開七公而興建,位於興寧市崗背榕樹村,占地一千多平方米,三堂二十四條柱,二橫一圍五十六間,大門口有寬敞場地,下有半月形大池塘一口。該祠始建於清康熙三十九年庚辰歲(公元1700年),於十一月二十三日子時修建,於公元1983年重修祠墓,祖祠寅山申向,為金蟹游江形,每年逢正月十九日在總祠祭祖,正月二十日為始祖掃墓,永為定祀。
其一:
劉姓始於堯九郎,族修祖墓誌軒昂。
開發中外四方地,七公育男系廣傳。
劉開七畫像劉開七畫像
祖德蕃衍孫十四,墓映群峰水繞堂。
長頌象形穴結鼻,青松翠柏萬古芳。
其二:
有根開七數無窮,世世榮昌仰太宗。
遠溯有德彭城郡,近看無功碳子沖。
象行宮中田步穩,馬飲龍川鐵蹄雄。
羊母乳豐哺千代,滴水思源天下同。
劉開七公之子劉廣傳公
劉開七的兒子劉廣傳,名弁,字清淑,生於南宋嘉定年間,仁宗延佑年間27歲登進士第,官授江西瑞金知縣(一說贛州太守),因築城建學、平洞寇有功,擢遷為秩(即朝官)奉議郎(即元代六部:吏、戶、禮、兵、刑、工中的議郎官,正四品)。
在任期間,勤政愛民,築城建學,平洞寇,政績卓著,被加任終奉郎的官銜。廣傳公出生在福建寧化縣,卒於京職。
墓葬於江西瑞金縣金雞瀝三角塘背龍形眼睛穴。
劉龍(廣傳的爺爺)因兒子劉開七葬於興寧,遂令部分子孫到興寧北廂龍歸洞走馬嶺下及程鄉開基立業。
劉廣傳娶妻馬氏、楊氏,生十四大房:長房巨源、二房巨湶、三房巨汌、四房巨淵、五房巨海、六房巨浪、七房巨波、八房巨漣、九房巨江、十房巨淮、十一房巨河、十二房巨漢、十三房巨浩、十四房巨深(人稱“一脈宏開十四房”,也叫“二七男兒”)。
原合葬於江西瑞金三角塘龍形眼睛穴。
後經興寧、五華梅州市梅縣區龍川等區縣子孫商議將馬氏金骸移葬於龍川潭文約乾頭村田壠里蝦蟆落井形。壬山兼亥分金。
2003年12月重修馬夫人墓舉行隆重的竣工慶典儀式,議定每年二月十二日合族祭拜。裔孫為紀念廣傳公,在興寧崗背榕樹村劉氏總祠背後,建一座廣傳公紀念墓,正月十九、廿日一併祭拜。
廣傳公生十四子(馬氏生九子,楊氏生五子),即十四大房。此代人丁興旺,支派益繁。
劉開七公一十四個孫
廣傳長子巨源,官授江西南康知府、山東濟南中憲大夫,追贈參三郎,生子八。
廣傳次子巨湶,官授湖南寶慶府府尹,享壽八十二歲,生子八 。
廣傳三子巨汌,官授四川成都府內江縣令,生子二。
廣傳四子巨淵,官授寧波府副總府,生子八。
廣傳五子巨海,官授雲南都轉運使、刺史,生子九。
廣傳六子巨浪,登進士第,官授雲南雲陽縣,生子七。
開七公第十二孫、中憲大夫劉巨漢公開七公第十二孫、中憲大夫劉巨漢公
廣傳七子巨波,官授浙江衢州府判官,左堂,四川學政,享年八十四歲,生子四。
廣傳八子巨漣,官授山東泰安、安徽安慶府尹,享年九十五歲。生子八。
廣傳九子巨江,官授廣西太平府知府、浙江寧波府尹,後封為三海關大將軍,享年九十八歲,生子七。
廣傳十子巨淮,官授湖南安慶府知府、浙江寧波府尹,後調任河南府,享年七十歲,生子五。
廣傳十一子巨河,進士出身,欽點翰林院學士,官授湖南安慶府尹、山西提學使,後調任河南歸德府尹、山西代州府道,享年九十三歲,生子六。
廣傳十二子劉巨漢,官授司馬,贈中憲大夫,享年八十四歲,生子四。
廣傳十三子巨浩,官授貴州省提督刑按察使,生子五。
廣傳十四子巨深,軍功起家,累官至提領錦衣親軍指揮使司、京師九門提督,即京都指揮使、京府大提督,享年八十歲,生子二。
由上可知,開七公的十四個孫個個顯貴,無一白生。
劉開七公八十三個曾孫
長房巨源長子大萬,官授福建長汀州府尹,生子四。
長房巨源二子福二郎,官授千總,生子三。
長房巨源三子俊三郎,生子五。
長房巨源四子宗遠,生子三。
長房巨源五子明遠,生子四。
長房巨源六子仲六郎,生子未詳,遷惠東、惠州西門外、博羅、紫金及黃河流域。
長房巨源七子暫九郎,生子二。
長房巨源八子三十三郎,遷居河源、潮安及湖南等地,生子未詳。
二房巨湶長子元浩,生子六。
二房巨湶次子乾正,生子六。
二房巨湶三子法緣,生子六。
二房巨湶四子千四郎,生子五。
二房巨湶五子萬五郎,生子四。
二房巨湶六子滿江,生子五。
二房巨湶七子法宣,明代處士,生子五。
二房巨湶八子念九郎,生四子。
三房巨汌長子致中,生子四。
三房巨汌次子致和,官授循州知縣,生子三。
四房巨淵長子濾,官授寧波府副總府,生子六。
四房巨淵次子致明,生子五。
四房巨淵三子清,生子七。
四房巨淵四子致高,官授瓊州府儒學正堂,生子一。
四房巨淵五子澄,生子二。
四房巨淵六子致祥,生子三。
四房巨淵七子滄,官授翰林院調任於陝西提督學院,子未詳。
四房巨淵八子深,後裔分居南雄、始興、普寧、海豐等地。
五房巨海長子貴初,官授山西太原府尹,生子四。
五房巨海次子貴寧,官授雲南省元江州新平縣令。後裔分居長樂七都、曲江黃渡湖、增城區石車白石、樂昌寶昌、仁化、海豐、雲浮、潮安區等地。
五房巨海三子貴宗,生子二。後裔分居南江頭東堡、新會區、長樂河源、南海區、清遠崗頭、中山、大埔等地。
五房巨海四子貴祖,官授雲南鎮源州知府,四品。後裔分居長樂、龍川從化區、番禺區、東莞、增城區等地。
五房巨海五子貴科,後裔分居清遠、連山、陽山、長樂、雷州、博羅、陽江、陸豐、番禺區、肇慶、海豐等地。
五房巨海六子貴魁,官授廣西桂林府總鎮。後裔分居東莞常平、順德等地。
五房巨海七子貴林,後裔分居東莞、肇慶、陽江、龍川等地。
五房巨海八子貴誠,生子二。
五房巨海九子貴祥,生一子。
六房巨浪長子高千,生子二。
六房巨浪次子成宗,生子一。
六房巨浪三子鐵三郎,後裔分居五華龍川、曲江區、河源、四川保寧等地。
六房巨浪四子六十六郎,生子二。
六房巨浪五子仕七郎,官授江西定南縣正堂。生子三。
六房巨浪六子仕八郎,生子一。
六房巨浪七子仕九郎,生子二。
七房巨波長子登科,官授湖南常德府武陵縣令。生子二。
七房巨波次子登榜,官授江西會昌龍泉(今遂州)知縣。生子七。
七房巨波三子登國,進士,官授四川重慶知府,榮祿大夫。生子二。
七房巨波四子登堂,生子一。
八房巨漣長子君琳,後裔分居興寧、海豐、陸豐、豐順、五華、曲江區、四川、江西等地。
八房巨漣次子君玹,生子二。
八房巨漣三子君智,封帥隊將軍馳馬游莊,官授鎮國大將軍。生子一。
八房巨漣四子君達,生子五。
八房巨漣五子十三郎,生子一。
八房巨漣六子君淑,生子一。
八房巨漣七子八十四郎,生子一。
八房巨漣八子九十九郎,官授興寧縣儒學正堂。生五子。
九房巨江長子城清,後裔分支七,分居和平、長樂、進賢、興國、長寧(今尋烏)、贛州、大余、萬載等地。
九房巨江次子城河,生子二。
九房巨江三子城海,生子一。
九房巨江四子城沆,官授廉州儒學正堂。立基於廉江
九房巨江五子城漢,生子四。
九房巨江六子城涌,生子五。
九房巨江七子城池,官授河南懷慶府副總。生子四。
十房巨淮長子萬淵,生子四。
十房巨淮次子萬習,官授山西提督學政。生子一。
十房巨淮三子萬忠,官授高州府茂名縣儒學。後裔分居新義、廣寧、江西遂川、興國等地。
十房巨淮四子萬宗,後裔分居電白、化州、江西石城等地。
十房巨淮五子萬江,官授瓊州府文昌縣城守營。生子三。
十一房巨河長子時泰,官授朝內大司馬。生子二。
十一房巨河次子時際,官授南京承宣使,布政司。生子三。
十一房巨河三子時通,進士及第,官授朝陽縣令。生二子。
十一房巨河四子時貴,進士及第,官授永昌府尹,後升兵部員外郎。生子二。
十一房巨河五子時吉,官授潮陽指揮使。生子三。
十一房巨河六子時祥,官授江西廣信副總、知府事陸兵部員外,後裔分居龍南、定南、宜春、豐宜、平遠等地。
十二房巨漢長子念一郎,官授肇慶、武昌府尹,生子三。
十二房巨漢次子念二郎,生子二。
十二房巨漢三子念三郎,官授肇慶府陽春縣令。生子三。
十二房巨漢四子念四郎,官授肇慶府陽春知縣,生子二。
十三房巨浩長子清,後裔分居吉安、興國、安福 、梧城、蕉嶺、梅縣區等地。
十三房巨浩次子昌,欽點翰林院大學士。生子二。
十三房巨浩三子利,官授雲南都司轉運使。生子一。
十三房巨浩四子衍,官授廣西平樂知府。生子未詳。
十三房五子潛,官授鬱林(今貴縣)知府。後裔分居興國等地。
十四房巨深長子湯,官授天津衛總兵、陲三邊總制。生子二。
十四房巨深次子浪,官授朝內一品,榮封三代。生子一。
83個曾孫中37個顯貴,最高者一品官銜(曾孫輩中,惟二房無貴)。子孫壽命也長,有記載的孫和孫輩,享壽八九十歲者甚多。在那個時代,生活醫療條件是很差的,一個家族有那么多高壽之人,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曾孫以下的嗣孫,由於到外地已經另立基居住,不斷增加了新的陰陽二宅福蔭,但開七公風水的作用依然不可忽視。
開七公二十世孫、民族英雄劉永福開七公二十世孫、民族英雄劉永福
開七公的十四個孫,遵照“駿馬騎行各出疆,任從隨地立綱常。年深外境皆吾境,日久他鄉即故鄉;早晚勿忘親命語,晨昏須顧祖爐香。蒼天佑我卯金氏,二七男兒共熾昌”的祖訓,四海為家,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明清以後,開七公後裔遍布祖國各地。
僅居住在廣東省興寧縣的開七公後裔(長房嗣孫為主),已上族簿男丁數達161551名。據此推斷,開七公的後代總人丁數應有數百萬之眾。
開七公的生平,雖然沒有精確的文字記載,但依史推斷,應是生活在宋末元初時代的人。
據清文華殿大學士劉墉(開七公第十六世孫)考證,廣傳公中進士的時間應該是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由此推斷,此墳當是元初之墳。
開七公的歷代嗣孫,沒有忘記祖訓,開七公的歷代後裔,發奮圖強,勇挑重擔。軍機大臣劉統勛、江西狀元劉統升、清文華殿大學士劉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劉少奇等都是開七公的嗣孫。在中華民族處在水深火熱的近代,開七公的嗣孫為了民族的利益,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浴血奮戰,如劉子超劉光夏劉永福劉湘劉文輝……一大批開七公的嗣孫為了中華民族的利益,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犧牲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他們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他們無愧於列祖列宗!
開七公一子承宗,由於所葬之地龍真穴的,理氣符合楊公風水術之理法,做法合法度。葬後發丁迅速,富貴綿長。
在分布於其他地區的劉氏祖墳(如福建寧化、江西瑞金、寧都等客家劉氏祖墳)以及劉氏宗祠風水的共同作用下,600多年歷史,繁衍成數百萬男丁之眾,而且房房興盛,代代富貴,丁、財、貴、壽俱備,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蹟。風水的力量確實是不可思議的。
(2005年8月)

發展狀況

劉開七公在客家劉氏族人中的知名度可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人們都親切地稱他“開七公”,尊他為客家劉氏開七派之近代肇基始祖,客屬劉氏由閩入粵的開基始祖。劉開七之後因其子劉廣傳傳下十四子八十六孫,人丁繁盛,故明清以後劉開七的裔孫,紛紛向內地及海外遷移擴張。到今天,這個支系的成員已廣泛分布在中國的福建、台灣、廣東、廣西、湖南、湖北、江西、四川、港澳等地和南洋、歐美等世界各國,創建業績,成為世界劉氏最重要、最寵大,最具開拓精神的宗族。
廣東興寧縣劉開七之墓廣東興寧縣劉開七之墓
據興寧《劉氏族譜》載,唐僖宗乾符年間,劉永裔孫翰林學士、觀察使劉天錫棄官奉父劉祥避亂居福建汀州府寧化縣之石壁洞,此後發展成為汀閩望族,號為東派。
重修前的劉氏總祠重修前的劉氏總祠
劉祥兄劉翱,官知建州,因居家,譜稱西派。劉祥為劉氏入汀州始祖。
宋嘉定(1208年)之後,劉氏東派後裔又自寧化經上杭徙廣東興寧、平遠,子孫傳衍分支。南宋寧宗嘉定年間,河南宣撫使劉龍第七子劉開七,在廣東潮州任官,為由閩入粵始祖,子孫遂居於興寧,人丁興旺,支派益繁,後裔衍播贛、閩、粵、湘、桂、滇、貴、川、台等各省州縣。清代起,劉氏後裔播遷香港及海外。劉姓既是全國大姓,也是客家大姓。

風水寶地

風水名稱:金蟹游江
風水地點:廣東省興寧市崗背
坐向分金:甲山庚向兼寅申
用事日課:不詳
劉氏總祠的玄武后龍有如一隻張開兩個鉗手的螃蟹,門前百米處有一條河,從西北往東南流,河水的流量也不算小。看到的河水是從西北往東南順流的,但以前不是這樣。以前河水是屈曲眷顧流離穴位後又再折回沖向穴位,後來在文化大革命中農業學大寨移河造田被挪直了。以前龍水交媾的局勢就像是一隻晝伏夜出的夜蟹,在逆江招水浮游、覓食,生猛得很。螃蟹的繁殖能力特強,又有橫行的特性,剛好門堂又是扁橢圓形,左右空間很長闊,前面空間較狹窄。後龍端正平衡、氣勢磅礴,理氣上正好坐在癸水陰龍的長生位置上;甲山庚向兼寅申的天盤向家在坤申方位,坤申為水局長生,乾亥兼壬子來水,理氣上是水局旺來迎生,主富貴之期驟至。
雄偉壯觀的“漢文化基地”大門雄偉壯觀的“漢文化基地”大門
劉氏總祠的蔭芘特色首先就是人丁特盛,因為其風水坐向——坐也長生、向也長生——“主人丁昌熾性忠良”。每到祭祖之期,人山人海,香菸蔽日,四面八方的人流湧向此地。而且劉氏族人幾乎都向外發展,很有螃蟹橫行向外沿江而游的味道,本地劉氏後裔反倒沒有幾家的。其蔭芘的第二特色是貴人也多、富人也多。劉氏後裔遍及國內、國外,繁衍天下,其中從政卓著者大有人在;經商致富者比比皆是;文化、藝術、教育等行業也同樣不乏其才。這裡“天下劉姓江蟹游”的韻味非常之濃,所以叫做劉氏總祠。是孝親思源、忠事報國的民族文化旅遊展示基地。
劉氏總祠是典型的楊羅風水案例,它雖不是楊公做,但能合楊公的風水理論思維。門堂氣厚實,出水口在天盤丁未方。來龍是旺來迎生,地盤壬子兼乾亥有山靈秀,圍攏過來結成夜蟹形落穴,理氣上旺來迎生圓弧連線,形勢就高山實地與之相配;向水也是旺來迎生,天盤乾亥兼壬子有流水從西北向東南來,理氣上旺來迎生圓弧連線,形勢就有相應的流向流水與之相配;右邊的空間與實地也配合得好。周圍山砂拱衛朝應也理想,祠屋經過拆建用事日課無查考。但它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心識結構還是能突出顯露的,它作為法性佛感應獲取一真法界本源受用的功能還是具備的。也就是說楊羅風水學說是有現實的套用效驗基礎的,中國的風水文化是非常有實際價值,是有強大生命力的。
漢高祖邦公雕像漢高祖邦公雕像
興寧崗背劉氏總祠並沒有很遠久的歷史,卻有如此了不起的感應效力,就是因為它把握住了法性心識“無住”與“生心”的本源核心。形勢上的無住與理氣上的無住能有機結合在一起;形勢上的生心與理氣上的生心也能有機結合在一起。其中“金蟹游江”這個名稱的喝形充分體現了楊公巒頭形勢風水理論對這個法性風水心識上的形勢方面的生心狀況的把握掌控,也充分體現了楊公風水思想的深邃。劉氏總祠是一個以楊公為代表的中國古聖先哲們發心創造世界的活教材,也是中國道家法自然、無為治的治世理念的一個現實實踐。

文保單位

2011年1月18日,興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劉氏總祠、梅州市根土文化研究會興寧辦事處掛牌揭幕儀式在興寧市黃陂鎮榕樹下村的劉氏總祠隆重舉行。會議由黃陂鎮楊鎮長主持,參加掛牌揭幕儀式領導有:廣東省劉氏聯誼總會劉耕會長等全體常委,廣東省各市區縣劉聯負責人,興寧市劉氏聯誼會領導,梅州市根土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劉耕、會長李培安、常務副會長李松岳、副會長兼興寧辦事處主任劉啟先,梅州市根土文化研究會各縣(市)區辦事處代表和興寧市根土文化研究會理事以上領導,興寧市委統戰部,黃陂鎮黨委書記劉尚方以及鎮村兩級有關幹部,興寧市各姓氏聯誼會領導代表,共600多人參加會議。會議首先由興寧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陳曉東宣讀漢文化基地——劉氏總祠批准為興寧市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和興寧市民政局同意成立梅州市根土文化研究會興寧辦事處的批覆。中共興寧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羅利娜致詞,廣東省劉氏聯誼會會長劉耕講話,梅州市根土文化研究會李培安會長講話。
興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劉氏總祠興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劉氏總祠
興寧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羅利娜,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夏思光,廣東省劉氏聯誼會會長劉耕,黃陂鎮劉尚方書記,為興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劉氏總祠揭幕。
梅州市根土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劉耕、會長李培安、常務副會長李松岳、副會長兼興寧辦事處主任劉啟先,為梅州市根土文化研究會興寧辦事處揭幕。
揭幕後,與會人員參觀劉氏總祠,讚美漢文化基地建得好,並在劉氏總祠拍照留念。會後嘉賓、代表乘車到華僑大酒店共進午餐。
入粵開基始祖劉開七公入粵開基始祖劉開七公

總祠考察

開七公第二十八代嗣孫 劉逢然
在我剛能記住事情的時候,就聽父親講過,我們的開基祖開七公葬在興寧縣的崗背,是一處難得的風水寶地。開七公的兒子叫廣傳公,是瑞金知府。廣傳公娶有兩個妻子,大婆姓馬,生了九子兒子;小婆姓楊,生了五個兒子。傳說兩個祖婆曾互相爭說自己兒子的本事,馬祖婆說:“我九子占九州。”揚祖婆說:“我五子天下游。”如今,兩個祖婆的話都實現了,廣傳公的十四房子孫遍布祖國各地,人丁繁盛,歷代富貴不斷。我們這個家族是七房巨波公的後裔。
贛州太守劉廣傳公贛州太守劉廣傳公
興寧距安遠才一百多公里,路程不算遠。近些年來,曾有老人相約去拜祭祖墳,由於各種原因羈絆,一直未能成行。考察這個祖上的名墓,是我多年的心愿。
2005年8月1日,從梅州考察葉師祖墳和故居後,專程前往興寧,在學員興寧人的帶領下,到興寧崗背村進行實地考察,圓了多年想圓的夢。
一、滿頭華發拜祖遲,考察興寧劉氏總祠
興寧人沒到過崗背,他找到他的一個在該處鄉政府當過幹部的朋友,驅車前往。從興寧出發,順著通往江西的省道北行29公里,是一個小鎮,這就是崗背。在鎮上停車一問,男女老少都知道劉氏總祠的地點,從鎮街大約上三分之一的位置右拐,過了河就可以看見劉氏總祠了。
我們在宗祠門前池塘外停下車,一走出車門就看見宗祠右側前方有一平房門上掛有“劉姓宗祠聯絡處”的牌子,一老年婦女主持聯絡工作。問其夫輩份,說是二十二世,足比我高了六代。她告訴我,在宗祠附近居住的都是長房巨源公的後裔,興寧縣在九十年代續修過族簿,開七公子孫上了譜的共有男丁16萬多。本人虛度五十有七,滿頭白髮才來褐拜老祖宗之靈位,甚感心中有愧。立即在老婆婆的店裡買了將近百元的奠祭品,誠惶誠恐地到宗祠焚香秉燭,向老祖宗磕了幾個響頭。然後才打開羅盤,測量宗祠的坐向。
劉氏開七公派狀元及弟劉氏總祠劉氏開七公派狀元及弟劉氏總祠
劉姓總祠大量借鑑潮汕建築工藝,風格與潮汕祠堂趨近,但亦是一個典型的客家風格建築,三進二天井,建於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歲次庚辰,由兩廣閩贛四省宗親聯合將本宗私屋改建成劉氏總祠。時歷三百餘年,除左側子孫屋部分倒塌外,宗祠保持乃屬完整,氣勢恢宏。
宗祠後屏高聳而端正,主山開三腦芙蓉帳,天太二峰秀麗高聳,芙蓉帳里中抽出脈變緩平,左右皆有送砂,到頭開面結為陽基之地,喝形為“螃蟹游江”。內外兩向,宗祠坐向寅山申向兼甲庚,扦壬寅穴;門立甲山庚向兼寅申,扦甲寅穴。前坪外一半月形的池塘,水面將近兩畝,池塘外有停車坪。宗祠前明堂圓融寬闊,四周秀山羅列,明堂內農田數百頃,河水從壬子乾亥方上堂,從右流左,抱宅有情,出丁未而去,下砂兜收有力。正前方朝山下一水泥廠,三個煙囪日夜吐煙,有如日夜點了三枝香。
可惜有的後人為了眼前生計,竟在宗祠左後方開山炸石,用於賣錢。此方炸石,必對孟房丁、貴產生不利影響。年辰方本犯三煞,恐發凶事。
二、丁財貴壽四全,只因龍真穴的——考察開基祖開七公墳塋
崗背鎮南頭右拐經過一個水泥廠(虎留水泥廠)再行一公里,車開到了開七公墓地的河對面。道路在墓地的對岸,停車後下車過“念親橋”。過橋後左行百多米,就到了開七公的墓地。
考察之前,我認為此墓一定合楊公風水術之理法,到實地考察,果其然。斯地來龍甚遠,老祖山在贛粵接界處的西北方向,東行至北轉東南而行,水伴龍行百餘里。少祖在東北方向,發脈往西南而行,到頭翻身起一巨門星體,逆結為象鼻形。
劉氏總祠
開七公墓立巽山乾向正針,明堂圓融緊湊,大河水從天盤壬子方上堂,在穴前彎曲緩緩流過,出天盤未而去,天盤辛酉方有一小溪水斜朝而來,在墓地看,水口關欄甚緊。經云:“長生水朝堂,螽斯千古。官旺聚局,食祿萬鍾。”“旺來迎生,富貴之期聚至。”“生與旺而同歸,人共財鹹吉。更以六秀方來,定擬滿門朱紫。”乾坤艮方,砂秀而高聳。
此行惜天氣炎熱,氣溫高達39度,故未及登山審龍,待再次掃墳時一定補上此課。
開七公墓,無論在形巒上還是在理氣上以及在做法上都完全符合楊公理法,確實是一個丁財貴壽皆全,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

文化基地

廣東興寧崗背劉氏總祠從2008年3月24日凌晨4時28分動土放奠基石碑,2008年4月11日(馬日)開線動工;2008年10月14日,農曆戊子年九月十六日早晨辰時,劉氏總祠升棟上樑典禮;2009年3月31日,時歲次己丑三月初五吉日良辰,為我劉氏總祠前堂升棟上樑典禮;2009年4月12日(歲次己丑三月十七)吉日良辰,劉氏總祠安大門。重建的劉氏總祠和漢文化基地,由劉耕會長牽頭籌備到1600餘萬資金,歷時兩年,現已基本建成。新建的總祠為清水磚牆體,木石結構,碧綠色琉璃瓦。建築面積達五千六百八十平方米的上中下三堂內外裝飾已完工;占地一萬八千九百六十平方米的文化廣場地面硬化、綠化全部完工;72間文化長廊基礎工程已完工;重點的文字內容圖片正邀請專家論證中;走進上、中、下三堂,但見24條花崗岩石柱高大撐立,堂內合理,美輪美奐,金碧輝煌。總祠屋面脊邊嵌瓷呈滿園春色構圖,古色古香,美觀大方;後廳背後面中間狀如山雞朝山茶,兩邊為三雄鷹花鳥花心五果;後廳脊面中間是雙鳳朝陽,中廳向內面中圖為鴛鴦戲水文房四寶;前脊向外百鳥朝王,脊上雙龍搶珠;後廳外更特別之處是作有“遂官楚尾”兩枝,圖形款式非常講究。
金碧輝煌的劉氏總祠金碧輝煌的劉氏總祠
在總祠入囗處矗立著一座巨型牌坊,上書“漢文化基地”五個大字。進入牌坊,迎面站立著西漢創立者漢高帝劉邦的巨型石雕像:手舉酒樽,腰佩寶劍,高唱《大風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在總祠門坪有個極具劉氏特色的石群雕:上面是堯帝、左邊是受姓太始祖源明公,右邊是劉累公。在總祠正門上方,雕刻的“狀元及第”“劉氏總祠” 石匾鑲嵌上金光閃閃的金鉑,一個國內一流的漢文化基地展現在世人面前!並成為廣東興寧的一個新旅遊景點和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興寧崗背新建漢文化基地是旅遊聖地,正月十九和廿是劉氏總祠例祭的日子。新建的總祠是清水磚牆體,木石結構,碧綠色琉璃瓦,總工程面積3380平方,總祠前面的文化廣場占地面積8800平方,值得各界人士到此一游。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