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氏漢法辭典

利氏漢法辭典

《利氏漢法辭典》是由商務印書館於2014年8月出版的圖書,由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著。作為“中法建交五十周年巨獻”,辭典是法國數代漢學家傾畢生精力編纂,集法國漢學之大成,全面反映中華文化精髓,可以說是貫通中西,融匯古今的國學“百科全書”。

基本介紹

  • 書名:利氏漢法辭典
  • 作者: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出版時間:2014年8月
《利氏漢法辭典》單卷本在京首發2014年8月29日上午,商務印書館在涵芬樓書店藝術館隆重舉行了《利氏漢法辭典》單卷本的首發儀式。該書以七卷本《利氏漢法辭典》為藍本,收詞11萬條,約700多萬字,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漢法詞典。《利氏漢法辭典》單卷本由商務印書館與法國利氏辭典推展協會通力合作出版,這是中法文化交流史上具有紀念性的大事。與此同時,由法國文化院主辦的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組委會,將本次活動納入紀念系列活動名錄,此舉又為中法文化交流添上濃重的一筆。
商務印書館《利氏漢法辭典》商務印書館《利氏漢法辭典》
首發儀式由商務印書館總編輯周洪波主持,商務印書館總經理於殿利,副總經理王齊,法國利氏辭典推展協會主席華伯樂(Claude Haberer),上海外國語大學校長、中國法語教學研究會會長曹德明,法國駐華使館公使銜參贊白良(Jacques Pellet),中國出版集團公司黨組書記王濤出席儀式並致辭。參加儀式的嘉賓們追述中法兩國文化交流的悠久淵源,慨嘆先賢皓首窮經、前赴後繼的辛勤勞動,宣講了辭典編撰對於文化與文明的奠基性意義,並為《利氏漢法辭典》單卷本的最終面世送上了真摯的祝賀與祝福。
儀式最後,商務印書館向利氏學社贈送了該書。
緣起
如法國思想家蒙田所言,“語言是一種工具,通過它,我們的意願和思想才能得到交流,它是我們靈魂的解釋者。” 中法兩國最早的官方交往,大約可以上溯到1700年,安菲特里特(Amphitrite)號來華 。兩大文明的相遇,激盪起一層又一層的波瀾。從啟蒙時代伏爾泰對中國的推崇,至上世紀八十年代,存在主義思想在中國的傳揚。文化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從未將它們的腳步停止一分一秒。
1949年,南下澳門的法籍神父杜隱之(Andre Deltour)和匈牙利神父馬駿聲(Eugene Zsamar)經友人引介在茶館中見面,決意共同編輯一部漢語詞典。這一計畫得到了眾耶穌會士的大力支持。他們在浩如煙海的文字中上下求索,編制卡片200多萬張,探尋每一字每一詞的確切含義。歷經種種波折與磨難,原先計畫的漢法、漢匈、漢英、漢西、漢語-拉丁語辭典,僅有漢法辭典計畫如頑強的野草般存活了下來。
1966年,台北利氏學社成立,它以利瑪竇為名,意在繼承他作為文化使者的精神與成就。1972年,巴黎利氏學社成立。1989年,國際利氏學社成立。計畫得以一步步向前推進。最終,2002年,在巴黎,《利氏漢法辭典》,這套規模龐大,收錄了漢字古典用法、書寫方式和現代用法的漢外辭典面世,如舟船浮於海上,搭載著中法兩國互有嚮往的讀者們,奔赴各自的彼岸。
如今,經由半個多世紀編撰的七卷本《利氏漢法辭典》已成為哈佛、耶魯、巴黎大學等漢學研究機構指定購買,歐陸各大中文系學生、漢學家理解漢文化所必備的工具書。法國著名漢學家魏明德(Benoit Vermander)稱讚它“堪稱史上空前絕後的漢法辭典”。
特色
七卷本《利氏漢法辭典》共收錄漢字13500個,詞組330000個,涵蓋了包括天文、化學、生物、金融、法律、哲學、藝術、文學等在內的200多個學科。商務印書館此次出版的《利氏漢法辭典》單卷本不但涉及上述所有學科,還增加了6000條反映現代漢語變化的新條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商務印書館花費大量人力,將詞典的單字和多字條目全部按照漢語拼音順序進行了重新排序,以便於大陸讀者的閱讀與使用。
除現代漢語的用法外,《利氏漢法辭典》單卷本還標註了各個漢字在古代漢語中的用法,探索了它們從古至今在意義上的嬗變。它收錄的字詞,從天文至市井,從山川至方物,既顧廟堂危高,又攜市井生趣,可謂無所不包。它不僅是一部漢外工具書,還是一本展示中國文化的百科全書。
此外,《利氏漢法辭典》單卷本收詞古雅,以常用為主,盡力保留俗語、歇後語、諺語、成語,著力反映中國傳統文化;法文釋義精準、地道,中文與法文有極強的語義對應性;漢語詞目的字形、讀音、義項、排序依據現代漢語規範進行整理。
除正文外,該辭書還包含了17項附錄,占全書總頁數十分之一,共226頁,介紹了中國古代的宇宙觀,易經、佛教、古代天文學、中醫學、古代數學、古代曆法、青銅器、書法、中國古代行政制度等等。以其中的“親屬關係稱謂”為例,編者們用了密密麻麻的12頁進行了解釋和說明。在幫助讀者深入理解的同時,又利於讀者用法文表達和傳播相關主題。所以,它不僅僅傳遞了文字和詞語的用法,還助歷史與文化漂洋過海,來到法蘭西的燈下桌前。
意義
法語是聯合國六大工作語言之一,世界上的法語國家有50多個,講法語的人口超過2億。對於開創更加美好的中法關係、中非關係,我們迫切需要大量高級法語人才。因此,培養適應全球化時代需求、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國家“走出去”戰略貢獻力量的高端法語人才,就成了擺在中國法語界面前的第一要務。據不完全統計,有5萬法國人正在學習漢語,學習法語的中國人則有10萬之眾。在實際的教學、交流活動中,為了精確領會詞句含義,雙方都迫切需要一本地位權威、涵蓋面廣的辭典。所以,《利氏漢法辭典》單卷本的出版,可謂適逢其會。
當前中國正處在民族復興的偉大階段,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上的國際地位顯著提升。然而中國目前的文化影響力,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文化“軟實力”,與這些“硬實力”遠遠不相稱。近年來,我國積極實施文化走出去戰略,產生了比較積極的影響,《利氏漢法辭典》單卷本的出版,在傳播中國文化和展示中國價值觀方面,都會起到重要作用。
《禮記o中庸》中有一句話,“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這句話在五十年前的日內瓦會議上,曾為周恩來總理引用;在今年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紀念大會上,又被習近平主席引用。它告訴我們,向世界推廣中國,需要的是以理解包容的態度,吸納各自文化的精髓,激發創造超越各自文化的價值。《利氏漢法辭典》與一般辭書的不同在於,它極為關注中國傳統文化,涉及中國古代世界觀、宇宙觀、易經、儒學等方方面面,反映了漢語文化的深度與廣度,這是對辭書的貢獻和創新。
《利氏漢法辭典》單卷本的面世,在體現中法雙方學者文化使命感的同時,必將進一步推動中華文化在法國的傳播,進一步推動中法文化交流。在中國與法國之間,相隔著高山與海洋。飛機令兩國相通,而辭典令兩個文化、兩個民族融匯。五十年在世界歷史中,不過是短短一瞬,為這部辭典貢獻力量的人們,也無非芸芸眾生的普通一員。然而,《利氏漢法辭典》這葉文化之海上的扁舟,其功勞不在一時半刻,而在千秋萬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