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古民居建築群

劉氏古民居建築群

劉氏古民居建築群位於泉港區後龍鎮土坑村。1980年,該古民居建築群曾被列為惠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民居建築群南面有座明·萬曆年間建造的白石宮(參見泉州歷史網《泉州寺廟·白石宮》),前面有清朝建造的南文武館“選青齋”和北文武館“凌雲齋”。土坑村因其古民居建築群,於2003年列為福建省歷史文化名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氏古民居建築群
  • 位於:泉港區後龍鎮土坑村。
  • 級別:縣級
  • 平原:6.25平方公里的
沿革,規制,雕塑,

沿革

泉港區後龍鎮臨海一帶,群山環拱,中間是6.25平方公里的平原。明代靖難之變後的永樂二年(1404年),居於興化(今莆田)的貴族劉宗孔攜眷渡海到湄洲灣南岸避難,見此處峰巒相映,曲水停蓄,遂命名為“塗山”,欣然居之。
據譜牒載,劉宗孔傳有四子,次子與三子分別徙居雲南、廣東,長子、四子在土坑開拓,長子居現劉氏祖祠南側,四子居北側。土坑的劉氏後裔至今已繁衍22代,延拓出18個自然村共1萬餘人,位於塗山中心的土坑村便是這18個村莊的起始母村。
劉氏一族在這荒原野地開拓創業,至第五代培育出一位太學生、主監,至此下傳的明清兩朝代代皆有入廷為官者。這些才俊榮歸故里後,皆建造顯赫的府第。自明·永樂至清·乾隆年間,土坑村中共建有40多座的古大厝,聚集成一處宏偉壯觀的古民居群。
明·惠安知縣葉春及曾說:“土坑府,會得人,不得出。居住稠密,人丁興旺……居螺北甲。”(參見泉州歷史網《泉州人名錄·葉春及》)

規制

歷經數百年的風吹雨打和歷史變遷,土坑古民居倒塌毀壞近半,現存有27座,共占地26860平方米。中間形成一條古街,100多米長,以青石板鋪設。
土坑古民居群整體規劃頗具慧識卓見。這些古民居排列井然有序,分8排排列,每排屋建造相距30—50米,大部分坐西北朝東南,通風透氣,冬暖夏涼,為閩南最佳朝向,又便於交通、活動。
劉氏古居群建築多為穿斗式結構、硬山式或卷棚屋頂,壯觀宏偉,氣魄輝煌。座座屋脊高翹,雕樑畫棟。門窗有圓、方、拱、菱等形式多樣。它們皆是磚石、木材結構,那些清初古大厝的石材、衫木是分別從泉州、福州採購的。大部分古民居能保存至今,可知其建築堅固程度。
兩兄弟後裔以劉氏祖祠為中心,分南側、北側,依次前後平行排列建築4座三進古大厝和33座二進古大厝。
南側的四排座直線建造,前排建造三座並排三落厝。其中“劉百萬”居住的古厝是一座三落雙護衛,置有100個門、99個窗、11個天井,大磚埕加圍牆,占地面積1739平方米,是地方少有的大宅院。其建築左右都各有兩間,講究對稱。第三排有8座相向二落厝,成為一條小街道。
北側建造的四排屋,其中一座三落為提督府第(清·鹹豐五年,提督劉開泰府第),莊嚴威武。劉開泰的提督府第比較奇特,左邊是兩間,右邊是一間,這個很少見,可能跟風水有關。
廿世紀初,劉開泰提督府第還可見門前高大堅實的旗桿座,以及練功石、鎧甲、大刀、石敢當和聖旨碑,府內大堂上掛著朝廷官員的題字、名人書畫以及欽賜“兩世三忠”牌匾,現大部分文物或毀或失。

雕塑

古民居門前兩壁肚和窗門鑲嵌的雕塑種類數量繁多,規模宏大,圖案古撲,技藝精湛,立體感強,具有較高的時代藝術價值。
按材料分,有石雕、木雕、磚雕和泥灰雕。
按造型分,有浮雕、陰雕、線雕和透雕。
按內容分,有山水雕、人物雕、花鳥雕、魚蟲雕、禽獸雕、樓閣雕。
石雕上的構圖均衡,線條細膩流暢,人物鬍鬚衣袂恍若欲飄,枝上喜鵲追逐栩栩如生。雕塑的房屋有的窗戶和門戶鏤空相通,別出心裁。
在大門側、屋脊上、院子裡,蹲著、立著、臥著大大小小、姿態各異的石獅,此外還有各式各樣鍥刻花紋的柱石斗、石鼓、石花架、石砣,有別具一格的聖旨牌、石桌、石花盆,現在還保存著一些陶瓷古大缸、銅塑小盆、木製坐墊,皆精雕細鏤,古色古香。
石聖旨碑現存於祖祠之中,高約1米,兩側雕“雙龍朝珠”圖案,龍鱗、龍鬚栩栩如生,中間是隸書“聖旨”二字。相傳劉開泰三叔侄同榜中進士時,道光皇帝獲悉其侄希顏之母不足20歲便守寡,含辛茹苦育子成材,特浩封她為“太安人”,並賜立牌坊,此聖旨碑原來便鑲嵌於牌坊之上,後牌坊圮毀,聖旨碑移入祖祠保存。
土坑地靈人傑,文人、舉子、明經、進士層出不窮,石旗桿林立,成為一道歷史人文風景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