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魚(魚類一種)

刺魚(魚類一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刺魚(stickleback)——築巢最精緻的魚,刺魚目(Gasterosteiformes)刺魚科(Gasterosteidae)約12種魚類的統稱,產於北半球溫帶區。體型小,最大約長15公分(6寸)。一些生活於淡水;一些生活于海水;還有一些在淡水和海水中都有。本科特徵是背部在背鰭鰭部前方有一行棘。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刺魚
  • :動物界
  • :刺魚目
  • :刺魚科
  • 分布區域:產於北半球溫帶區。
  • 英文名:stickleback
簡述,分類,繁殖,築巢,魚的慈父,無鱗刺魚,養殖技術,

簡述

硬骨魚綱,刺魚目,刺魚科(Gas-terosteidae)魚類的通稱。為冷水性小型魚類。分布於北緯35°以北的淡水水域。長約3~5cm。體細長,側扁,尾柄很細,吻稍尖。口前位。上下頜有細齒。背鰭前方具分離硬刺。腹鰭亞胸位。體裸露,側線上方具1縱行骨板。春末夏初生殖.生殖時雄魚呈艷麗紅色,在挺水植物的枝莖上築巢護卵,善斗。主食搖蚊幼蟲、象鼻蚤、劍水蚤等。產中國者有2種:三刺魚(Gasterosteus acu-leatus),見於黑龍江、圖們江;中華多刺魚(Pungitius sinensis),見於黑龍江、內蒙古、河北及長江流域。
刺魚刺魚
又稱中華多刺魚、九刺魚。體長而側扁,長 約5厘米。體裸露,背部淡黃綠色,腹部銀白色。背鰭前 部有九枚游離棘刺,故名。腹鰭有一硬棘。生殖時雄魚 呈艷麗紅色,築巢護卵,善斗。
刺魚(stickleback)——築巢最精緻的魚
刺魚目(Gasterosteiformes)刺魚科(Gasterosteidae)約12種魚類的統稱,產於北半球溫帶區。體型小,最大約長15公分(6吋)。一些生活於淡水;一些生活于海水;還有一些在淡水和海水中都有。本科特徵是背部在背鰭鰭部前方有一行棘。腹鰭各具一銳棘;尾柄細長,尾鰭方形。無鱗,體側有數目不定的硬甲片。刺魚以其生殖行為而聞名。通常在春季繁殖,此時雄魚通身紅色,以植物質為原料,用腎臟分泌的黏液絲黏合在一起,成一團狀的巢,然後誘哄和驅趕雌魚進巢,產卵,隨之進行受精。可以選擇一個以上雌魚進行產卵。當巢中產滿卵後,雄魚就守衛看管,給卵供氧,直到孵化,並主動攻擊卵和幼魚的侵害者。刺魚中有幾個種是人們所久已熟悉並且是產量十分豐富的魚類,其中較著者有三刺魚(Gasterosteus aculeatus),是北半球淡水和海水中常見種,背棘三個,體型小,5~10公分長。還有九刺魚(Pungitius pungitius),也是小型魚,但背棘數多,是另一廣泛分布種。其他還有北美淡水產的溪刺魚(Culaea inconstans)和北美主要為海產的四刺魚(Apeltes quadracus),以及歐洲沿岸所產的細長多棘的海刺魚(Spinachia spinachia)等。
刺魚刺魚
刺魚類分布在北半球的寒帶到溫帶。其特徵是背鰭和腹鰭有刺,沒有鱗片,因鱗片變形為像骨頭般堅硬的鱗板,沿著側線排成一列。
三刺魚(Gasterosteus aculeatus)三刺魚(Gasterosteus aculeatus)
以其有築巢性而著名。到繁殖期時,雄魚會收集水草築巢。
刺魚類的生活方式因種類而異。有一生都在淡水中生活的,也有一生都在海洋中生活的,還有的,如三刺魚,在產卵期時會上溯河川,而孵化的幼魚在海洋中長大。潮汕地區把刺魚叫做“刺猴”。

分類

刺魚身體細長窈窕,尾柄分外修長。在脊背上長3根刺的叫三刺魚,長9根刺的叫九刺魚,最多可長15根刺。我國只有三刺魚和九刺魚兩種。

繁殖

每年到了繁殖季節,刺魚便從海洋游到江河裡去產卵。當雄魚找到適合的產卵場所時,便開始築巢。
三刺魚三刺魚
巢築好後,在雄刺魚向雌刺魚“求婚”前還要修飾打扮一番,其體色變得鮮艷起來,背部變成青色,腹部呈淡紅色,眼睛也閃著藍色。雄刺魚漂亮的儀表,往往能博得雌刺魚的一見鐘情。雄刺魚為了爭奪“新娘”,在婚前要進行一場殊死的搏鬥,它們用身上的刺作武器來攻擊對方,戰敗者被刺得遍體鱗傷,只好倉惶逃命,勝利者則與雌魚結為伉儷
有趣的是,雄魚在向雌魚“求婚”時,還要跳“蛇形舞”,它跳著歡快的“舞步”,慢慢將雌魚引向巢邊。如果雌魚到了巢口還“害羞”而不願進去,雄魚就豎起刺來觸動雌魚將其趕入巢里。雌魚入巢後,產下2~3粒卵便揚長而去,這時雄魚就進巢排精,這段“姻緣”就此便宣告結束。由此可見,刺魚的求偶和交配時間極其短暫,真是匆匆結合,又匆匆離散。
雄刺魚是個“喜新厭舊”的傢伙,當“新娘”一旦離去,“新郎”便另找新歡,即雄魚又去追求新的雌魚進巢產卵,一直到卵把巢底鋪滿,雄魚才停止覓侶活動。

築巢

刺魚在生殖期先由雄魚在溪流的淺水區選擇一合適地點營造產卵巢。雄刺魚用嘴銜來眼子菜細莖,由自身的腎臟分泌一種透明粘液,這種分泌液通過輸尿管排出體外遇水或空氣就凝成固體,藉此將銜來的眼子菜細莖粘織成適於產卵的魚巢。洛爾特先生在溫哥華島觀察過刺魚的築巢過程,它作了這樣的記錄:“在工作中,雄的不時向著巢游泳而潑水,看上去好像是在考驗巢的堅固程度;經常用自己的身體摩擦這個小床,用體側的粘液來使它們混合,這樣就變成了水草磚的水泥漿。其次,用吻伸入水底的砂中,銜了滿口的沙,而散在這個基礎上。這樣反覆的工作著,一直到小床被壓到結實而穩固為止。
刺魚刺魚
為了考驗這個基礎的一切材料是否堅固,它常用水來灌注。完成後的巢,是一個中空而略呈圓形的東西,它和固定在水草上的一個基礎面完全相附合,巢的全部再用身體的粘液把它封得很堅固。巢裡面石膏樣的組織,需儘可能做得光滑,這個小小的建築家,把身體在巢內輾轉反側,而把粘液塗上,內壁就好像塗了一層堅固的假漆。”費了數日,雄魚才築成一個呈圓球狀,上部開口無頂,俯視可窺見產於其中之卵,內徑3厘米,外徑4厘米,高約2.5厘米的呈現透明色的巢。
雄魚築好巢後就出去找對象,雌的被選中後,雄魚要作出一套複雜的求愛動作,最後把雌魚引入巢中。雄魚表現出很愉快的樣子,游泳在雌魚的周圍,請她從巢側進入巢中。雄魚不斷用吻在雌魚的後面接觸著,此時雌魚若遲疑不進入巢中,雄魚就改用棘來刺它。雌魚進去後,產下數粒卵就從對面穿出。當雌魚在巢中時,雄魚非常興奮地游泳,時時用吻叩巢和擦巢,雌的跑掉後,雄的立即入巢,在卵上注射精液,之後,它也從巢中游出來。次日,雄魚再追求別的雌魚,方式和上次相同。這樣經過多次,一直到巢中的卵充滿為止。
隆頭魚和烏鱧等也會利用水草築巢。隆頭魚用海藻築巢,巢在水下0.5-2.5米深處的石上,形狀如鳥巢,中有凹坑。通常雌雄魚共同參加築巢。非洲肺魚在沼澤的污泥中掘一穴,穴的周圍用水草包起來。烏鱧在產卵前,雌雄親魚共同銜取水草或植物碎片構巢魚巢。築巢地點多選擇在池沼河邊水草繁密的地方,或者是長有蘆草的淺水灘上,巢略呈環形,大小視親魚的個體而定,一般500克左右的親魚,其作巢的直徑約為40-50厘米。

魚的慈父

雄刺魚是魚類中的慈父,它體格強壯,性情溫柔。
刺魚與烏鱧一樣具有護幼習性,不同的是,刺魚在生殖時的築巢、護幼任務均由雄魚單獨承擔。每年5-7月為刺魚的繁殖季節。每當此時,雄魚先在溪流的淺水中營造魚巢。雄魚在淺水處選擇一個適當位置,用口銜來水草的莖和根的碎片,由腎臟分泌出一種透明黏液,黏液通過輸尿管排出體外,這種黏液遇水或空氣會凝成固體的細絲,雄刺魚藉此將銜來的水草細莖粘織成適於產卵的魚巢。魚巢呈圓球狀,上部開口無頂,俯視即可窺見產於其中的卵。巢的內徑30毫米,外徑40毫米,高約25毫米。巢兩端各留一個進出孔。細心的刺魚在巢做好後,利用自己的身體在巢內輾轉摩擦,並不斷分泌黏液塗在巢壁上,使巢壁光滑如同塗上一層堅固的假漆。雄魚築巢完畢,即將雌魚引入巢內產卵。雌魚產卵後即離巢而去,而雄魚則始終守護在魚巢近旁,驅逐接近魚巢的其它魚類。即使連魚帶巢被撈獲後,移入水族箱或其它水體飼養時,雄魚仍然藏身於魚巢之下或在巢的周圍遊動而不願離巢而去。
刺魚刺魚
孵化期間,雄刺魚從一個殷勤忠實的伴侶變成了慈愛的父親。它每時每刻左右不離地在巢穴周圍巡視,守護著它的小寶貝們,並隨時清掃或用新材料加固巢穴。
平時,雄刺魚頻頻扇動胸鰭,使巢穴內部不斷地增加新鮮的水流,讓卵在孵化過程中得到充分的氧氣。待卵孵化成小魚了,雄刺魚就把巢穴的上部立即拆掉,同時又進一步加強保護工作。新孵化出來的小魚,因帶有卵黃囊,游泳很不方便,愛子心切的雄刺魚是不準它們離開巢穴一步的。如有其他魚類跑了進來,它就逐個驅出。此時小魚在巢穴內以卵黃囊內的物質為營養,等到這些營養物質消耗完了,小刺魚也就長大了,這時雄刺魚才允許它們出去到大海中獨立生活。

無鱗刺魚

無鱗甲三刺魚(Gasterosteusaculeatuswilliamsoni)全世界大約有12種刺魚,屬刺魚形目,刺魚科,主要棲息在北半球的溫帶地區。刺魚的體型較小,身體細長,一般最大不超過15厘米。有些生活在淡水中,有些生活在海水中,有些在淡水和海水中都能生存。刺魚的特點是背鰭前面有兩根或多根能活動的棘刺,腹部只有一根棘刺和一小片鰭刺,身上無鱗,但體側常有骨片保護。刺魚生性活潑。刺魚以它們特殊的方式而著稱,每年春天是它們的繁殖季節。每到這個時候,雄魚全呈現出明亮的紅顏色。刺魚也是出色的建築師,它們用自己身體分泌出像線一樣的粘液把一些植物材料粘合在一起,築成非常奇特的巢。然後連哄帶騙地把雌魚趕進巢中產卵,接著使其受精。進入巢中的雌魚不可能一條。卵產下來以後,雄魚就它們的忠誠看者和保衛者,直到小刺魚長出來。比較常見的刺魚有幾種。三刺魚有3根脊骨,幾乎分布在北半球的各個地區,在淡水和海水中都能找到。它的體長大約在5—10厘米之間。九刺魚大小和三刺魚差不多,它的脊骨更多,發布地區也相當廣。其他還有北美洲的淡水溪刺魚,棲息在北美洲海洋中的四刺魚,歐洲海岸的十五刺魚。無鱗甲三刺魚數量稀少,屬瀕危動物。
刺魚刺魚

養殖技術

刺魚巴主要分布於中國南方各地,是名貴經濟魚類之一。刺魚巴肉質較嫩,營養豐富,食性較廣,市場前景廣闊,池塘混養當年種8個月即可達0.5公斤的上市規格,池塘養殖最大個體能達到5公斤以上。成魚主要是捕撈,人工養殖的成魚一般市場價為15元-20元/公斤,福建、廣東等地賣到60元-80元/公斤,是草魚的5倍-20倍,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是一種開發前景較好的養殖品種。由於生態環境破壞,以及過度捕撈等不良漁業行為導致刺魚巴資源量急劇下降,人工繁殖則成為當務之急。一、刺魚巴的生活習性刺魚巴為中下層雜食性魚類,稍偏動物性。無論是植物性、動物性餌料還是浮游生物、有機碎屑都可食用。由於它喜中下層生活,混養時可充分利用剩餘餌料資源。由於是從野生魚類中馴化而來,刺魚巴的適應性特別廣,疾病特別少,抗病力強。無論是水庫、池塘、山溪、網箱中都可飼養,但在飼養捕撈時,應注意它性急、易跳躍的特點。
刺魚刺魚
二、池塘條件池塘面積為100平方米,排灌自如,池深1.5米,池底為厚約10厘米的砂礫層,池中投入少量水葫蘆。保持水質清新,無污染,pH值7-8,溶解氧8.0毫克/升,透明度70厘米,總硬度8.25度,氨氮≤0.2毫克/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