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漢字)

創(漢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創,chuang,從倉而創,刅,傷也。造也。

〈名〉

(1) 指事。從刀,倉聲。金文,象一個躺著的人,手上腳上都有小豎,表示受了創傷,是個指事字。本義:創傷,傷口。

(2) 同本義 [damage;wound]

刅,傷也。——《說文

2017年12月15日,“2017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創”字拔得頭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創
  • 外文名:wound
  • 繁體:創
  • 部首:刂
  • 部外筆畫:4
  • 總筆畫:6
基本信息,基本字義,其它字義,漢英互譯,方言集匯,詳細解釋,演變,創乎,創辦,創見,創建,相關詞語,古籍解釋,相關新聞,

基本信息

基本字義

chuàngㄔㄨㄤˋ
開始,開始做:~造。~制。首~。開~。~立。~演。~議。

其它字義

chuāngㄔㄨㄤˉ
傷:~傷。~口。~巨痛深(喻遭受重大的損失)。

漢英互譯

set up

方言集匯

粵語:cong3
潮州話:cang3 (tshàng) cang1 (tshang)

詳細解釋

創chuāng
〈名〉
(1) (指事。從刀,倉聲。金文,象一個躺著的人,手上腳上都有小豎,表示受了創傷,是個指事字。本義:創傷,傷口)
(2) 同本義 [damage;wound]
刅,傷也。——《說文
創鉅者其日久。——《禮記·三年問》
項王身亦被十八餘創。——《史記·項羽本紀》
秦王復擊軻,被八創。——《戰國策·燕策》
不呼則杖其背,盡創。——高啟《書博雞者事》
(3) 又如:身受重創;創痕(傷痕);創病(傷病);創殘(傷殘);創瘢(傷疤)
(4) 瘡癤。皮膚或黏膜上的潰爛處。通“瘡” [scar]。如:創疤(傷疤);創痏(瘡傷;受傷)
詞性變化
創chuāng
〈動〉
(1) 損傷;傷害 [injure]
欲令創鹹面目。——《漢書·薛宣傳》
雄駿不創壽於旗幢。——《韓非子·大體》
(2) 又如:創刃(為刀劍之類所傷);創毒(傷害);創殘(傷殘)
(3) 斬;劈 [cut]。如:創戮(殺戮);創壽(喪生)
(4) 另見chuàng
創chuàng
〈動〉
(1) 始造 [start (doing sth.);do (sth.for the first time)]
創,始也。——《廣雅》
以創製天下。——《國語·周語》。注:“造也。”
君子創業垂統為可繼也。——《孟子
華下之人或助之材,以創是庵而居之。——顧炎武《復庵記》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諸葛亮《出師表》
(2) 又如:首創;草創;創行(首創並施行);創垂(開創業績);創基(創立基業);暫創一室;創造(建造;修造);創建
《創》書法《創》書法
(3) 懲治 [punish]
矛創若時。——《書·益稷》。傳:“懲也。”
羌虜破散創艾。——《漢書·馮奉世傳》。注:“謂懲懼也。”
(4) 又如:創懲(懲戒)
(5) 超出;擴大 [expand]。如:創大(擴大);創開(開擴);創辟(開擴)
(6) 撰寫 [write]
裨諶草創之。——《論語
(7) 又如:創述(創造;著述);創纂(編造);創撰(杜撰)
(8) 另見chuāng

演變

①是金文的形體,馬敘倫認為“象傷物所著之血”。這是指“刀”割過後,刀上還沾了兩滴血。②是小篆的寫法,基本上同於金文。③是楷書繁體字,是由原來的象形字變為左聲右形的形聲字了。④為簡化字。
《說文》:“創,傷也。”其實,“創”的本義應為“割”,而“傷”只能算是引申義,如《後漢書·華佗傳》:“四五日創愈。”這是說:四五天傷口就好了。“創”有“突破”義,所以凡事有所突破也可以稱為“創”,比如“創舉”、“開創”等。不過這些詞中的“創”字必須讀為chuàng,而不應讀作chuāng。
王充《論衡·書虛》中有“吾君背有疽創”句,這裡的“疽(jū)”是一種毒瘡,所以“疽創”也就是“疽瘡”。可見,“創”字是“瘡”字的假借字,在“瘡癤”、“生瘡”等意義上可代“瘡”而用。
創(漢字)

創乎

chuang hu
創:指創業 乎:知道嗎?
創乎創乎
創乎含義:創業你知道嗎?創業問答。
創乎:創業問答平台。

創辦

chuàngbàn
〖establish;found;setup〗指辦事業最初的步驟,通常指策劃方案並為它準備基金,如開創工商業、機構、城鎮等。
他創辦了醫院
為聾啞人創辦一所學校。
創匯
chuànghuì
〖makeprofitinforeigncurrency〗創造外匯收入。
這些契約履行後,可為國家創匯二百餘萬美元。

創見

chuàngjiàn
〖originalidea〗獨到的見解

創建

chuànglì
〖found〗∶創立
創建新黨派
〖organize〗∶首先建立
創建一個公司
創舉
chuàngjǔ
〖pioneeringwork(orundertaking)〗前所未有的影響大的舉動或事業
創刊
chuàngkān
〖startpublication〗開始出版發行報刊
創立
chuànglì
〖found;originate〗首先建立;開始建立
創立新學派
創利
chuànglì
〖makeprofit〗創造利潤
chuàngpáizi
〖trytogetwell-knownbyprovidinggoodproductsorservice〗通過提高服務質量和研創名優產品,使企、事業知名度增加
創設
chuàngshè
〖found〗∶開始建立
〖create〗∶創造條件,使原來不具備條件的也能實現
創始
chuàngshǐ
〖originate;initiate〗創建;創立
創始歷史先例
創世
chuàngshì
〖foundation〗採取創辦事物的第一步行動或第一次創辦的行動
創世以前你已經愛我了
創收
chuàngshōu
〖makemoney〗創造收入
如果教師和職工一心想“創收”,甚至置教學及科研攻關任務於不顧,只想撈“外快”,又如何開創學校工作新局面?
創新
chuàngxīn
〖bringforthnewideas〗創造新的;革新
在藝術上不斷創新
創議
chuàngyì
〖propose〗
首次提議
創議建立新型國際關係的原則
倡導建議
創議開展學習月
創意
chuàngyì
〖createnewmeanings〗創出新意,也指所創出的新意或意境
創優
chuàngyōu
〖strivetobethebest〗創造優等的(工作成績)
“瞄準國際標準,開展產品創優”口號變成了認識,認識變成了行動
創造
chuàngzào
〖create〗首先想出或做出(前所未有的事物)
創造有利條件
創造奇蹟
創作
chuàngzuò
〖create;produce;write〗∶創造文學藝術作品
〖creation〗∶也指文藝作品
文藝創作

相關詞語

哀矜懲創重創 主創 衷創 征創 肇創
造創 原創 營創 沿創 新創 新時期的創業精神
創改 創基 創辦 創懲 創出
償創 創疤 創辟 創稾 創瘢 創毒 創病
創革 創殘 創見 創穫 創草 創楚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戧𠝀𠛲《唐韻》《集韻》《韻會》初良切《正韻》初莊切,𠀤音瘡。《說文》傷也。本作刅,或作創。《徐曰》此正刀創字。言刃所傷也。《前漢·曹參傳》身被七十創。
又《前漢·班固敘傳》禮義是創。《注》師古曰:創,始造之,音初良反。
又《唐韻》初亮切,瘡去聲。始也,造也。《孟子》創業垂統。
又傷也。《前漢·匈奴傳》人民創艾戰𨷖。
又懲也。《書·益稷》子創若時。《注》禹自言懲丹朱之惡,不敢慢游也。
又《集韻》千羊切,音鏘。瑲,或作創。瑲瑲,玉聲。
又《玉篇》古文瘡字。《禮·曲禮》頭有創,則沐。餘詳疒部十畫。

相關新聞

2017年12月15日,台灣《旺報》與廈門《海西晨報》合辦“2017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創”字拔得頭籌。主辦方指出,由“創”組成的創新、創傷,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海峽兩岸乃至世界範圍在2017年的經歷。
“創”和“闖”,這兩個讀音相近、內涵相承的字,勾勒出給中國社會帶來深刻變革的一種氣質。本屆政府力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並將之提升為中國經濟“新引擎”。這個“創”接續的,便是發軔於改革開放初期那樣一種“闖”的精神。
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上下同欲、戮力同心,破舊念、革陳規、改機制,極大解放了社會生產力和個人活力,為中國“闖”出一條改革開放新路。如今,雙“創”接續上了這種精神。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不單指科技、商業、文化等領域的“創”,它尤其在意觀念之“創”、制度之“創”。觀念和制度創新的魅力就在於,它可以激發億萬民眾的創造活力,從而根本上改變億萬民眾的命運。當初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正是基於此的一種創新。其中所蘊含的放開、搞活的原則,誠如李克強所言,到今天仍然沒有過時。而“雙創”的根本宗旨,就在於激活社會每一個細胞,實現更充分的就業,讓經濟社會肌體變得更加充滿生機。
這堪稱正在書寫一個更大的“創”字。別忘了,中國發展到今天,已有13億多人口,其中9億多勞動力、1.5億受過高等教育和專業訓練的人才,每年大學畢業生就有700多萬。通過推進商事制度改革,近兩年來,我國新註冊企業每天都在12000家上下。所有這些數據都表明,隨著創業創新基數的增大,其所蘊藏的創意和可挖掘的財富也隨之增大——這是一座取之不竭的“金礦”。
“30多年前,中國有很多人在改革開放政策激勵下,淘到了‘第一桶金’。現在我們正激勵大眾創造‘新的第一桶金’!”李克強在瑞士達沃斯論壇向各國來賓介紹。
一個微觀的例證是政府對於“創客”的支持。李克強是各國中第一位走進“創客空間”的領導人。他在給清華大學的學生創客回信中稱:“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核心在於激發人的創造力,尤其在於激發青年的創造力。青年願創業,社會才生機盎然;青年爭創新,國家就朝氣蓬勃。
事實上,他本人也被一家媒體形象地稱為“創客”。他從來就堅信,億萬民眾的創新、創造,決定著一個國家的前途與精神面貌。
對於我國大力實施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總理認為,必須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但他每次都會強調,創新不僅指科技創新,同時包括體制機制創新。政府在體制機制創新方面仍然有巨大空間,仍然可以釋放更多紅利。
“創”聯接著新與舊。中國經濟要實現“雙中高”,必須發動“雙引擎”。一方面培育打造新引擎,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另一方面改造升級傳統引擎,增加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通過擴大重點民生領域的有效投資“補短板”,為舊引擎找到新出路,這本身也體現出政策取向的創新。
“創”覆蓋了大與小。“雙創”不僅帶來雨後春筍般的小微企業,大企業通過引入眾創、眾包、眾扶、眾籌也加入到這一行列。不僅服務業,工業企業同樣也是“雙創”的沃土。總理力推的涵蓋大中小企業與產學研用的協同創新格局,正加速形成。
“創”打通了內與外。本屆政府把創新巨觀調控與推進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更加精準有效地實施定向調控、相機調控,防範和化解各種風險,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同時,對於結構調整中凸顯的富餘但並不落後的產能,李克強通過“國際產能合作”計畫,積極尋求全球市場。他表示,中國有巨大的裝備能力,而許多開發中國家有工業化需求,已開發國家有高端技術和創意,通過國際產能合作把三者需求和利益結合起來,實現“三贏”。這樣既可以拉動全球市場需求,也會有力促進世界經濟復甦。
某種意義上講,“創”的氣質,就是改革氣質的詮釋。李克強一句人們耳熟能詳的話是:“改革是中國最大的紅利!”他同時還說過一句話:“拒絕改革的人可能不會犯錯誤,但要承擔歷史責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