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銅藝術

刻銅藝術

刻銅藝術歷史源遠流長,早在戰國時期的青銅器和唐宋時期的金銀器上就刻有精美的文字與圖案作為一種輔助工藝而存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刻銅藝術
  • 性質:非物質文化遺產
基本信息,名錄簡介,

基本信息

名錄名稱: 刻銅藝術
編號: 5—7—12
名錄類別: 民間美術
申報地區: 衡水饒陽縣

名錄簡介

刻銅藝術歷史源遠流長,早在戰國時期的青銅器和唐宋時期的金銀器上就刻有精美的文字與圖案,但那時只是作為一種輔助工藝而存在,並未成為一門獨特的‘刻銅藝術’。直到清朝同治初期,在北京的秀才陳寅生自書、自畫、自刻書畫於銅質的文房器具上,深受當時文人雅士的喜愛,刻銅藝術才逐漸流傳開來。
至同治年間,陳寅生首次將刻銅藝術施於墨盒,其“蓋上或攜篆楷,或鏤花木,字有作蠅頭楷者,如蘭亭敘如柏廬家訓”。方便實用的器物與精妙的工藝相結合,立刻贏得了文人士子的喜愛,銅墨盒憑藉輕巧靈便、保持墨色滑潤和黑亮的優勢,一度超過石硯成為當時商界賬房、私塾學堂、文人墨客桌上的必備之物。連歷來備受文人推崇的端硯,也嘗到了“門前冷落鞍馬稀”的滋味,直到新中國成立前後,由於自來水筆的流行,墨盒才退出了歷史舞台。
刻銅是刻銅藝術用鋼刀在墨盒、鎮尺等銅質平平面上鐫刻書畫的一種藝術。刻銅藝人以刀代筆,以銅面做紙絹,運用或老辣、或古拙、或奔放、或細膩的刀法,銅鐵相搏,鏗鏘奏進,攜刻出一幅幅具有濃烈金石韻味的書畫作品,正是由於刻銅藝人賦予了書畫作品濃厚的金石味道,使得古今文人雅士、書畫家、收藏家對此樂此不疲、痴迷不已。今天,人們更多的看重古人在刻銅上發揮淋漓盡致的雕刻技藝:刻銅常以陰文刻、陽文刻、雙鉤線刻為主,在工藝上吸取了平雕、竹刻、篆刻的技法,其鐫刻題材多以書法、繪畫、治印等形式出現。刻銅融雕、鏤、刻、鑲、磨等工藝於一身,匯詩、書、畫、印成一器,以精美厚重的歷史印痕和文化承載,在浩如煙海的中華民族技藝中,堪稱絢麗多彩的瑰寶。
刻銅的工具和表現形式比較單一,主要以針刻線畫為主,線刻、細刻、淺刻是其主要刻畫形式。材質上看,有紫銅、黃銅、白銅、純銀、黃銅鍍銀之分。從形態上看,有方形、長方形、圓形、橢圓形、八角形、扇形、菱形、雙環形、樹葉形鐘形、書卷形、古琴形等多種形態。從大小看,既有直徑達20厘米的“巨無霸”,也有小僅1厘米的袖珍墨盒。
刻銅的藝術表現力極其精緻,雕刻工藝質樸自然,線條流暢,具有濃厚的藝術氣息,其藝術表現形式獨特,賦予了書畫作品濃烈的金石韻味,充分展示了作者書法、繪畫、雕刻水平以及極高的藝術功底,這就是刻銅的獨特魅力所在。刻銅遠近聞名,在國內外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其獨特的藝術價值得到了中外專家學者的一致肯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